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第2頁
    警醒!1990年 | 10月8日
    • 你曾觀看自己的幼年照片,不禁自思「人生真是短促」嗎?你曾納罕「我能夠活得比現在所預期的長久得多嗎?」

      人類久已尋求延年益壽之道,使自己能強壯地活在地上。這樣的期望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嗎?請考慮一下有些人的樂觀看法,並且查究他們何以有充分理由懷持樂觀。

  • 尋求長生之方
    警醒!1990年 | 10月8日
    • 尋求長生之方

      尋求長生之方這件事差不多與生命本身一樣悠久。因此難怪在歷史上不論古今都充斥著人類尋求長生祕訣的故事和傳奇。

      例如,傳奇性的歷史想使我們相信西班牙探險家龐塞·德萊昂(Juan Ponce de León)在1513年從波多黎各北上是要找尋青春之泉。但同時代的人卻說他那次行程其實志在找尋奴隸和新的土地。他發現的不是回復青春的泉源而是現在的佛羅里達州。可是,傳奇依然流傳下來。

      追溯到較古的時候,阿卡德人的吉爾伽美什史詩(從出土的泥板鑑定為公元前第18世紀之前的寫作)敘述吉爾伽美什在朋友恩吉杜死後對死亡十分害怕。史詩描繪他長途跋涉去尋求不死之方,但卻勞而無功。

      在較近的時期,希爾頓(James Hilton)在1933年出版的小說《失去的地平線》描繪一處名叫香格里拉的想像地方。那裡的居民在樂園的環境裡享受著接近完美和特別長壽的生活。

      甚至在今日也有不少人專注於研究延年益壽的奇怪方法。可是,也有人採用較務實的方法。他們遵行嚴格的保健措施或特別規定的飲食和運動。他們希望這樣行會有助於使他們看來年青一點和自覺精神充沛。

      這一切表明人類懷有基本的願望要享有較長久和較快樂的生活。

      科學的方法

      研究衰老和老人的種種難題已成為一門科學。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認為他們已達到了揭露衰老因素的邊緣。有些人主張衰老是遺傳因子所定的程序。也有人認為衰老是破壞性的疾病和新陳代謝的有害副作用累積起來的結果。此外還有人把衰老歸因於激素或免疫系統。科學家們覺得,如果可以將衰老的成因隔離開來,也許就可以將之除去。

      在尋求長生不死方面,科學和科學幻想之間的界線已變成越來越難區分。無性繁殖便是例證之一。無性繁殖的意思是,藉著操縱細胞和遺傳因子,產生出與某一個體完全相同的身體來。這樣,身體的某些部分若生病或失去功能,就可從無性繁殖中移植一個新的器官,正如汽車的破爛部分可以換上新的零件一般。有些科學家聲稱,在理論上,無性繁殖是妙用無窮的。

      再進一步的長生方法稱為人體冷凍學。建議者解釋,人在死時可用冷凍方法保存身體,直至今日的絕症有醫療方法發明的時候。這時可將身體解凍,使之甦醒過來,恢復生氣——希望享有較長久和較快樂的生活。

      鑑於在研究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無數金錢,這件事獲得了什麼結果呢?與在我們之前活著和死去的千百萬人相較,我們是否已較接近擺脫死亡之軛的日子呢?

      展望如何?

      從若干研究者的樂觀聲言和預告看來,人的壽命大增的展望已近在眉睫了。以下是從1960年代蒐集的幾個例子:

      「我們研究所得的知識會給予我們所需的武器去擊敗最後的仇敵——死亡。這會將相對的不死性置於我們力所能及之處。……這件事可能在我們的時代實現。」——諾斯(Alan E. Nourse),物理學家兼作家。

      「我們將會徹底消滅衰老的難題,因此大致上說來,意外將成為惟一的死因。」——金澤爾(Augustus B. Kinzel),當時索爾克生物學研究院院長。

      「不死性(意指無限期延長的生命)在技術上是可以獲致的,受益者不僅是我們的子孫,而是我們自己。」——埃廷格(Robert C. W. Ettinger)在《長生不死的展望》一書中說。

      雖然當時未必所有老年病學家和研究者均這麼熱心,但一般專家看來都同意,到21世紀初期衰老就會受到控制,人壽會大大延長。

      如今,我們已接近21世紀的初期了,情形如何呢?長壽——不死性更不用說——可以達致嗎?請考慮這些評論。

      「許多老年病學家均同意,對我們來說,現時是個十分混亂的時期。我們既不知道促成衰老的機械作用是什麼,也無法以精確的生物化學方法去衡量衰老的程度。」——《老年病學雜誌》,1986年9月刊。

      「沒有人完全明白衰老的過程是什麼,也不明白它何以在不同的人身上會以不同的途徑進行。誰也不知道怎樣增加人的壽命,儘管時常有些市儈和利用老人的恐懼心理和疾病大做生意的人就『延年益壽』的方法作出虛假甚至危險的聲稱。」——《糧食與藥物管理局消費者》(美國糧食與藥物管理局的官方雜誌)1988年10月刊。

      以往就征服死亡和無限期延長壽命所作的預告顯然過度樂觀。藉著科學獲致長生不死依然是匪夷所思的夢想。但這是否意味到除非在科技上有重要突破,否則人就無法延年益壽或至少改善生活呢?

      現在就可享較長久和較快樂的生活?

      研究家雖未發現長生的祕訣,但對於生命和衰老的過程卻已作過深入研究。有些心得應用起來會令人獲益不淺。

      例如,倫敦的《泰晤士報》報導說,以動物所作的實驗顯示,「受控制的減食最高能延長生存時間至百分之50以上,並且使許多與衰老有關的難題延遲出現和減少其嚴重性。」這使有些科學家開始研究這些原則是否對人類也同樣適用。

      結果,沃爾福德(Roy Walford)博士在他所著的《120歲長壽食譜》一書中推薦低熱量、低脂肪和高度營養的飲食,並以適度的運動為輔。他舉出沖繩島的居民為例。他們的飲食較之一般日本人的飲食減低了百分之40的熱量;可是他們的「百齡老人數目卻比日本的其他島嶼多5至40倍」。

      蘇聯西部高加索地區的土著也是時常被人引用的長壽例證。曾在高加索人當中居住過的貝尼特(Sula Benet)在她所著的《怎樣活到百歲》一書中報導,那裡活到100歲以上而健康活躍的人瑞數目多到異乎尋常,據說其中有些人已超過140歲。她指出「高加索人的飲食經常保持兩項因素:1.不飲食過度,……2.從新鮮蔬菜攝取極高度的天然維生素。」此外,「他們的工作不單提供體力運動,而且他們也深知自己的工作對社會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你可以做些什麼

      解決方法是遷居到沖繩島、高加索或其他擁有許多高壽土著的地區嗎?很可能不是。但有些事是你可以做的。你可以效法那些高齡人士的良好習慣,並且遵行具備資格的醫生、營養學家和健康專家所提出的忠告。

      專家們差不多異口同聲地推薦有節制的生活。這意味到不單要留意你所攝取的食物數量,而且要留意攝取適合你而富於營養的健康食物。經常運動的良好效果也是眾所周知的。合理地應用這些原則及戒除現代社會的各種壞習慣,例如吸煙、吸毒和濫用酒精等,都必然使你自覺健康較佳。

      按理說來,我們對待自己的身體好一點,健康就好一點。健康若較好,長壽的機會就較大。可是,不論我們做些什麼,人的平均壽命也只得聖經所說的70至80歲。(詩篇90:10)這樣的壽數有延長的希望嗎?若然,延長多久?

      [第5頁的附欄]

      你年紀有多大?

      不論你察覺與否,你比自己所想像的老得多。生物科學告訴我們,婦人在出生時,她的卵巢已含有她將會產生的所有卵細胞或卵子。這意味到你的母親在孕育你時若是30歲,最終成為你的那個卵子已經30歲了。

      這件事未必使你自覺老一點,但日復一日地,你會越來越老。不論年少或年老,我們大家都會逐漸老去。我們大多數人都希望使衰老過程緩慢下來——即使不能實際加以遏止。

  • 你能活多久?
    警醒!1990年 | 10月8日
    • 你能活多久?

      「今日活著的許多人的壽命會有機會大為延長。現在甚至長生不死也看來有可能。」

      「現在活著的千百萬人可能永遠不死。」

      這兩句話之間有什麼分別呢?第一句話出於醫學專欄作家兼教授拉姆(Lawrence E. Lamb)博士,他在1975年出版的《準備長生不死》一書中如此聲稱。第二句話是守望台社第二任社長盧述福(J. F. Rutherford)所發表的公眾演講和後來發行的書的題目。這個公眾演講最初於1918年在美國加州的洛杉磯講出。

      兩句話在表面上雖頗為相似,可是在所根據的理由和研究方面卻大不相同。拉姆博士的言論是許多所謂不朽主義者的典型論調。這些人認為醫學的進步,包括對衰老問題的研究,很快就會解開人類逐漸衰老的祕密,最終甚至會征服死亡本身。不過,儘管醫學在延長平均壽命方面有若干成就,並且幫助許多人享有較佳的生活,長生不死的預言依然只是樂觀的預測。

      另一方面,盧述福並沒有根據科學或醫學作出預告。他的討論是基於聖經的。他藉著業已應驗的聖經預言指出,人類世界已進入「末時」。(但以理書12:4)然後他提出基於聖經的希望,正如挪亞和家人得以活著渡過當時的世界末日,千百萬人也會活著渡過這個世界的毀滅而在一個正義新世界的地上樂園裡享永生。——馬太福音24:37-39;啟示錄21:3,4。

      對許多聽眾說來,盧述福的演說的確驚人。甚至在今日,許多人仍然覺得在上帝王國治下永遠生活在地上的主張不切實際和難以置信。(詩篇37:10,11,29)可是,聖經對於人何以衰老和死亡的說法真的那麼難以置信嗎?事實上,聖經對這個問題有什麼說法?

      人被造成要活下去而非死亡

      聖經合乎邏輯地在開頭就敘述人類生命開始的經過。我們讀到在創世記的第一章,上帝造了第一對人類之後,「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1:28。

      第一對人類亞當和夏娃若要執行這項任務,無疑就必須生活一段極之長久的時間,他們的子孫亦然。活到多久呢?我們發覺聖經的創世記一書並沒有提及上帝規定亞當夏娃的壽命長度。可是,他們若要繼續活下去,就必須符合一個條件。上帝對亞當說:「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記2:17。

      因此,死亡惟獨來自他們不服從上帝的誡命。他們只要服從,就會有希望永遠居住在稱為伊甸的地上樂園裡。顯然,人類是被造成要活下去而非死亡的。

      可是,創世記繼續敘述,第一對人類所揀選的途徑是漠視上帝所宣明的誡命,因此他們便犯了罪。他們的忤逆行徑首先為他們自己,然後為他們的後代,帶來死亡的懲罰。多個世紀之後,使徒保羅解釋說:「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12。

      根據遺傳的法則,亞當夏娃只能把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傳給子孫。他們原本被造成有能力把完美、無窮的生命傳給未來的世代。但是如今他們自己的生命已受到罪和死亡所損害,他們再也不能把這項偉大的產業傳給後代了。自此之後,罪、不完美和死亡就成了全人類的命運,無論人怎樣努力延長自己的壽命也無濟於事。

      從某方面說來,這件事好比一項電腦程式有了瑕疵或缺點。除非缺點被隔離開來而受到糾正,程式就不會進行順利,結果可能造成故障。人既無法隔離——更遑論糾正——遺傳下來的瑕疵,我們的身體技能遂發生故障而導致衰老和死亡。可是,人類的創造者耶和華上帝已作了安排去加以糾正。他的解決方法是什麼呢?

      上帝作了安排以他兒子耶穌基督——「末後的亞當」——的完美屬人生命去代替原本的亞當,藉此成為我們的父親和生命賜予者。因此,順服的人類不致以罪人亞當的子孫身分被定罪處死,反而由於成為「永在的父」耶穌基督的兒女而被算作配得永生。耶穌自己解釋說:「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哥林多前書15:45;以賽亞書9:6;約翰福音3:16;6:40。

      耶穌基督在地上執行服事職務的末了向天父禱告時,清楚表明人若要獲致永生的偉大獎賞就必須符合什麼基本條件,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翰福音17:3。

      「像樹木的日子」

      請想想栽培一顆紅杉的種子,看著它長至高聳天空幾百呎,觀賞它在一生中逐漸長大。再想像一下你會比它更長壽,在幾千年之後再培植另一顆種子,再看著它逐漸長大,欣賞它的華美。

      這樣的念頭切合現實嗎?的確合乎現實,因為它是以人類的創造者耶和華上帝所作的應許為根據的。他說:「我民的日子必像樹木的日子。」(以賽亞書65:22)這個應許有助於解答「人能活多久」的問題。答案是:活到無窮的未來,不錯,實際永遠活下去。——詩篇133:3。

      現今有一項邀請正在發出,那便是:「『來!』聽見的人也該說:『來!』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啟示錄22:17)這項邀請是耶和華上帝向所有心地忠實的人發出的。它邀請人接受上帝的屬靈安排而在地上的樂園裡享永生。

      你會接受這項邀請嗎?你是否會獲得較長久的生命,永遠的生命,全有賴於你現時的選擇!

      [第7頁的附欄]

      壽命長度

      18世紀末期在北美或西歐出生的人可望活到35或40歲。今日,在美國的男子和女子分別可望活到71歲和78歲,在其他許多國家也有同樣的進步。在壽命方面我們正逐漸充分發揮我們的潛能。但壽命的延長是有限度的嗎?

      在近代歷史上,沒有人曾經活到或期望活到500歲、300歲甚或200歲。儘管醫學有長足的進步,今日人壽依然在80歲以下。可是,據報有個別的人曾活到140甚或150歲。在聖經時代,不少人活到幾百歲。這只是神話或傳奇嗎?

      令人感興趣的是,《新大英百科全書》聲稱「人類壽命的正確長度尚未為人所知。」正如該文解釋,假定有人活到150歲,「我們就沒有充分理由排除有其他人活到150歲多一分鐘的可能性。如果150歲多一分鐘可以接受,何不接納150歲多兩分鐘?由此類推,」文章繼續說:「基於現存對長壽的認識,人類壽命的精確長度是不能確定的。」

      我們由此可以看出什麼呢?醫學對衰老和死亡的研究是以今日我們所見的情況為基礎的。重要的問題是:人類的情況是否一向都相同?是否將來永遠都會一樣?上帝的應許是:「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在行將來臨的新世界裡,「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21:4,5。

      [第8,9頁的圖片]

      「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上帝……的寶座流出來。」——啟示錄22:1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