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聖經的第41本書——馬可福音
    「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執筆者:馬可

  • 聖經的第41本書——馬可福音
    「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1.關於馬可和他的家庭,我們知道些什麼?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被捕,而使徒四散奔逃時,「有一個少年人,赤身披著一塊麻布,跟隨耶穌。」民眾企圖把他也拿住,「他卻丟了麻布,赤身逃走了。」一般人相信這個少年就是馬可。使徒行傳把他稱為「約翰(別名馬可)」(《新譯》)。他可能來自耶路撒冷一個富裕的家庭,因為他們擁有自己的房屋和僕婢。他的母親馬利亞也是個基督徒,早期會眾曾以她的住宅作為聚會地方。彼得蒙天使拯救出監之後,逕自前往馬可家裡,他發覺弟兄們正在那裡聚集。——可14:51,52;徒12:12,13。

      2,3.(甲)什麼事無疑激勵馬可渴望投入海外傳道服務?(乙)馬可曾與其他海外傳道員,特別是彼得和保羅,有什麼交往?

      2 來自塞浦路斯的利未人巴拿巴是個海外傳道員,他是馬可的表兄。(徒4:36;西4:10)巴拿巴與保羅把賑濟饑荒的捐款送到耶路撒冷時,馬可得以結識保羅。在會眾中與其他基督徒的交往以及與外來熱心服事者的接觸無疑使馬可渴望加入海外傳道服務。因此,馬可在保羅和巴拿巴作第一次海外傳道旅行時與之偕行作他們的助手。不過,為了某些原因,馬可在旁非利亞的別加離開他們,自行返回耶路撒冷。(徒11:29,30;12:25;13:5,13)是故,保羅在啟程作第二次海外傳道旅行時拒絕帶馬可同行,結果保羅與巴拿巴分道揚鑣。保羅與西拉結伴同行,巴拿巴則帶著表弟馬可乘船往塞浦路斯去。——徒15:36-41。

      3 馬可證明自己在服事職務方面勝任愉快,不但成為巴拿巴的良助,後來也是使徒彼得和保羅的得力助手。保羅在羅馬(約公元60-61年)第一次被囚時,馬可與他在一起。(門1,24)後來我們獲知馬可於公元62和64年之間在巴比倫與彼得一起。(彼前5:13)保羅很可能在公元65年再度在羅馬被囚,他在寫給提摩太的信中囑咐後者把馬可帶來,說:「因為他在服事方面對我有幫助。」(提後1:8;4:11;《新世》)這是聖經記載最後一次提及馬可的地方。

      4-6.(甲)馬可怎能獲得他的福音所含的詳細資料?(乙)什麼顯示他曾與彼得有密切的交往?(丙)請舉例說明我們從這本福音書可以見到彼得有些什麼個性特色。

      4 福音書最短的一本據稱是馬可寫的。馬可是耶穌的眾使徒的同工,他獻出一生致力於宣揚好消息的工作。但馬可並不是12使徒之一,也不是耶穌的直接同伴。

  • 聖經的第41本書——馬可福音
    「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第二和第三世紀的所有知名權威人士都證實馬可是這本福音的執筆者。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