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最後武器與安全競賽
    警醒!1986年 | 12月8日
    • 軍備競賽:作用與反作用

      1949年,蘇聯試爆第一枚自製的原子彈。由於東方和西方的彼此猜疑和互不信任日益加深,遂開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美國對蘇聯發明原子彈的反應是,發展威力龐大得多的氫彈。首次(在1952年)試爆的氫彈威力比早期的原子彈大800倍。只在九個月之後,蘇聯已成功地造出自己的氫彈。

      下一步便是ICBM(洲際彈道導彈)。蘇聯在1957年首先發明這種武器。現在核子攻擊已能在幾分鐘而非幾小時之內完成。美國急起直追,翌年軍火庫內已加入了ICBM。

      這時候其他國家也自製和試爆原子彈。依次地,英國、法國和其他國家也成為核子強國。

      在1960年代,作用和反作用的症候群持續不減。美、蘇兩國都作反彈道導彈的實驗。兩國都懂得怎樣從潛艇發射導彈。兩國都發展了多彈頭的導彈。

      到了1970年代,競賽依然繼續,其間還發明了重要的MIRV(多彈頭分導重返運載工具)。如今一枚導彈可以攜帶多個彈頭,每個彈頭能夠直接命中不同的目標。例如,現代美國的MX——或稱為「保持和平者」——導彈就配備10個彈頭;蘇聯的SS-18亦然。每枚導彈可以摧毀10個城市。

      導彈的命中率越來越高以及MIRV的發明造成了新的恐懼。除了目標城市之外,對方的導彈基地和軍事設施都可能被MIRV擊中多次。現在有人開始認為核戰是可以戰勝的。強力地先發制人可能將敵方的還擊力量或意志摧毀。

      因此每一方都覺得,若要抵消這樣的威脅,就非肯定自己在對方成功地首先發動突襲時有力量報復不可。理由是,沒有還擊力量就很難阻遏敵人進侵;不錯,先發制人似乎是難以抗拒的誘惑。因此——要多備武器。

      現時已過了1980年代的中期,軍備競賽繼續以飛快的速度進行。近期加入了軍備行列的是中子彈——設計成以輻射殺人、但卻不摧毀建築物和車輛的小型氫彈。另一種是巡航導彈——能夠只在樹頂一般的高度(在敵方雷達網之下)掠過空中,攜帶的核武器可在1,500英里(2,400公里)以外擊中目標。最近的發展是所謂星球大戰計劃,使外太空也有可能成為戰場。

  • 核彈與人類的未來
    警醒!1986年 | 12月8日
    • 40年來,各國在盛怒時也未曾使用核武器,但以往的抑制並不足以保證將來的抑制。美國近期的民意調查顯示,百分之68的美國人認為軍備競賽若繼續下去,核武器終於會被使用。

      這樣的憂慮乃是普世的同感。請考慮一下塞拉利昂一個18歲的學生所寫的話:「核戰會影響到這顆行星上的每一個人。……甚至非洲的人也提心吊膽,雖然他們遠離超級大國。……以大體而論,世人應付全球大毀滅的威脅是藉著研究家所謂的『精神關閉』,意即把威脅置諸腦後。可是,隨著世界情勢越來越緊張,要實行這種感情控制而無視威脅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安全所受的其他威脅

      除了超級大國蓄意發動戰爭的明顯威脅之外,人類的安全也在其他方面受到威脅。危險之一是現今已有更多國家擁有核武器。除了五個已知的國家儲備核武器以外,至少還有六個其他國家已經擁有或行將擁有原子彈。專家們認為,到了本世紀末,將有二十個國家或以上擁有原子彈。

      另一危險是恐怖分子組織會獲得核武器。請想想恐怖分子會怎樣使用一枚原子彈!若然,整個城市均可能受到脅持!

      這樣的組織怎麼可能取得核武器呢?藉著兩種方法之一。他們可能偷取一枚——要記得有5萬枚可供選擇!他們也可能製造一枚。製造原子彈的技術已不是祕密。基本成分所需的鐪產量日益增多。事實上,估計到了2000年,光是民營核子計劃所生產的鐪就足夠每年製造75萬枚投在長崎一般大小的原子彈!

      除了這些安全威脅之外還有意外、計算錯誤或系統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存在。

      人為的解決方法

      科學家、學者、軍事家和政治家對這個問題已作了很多論述。越來越多人把核子軍備競賽看作是浪費、無益和極端危險的事。不少人要求徹底裁軍。其他的人則主張凍結核武器生產。此外也有人建議實行『星球大戰』防衛計劃。去年一月,兩個超級大國的領袖發表令人鼓舞的談話。戈爾巴喬夫建議在公元2000年之前逐步廢除全球的核武器。雷根聲稱他很感激這項建議。它是認真的和平計劃抑或僅是宣傳噱頭?這一切建議都有一個共同之點——指向人為的解決方法。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