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行星或彗星會跟地球相撞嗎?警醒!1999年 | 1月22日
-
-
隕石坑、爆炸和撞擊是什麼回事
我們不難相信,地球過去的確曾遭受來自外太空的大型物體撞擊。這類證據可見於人們在地球表面150多處發現的大大小小的隕石坑中。有些隕石坑顯而易見,有些則只可以從飛機或人造衛星中觀賞到,而其餘的不是深藏地底,就是留在河床之上。
奇蘇盧布隕石坑是世上赫赫有名的隕石坑之一。這個隕石坑是地球表面遺下的一道直徑達180公里的痕跡。科學家相信,這個靠近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北端的巨型隕石坑,是由一個直徑10公里的彗星或小行星撞擊而成的。有些人聲稱,是次撞擊誘發了氣候改變,恐龍以及若干其他陸上和海洋生物因而絕種。
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一枚隕鐵同樣鑿出了一個令人嘆為奇觀的隕石坑。這個隕石坑直徑達1200米,深度也足足有200米。這麼一顆流星要是真的撞向城市,可以造成多大的傷亡呢?美國紐約市的國家博物學博物館舉辦了一個頗受歡迎的展覽會。展覽會表明,倘若這般大的流星真的擊中紐約行政區之一的曼哈頓,這個鬧哄哄的樞紐地帶就會給完全毀掉了。
1908年6月30日,文章起頭所述的事情在西伯利亞發生。按照科學家的推斷,當時有顆直徑少於100米的流星或彗星的碎片闖進了地球的大氣層,然後在西伯利亞人跡罕至的通古斯卡一帶約10公里的上空爆炸了。據估計,是次爆炸的威力達1500萬噸級,摧毀了達2000公里的面積,砍倒了樹木,四處生火,還殺死了不少馴鹿。如果流星或彗星的碎片在人煙稠密的地區爆炸,有多少人會當場喪命呢?
-
-
小行星或彗星會跟地球相撞嗎?警醒!1999年 | 1月22日
-
-
虛擬的災變過程
科學家早已提心吊膽,料想過彗星或小行星撞擊地球後究竟會有些什麼可怖後果。在他們的構想中,較大型的撞擊所產生的即時後果是這樣的。首先,是一團由石塊和塵埃混合而成的爆炸性卷流。然後,碎屑紛紛從天而降,演變成流星雨,而天空則熱得發紅,森林和草原相繼著火,陸上生物大都難逃厄運。懸浮在大氣層中時間較長的塵埃會堵截陽光,使陽光不能透到地面上,於是地球表面變得漆黑一片,溫度驟然下降,光合作用被迫終止。光合作用一旦給打住,也導致海洋食物鏈中斷,使海洋生物紛紛遭殃。根據上述虛擬的災變過程,這場環境災害最後會以環球性酸雨和臭氧層被毀告終。
要是小行星擊落海洋之中,就會引發海嘯,破壞力難以估計。小行星撞及地面時所產生的衝擊波只會影響著地點的四周,然而海嘯波及的範圍卻廣遠得多;沿岸數千公里之外的地方都可能廣泛地遭受蹂躪。天文學家傑克·希爾斯說:「原來是城市的地方,都會只剩下一個個的泥灘。」
可是,人們在考慮這類推論時必須審慎。這些理論大部分都不過是揣測而已。顯然,從來沒有人看過或研究過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例。況且,大眾傳播媒介又喜歡譁眾取寵,所以常常在資料不全或甚至不確的情況下,就迫不及待地刊登投合時好的大字標題。(請參看附欄「小行星1997XF11的事例」。)科學家說,在特定的一年之中,給從天而降的物體擊斃的機率是167億分之一,可是死於交通意外的機會卻是240萬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