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0 4/15 24-28頁
  • 在蘇利南,勇敢的決定贏得祝福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在蘇利南,勇敢的決定贏得祝福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 小標題
  • 救了他一命的決定
  • 愛心推使他營救弟兄
  • 他沒有妥協
  • 週三結婚,週六受浸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守》90 4/15 24-28頁

在蘇利南,勇敢的決定贏得祝福

曾有一段時期,蘇利南是「加勒比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國際新聞雜誌《南方》評論說。該國從鋁礦、蝦、稻米、香蕉和膠合板所得的收入,加上發展的援助,為這個前度荷蘭殖民地的40萬居民帶來了比他們大部分鄰國更大的繁榮。

然而,在1980年代,經濟卻大為衰退。缺乏取代了豐饒,輪候購糧的長龍變成了司空見慣的景象。1986年國內爆發游擊戰,迫使一萬名居民從東蘇利南逃亡至鄰近的法屬圭亞那,在當地的難民營中開始新生活。與此同時,叢林區——約5萬名布什黑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家鄉——有頗大部分受游擊隊所控制,使前往內陸地區的旅程變得十分危險。這種種改變,正如《南方》雜誌評論說,使該國陷於癱瘓。

耶和華見證人的活動有受到這些不利形勢所阻礙嗎?剛相反,他們的工作反而加速進行。例如,見證人的數目已從1980年的920人增至現今的1400多人。1989年4月,當地有338位輔助先驅——差不多佔當地見證人百分之25。然而,見證人享有這些祝福乃是由於他們在考驗之下表現勇氣、忠誠和愛心的緣故。以下是一些近期的例證,說明勇敢的決定如何在蘇利南為人帶來豐盛的祝福。

救了他一命的決定

雖然國內經濟不景,拉邁——一位年近四十,身材健碩的耶和華見證人——卻決定辭去警員的差事。為什麼?拉邁解釋說:

「自從我讀到《守望台》的文章,提醒我們佩帶手槍可能帶來種種危險之後,我便意識到一定要放棄這份工作。a但我有點猶豫不決,因為我需要養妻活兒。不過,我越拖延不作決定,我的良心便越令我忐忑不安。我提醒自己,『如果耶和華的組織敦促我認真考慮這種工作是否適當,社方這樣行必然有充分理由。』於是,我在1986年1月立定了決心。」

但是,警長不願意讓他辭職,他甚至答應把拉邁調往塔曼雷喬工作。那是個較接近首都而被視為優差的警署。可是拉邁非常堅定。他致函警務處長,解釋他的宗教信仰,並且申請辭職。他在1986年4月收到答覆:「申請批准!」

不久拉邁在林業部找到工作。收入不如以前,但他有更多時間陪同家人到王國聚會所參加聚會。過了十個月,有一天拉邁和他的兄弟在家人的農場裡工作了一整天之後踏上歸家途中。他敘述說:

「行近農舍時,我留意到兩名衣衫襤褸的男子,頭上戴著頭巾。『走過來,』他們用蘇利南語向我說。我走近他們時,另一個男子突然出現。男子的肩上掛著一支卡賓槍。這時我才想到:游擊隊!

他們把我端詳一番。然後其中一名戴著頭巾的男子喊道:『我認得這個傢伙。他是個警察!』他們的臉色頓時顯得十分緊張。我們彼此凝視了幾秒鐘。我屏住呼吸。稍後我聽到一點聲音。卡嗒、格嗒——第三名男子拿起手槍。他慢慢把手槍瞄準我的胸口,準備將我處決。『不要開槍!你們弄錯了。我不再是個警察了,』我衝口而出。

接著我看見屋後原來還有十來個武裝游擊隊隊員。其中之一——一個魁梧大漢,赤著上身,下身裹著纏腰布,兩條子彈帶交叉掛在胸前,手持自動武器——走上前來。『你說你不再是個警察,為什麼?』他質問我。我迅速表明自己是個耶和華見證人。『見證人絕不攜帶武器,』我解釋說,『所以我不當警察,現在我在林業部工作。我們在政治上是完全中立的,』我補充說。

知道我是個見證人之後,他的面部表情稍為和氣一點。『他會相信我嗎?』我不禁納罕。隨後我的弟弟來到。裹著纏腰布的男子看來是首領,他開始質問我弟弟。弟弟證實了我的口供,首領看來感到滿意。『放下你們的手槍,』他命令其他的游擊隊隊員。我感到如釋重負,便立即禱告說:『謝謝你耶和華,救了我一命!』」

幾天後,拉邁遇到另一件令他震驚的事。一些來歷不明的槍手在塔曼雷喬警署殺死了三名警員。這正是警長提議將他調往的警署!「倘若我忽視了《守望台》文章的勸告,我現在已死於非命了,」拉邁說。他接著深懷感激地說:「耶和華真正保護他的僕人。」

愛心推使他營救弟兄

1986年10月,政府軍與游擊隊在開採鋁礦的城市莫恩戈發生激戰,四十來歲的布什黑人弗朗茲必須決定他要怎樣行。最後,他與懷了孕的妻子帶著七個兒子與其他從該城出來的人沿著叢林小路逃走,渡過寬闊的馬羅尼河而安全抵達法屬圭亞那。

然而,弗朗茲卻十分憂慮。他在難民中見不到任何來自他會眾的見證人。他不禁納罕:『他們究竟在哪裡?我應該回去找他們嗎?』但如此行卻相當危險。大部分游擊隊隊員都是布什黑人。『如果政府軍看見我偷偷地越過叢林區,我便完蛋了,』他想道。可是,他仍決定回去找尋他的基督徒弟兄。他對幾名在法屬圭亞那的見證人說:「下星期渡河來接應我吧。」

一星期後他們渡河到對岸,但卻不見弗朗茲。他們等候他直至第二天,但仍不見弗朗茲出現。「我們逗留多一天吧,」他們如此決定。第三天,弗朗茲果然和一班見證人出現。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找到弟兄之後,」弗朗茲敘述說:「我們便穿越戰場,潛入叢林區,朝著邊境進發。」但他為何遲到呢?弗朗茲指著他隨行帶來的三個紙箱。原來他先到首都去為難民營中的見證人取得一批聖經刊物。這令等候他的弟兄非常高興。當天,弗朗茲、他所營救的見證人和三箱書均安全越過邊境。

不久之後,弗朗茲再次回國營救更多見證人。結果,有37名見證人越過邊境,在難民營內安頓下來。弗朗茲被安置在法屬圭亞那的一個前痲瘋病人隔離區內。在那裡,難民無事可作,只是躺在搖擺的吊床上趕蚊子。

弗朗茲和他的家人並沒有游手好閒。抵達難民營後不久,弗朗茲(現在更是一個女兒的父親)便開始忙著向不幸的居民宣揚王國的好消息。由於對其他難民有良好影響,當局甚至批准他騎電動自行車前往其他難民營傳道。結果怎樣?今日他與同營的難民主持14個聖經研究,其中三位學生已經受浸!

他沒有妥協

「我兩星期後會帶著新的供應品回來,」58歲的特別先驅維克拉說。當時他把妻子和幾個聖經學生撇下在蘇利南中部的一個叢林鄉村,獨自前往首都。時為1987年6月。

當維克拉的妻子及其他人向他揮手道別時,他們的米已差不多吃完。游擊戰使一切供應斷絕。不久便會有饑荒發生。可是,他們知道維克拉駕著獨木舟所作的旅程是相當冒險的。他可能在雙方交火中被流彈所傷,或者被誤認為游擊隊。隨著獨木舟的引擎聲慢慢消失,他們不禁想道:『他能夠安全回來嗎?』

兩星期後,維克拉的妻子到河邊張望——但看不見維克拉的蹤影。幾個星期過去了。家中已沒有糧食,她自己也病倒。「耶和華,求你保護我的丈夫,」她禱告說。「願他早日歸來!」又過了三個月,仍然沒有維克拉的音訊。究竟出了什麼錯呢?

「抵達首都之後,」維克拉在後來敘述說,「我獲准購買可供六個月之用的糧食和汽油。然後我申請領取許可證返回家鄉。負責的官員說:『你可以離開,但要找出游擊隊隱藏在哪裡,然後回來告訴我們。』我心裡一沉。『我不能這樣行,』我說,『耶和華不想我們在政治上偏袒某一方。我們見證人是中立的。』官員回答說:『若是這樣,你就不可以回家。』

每個星期我都回去申請批准回家,但所得的仍是同樣的答覆。在這段日子,我聽見妻子病倒的消息。我巴不得立即趕回家去照顧她。但我卻不願意妥協。我感到無能為力。

當我再去見官員時,出乎我意料,他們竟說我可以離去。他們解釋說,他們批准了一些來自我地區的五旬節會牧師返回家鄉,因此我可以與他們同行。我興高采烈地開始收拾行裝,但後來我卻從一位朋友獲知,原來這些教士答允替政府作密探。由於我不想令人誤會,以為耶和華見證人有分參與這項安排,我便取消了這次旅程。於是我再次一籌莫展。」

最後,政府官員看出維克拉決不會放棄他的信念。因此下一次當維克拉去見他們時,官員便批准了他的申請。

終於在1987年10月,叢林的小群見證人聽到艇外推進機的聲音,他們看見一艘裝滿貨物的獨木舟駛近前來。「我看見妻子時感到很難過,」維克拉憶述。「她瘦骨如柴。但她也很高興我沒有妥協。」

「維克拉的勇敢決定為我們帶來了祝福,」一位在內陸地區工作的周遊監督評論說。「政府官員和游擊隊都深知見證人是嚴守中立的。現在,他們尊重我們的觀點,我們的工作也欣欣向榮。」

週三結婚,週六受浸

「別那麼傻,」親戚們向他們施壓力。「不要結婚!」住在蘇利南東南部的六個奧卡納布什黑人族男子很明白親戚們的感覺。畢竟,部族的風俗鼓勵男子不要結婚,因為這樣他們便可以隨時撇下與他們同居的女子了。然而,由於這些男子研讀聖經,獲知耶和華對姦淫的看法,他們調整了自己的思想,克服來自社區的壓力,毅然決定正式結婚。

但仍有障礙。由於戰事,內陸地區的婚姻註冊處關閉了,但前往首都卻差不多是不可能的事。再者,六位準新娘盼望在結婚的日子穿上正式的結婚禮服。這反映出當地人士對此等服飾的注重,即使基督徒並不真正需要穿著這種禮服。b『我們怎能在雨林區找到結婚禮服呢?』男子們不禁納罕。儘管如此,與聖經原則一致的勇敢決定卻帶來了祝福。1987年9月16日星期三,六位穿著華麗婚紗的新娘子與六位身穿筆挺西裝的新郎結為夫婦。怎麼可能呢?

「九月份我們在法屬圭阿那的聖勞倫斯舉行了一個區務大會,並且邀請住在內陸地區的見證人參加,」主持婚禮的周遊監督但尼爾解釋說。「那次大會提供了舉行婚禮的機會。」

處理內陸地區事務的分社委員會委員賽西解釋說:「我在那年的較早時候有機會探訪荷蘭的伯特利之家,當其時我曾提及即將舉行的婚禮。我提及我們屢次使用同一件婚紗,每次用完便稍加修改以適合下一位新娘。四位伯特利姊妹聽見這件事便自願把他們的結婚禮服給我轉送給她們在蘇利南的『姊妹』。這使我非常感動。後來在荷蘭舉行的一個大會中有更多人捐出她們的婚紗。」

婚禮舉行那天,婚紗仍有若干部分需要修改。「我們迅速地把一些裙子的腰身開闊,又把其他裙子的長度改至適中,結果都能及時完成,」瑪格麗特說。

婚禮結束後,新婚夫婦中有五對已準備好採取另一個步驟。當週的星期六,他們在馬羅尼河中受浸。他們渴望以已婚夫婦的名義返回他們的叢林鄉村從事傳道工作。耶和華有祝福他們的決定嗎?

「這些夫婦向社區裡的人說明我們見證人是言行一致的,」1967年在該區展開傳道工作的分社委員納爾說。「他們為了要成為真正基督徒而決定正式結婚。這件事引起了偏遠地區的人的興趣。見證人現在駕駛他們的獨木舟進入一些我們以前從未去過傳道的河域,尋得更多願意認識耶和華的人。」

的確,拉邁、弗朗茲、維克拉以及其他許多人的勇敢決定為他們自己和住在蘇利南及其他地區的基督徒同工帶來了豐盛的祝福。這類經驗再三表明聖經的箴言說得不錯:「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5,6。

[腳注]

a 請參閱《守望台》1984年1月15日刊,第20-5頁「竭力尋求和平」一文。

b 可參閱《守望台》1984年10月15日刊,第11、12頁「帶來喜樂的基督徒婚禮」一文。

[第24頁的地圖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大西洋

圭亞那

蘇利南

帕拉馬里博

塔曼雷喬

莫恩戈

聖洛朗

馬羅尼河

法屬圭亞那

巴西

300 公里

200 哩

[第25頁的圖片]

蘇利南偏遠地區中一間美觀的王國聚會所兩景

[第26頁的圖片]

典型的蘇利南獨木舟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