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渴望被愛警醒!2006年 | 3月
-
-
渴望被愛
很久以前,在現今土耳其境內的一座城市裡,住著一個名叫利亞的姑娘。利亞相貌平平,妹妹拉結卻風姿綽約、美麗動人。
拉結遇到一個男子,男子十分愛她。為娶拉結,男子甚至願意為她的父親工作七年。然而在婚禮那天晚上,父親卻用利亞替換了妹妹。我們不知道利亞對於父親的陰謀有何感想,但她一定知道,如此做法絕非婚姻的理想開端。
新婚丈夫一發現真相,立刻提出了抗議。父親辯解說,本地的習俗是先嫁大女兒。結果,利亞被父親用欺詐手段嫁給了一個男子,這個男子的初戀情人卻是與利亞同配一夫的妹妹。利亞看到妹妹得享丈夫許多的寵愛,必定黯然神傷。利亞沒有浪漫的戀愛經歷,至於婚禮,即便有些幸福的回憶,恐怕也是聊以自慰。利亞必定渴望像拉結那樣被人愛著,無奈卻事與願違;她很可能自覺沒人愛也沒人疼。a
今天很多人對利亞的處境多多少少都能感同身受。我們人人都有強烈的需要,就是想去愛別人,也為人所愛。也許我們渴望擁有深愛我們的配偶,我們也渴求感受來自父母、孩子、手足、朋友的愛。像利亞一樣,我們可能看到別人有人疼愛,而自己卻得不著愛。
從嬰孩時期我們就聽到許多浪漫的故事,俊男美女墮入愛河,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愛被歌手淺吟低唱,也為詩人歌頌讚美。然而,一名探究愛這個題材的研究員指出:「幾乎沒有一項活動或事業像愛一樣,起頭讓人抱有如此大的希望和期待,但到頭來卻往往叫人失望。」事實的確如此,往往是關係越親密苦惱越大,得到的不是長久的快樂,而是深遠的痛苦。在有些國家,約有百分之40的婚姻以離婚收場,還有不少夫妻雖然沒有離婚,卻也同床異夢。
-
-
真愛為何難尋?警醒!2006年 | 3月
-
-
真愛為何難尋?
關於羅曼蒂克的愛,世上並不缺乏建議。醫生和顧問予人指導;電視上的訪談節目也常常探討這個問題。
網絡上有無數的網站宣稱能夠予人關於愛的啟迪,上面可能說,你在該網站上能夠發掘「令人著迷、叫人難以置信的祕密」,可以師從「職業媒人」、「人際關係專家」和「愛情顧問」,更不用說還有精神治療師、心理學家和占星家了。
愛的主題使人買下許許多多的書籍和雜誌,其中一些許下不著邊際的承諾。譬如,有一本書聲稱會透露祕訣,「如何讓所有人都愛上你」。另一本書則表示要教你如何「在一個月之內找到完美的伴侶」。如果你嫌一個月的時間太長,還有一本書聲稱,你能在「不到90分鐘的時間之內」使某人永遠愛你。
這些承諾大都需要人付出代價,不少人更要付出雙重代價。他們付出金錢尋求指引,然後,當這些所謂的忠告露出破綻、事情發展不能盡如人意時,他們又要付出情感的代價。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比比皆是。
然而,有一本書提出的建議卻從不會叫人失望。不僅如此,書中對這個話題的討論誠實坦率,從未做出嘩眾取寵的聲稱,從不許下脫離現實的承諾。儘管此書寫於很久以前,其中的勸告卻永不過時。這本書的作者擁有無可匹敵的智慧以及無與倫比的愛心。饋贈給我們的這本獨特的書就是聖經,也許你已經有一本了。無論我們處於何種際遇,生於何種背景,聖經都能給予我們所需的關於愛的指引,而且完全免費。
-
-
真愛為何難尋?警醒!2006年 | 3月
-
-
虛幻抑或現實?
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媒體的影響。一個研究員寫道:「我們的流行文化出現了一個深入民心的模式,就是以童話故事的形式描寫性、愛、浪漫情懷等題材。這種文化無孔不入,滲進了電影、電視、書刊、雜誌、電台音樂、唱片、廣告,甚至新聞裡,打從我們年幼的時候起,就無情地俘擄了我們。」她繼續寫道:「大眾傳播媒介對性、愛和浪漫情懷的刻畫,大都激起或強化了脫離現實的期望,叫大多數人無法完全擺脫。這使我們對自己、對現實中的配偶都不滿意。」
的確如此,絕少書刊、電影和歌曲能夠準確闡明什麼是愛。畢竟這些媒體的目標主要是娛樂人而非教育人。結果,作家就批量生產幻想與浪漫相結合的作品來讓自己發財。可悲的是,人很容易把幻想和現實混為一體。因此,當跟戀人或配偶的關係比不上小說人物的情感關係時,人們常常覺得大失所望。那麼,怎樣區別幻想與現實呢?怎樣辨明媒體虛構的浪漫和真正的愛情呢?請考慮以下一些對照。
童話色彩的愛與真正的愛情
不論書刊也好,電影也好,戲劇也好,愛情故事的演繹方法或許不同,但基本的套路是大同小異的。英語《作家》雜誌指出:「許多描寫浪漫愛情的作品都很老套。這是有原因的。一個男子遇上一個女子,然後失去了她,最終又得回這個女子——不論故事發生的背景或時代如何,這是一個屢試不爽而又令觀眾百看不厭的模式。」讓我們進一步分析一下這個模式。
男子遇上女子:英俊的王子遇上了漂亮的女子,然後雙雙墮入愛河。一個名成利就的作家向那些想寫愛情小說的人建議說:「從男女主人翁第一次目光相遇,就要讓讀者清楚看出,這一對兒彼此相屬。」
一見鍾情的觀念反映了一種想法,就是真愛只是一種感覺,是一種無法抗拒的感情:一旦遇上了命中注定的那一位,就把你俘擄了。這樣的愛產生於剎那之間,幾乎不需要付出努力,也不需要深入的了解。然而,真愛並非只是感覺而已。感情固然是要有的,但是真愛還需要適當的滋養和維繫,也受著道德標準和價值觀所支配。這樣,人際間這種最深刻的關係才能越來越緊密。(歌羅西書3:14)
此外,認識另外一個人是需要時間的。以為自己一眼就發現了完美的伴侶,不過是幻想而已,幻想往往破滅而導致失望。不僅如此,假使你很快就認定自己找到了真愛,或許會對負面的證據視而不見。在洶湧的激情影響之下產生的強烈直覺不會幫助你選擇一個合適的配偶,所以要慢慢來。事實上,無數研究表明擇偶不智會給人的工作表現、身心健康甚至壽命帶來負面的影響。
男子失去女子:一個邪惡的伯爵綁架了這個漂亮的女子,然後逃離了城堡。王子踏上了尋找女子的危險旅程。美國愛情小說作家協會的一位發言人說:「愛情故事的主要情節必須涉及兩個人相愛,幾經波折,愛情才會開花結果。」讀者們都知道,在大多數的小說裡有情人終成 眷屬。障礙往往都來自兩人以外,但終究會被克服。
在現實生活中,問題往往既來自外界,也發生在兩人之間。問題可能源自金錢、工作、親戚或朋友。當一個人達不到另一個人的期望時,問題也會產生。在小說人物身上,缺點往往是微不足道的,現實生活卻常常並非如此。此外,真愛也不會讓我們毫不費力地就克服種種考驗,或者克服觀點、背景、願望和個性方面的差異。其實愛還包含了合作、謙卑、溫和、耐心和堅忍,這些特質不是自自然然或輕而易舉就會有的。(哥林多前書13:4-7)
男子尋回女子:王子救回美麗的公主,把伯爵流放了。兩人結婚,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位愛情小說的編輯向練筆者建議說:「你需要這樣一個圓滿的結局。……兩人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這樣的結局讓讀者覺得滿足。」這就是為何愛情小說幾乎從不對主人翁的婚後生活做任何描述的原因。婚後兩人的感情或許會受到意見不和,以及其他許多難題的試煉。離婚率統計顯示,許多婚姻最後都沒能通過這些試煉。
的確如此,童話故事裡的愛情相對來說比較輕鬆;真愛卻需要付出努力。明白二者之間的差別,你就能免受幼稚、脫離現實的期望所傷害,也不會因倉促做出承諾而後悔。
-
-
真愛為何難尋?警醒!2006年 | 3月
-
-
[第6頁的附欄或圖片]
愛情小說的男女主角
在美國,愛情小說每年的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大約一半的平裝本小說以愛情為主題。根據美國愛情小說作家協會發表的統計數據,女性約佔愛情小說讀者的百分之90,她們最希望看到的男主角的三大特徵是身形矯健、儀表堂堂、才智過人,最喜歡的女主角的三大特徵則是天資聰穎、個性爽朗、魅力難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