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從上帝所創造的萬物獲悉什麼?
鴿子運用頭上和頸上叢集的磁性結晶體去找尋方向。某些魚類能產生電力。多種不同的鳥類能將所飲的海水中過剩的鹽分除去。有些甲殼類動物有空腔可以灌水下潛或使之充氣而上升。
不錯,無論人是否意識到這件事實,人運用指南針、發電、設計潛艇或將海水化淡時,他只不過模仿上帝所創造的東西而已。
事實上,上帝所創造的東西有這麼多可以供人學習的地方,以致有時人稱之為「大自然的書」。例如,仿生學這門科學專注於把見於各種創造物中的體系作實際的應用,其中包括飛機的雙翼恍似飛鳥的翅膀、潛艇的形狀像海豚,混凝土建築物則參照人的骨骼去設計。可是,這部「大自然的書」向人提供的只限於專門技術的知識嗎?
不然,它有時也提出道德方面的實際教訓。且舉個例來說,聖經中箴言一書曾指出螞蟻的勤奮本能,說:「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螞蟻沒有元帥,沒有官長,沒有君王,尚且在夏天豫備食物,在收割時聚斂糧食。」——箴言6:6-8。
然而,行為學——一門聲稱從動物的行為汲取教訓的科學——卻有一定的限度。我們不能將人類的行為撥入與動物完全一樣的類別中。我們必須考慮到兩者之間的若干顯著差別,諸如語言和人比動物優越得多的思想過程等。正如一位科學家說:「我們絕非僅是較靈巧的猿猴而已。」我們的腦袋「使我們在品種上與其他一切形式的生命迥然不同」。
除此之外,有些問題是僅憑深入研究被造的萬物所無法解答的。這些問題包括:人生有目的嗎?上帝存在嗎?若然,他關心我們嗎?現在讓我們看看這些問題是否有解答。
[第26頁的附欄或圖片]
受造物先擁有它:聲納
蝙蝠擁有一種類似聲納的系統,憑著發出音響及分析回聲便能夠斷定捕食物的位置及測出其行蹤。但在另一方面,有一種蛾(稱為毒狗老虎)卻擁有一種干擾信號器,能夠發出與對手所發的相若的聲波。蝙蝠收到信號,由於來不及分析它是否障礙物,便會一貫的避開。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富拉德(James Fullard)教授對此讚嘆,說:「令人驚訝的是,蝙蝠與蛾只運用數目十分有限的神經細胞便能處理巨量的資料及作出深入的決定。牠們所表現的簡便和精妙足以使策劃空中戰事的戰略家大感嫉妒。」
[第27頁的附欄或圖片]
受造物先擁有它:潛水鐘
據稱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在16世紀初期發明了潛水器具。然而,有一種蜘蛛(Argyroneta aquatica)早已應用一種在水裡呼吸的完善系統。正如蒂特(Andrée Tétry)在《生物所運用的工具》(Les outils chez les êtres vivants)一書中解釋,這種蜘蛛「棲身在緩緩流動的溪澗裡,藏在水下的水生植物中。牠在這些水生植物的周圍編織了一個纖細的水平網,用許多縷絲鬆散地懸在固定的位置上。蜘蛛升到水面,……猛然使勁,用抗水的腹毛捕捉一個氣泡,……然後再次潛下水中,在柔軟光滑的絲網下將氣泡釋放。氣泡於是上升,使網子稍微鼓起。」這樣來回多次之後,蜘蛛便積聚了足夠的空氣在鐘下度日,享受著晚上捕來的獵物。論到這件事,蒂特捕充說:「這樣,人所用的潛水器具相當於自然界中最專門化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