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岳危機重重警醒!2005年 | 3月22日
-
-
山岳危機重重
「人類要是能夠確保山岳欣欣向榮,世代不變,就能造福每一個人。」——聯合國祕書長科菲·安南。
提起崇山峻嶺,人就不禁想起「雄偉」、「安穩」、「力量」等字詞來。有什麼東西威脅著自然界的巨無霸?許多人覺得,地球上的山岳會受到威脅實在難以置信,但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山岳的生態系統正不知不覺地受到破壞,環保分子指出幾個具體問題,顯示情況越來越嚴重。現在讓我們了解一下山岳面對的若干問題。
◼ 大興土木。大型的建設工程,包括築路、開礦、鋪設輸送管、建水壩,以及未來30年將會進行的開發工程,令全球約百分之25的山區環境大受威脅。築路造成山泥傾瀉,另外,道路開闢了,伐木工人就能夠到深山伐木,也許會造成更大的破壞。採礦業每年開採約100億噸礦石,大部分在山上開採,產生的廢料比開採的礦石更多。a
◼ 全球氣溫上升。世界監察協會指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九年都出現於1990年之後。」山上的天然環境尤其受到影響。一些科學家表示,冰川融化,山峰積雪消融,會使水存量大增,並引發嚴重山崩。喜馬拉雅山脈有很多冰川湖,湖水滿溢,可能會沖破天然屏障,導致嚴重水災。這個現象在過去幾十年不斷重演。
◼ 生計農業。由於人口不斷增加,農民被迫在貧瘠的山地耕作。根據一項研究,在非洲,現在差不多五成的山區都是農地或牧放地,農地佔百分之10,牧放地佔百分之34。由於山地根本不宜耕種,所以收成有限,僅可糊口。b另外,過度放牧容易破壞山區的柔弱植物。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全球只有百分之3的山地適宜耕作。
◼ 戰爭。內戰激增,令許多山區的環境大受摧殘。叛亂士兵常常逃到山上躲避,以山區為他們的據點。聯合國一份報告指出,非洲百分之67的山區受「暴力衝突」蹂躪。此外,有些山地被人用來栽種製造毒品的植物,這不但破壞環境,也引發武裝衝突。
山岳需要保護
人類干擾山岳所造成的惡果已顯而易見。山岳百孔千瘡,從各地發生的水災、山崩、水荒可見一斑。各國政府深表關注,有些政府已採取森林植樹和訂立禁止伐木等措施,並且設立國家公園,保護壯麗的自然景觀和瀕危絕種的野生動物。
可是,保護區仍然受到破壞。(參看「自然保護區」附欄)絕種動物有增無減,正好顯示保護山岳的措施並不奏效。專家雖然知道問題嚴重,卻沒有全盤計劃去保護人跡罕至的荒野。著名生物學家威爾遜說:「科學知識一日千里,的確令人鼓舞,但看著保存生物多樣性的熱點飽受破壞,卻令人心酸。」
多樣性物種逐漸消失,真的那麼值得關注?不少生物學家都認為,保護地球物種的多樣性跟人類的福利息息相關。例如,生物學家指出,在馬達加斯加高地有豐富的多元物種,那裡的粉紅色長春花是對抗白血病的良藥。產於安第斯山脈的金雞納樹含有治瘧疾的奎寧和其他藥物,幾百年來一直廣被採用。不少山區植物救活了數百萬人的性命。有些山區植物的確能夠在山區以外的地方培植,但令人擔心的是,要是山區草木繼續受到嚴重破壞,一些鮮為人知的珍貴資源、蘊含藥用和食療價值的植物也許會不知不覺在世上絕跡。
-
-
山岳危機重重警醒!2005年 | 3月22日
-
-
[第7頁的附欄或圖片]
高山動物
美洲獅主要棲居於落基山脈和安第斯山脈。跟其他體型較大的食肉動物一樣,由於慘遭獵殺,美洲獅已逐漸遷徙到人類難以到達的地區。
赤色小熊貓僅在喜馬拉雅山脈出沒,你可以在珠穆朗瑪峰的山腰見到牠們的足跡。牠們吃竹葉為生,雖然棲居地已相當偏僻,但由於竹林遭人破壞,故要掙扎求存。
[鳴謝]
Cortesía del Zoo de la Casa de Campo, Madrid
棕熊一度廣泛分布於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在歐洲,現今只能夠在幾個偏遠的山區找到牠們。但在加拿大落基山脈、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牠們比較常見。過去一個世紀,美國棕熊的數目減少了百分之99。
金雕是北半球山區的空中霸主。可惜,牠們曾經由於「不受歡迎」,在歐洲的數目減到少於5000對。
熊貓的存亡有賴於什麼?中國博物學家唐錫陽評論,熊貓的「存亡有賴三大因素,就是高山和深谷,茂密竹林,以及溪流」。據估計,全球只有少於1600隻野生熊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