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提尼克島1998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耶和華「看顧低微的人」
詩篇執筆者大衛寫道:「耶和華雖高,仍看顧低微的人。」(詩篇138:6)門徒雅各也指出,上帝「賜分外恩慈給謙卑的人」。(雅各書4:6)馬提尼克島有許許多多的例證,表明耶和華的確賜恩給這樣的人。
在法蘭西堡,克里斯蒂安·貝萊和妻子勞蕾特就經歷到耶和華的分外恩慈。馬提尼克島上各種不同的宗教令他們深感混亂。究竟哪一個宗教才是上帝嘉許的呢?後來克里斯蒂安·貝萊讀到啟示錄22:18,19的經文,他覺得自己已找著了回答這個問題的方法。究竟哪個宗教沒有擅自增添或刪減上帝的話語呢?他查考過事實之後,斷定上帝所嘉許的宗教就是耶和華見證人。克里斯蒂安也意識到,他必須在自己的生活上把同一的原則應用出來——既不在上帝的話語裡增添任何主張,也不刪減或拒絕接受任何教訓。當時他正跟勞蕾特同居而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後來在1956年正式註冊結為夫婦。他們的婚禮演講是見證人在馬提尼克島上所作的第一個婚禮演講。次年,他們在法蘭西堡的馬達姆河受浸。克里斯蒂安的兄弟萊昂、父母,以及勞蕾特的兄弟亞歷山大,都接受了真理。貝萊夫婦的兒子莫伊西現時是個環務監督。這個家庭確實經歷到耶和華豐盛的分外恩慈!
心地善良的人即使只是對耶和華的僕人表現些小的善行,也可以獲得上帝的祝福。(馬太福音10:42)埃內斯特·拉敘斯的經歷就足以表明這點。他是法蘭西堡一間珠寶店的老闆。每逢傳道員向他介紹《儆醒!》,他都樂意接受。這並不是因為他喜歡看這份雜誌,他只是想對傳道員表現仁慈罷了。一天,傳道員把雜誌交給他的時候,指出惟有和平之君耶穌基督才能為全世界帶來公平。這正是埃內斯特·拉敘斯渴望見到的情形。他同意讓見證人到他家裡探訪他。他們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他說:「現在我所享的福分可說是無以尚之了。我大多數兒女都接受了真理;其中一個女兒是先驅,一個兒子是先驅兼長老,而另一個兒子則是馬提尼克島伯特利家庭的成員。」
-
-
馬提尼克島1998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克洛迪婭是個十歲大的女孩,她向上門探訪的見證人提出許多問題。由於克洛迪婭的父親患病,以致母親無法經常跟見證人研讀聖經。可是,這個女孩卻繼續研讀聖經,並且把所學到的聖經教訓應用出來。她把自己的要理問答和彌撒書燒掉,並且毀去她的宗教偶像。父親死後,她拒絕穿上黑色的喪服;親友想為她父親的魂禱告,她就向這些人作見證。此外,她也鼓勵母親參加會眾的聚會;她的確表現出伺候乃縵妻子的以色列女孩的精神來。(列王紀下5:2-4)克洛迪婭也報名參加在王國聚會所舉行的神治傳道訓練班。不久之後,她開始參與外勤服務。1985年,這個年僅12歲的女孩與母親一起受浸。母親坦白承認,女兒對於她的靈性進步有很大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