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人人得享公平——終會實現嗎?
    守望台1989年 | 7月15日
    • 人人得享公平——終會實現嗎?

      倫敦中央刑事法院歷史悠久,到那裡參觀的人可以看見頂立著一尊象徵公平的婦人雕像。她一手執著天平,表示會審慎衡量證據;一手執著長劍,要保護無辜者,刑罰有罪的人。在其他許多地方,你可以看見這個象徵的不同形式,有時雕像更蒙上『公平』的遮眼布,代表她大公無私。a

      但你也許問道:『世上有任何地方真正見到她所象徵的人人得享公平待遇嗎?』當然,處處都有法律,處處都有執法者,法官、法庭亦不知凡幾。無疑許多有原則的人曾力圖伸張人權,希望看見人人都受到公平的對待,但顯然他們的努力大部分都失敗了。我們幾乎天天都看到,聽到,讀到貪污舞弊、不平等、不公正一類的事。

      請想想一個女子的實例。她被人起訴,告上法庭。法官還未證實她是否有罪,就告訴她只要到汽車旅館跟他相會——顯然懷有不軌的意圖——他就會「處理」對她的控訴。不錯,那些本來該伸張正義的人往往證實是貪污腐敗或濫竽充數。《時代》雜誌報導美國某州有五分之三的高等法院法官被指控用不合職業道德的方法幫助一個法官同事。

      許多人知道罪犯毋須受罰遂變得憤世嫉俗,甚至自己也起而效尤。(傳道書8:11)關於荷蘭,我們讀到:『許多荷蘭人怪責政治家姑息養奸,引致罪行增加。另外有些人指責法庭,特別指責法官……繼續把罪犯判處最輕的刑罰,有時簡直寬容到荒謬的程度。』但我們所亟需的公平不單是矯正執法機關和司法制度而已。

      你深知在許多地方少數的富人越來越富有,多數的窮人則面對種種經濟不平。這種不平十分普遍,人因膚色、種族背景、語言、性別或宗教而甚少有機會改善自己的情況,甚至糊口也成問題。結果有千千萬萬人受貧困、飢餓、疾病所蹂躪。在富裕地區,先進的醫療程序使許多人得益;但另一方面,不計其數的人卻花不起基本的醫療費用,甚或沒錢購買清水,以致受盡痛苦而死去。跟他們高談公平好了!他們從生到死都受著不公平的待遇。——傳道書8:9。

      至於超乎人所能控制而看來不公平的情形又如何?請想想天生殘缺的嬰兒,他們可能一出生就瞎眼、弱智或畸形。一個婦人的嬰兒若生下來就跛腳或夭折;但近旁婦人懷中抱著的卻是健康的嬰兒,她會感到公平嗎?正如下文的討論表明,這種表面上的不平快要糾正過來了。

      然而在目前,難道你不同意傳道書1:15的評論嗎?在這節經文裡,一位聰明睿智、閱歷甚廣的君王從人的觀點承認說:『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

      另一位更著名的人物是耶穌。我們在路加福音18:1-5讀到他所設的一個比喻,說有一個法官『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但有一個寡婦不斷懇求法官讓她享有法律賦予她的公平權利。可是耶穌說這個壞法官之所以幫助她,不過是為了婦人的不斷懇求叫他討厭而已。由此可見耶穌也察覺到不平比比皆是。事實上,後來耶穌本人也遭人誣告,被折磨和殘酷地處死。公平又一次大受打擊!

      很多人相信有一位關注不平的上帝存在。教皇若望保祿二世在中美洲一個國家主持彌撒時說:『要是你虐待別人,侵犯他的權利,公然用不平的手法對付他,折磨他,要他向你屈服,聽命於你,受你擺布,或者你侵犯他生存的權利;你就犯了罪,並且大大得罪了上帝。』說得不錯,但世上仍有許多不平。在該國,五歲以下的兒童每10個就有8個患營養不良。有百分之80的耕地屬於百分之二的人。

      故此,真的有一位確實關注世上種種不平的上帝存在嗎?真的有一位上帝甚至關心到你所遇到的不平嗎?他會留意使公平實現嗎?

      [腳注]

      a 本刊封面的照片攝自美國紐約布洛克林的一座市政大樓。

  • 我們可以向誰尋求真正的公平?
    守望台1989年 | 7月15日
    • 我們可以向誰尋求真正的公平?

      『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平]嗎?』——創世記18:25。

      1,2.許多人對世上普遍的不公平有什麼反應?

      很可能,你意識到世上充滿了不公平。你個人對於世上普遍缺乏真正公平的情形有什麼反應?

      2 有些人的反應是懷疑有一位公平的上帝存在。他們甚至自稱是不可知論者。你很可能聽過這個字詞。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認為『任何最終的實體(例如上帝)均是人所不知的,也很可能是無法知道的』。生物學家赫胥黎(Thomas H. Huxley)——19世紀一個鼓吹達爾文進化論的學者——首次以這種方式採用『不可知論者』一詞。a

      3,4.『不可知論者』一詞的出處如何?

      3 那麼,赫胥黎從哪裡推究出『不可知』一詞呢?他其實誤用了第一世紀一個律師——使徒保羅——用在另一種意義上的一個字詞。這個字詞見於有史以來最廣為人知的演講之一。這個演講與今日有密切關係,因為它使我們有充分根據知道如何及何時人人會得享公平待遇,不但如此,我們個人可以怎樣從其中得益。

      4 『不可知』一詞取自保羅的話,他提及有一個祭壇,其上刻著『獻給不認識的神』等字樣。這個簡短的演講由路加醫生記錄下來,載於歷史書使徒行傳第17章裡。這章書首先描述保羅如何來到雅典。你可以在(第6頁)附箱內讀到路加的引言及演講的全文。

      5.保羅向雅典人發表演講一事的背景如何?(讀出使徒行傳17:16-31。)

      5 保羅的演講的確十分有力而值得我們仔細考慮。既然我們在周遭見到種種極不公平的事,我們可以從這個演講獲益良多。首先,請留意當時的背景。你可以在使徒行傳17:16-21讀到有關的資料。雅典人以生活在著名的學術中心自豪;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均曾在當地講學。雅典也是個宗教氣氛十分濃厚的城市。保羅環顧四周見到各種各式的偶像——有戰神阿瑞斯(瑪爾斯)、宙斯、醫神艾斯庫累普、強暴的海神波塞冬、狄俄尼索斯、雅典娜、厄洛斯,以及許多別的偶像。

      6.你的地區跟保羅在雅典所見到的情形比較如何?

      6 倘若保羅視察一下你所住的市鎮或地區,那又如何?他可能看見形形色色的偶像或宗教雕像,即使在基督教國境內亦然。在其他地方,他甚至可能看見更多偶像。一本旅遊指南說:『印度的神祇不像他們那些用情不專的希臘「弟兄」,他們奉行一夫一妻制,據稱他們的妻子甚至擁有若干至為驚人的力量。……印度有千百萬神祇,掌管著生命及大自然的一切現象;這樣說絕非誇大其辭。』

      7.古代的希臘諸神是怎樣的?

      7 據神話描述,許多希臘神祇小氣易怒、寡廉鮮恥。他們的行為甚至凡人也會認為可恥,事實上,在今日大部分國家裡會被人視為犯罪行為。由於這緣故,你有充分理由納罕,當時的希臘人期望從這樣的神祇獲得什麼公平待遇。雖然如此,保羅卻看出,當時的雅典人特別虔信他們的神祇。於是他懷著正義的信念開始向他們解釋純真基督教的崇高真理。

      富於挑戰的聽眾

      8.(甲)伊壁鳩魯派的信仰和見解有什麼特色?(乙)斯多亞派相信什麼?

      8 有些猶太人和希臘人懷著興趣聆聽,但深具勢力的伊壁鳩魯派和斯多亞派哲學家的反應如何?你將會看見,這些人的見解在許多方面跟今日的一般見解——包括學校裡灌輸給年輕人的思想——大同小異。伊壁鳩魯派主張人過一種儘量獲得最多享樂的生活,尤以精神上的樂趣為然。他們的哲學是「我們吃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這樣的人生觀毫無原則,也無德行可言。(哥林多前書15:32)他們並不相信宇宙是由神所創造的;反之,他們認為生命是在一個機械性的宇宙裡偶然產生的。此外,諸神對人並不感興趣。斯多亞派又如何?他們著重邏輯,相信物質和動力是宇宙中的基本原理。斯多亞派並不相信上帝是一位個體,反之他們認為神是不具個性的。此外,他們認為人類的一切事務均受命運支配。

      9.何以保羅當時的處境使傳道工作頗富於挑戰?

      9 這些哲學家對保羅所作的公開教導有什麼反應呢?當時雅典人的特色是好奇自大,這些哲學家遂跟保羅辯論起來。最後,他們把他帶到亞略巴古。在雅典的市場之上,在高聳的亞科坡利衛城之下,有一個以戰神瑪爾斯(阿瑞斯)為名的石崗,稱為瑪爾斯山或亞略巴古。在古代,法庭或議會便在這裡召開。保羅很可能給人帶到法庭上。法庭召開時,在場的人得以看見宏偉的亞科坡利衛城和其上著名的巴特農神殿,以及林林總總的其他廟宇和雕像。有些人認為當時使徒有喪命的危險,因為羅馬法律是禁止人介紹新神祇的。可是,即使保羅給人帶到亞略巴古僅是為了澄清他的信仰,或要表明他是否具備作教師的資格,他仍要面對一群令人生畏的聽眾。保羅能夠闡明他的重要信息,但同時不致引起聽眾的反感嗎?

      10.保羅怎樣運用機巧去引進他的資料?

      10 請留意使徒行傳17:22,23報導保羅以多麼機巧、智慧的方式開始他的演講。他承認雅典人篤信宗教,且擁有許多偶像,聽眾當中有些人可能視之為恭維。保羅並沒有抨擊雅典人的多神信仰,反之他提及他所見到的一座祭壇,其上註明『獻給不認識的神』等字樣。歷史證據表明確有這樣的祭壇存在,這件事應當加強我們對路加的記載的信心。保羅利用這個祭壇作為跳板。雅典人崇尚知識和邏輯。雖然如此,他們卻承認有一位他們『不認識』(希臘文阿格諾斯托斯, a’gno·stos)的神。既然如此,按邏輯來說,他們自應讓保羅解釋這位神是誰。沒有人可以反對這樣的推理,對嗎?

      上帝是不可知的嗎?

      11.保羅用什麼方法使聽眾想及真實的上帝?

      11 這位『不認識的神』是怎樣的?『上帝』創造了世界及其中的一切。沒有人會否認宇宙的存在、動植物的存在、我們人類的存在。這一切所顯示的力量和聰明——不錯,智慧——均指向以下的事實:這一切乃是一位睿智、大能的創造者的產品而絕不是偶然產生的。其實在我們的時代,保羅的推理方式甚至更鑿鑿可據。——啟示錄4:11;10:6。

      12,13.有什麼現代證據支持保羅所提出的論點?

      12 不久之前,英國天文學家洛弗爾爵士(Sir Bernard Lovell)在《居於無邊無際的中心》一書中論及地球上最簡單的生命形式也極度複雜。此外,他也討論這樣的生命有沒有可能是偶然產生的。他的結論是:『偶然發生的事件導致最小的蛋白分子形成的可能性……簡直微乎其微。在我們所考慮的時間、空間限制內,這個可能性實際上是零。』

      13 或考慮一下另一個極端——我們的宇宙。天文學家曾利用電子儀器去研究宇宙的起源。他們有什麼發現?賈斯特羅(Robert Jastrow)在《上帝與天文學家》一書中寫道:『現在我們看見天文學的證據將我們引到聖經對世界起源的看法上。』『科學家堅信理智的力量對他們來說,事情的結局好像一個噩夢。情形彷彿他已攀登代表無知的山脈;他行將征服最高的巔峰;他拖著身軀吃力地跨越最後一塊岩石時,迎接他的竟是一群神學家[相信創造論的人],這些人早已坐在那裡多個世紀了。』——可參看詩篇19:1。

      14.有什麼邏輯支持保羅聲稱上帝並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裡的話?

      14 這樣,我們可以看出,保羅在使徒行傳17:24所作的評論多麼準確;這段話把我們引到第25節他接著要表達的思想上。大能的上帝既然能夠創造「宇宙和其中萬有」,他無疑比物質的宇宙更偉大。(希伯來書3:4)有鑑於此,認為上帝會受到囿限而住在廟宇裡——尤其是那些公開承認『不認識』他的人所建的廟宇裡——是絕不合理的。保羅向當時也許正舉目遙望山上許多廟宇的哲學家提出一個多麼有力的論點!——列王紀上8:27;以賽亞書66:1。

      15.(甲)當時保羅的聽眾何以會想到雅典娜?(乙)上帝是施予者一事應當導致什麼結論?

      15 保羅的聽眾很可能曾在亞科坡利衛城中向他們的守護女神雅典娜的雕像祈禱。在巴特農神殿內受人崇敬的雅典娜雕像是用象牙和黃金製成的。另一座雅典娜雕像高達70英尺,甚至海上的船隻也看得見。據說,稱為雅典娜波利亞的偶像是從天降下的;人經常把手縫的新袍子帶來獻給她。可是,這些人所不認識的上帝若是創造宇宙的至高主宰,他有什麼理由需要受人所帶來的東西去服事呢?他賜給我們所需的一切:『生命』、維持生命所需的『氣息』、『萬物』,包括日光雨露、生產糧食的肥沃土地等。(使徒行傳14:15-17;馬太福音5:45)他是施予者,人是受惠者。施予者無疑不用倚賴受惠者。

      眾人——從一人而來

      16.關於人的起源,保羅提出什麼聲稱?

      16 接著,在使徒行傳17:26,保羅提出一項許多人都應當認真考慮一下的真理,尤其是鑑於今日世上有這麼多種族不平的事件。他說,創造者『從一個本源造出了萬族來,使他們住在整個大地上』。人類四海一家的觀念(從而暗示人人都應受到公平待遇)是這些人需要三思的事,因為雅典人聲稱他們有一個特別的起源,使他們與其餘的人類不同。然而,保羅卻接受創世記的記載——第一個人亞當乃是所有人的始祖。(羅馬書5:12;哥林多前書15:45-49)但你也許納罕:『在現今這個科學時代,這樣的觀念能夠站得住嗎?』

      17.(甲)有些現代證據如何與保羅指向同一的結論?(乙)這件事與公平有什麼關係?

      17 進化論主張人是在世界各地以各種形式演化而成的。可是,去年初《新聞周刊》以一期科學欄的篇幅探討『尋找亞當夏娃』這個題目。討論著眼於遺傳學上的最新發展。雖然,正如我們所料,並非所有科學家都意見一致,但目前呈現的證據卻指向這個結論:從遺傳學說來,所有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始祖。正如聖經在很久以前即已指出,既然我們都是兄弟,人人豈不都應當受到公平待遇嗎?不論我們的皮膚顏色、頭髮類型、或別的表面特徵如何,我們所有人豈不應當受到公平的對待嗎?(創世記11:1;使徒行傳10:34,35)可是,我們仍需要知道,人類會如何及在何時才得享公平。

      18.保羅論及上帝與人交往的話有什麼根據?

      18 保羅在第26節指出,我們可以期望創造者為人類定有一項公平的旨意。使徒知道,上帝跟以色列國交往時,他曾指定以色列人應當住在何處,其他國家可以怎樣對待他們。(出埃及記23:31,32;民數記34:1-12;申命記32:49-52)當然,保羅的聽眾可能自負地將保羅的評論主要應用在他們自己身上。事實上,不論他們是否知道,耶和華上帝早已將他對於希臘會在歷史上的哪個時候成為第五個世界霸權的旨意預告出來。(但以理書7:6;8:5-8,21;11:2,3)既然上帝甚至能夠操縱列國,我們渴望認識他豈不合乎情理嗎?

      19.保羅在使徒行傳17:27所提出的論點何以合乎情理?

      19 上帝並沒有任由我們對他一無所知而不得不盲目探索。反之,他賜予雅典人,也賜予我們,一項認識他的根據。後來保羅在羅馬書1:20寫道:『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因此,我們若要尋找上帝以求認識他,他其實離我們並不遠。——使徒行傳17:27。

      20.「我們生存、活動、存在都在乎上帝」這句話何以十分真實?

      20 正如使徒行傳17:28表示,感恩之心應當推使我們這樣行。上帝賜給我們生命。事實上,我們享有並非僅像樹木一樣只是活著而已。我們和大部分的動物都擁有較高的生活能力,我們能夠走動。我們豈不為此感到慶幸嗎?但保羅卻更進一步發揮他的論點。我們是有個性的聰慧生物。上帝賦予我們頭腦,使我們能夠思考、理解抽象的原則(例如真正的公平),並且懷有希望——不錯,仰望上帝的旨意在未來實現。正如你可能看出,保羅必然意識到,伊壁鳩魯派和斯多亞派的哲學家會覺得這件事頗難接受。為了幫助這些人,保羅引述他們所認識和尊重的一些希臘詩人的話,這些詩人曾說過類似的話:『原來我們也是他的子孫。』(《新譯》)

      21.「我們是上帝的子孫」這件事實應當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21 人若體會我們是至高上帝的『子孫』或產品,仰望他給予我們生活上的指引自然是再適當不過的事。當時保羅差不多站在亞科坡利衛城的陰影下,你不得不佩服他的膽量。他鼓勇與聽眾推理,指出我們的創造者無疑比任何人手所造的雕像——包括巴特農神殿內用黃金和象牙製成的偶像在內——偉大得多。照樣,所有接納保羅的話的人都必須承認,上帝與今日世人所崇拜的任何偶像迥然不同。——以賽亞書40:18-26。

      22.悔改怎樣與我們得享公平一事有關?

      22 人不能夠僅在思想上接受這個論點,但卻在生活上一仍舊貫。保羅在第30節清楚表明這件事說:『過去那無知的時代[當時以為上帝彷彿是個渺不足道的偶像,或願意接受人通過偶像所作的崇拜],上帝不加以追究;現在,他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這樣,保羅將演講帶到強有力的結論時,他提出一個令人驚訝的論點——悔改!因此,我們若仰望上帝為人帶來真正的公平,就意味到我們必須悔改。這需要我們怎樣行?上帝到底會怎樣使所有人都得享公平呢?

      [腳注]

      a 像今日許多人一樣,赫胥黎也留意到基督教國的種種不平。他在一篇發揮不可知論的文章中寫道:『我們若能看見……虛偽、殘暴、謊言、屠殺,並一切違反人道的事的洪流,從這個源頭奔流而下,沿著各基督教國家的歷史途徑滾滾而來,我們對地獄所作的最壞想像也不免黯然失色。』

  • 我們可以向誰尋求真正的公平?
    守望台1989年 | 7月15日
    • [第6頁的附欄]

      人人得享公平——使徒行傳第17章(《新譯》)

      『16保羅在雅典等候他們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心靈很憤激。17於是在會堂裡,同猶太人和虔誠的人辯論;並且天天在市中心同所遇見的人辯論。18還有伊壁鳩魯派和斯多亞派的哲學家也同他爭論,有的說:「這個拾人牙慧的人要說什麼呢?」有人說:「他似乎是一個宣傳外地鬼神的人。」這是因為保羅傳揚耶穌和復活的道理。19他們拉著保羅,把他帶到亞略巴古那裡,說:「你所講的這個新道理,我們可以知道麼?20因為你把一切新奇的事,傳到我們耳中,我們願意知道這些事是什麼意思。」21原來所有雅典人和外僑,專好談論和打聽新奇的事,來打發時間。22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說:

      『「各位雅典人,我看你們在各方面都非常敬畏鬼神,23我走路的時候,仔細看你們所敬拜的,發現有一座壇,上面寫著『獻給不認識的神』。我現在把你們不認識而敬拜的這位神,傳給你們。24創造宇宙和其中萬有的上帝,既然是天地的主,就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宇,25也不受人手的服事,好像他缺少什麼;他自己反而把生命、氣息和一切,賜給萬人。26他從一個本源造出了萬族來,使他們住在整個大地上,並且定了他們的期限和居住的疆界,27要他們尋求上帝,或者可以摸索而找到他。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28因著他我們可以生存、活動、存在,就如你們有些詩人說:『原來我們也是他的子孫。』

      29『「我們既然是上帝的子孫,就不應該以為他的神性是好像是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頭一樣。30過去那無知的時代,上帝不加以追究;現在,他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31因為他已經定好了日子,要藉著他所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使他從死人中復活,給萬人作一個可信的憑據。」』

      [第7頁的附欄]

      宇宙是受造的

      1980年,美國航空太空局的奧基夫(John A. O’Keefe)博士寫道:『我同意賈斯特羅的看法,現代天文學已發現可靠的證據,表明宇宙是在大約一百五十至二百億年前創造的。』『看見支持創造的證據……在我們周遭的一切事物——岩石、天空、無線電波,以至物理學最基本的定律——中如此顯而易見、班班可考,實在令我十分感動。』

      [第9頁的附欄]

      尋找亞當夏娃

      在這個題目之下,《新聞周刊》一篇文章的部分內容如此說:『資深的發掘家利基在1977年宣布:「現代人並不是從一個單一的中心產生的。」但現今遺傳學家卻傾向於相信不同的主張……。哈佛的古生物學家兼散文家古爾德說:「這個主張若是正確——我願打賭它是對的——就十分重要了。」「它使我們明白,所有人類——不論外表如何不同——其實都是一個單一群體的成員,在某個非常新近的時候起源於一個地方。這種生物學上的天下一家比我們以往所了解的深刻得多。」』——1988年一月十一日。

  • 上帝所任命的審判者使人人得享公平
    守望台1989年 | 7月15日
    • 上帝所任命的審判者使人人得享公平

      『父愛子,……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約翰福音5:20,22。

      1.你怎樣面對一些與第一世紀有些人所面對的類似問題?

      公平對你有多重要?你若渴望獲得真正的公平,甚至當公平在普世伸張時得以存活,你願為此付出多大的努力?像古代希臘雅典一些有名望的男女所為一般,你必須親自查考這些問題。

      2,3.(甲)什麼事導致保羅敦促雅典的一群聽眾悔改?(乙)為什麼在這群聽眾看來,悔改的觀念是令人驚訝的?

      2 他們聽到基督的使徒保羅在享有盛名的亞略巴古法庭所發表的感人演講。首先保羅跟他們推理,指出有一位上帝存在;他就是創造主,我們所有人的生命都是來自他的。因此合理的結論是,我們必須對上帝負責。至此保羅宣告說:『過去那無知[人人都崇拜偶像]的時代,上帝不加以追究;現在,他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使徒行傳17:30,《新譯》。

      3 老實說,對這群聽眾而言,悔改的觀念是令人驚訝的。何以故?在古代希臘人的心目中,悔改的意思僅限於對所做的事或所說的話感到懊悔而已。可是,正如一本詞典指出,這個字詞『從不意味到整個道德態度的改變,在生活方向上改弦易轍,一種影響到行為每一方面的轉變。』

      4.保羅就悔改問題所作的評論受什麼邏輯所支持?

      4 然而,我們所有人無疑都可以看出,何以這種深切的悔改是至為適當的事。讓我們看看保羅的推理:既然所有人的生命都來自上帝,所有人都必須對他負責。因此上帝期望人去尋求他和認識他乃是至為正當、公平的事。在場的雅典人若不認識上帝的原則和旨意,就需要悔改,使生活與他的旨意一致。這並非意味到僅在方便的時候才如此行。我們可以從保羅的演講的有力高潮看出理由:『因為他已經定好了日子,要藉著他所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使他從死人中復活,給萬人作一個可信的憑據。』——使徒行傳17:31,《新譯》。

      5.聽眾對保羅的演講有什麼反應?為什麼?

      5 這節經文充滿了意義和說服力,的確值得我們仔細查閱。這使我們有理由盼望將來見到完全的公平實現。請留意這些片語:『定好了日子』,『審判天下』,『按公義』、『藉著他所立的人』、『作一個可信的憑據』、『使他從死人中復活』。『使他從死人中復活』這句話在保羅的聽眾當中引起了強烈的反應。正如32至34節表明,有些人譏嘲不信。其他的人則拂袖而去。可是,有幾個人卻悔改成為信徒。我們千萬不要像當時雅典大多數的聽眾那麼愚昧才好,因為我們若渴望見到真正的公平實現,悔改是至為重要的事。為了徹底明白第31節的意思,讓我們首先看看『他要審判天下』這句話。『他』是誰?他定了什麼標準,特別在公平方面?

      6.關於那定了日子要審判天下的一位,我們怎樣才能認識他?

      6 使徒行傳17:30表明保羅所指的是誰:他就是吩咐所有人悔改,將生命賜給我們的上帝,我們的創造主。我們自然可以從上帝所創造的萬物獲知很多與他有關的事。但是他的公平標準卻特別從另一個資料來源——聖經——可以看出。這本書將他與像摩西一類的人交往的經過以及他賜給以色列人的律法記錄下來。

      怎樣的審判和公平?

      7.關於耶和華及公平,摩西作了什麼見證?

      7 你很可能知道,摩西曾有幾十年的時間經常與耶和華上帝有密切的接觸;兩者的關係如此密切,以致上帝說他『面對面』與摩西說話。(民數記12:8)摩西知道耶和華怎樣對待他,也知道上帝怎樣對待其他人和對待整個國家。摩西在臨終前不久作了這項令人欣慰的描述:『他是磐石,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上帝;又公義,又正直。』——申命記32:4。

      8.為什麼我們應當留意以利戶論及公平的話?

      8 我們也可以考慮一下以利戶所作的見證。以利戶以有智慧和悟性聞名。你可以肯定他絕非一個魯莽輕率、妄下結論的人。剛相反,有一次他靜坐了一個多星期去聆聽一項爭論,當時雙方均發表冗長的言論。以利戶憑著自己的經驗及對上帝的行事方式所作的深刻研究,對上帝獲得什麼結論呢?他說:『所以你們明理的人,要聽我的話。上帝斷不致行惡,全能者斷不致作孽。他必按人所做的報應人;使各人照所行的得報。上帝必不作惡,全能者也不偏離公平。』——約伯記34:10-12。

      9,10.為什麼上帝對屬人法官所定的標準應當對我們有所鼓勵?(利未記19:15)

      9 我們可以問問:大公無私,按照每個人的行為予以公平的對待而不歪曲正義——這豈不正是我們希望見到法官所表現的品德嗎?你若要受一個屬人的法官所裁判,他若具有這些品德豈不令你放心嗎?

      10 聖經將耶和華稱為『審判全地的主』。(創世記18:25)可是,有時他任用人作審判者。他期望代表他的以色列法官怎樣行事為人呢?我們在申命記16:19,20讀到上帝的訓示,清楚表明他對法官有什麼要求。他說:『不可屈枉正直;不可看人的外貌。也不可受賄賂;因為賄賂能叫智慧人的眼變瞎了,又能顛倒義人的話。你要追求至公至義,好叫你存活。』現代那些代表司法公正的雕像通常把像的雙眼蒙蔽起來,藉此表示希望執法者會大公無私,但你可以看到上帝的標準高得多。他實際要求所有代表他執法判案的屬人法官必須表現大公無私的精神。

      11.重溫聖經中這些與公平有關的資料使我們獲得什麼結論?

      11 這段將上帝對公平的觀點表達出來的話與保羅演講的高潮有直接關係。保羅在使徒行傳17:31宣布說,上帝『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這正是我們能夠期望從上帝見到的品德——公平、正義和公正。可是,根據第31節的經文,既然上帝會任用『一個人』去審判全人類,這可能使有些人感覺憂慮。這個人是誰呢?我們有什麼保證他必定會堅守上帝崇高的公平標準?

      12,13.我們怎麼知道上帝會任用什麼『人』去施行審判?

      12 使徒行傳17:18告訴我們,保羅「傳揚耶穌和復活的道理」。因此保羅結束他的演講時,聽眾知道要『按公義審判天下』的人便是耶穌基督;保羅說上帝已經「立他為審判者,並且已將他從死裡復活過來。」

      13 耶穌承認上帝已由於他符合上帝的標準而將他立為審判者。他在約翰福音5:22說:『父不審判什麼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耶穌提及紀念墓裡的人行將復活之後接著補充說:『我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我怎麼聽見就怎麼審判。我的審判也是公平的;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約翰福音5:30;詩篇72:2-7。

      14.我們可以期望耶穌怎樣對待我們?

      14 這項保證與使徒行傳17:31的話完全一致!保羅在那裡也肯確地說子會『按公義審判天下』。這句話絕非暗示他的審判會一成不變,嚴酷無情。相反,正義的審判意味著公平會與慈悲和了解相輔並行。我們不應當忽略的一點是:雖然耶穌現今在天上,他卻一度是個人。因此他能對人懷有體恤之心。保羅在希伯來書4:15,16描述耶穌是大祭司時曾提及過這件事。

      15.耶穌跟屬人的法官有什麼不同之處?

      15 你若讀讀希伯來書4:15,16,你豈不會感覺有耶穌作審判者令你完全放心嗎?經文說:『因我們的大祭司[和審判者]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在今日的法庭裡,在法官面前受審判時常是令人恐懼的事。但是我們受基督審判時卻能夠「坦然無懼,肯定我們會蒙憐恤、恩惠而隨時獲得幫助。」可是,談到時間,你有充分理由問道:「耶穌會在什麼時候按公義審判人類呢?」

      審判『日』——在何時?

      16,17.我們怎麼知道從天上施行的審判現今正在進行?

      16 你記得保羅說,上帝『已經定好了日子』要藉著他所任命的法官審判世界。在這個審判的『日子』未來到之前,耶穌正在今日執行一項重大的審判工作,不錯,在現今正如此行。為什麼我們能夠這樣說呢?耶穌在被人逮捕、誣告和冤屈地被處死之前不久說了一個牽涉到我們今日的歷史性預言。我們可以在馬太福音24章讀到這個預言。耶穌描述在稱為「事物制度末期」的時期中會有些什麼世界大事發生。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世上發生的許多戰爭、糧食短缺、地震和其他種種災難證明耶穌的預言現今正在應驗,而且不久『終結便會來到』。(馬太福音24:3-14,《新世》)耶和華見證人在過去幾十年來一直根據聖經向人解釋這件事。你若喜歡知道更多證據,幫助你明白何以我們正生活在這個不公平的制度的末期中,耶和華見證人能夠向你提供這些資料。

      17 可是,至此我們可以查看一下馬太福音25章的後半部分,這仍是耶穌論及世界末期的預言。馬太福音25:31,32在我們的日子獲得應驗:『當人子在他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天上]他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現在讓我們看看耶穌論及這項分別和審判工作的經文。第46節說:『這些人[被耶穌判定像山羊一般的人]要去受永遠的剪除,義人[綿羊]卻要去享永遠的生命。』(《新世》)

      18.現今正在進行的審判會導致什麼結果?

      18 因此我們正生活在一段重大的審判時期中。今日『尋求上帝而真正找到他』的人會被視為『綿羊』而能夠渡過目前這個制度的末日,進入隨即建立的新世界裡。然後彼得後書3:13的經文便會獲得應驗:『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這便是保羅在使徒行傳17:31所說的話完全獲得應驗的『日子』,屆時地上的人會按公義受審判。

      19,20.將臨的審判日會影響到誰?

      19 這個審判日所牽涉到的並非僅是渡過末日的『綿羊』而已;這些人已經被判定有資格進入新世界裡。記得耶穌在指出他的父把審判的權柄賜給他之後,他也談及將來會有一場復活。此外,使徒彼得在使徒行傳10:42說耶穌基督是『上帝所立定的,要作審判活人、死人的主』。

      20 因此,在使徒行傳17:31所提及的「指定日子」,上帝會藉著耶穌基督『按公義審判天下』,屆時乃是死者復活的時候。目睹上帝施展大能克服時常是造成最大不公平的因素之一——死亡——會是多大的喜樂!有些人像耶穌本人一樣曾被政府當局冤屈地處決或死於侵略的軍隊手中。其他許多無辜的人則被旋風、地震、火災及其他災禍奪去生命。——傳道書9:11。

      過往一切不平盡都清除

      21.以往的種種不公平會怎樣在新世界裡受到糾正?

      21 試想想,我們能夠見到所愛的親者復活過來!屆時許多人會首次有機會「尋求上帝而找著他」,從而有希望獲得耶穌說他會賞賜給『綿羊』的『永遠生命』。復活的人以及在這個不公平的制度遭遇末日時生還的人均可能曾受到看來的不公平所傷害:例如天生的缺陷、長期的疾病、瞎眼、聾耳或說話能力有障礙等。這樣的疾苦是否適合在一個「有義居在其中的新地」裡存在呢?耶和華曾任用以賽亞提出許多會在將臨的審判日獲得大規模實際應驗的預言。請留意我們能夠期望有些什麼事發生:『那時,瞎子的眼必睜開;聾子的耳必開通。那時,瘸子必跳躍像鹿;啞巴的舌頭必能歌唱。』——以賽亞書35:5,6。

      22.關於公平,為什麼以賽亞書第65章的內容如此令人欣慰?

      22 在現今造成這麼多痛苦的不平又如何?以賽亞書65章含有一些令你欣慰的解答。你若將以賽亞書65:17和彼得後書3:13加以比較,便會發覺這兩章經文同時指向『新天新地』,一個正義的新制度。可是,有什麼會防止少數惡人破壞新制度的和平及公平呢?以賽亞書第65章的稍後部分透露這個潛伏的難題會怎樣得到解決。

      23.對有些人來說,審判日可能帶來什麼結果?

      23 在延續一段時期的審判日裡,耶穌會繼續執行審判的工作,決定什麼人有資格得永生。有些人不會有資格。他們雖然有充分時間,甚或「百年」,去尋求和找著上帝,他們卻表明自己不願秉公行義。按照公平的原則,他們會失去在新世界裡生活的權利,我們從以賽亞書65:20可以見到這點:『有百歲死的罪人算被咒詛。』這些被判沒有資格活下去的人很可能只佔少數。我們有充分理由期望我們——和其他大部分人——都會樂於學習公義而秉公行義。——以賽亞書26:9。

      24.至於經濟上的不公平,情況將會如何?

      24 這意味到世上不會有任何不公平,甚至經濟上的不公平也不再存在嗎?的確是的!以賽亞書65:21-23指向這件事實說:『他們要建造房屋,自己居住;栽種葡萄園,吃其中的果子。他們建造的,別人不得住;他們栽種的,別人不得吃;因為我民的日子必像樹木的日子;我選民親手勞碌得來的必長久享用。他們必不徒然勞碌,所生產的,也不遭災害,因為都是蒙耶和華賜福的後裔;他們的子孫也是如此。』這種情形與今日多麼不同!這會是多大的幸福!

      25.關於上帝所任命的審判者為人帶來公平待遇一事,你懷有什麼希望和決心?

      25 因此,所有渴望見到恆久公平的人,要鼓起勇氣來!這樣的公平很快就會實現了。在目前這段審判時期所剩下的不多日子裡,要與耶和華見證人一同尋求上帝而真正找著他。這樣行會為你帶來永遠的裨益。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