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尋求英明的領袖
    守望台2004年 | 11月1日
    • 尋求英明的領袖

      「我說,你下台吧,我們受夠你了。看在上帝的份上,走吧!」——英國國會議員艾默里引述克倫威爾的話

      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進行了八個月,造成了很大破壞,而且形勢對英國及其盟國十分不利。艾默里和其他官員都認為應該更換領袖。因此,1940年5月7日,艾默里在下議院對張伯倫首相引述了上面的話。三天後,張伯倫下台,邱吉爾繼任。

      一群人自然要有人領導。這是人的基本需要,但不是隨便找個人當領袖就行。即使是在一個家庭裡,做家主的也必須有領導的能力,才能讓妻兒生活得快樂。做一家之主尚且如此,做一個國家以至整個世界的領袖,就更需要超卓的能力了。難怪英明的領袖罕見難尋。

      因此,幾千年來,人們擁立新王,發動革命或政變,委任或選舉官員,刺殺政客,改變體制。這些事多得數不勝數,為的就是真正英明的領袖實在難尋。結果,君王、首相、總統、祕書長、獨裁者換了一批又一批。有時,意想不到的政變甚至使一些權傾一時的統治者下台。(參閱第5頁附欄「瞬間倒台」)儘管人們作出種種努力,還是難以找到勝任的領袖,令社會長治久安。

      「我們只好將就」——還是有更好的選擇?

      英明的領袖這麼難尋,難怪很多人已經不存希望。在有些國家,人們對政治感到無望,態度冷淡,這點在選舉期間表現得尤為明顯。傑夫·希爾是非洲的一名記者,他說:「當人們感到無力改變生活的苦況,就會普遍對選舉態度冷淡,放棄[投票權]。……在非洲,人們不投票不一定表示他們對現狀滿意,反而這通常是那些感到被忽視的人在發出無聲的求助。」美國一位專欄作家也有類似的看法。他針對即將舉行的大選說:「我希望有個完美的候選人。」又說:「但這樣的候選人從沒出現過。根本沒有這樣的人,我們只好將就。」

      那麼,人類是否別無選擇,只好「將就」跟從不完美的領袖?世人的領袖並未能滿足民眾的需要,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永遠不會有英明的領袖?不是的。相反,我們有望得到最佳的領導。下一篇文章會說明誰是人類最理想的領袖,以及他的統治將如何造福千百萬不同背景的人,包括你在內。

      [第3頁的圖片]

      左上:張伯倫

      右上:艾默里

      下:邱吉爾

      [鳴謝]

      張伯倫:Photo by Jimmy Sime/Central Press/Getty Images; 艾默里:Photo by Kurt Hutton/Picture Post/Getty Images; 邱吉爾:The Trustees of the Imperial War Museum (MH 26392)

  • 誰是當今的英明領袖?
    守望台2004年 | 11月1日
    • 誰是當今的英明領袖?

      1940年,英國國會發生了領導危機。77歲的勞合·喬治從政多年,曾經領導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勝。因此,他在聽過國會辯論之後,能夠對高層官員的工作表現作出中肯的評估。5月8日,勞合·喬治在下議院發表演講說:「英國已經準備就緒,願意作出任何犧牲,但前提是:國家要有人領導,政府要有清晰的目標,領袖要令國民相信在上者盡力而為。」

      勞合·喬治的話表明,人民期望領袖勝任職務,並且誠心努力改善現狀。一名競選活動的工作人員說:「人們投票選舉總統,其實就是投票選出一人,把自己的生活、前途、兒女都託付給他。」對於受託的人來說,這的確是個艱巨的任務。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現在世界充滿各種似乎無法解決的難題。例如,世上的領袖當中,誰有足夠的才智和權力,能夠徹底消除罪行和戰爭呢?誰擁有足夠資源而又有愛心,為世上所有人提供食物、清潔的食水和醫療保障呢?誰有適當的知識和堅定的決心,來保護及修復環境呢?誰有足夠的權能,使全人類都活得長久、活得快樂呢?

      人根本無法做到

      誠然,有些領袖曾在某些方面取得若干程度的成功。但是他們最多只能在位幾十年,隨後的繼任者又是否賢能呢?古代以色列的所羅門王是有史以來最有能力的領袖之一,他曾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他的結論是:「我恨惡我一切辛勞的成果。我在天日之下辛勞得來的,竟要留給我以後的人。那個人到底是智是愚,有誰知道呢?他卻要接管我一切辛勞的成果,就是我在天日之下用智慧辛勞得來的。這也是空虛。」(傳道書2:18,19)

      所羅門不知道他的繼任者會繼續他的德政,還是把他的成果破壞無遺。對所羅門來說,一代一代的統治者不斷更替,是「空虛」的事。

      有時,某些人為了令統治者下台,不惜使用暴力。由於這個緣故,一些有能力的領袖在任內被殺害。林肯是一位備受推崇的美國總統,有一次他對聽眾說:「我獲選擔任一個重要的職位,但任期只是目前一段短時間。在你們看來,我得到了權勢,但這種權勢轉瞬即逝。」他的任期確實很短暫。儘管他為國民做了不少貢獻,也希望繼續做更多事,但他只能領導國家四年。林肯在第二屆任期的開始被人暗殺,兇手不喜歡林肯做領袖,希望別人取代他。

      由此可見,即使人間最英明的領袖,也無法保障自己的前途。既然如此,還能信靠他們來保障你的前途嗎?聖經說:「你們不要信賴權貴,不要倚靠世人,他們不能拯救你們。人一斷氣,就歸回地土;他的思想,當天就消滅。」(詩篇146:3,4)

      聖經勸我們不要信賴世上的領袖,這似乎令人難以接受。不過,聖經並沒有說人類永不會有英明的領袖帶來長治久安。以賽亞書32:1說:「看哪!必有一王掌權,伸張正義。」人類的創造主耶和華上帝已經任命「一王」做人類的領袖,不久這位領袖就會全權掌管地上的一切事務。他是誰呢?聖經的預言透露了他的身份。

      真正勝任的領袖

      兩千年前,天使告訴一位名叫馬利亞的猶太少女:「你必懷孕生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他必成為偉大的人物,稱為至高者的兒子。耶和華上帝必把他祖先大衛的寶座賜給他,他必作王統治雅各家,永無窮盡;他的王國必沒有終結。」(路加福音1:31-33)原來,拿撒勒人耶穌就是聖經所預告的王。

      在宗教藝術品裡,耶穌的形象通常是個嬰兒,或是個營養不良、弱不禁風的人,又或者是個事事逆來順受的苦行者。這些形象無法令人相信,耶穌是個有能力的統治者。但實際上,聖經所描述的耶穌基督是個精力旺盛、健壯有力的成年人,滿腔熱誠、敢作敢為。此外,他也具備其他優點,足以勝任人類的領袖。(路加福音2:52)以下列舉他品格中一些過人之處。

      耶穌由始至終完全正義他行事誠實、正義,無可挑剔。他曾當眾要求他的敵人提出證據表明他有罪,但他們做不到。(約翰福音8:46)耶穌的教導毫不虛偽,打動很多心地誠懇的人跟從了他。(約翰福音7:46;8:28-30;12:19)

      耶穌完全獻身給上帝,全心為上帝服務他決心完成上帝交給他的工作,無論凡人還是邪靈反對他,他都從不退縮。即使遇到猛烈的攻擊,耶穌也不害怕。(路加福音4:28-30)他也沒有因疲倦、飢餓而灰心喪氣。(約翰福音4:5-16,31-34)即使他的朋友都捨他而去,他卻從不放棄自己的目標。(馬太福音26:55,56;約翰福音18:3-9)

      耶穌對人懷有深切的關注他為飢餓的人提供食物。(約翰福音6:10,11)他安慰憂鬱的人。(路加福音7:11-15)他使盲人復明,聾人復聰,病人痊癒。(馬太福音12:22;路加福音8:43-48;約翰福音9:1-6)他鼓勵勤奮工作的使徒。(約翰福音13-17章)耶穌的確是「優秀的牧人」,關心自己的綿羊。(約翰福音10:11-14)

      耶穌願意勤勉工作他為使徒洗腳,好讓他們學到一個重要教訓。(約翰福音13:4-15)他風塵僕僕地在以色列來往奔波,宣揚王國的好消息。(路加福音8:1)有一次,他原本打算到「僻靜的地方」休息一下。但當眾人找到他,想進一步聽他教導時,他就應允他們的請求。(馬可福音6:30-34)耶穌由此為所有基督徒立下勤勉工作的榜樣。(約翰一書2:6)

      耶穌完成地上的任務後,就返回了天上。由於他忠貞不二,耶和華獎賞他,賜給他王權,讓他在天上永遠不死。聖經論到復活過來的耶穌說:「基督既然從死裡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是他的主人了。」(羅馬書6:9)你可以肯定,耶穌是人類的最佳領袖。耶穌基督全權掌管地球後,就無需再把權力交給其他人,也不需要別人日後接替他。他永不會在作王期間被害,他的工作也不會被無能的繼任者破壞。那麼,耶穌會為人類做些什麼呢?

      新領袖要成就的事

      完美永活的君王耶穌統治時會怎樣?詩篇72篇詳細預告了到時的情形。第7,8節說:「他在位的日子,義人必然繁茂如草;縱使月亮消失,和平安泰仍舊豐盛。從這海到那海,都有他的臣僕;從大河到地極,都有他的子民。」由於耶穌的德政,地上的居民會永享平安,不受驚擾。他不但會毀滅現存的所有戰爭武器,還會除掉人心中相爭相鬥的念頭。今天有些人性情兇暴,動輒發怒,行事為人像猛獅和惡熊一樣,到時他們都要完全改變過來。(以賽亞書11:1-9)和平安寧會彌漫整個世界。

      詩篇72:12-14接著說:「求救的窮人,他要解救;淒苦無助的人,他要援助。他顧惜寒微貧窮的人,拯救貧窮人的性命。他要救贖他們的性命,使他們不受欺壓和暴行所害;他們的血在他眼中是寶貴的。」在君王耶穌基督的領導下,貧窮、寒微、受苦的人都會同屬一個團結快樂的大家庭。他們再也不會感到痛苦和絕望,而是充滿歡喜和快樂。(以賽亞書35:10)

      詩篇72:16應許說:「地上必五穀豐登,山頂必出產豐盈。」今天,世上千百萬人常常食不果腹。政治上的問題加上人的貪心,造成糧食分配不均。很多人,尤其是兒童,因得不到足夠的食物而餓死。但在耶穌基督統治下,這種情況將不復存在。地球會出產豐富的美味食物,所有人都吃得飽足。

      你想得到耶穌的英明領導,享受以上這些福分嗎?如果想,我們鼓勵你學習有關耶穌的知識,不久這位領袖就要全權掌管地球了。耶和華見證人樂於幫助你認識耶穌。他必不會令你失望,因為耶和華上帝論到他說:「我已經在錫安我的聖山上立了我的王。」(詩篇2:6)

      [第5頁的附欄]

      瞬間倒台

      只要統治者讓人民享有一定的和平安寧,生活有保障,通常就會得到人民的尊重和支持。但如果由於某些原因人們對統治者失去信任,他就可能很快被其他人取代。以下列舉一些導致強大的統治者瞬間倒台的情況。

      惡劣的生活條件18世紀末,由於賦稅沉重、糧食短缺,很多法國人生活艱難。這種情況是導致1793年法國大革命的原因之一,革命把法王路易十六送上斷頭台。

      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歷史上一些最有權勢的皇帝下台。例如,1917年,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戰爭導致饑荒,進而引發了二月革命。這次革命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開始了共產主義統治。1918年11月,德國戰敗求和,但協約國直到德國更換領袖,才同意停戰。結果,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被迫流亡荷蘭。

      建立新政治體制的願望1989年,鐵幕被打破了。人民想建立別的政體,取代共產主義體制。結果,一度看來堅如岩石的共產主義制度崩潰。

      [第7頁的圖片]

      耶穌使飢餓的人飽足,使有病的人康復,並為所有基督徒樹立好榜樣

      [第4頁的圖片鳴謝]

      勞合·喬治:Photo by Kurt Hutton/Picture Post/Getty Images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