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大地——乃上帝的恩惠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他對一手所造的大地表示「很好」。(創世記1:1,31,《新譯》)錦繡大地並沒有被一堆堆廢物損毀,也沒有給垃圾場污染。上帝賜給人類的禮物簡直瑰麗絕倫:「天屬於耶和華,地,他卻賜給了世人。」——詩篇115:16,《新譯》。
在以賽亞書45:18,上帝把自己對地球的旨意透露出來:「創造諸天的耶和華,他是上帝,塑造大地,把大地造成;他堅立大地;他創造大地,不是荒涼的;他塑造大地,是要給人居住;他這樣說:『我是耶和華,再沒有別的上帝。』」(《新譯》)
上帝也清楚指明人對地球負有什麼責任,就是要「耕種和看守」大地。——創世記2:15,《新譯》。
耶和華以身作則,悉心照料地球。既然所有生物都必需倚賴地球的供應來維持生命,耶和華就使這些不可或缺的供應循環不息。《科學美國人》雜誌一份特刊登載了幾篇文章,論及地球的不同循環系統。這些系統包括:地球的能源循環、生物圈的能源循環、水循環、氧循環、碳循環、氮循環以及各種礦物循環。
地球既神奇又瑰麗
生物學家劉易斯·托馬斯著作等身,他在《發現》雜誌一篇文章裡對地球不勝讚嘆:
「據我們目前所知,全宇宙最令人驚嘆不已的奇妙結構,宇宙論上所有科學謎之中,使我們費盡心力仍未能全然理解的,就是地球。我們到現在才開始領略到地球多麼奇妙、壯麗,怎樣叫人屏息凝眸,是盤繞太陽飄浮的最可愛的東西,封在自己蔚藍的氣泡內,製造、呼吸自己的氧,把空氣中自己的氮固定到自己的泥土裡去,在雨林上空產生自己的氣候,從有生命的部分建造自己的外殼。這些有生命的物體包括白堊懸崖、珊瑚礁,還有早期生物的化石。新的生物在這些化石上一層一層地生長起來,融為一體,覆蓋大地。」
耶和華不但把瑰麗的地球賜給人類,同時也作了無數安排使大地繼續運行不息,上文提及的不過是其中幾項罷了。上帝創造這個家園,是要人類及其他不可勝數的生物永居其上。詩篇104:5說:「你把大地堅立在根基上,使地永永遠遠不動搖。」(《新譯》)另一位受靈示的見證人也作證地球是永恆不變的:「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傳道書1:4。
宇航員環繞地球飛行,目睹這個瑰麗、精巧的天體沿著軌道環繞太陽運行,真教人讚不絕口。他們還指出,人類必需珍視這個錦繡大地,也要悉心照料。宇航員埃德加·米切爾初次觀賞大地的風貌,就禁不住用無線電跟休斯頓太空中心聯絡:「地球簡直就像一顆璀璨生輝的藍白寶石,……彷彿輕輕蓋了一塊飄拂旋動的白色面紗,……又好像一片陰暗神祕的汪洋中的一顆小明珠。」宇航員弗蘭克·博爾曼評論說:「我們享有這麼瑰麗的行星。……但令人驚訝不已的是,我們竟然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毫不賞識。」乘坐阿波羅8號太空船環繞月球飛行的一位宇航員發表了以下的意見:「我們在整個宇宙縱目四顧,只有地球脫穎而出,顯出耀目的色彩。我們可以看見地上的品藍海洋、棕褐色的陸地及茫茫白雲。……地球是所有天體中最美麗悅目的。很可惜,地上的人卻身在福中不知福。」
事實表明這的確是至理名言:世人並不珍視自己所擁有的無價寶。對於上帝所賜的禮物,人類不但沒有悉心照料,反而肆意污染破壞。在太空飛行的宇航員也目睹這樣的事實。太空穿梭機「挑戰者號」首次飛行的指揮官保羅·魏茨指出,從太空遠眺地球,世人對大氣層所造成的損害實在「令人震驚」。「遺憾的是,這個世界正迅速變成一顆灰蒙蒙的行星。」他補充說:「我們從這點獲得什麼啟發呢?我們就像惡鳥一樣把自己的巢弄污了。」尤其是在「最後的日子」,地球所遭受的破壞正逐步加劇,人類的處境岌岌可危。耶和華已向糟蹋大地的人作出宣判,他要「敗壞那些敗壞大地的人」。——啟示錄11:18。
人類社會忘恩負義辜負了上帝的恩惠
現今社會注重物質享受,世人只顧縱慾作樂,把屬靈的價值標準棄如敝屣。耶和華提供切合實際的指引,使人類可以過著幸福愉快、稱心滿意的生活;可是,由於自我至上的風氣大行其道,現今世人認為耶和華的指引不屑一顧。
關於目前的險惡日子,提摩太後書3:1-5所作的描述非常貼切:「可是你要知道,到了最後的日子,就會有難以應付的兇險時代。因為到時人會專愛自己,貪愛錢財,自負,高傲,褻瀆,不服從父母,忘恩,不忠貞,毫無親情,不願意達成協議,毀謗人,漫無自制,兇悍,不愛良善,出賣別人,剛愎自用,氣焰囂張,愛享樂不愛上帝,有敬神虔誠的形式,卻沒有體現敬神虔誠的力量。你要轉身離開這些人。」
商業制度借助廣告宣傳大力鼓吹消費主義。雖然不少廣告都是可靠的,但言過其實的宣傳也有很多。靠不住的廣告正符合埃里克·克拉克在《慾望製造者》一書所作的評論:「廣告宣傳不但誤導顧客購買不合適的商品,而且售價也異常昂貴,顧客根本負擔不來。」世界監察協會的埃倫·德寧說:「廣告商所推銷的不是商品,而是生活方式、處事作風和不切實際的幻想,目的是要驅使人對他們的商品懷有如飢似渴的慾望。」廣告業旨在引誘我們購買非必要的商品,對自己所擁有的永不滿足。廣告業助長人變得貪得無厭,因揮霍無度而弄至精疲力竭,同時也製造大量廢物污染地球。廣告宣傳深具說服力,甚至連貧無立錐、為生計煩惱的窮人也為之動心。許多廣告商都不擇手段,大量推銷一些已證明是致命或損害健康的貨品。
其實,我們在上帝面前所享有的地位才是至為重要的事。正如傳道書12:13說:「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人只要遵照上述吩咐而行,就能具備資格在耶和華的潔淨樂園裡享受永生!耶穌應許說:「不要為這件事驚奇,因為時辰要到,所有在紀念墓裡的人都會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做良善事的,獲致得生命的復活,行卑劣事的,獲致受審判的復活。」——約翰福音5:28,29。
人人都珍視上帝恩惠之日
不久,大地會煥然一新,美麗得簡直叫人難以置信!耶和華就此所作的描述叫我們雀躍無限:「我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從前的天、從前的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上帝會擦去他們眼睛裡的一切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哀慟、呼號、痛苦。從前的事已經過去了。」——啟示錄21:1,4。
從前的事,例如垃圾場、有毒廢物等,都會化為烏有;把垃圾扔進別人家園之輩也會不復存在。屆時在地上生活的人都會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他們會衷心讚美耶和華,對地球這份無與倫比的禮物深表賞識。不但這樣,他們也樂意照料大地,把樂園的環境保存下去。——馬太福音22:37,38;彼得後書3:13。
[第11頁的附欄]
求財致富總徒然
耶穌告誡說:「你們要留心看,防備各樣的貪婪,因為一個人就算家境豐裕,他擁有的東西也不能帶給他生命。」(路加福音12:15)他的話千真萬確。我們擁有些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為人如何。人很容易使自己變得營營役役、疲於奔命——力求致富、積聚財貨、如瘋似狂地追求各種享樂和慾望——以為自己已享盡一切、一無所缺了。誰知我們也許錯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東西。
人彷彿要到了生命的盡頭,才會意識到自己損失了什麼的。那時我們才恍然大悟,看出聖經的話確是真理:人生苦短——去如朝霧、逝似煙雲、是一口氣、飛去如影、如草枯乾、如花凋殘。究竟生命何去何從呢?我們成就了什麼?活著是為了什麼?難道人生就只是這樣嗎?僅是空虛度日、勞碌捕風?——約伯記14:2;詩篇102:3,11;103:15,16;144:4;以賽亞書40:7;雅各書4:14。
醫院裡有個垂死的病人。他隔窗眺望,看見山坡沐浴在和煦的陽光裡,草浪輕翻,幾朵花兒臨風搖擺,還有一隻小麻雀正在泥淖中扒呀扒著,以期尋得種子可吃——這個景象平平無奇。然而,對於一個將死的人來說,這一切全然美麗。他的心弦哀哀微顫,輕嘆自己錯過了這麼單純的愉悅——一些平凡的事,卻意義不凡。然而,這一切瞬間就一去不返了!
希臘語聖經坦言說:「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界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維持生命和遮蓋身體的東西,我們就知足了。」(提摩太前書6:7,8)希伯來語聖經更率直地說:「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傳道書5:15。
[第8頁的圖片鳴謝]
NASA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