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肥有何良策?警醒!2004年 | 11月8日
-
-
減肥有何良策?
《警醒!》雜誌採訪了飲食專家蒂安和註冊護士愛倫,她們是協助過胖病者減肥的專家。她們都一致同意,如果下定決心不吃碳水化合物食品,多吃含蛋白質食品(肉類)可以幫助減肥。不過她們也說,如果長期這樣,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a一個叫做「保持健康體重」的醫療欄目證實了這點。欄目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後果可能不堪設想,特別如果沒有醫生的指導。」資料接著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目的是要快速減肥,因為它能迅速產生高濃度的酮體(一種脂肪新陳代謝的副產品)。」如果你考慮採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一定要先請教醫生。
如果你想減肥,不必感到絕望。華特·威利特醫生說:「控制體重並非不可能,也不意味著要放棄口福,或是飲食單一。只要努力加上創意,大多數人都能穩定地控制體重。他們既能享受合理的飲食,也不忘每天運動。為求健康長壽,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b(楷體本刊所排)
運動有多重要?
威利特醫生說:「除了戒煙,運動最能使你健健康康,遠離慢性疾病。」一個人應當多常運動呢?運動有何益處?
有些專家忠告,每天即使只運動30分鐘,也大有好處。建議還說,即使每週運動三次也有助於避免將來身體出現嚴重的毛病。運動消耗熱量,對於想減肥的人,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我每天耗掉的熱量超過我所攝入的熱量嗎?如果不是的話,那麼你的體重一定會增加。因此,用步行或騎腳踏車代替駕車。走樓梯而不乘電梯。要運動!把熱量燃燒掉!
威利特醫生解釋道:「對許多人來說,步行是最佳的運動方式,因為無需特別的設備,而且隨時隨地都能做到,還相當安全。」當然,他所指的步行是快步行走,而不是漫步。他建議如果環境容許,每天運動30分鐘。
外科手術是最佳辦法嗎?
為要幫助人減肥並防止將來體重回升,肥胖學專家建議各種各樣的手術方案,一些嚴重肥胖的病人聽從了專家的建議。誰適合做這樣的外科手術呢?《米奧診所健康體重指南》一書的作者建議:「假如你的體重指數超過40,表明你過度肥胖,醫生可能建議你接受外科手術。」(見13頁的附欄)《米奧診所健康通訊》建議:「年齡介於18-65歲、體重指數超過40的肥胖病人,而他們的肥胖又嚴重威脅健康,這樣的病人才適合採用外科手術減肥。」(楷體本刊所排)
有些什麼手術呢?有小腸繞道手術、胃分離(胃間隔)手術、胃縮小(胃減容)手術及胃繞道(胃旁路)手術。胃繞道手術把胃分隔成大小兩個部分,小胃只能容納半盎司(一點點)食物,然後把小腸切斷,接到這個小胃。這樣,食物就不再經過大胃和十二指腸了。
那麼,曾經成功減肥的人,情況怎麼樣?他們的努力值得嗎?
[腳注]
a 也包括血液裡的鐵含量過高、腎病及便祕。
[第15頁的附欄或圖片]
被推薦的健康飲食金字塔
甜食糖果、加工過的甜食
(少碰;每天最多只可攝取75
卡路里)
脂肪橄欖油、堅果、芥花籽油、鱷梨
(每天3-5份;一份的分量是:油一茶匙
或堅果二湯匙)
蛋白質和牛奶豆類、魚、精肉、蛋、低脂奶、
奶酪(每天3-7份;一份的分量是:3盎司煮熟的
肉類或魚類)
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純五穀、意大利麵、
麵包、米飯、燕麥(每天4-8份;一份的
分量是:一片麵包)
水果和蔬菜各種各樣的水果和蔬菜
(無分量限制,至少每天3種以上)
《警醒!》無意提倡任何一種飲食和控制體重的方法。我們只是告訴讀者有些什麼選擇而已。每個人在採納某項運動或某種飲食前,應當先向醫生請教。
[鳴謝]
資料取材自《米奧診所》
[第16,17頁的附欄或圖片]
減肥錦囊
1 要仔細留意飲料和食物熱量的高低。請注意:飲料尤其甜味果汁和酒精飲品含熱量很高。廣告大力推銷的汽水切記少飲為妙。食物包裝說明要細看,熱量成分之高也許讓你看了嚇一跳。
2 要抗拒食物的誘惑。遠離薯片、巧克力、甜餅乾。改吃一些低熱量的食物,例如蘋果、胡蘿蔔、全穀威化餅乾(夾心餅乾)。
3 用正餐之前可以先吃點東西,以降低食慾,減少正餐的用量。
4 擺在你面前的食物不一定都要吃光。要慎於選擇,少吃高熱量的食品。
5 慢慢吃,細細嚼!為什麼要吃得那麼急呢?要好好品嘗,何不好好欣賞食物如何搭配勻稱,如何色香味俱備。當身體發出「吃飽了,別再吃了」的信號時,就不要吃了。
6 要適可而止,只吃八分飽。
7 某些地方的餐館的飯菜分量又大又多,你可只吃一半或跟人共享一份餐點。
8 飯飽之餘,不一定要吃甜點,可吃些水果或低熱量的食品。
9 食品製造商希望你吃的越多越好。對他們來說,利潤才最重要。千萬別上當!他們善於利用人嘴饞的弱點,巧妙的宣傳,漂亮的圖片來大耍花招。要抗拒誘惑!
[鳴謝]
資料取材自沃爾特·威利特醫生的《飲食健康》。
-
-
對抗肥胖症,這樣做值得嗎?警醒!2004年 | 11月8日
-
-
對抗肥胖症,這樣做值得嗎?
《警醒!》訪問了多個曾奮力減肥的人。他們的成績令人滿意嗎?對於其他受這種流行病困擾的人,他們有什麼建議?
◼ 邁克現年46歲,是其中一名努力減肥的人。他身高183厘米,現時體重約130公斤。
邁克:「在巔峰時期,我體重達157公斤,真是過胖了。其實,我在年輕的時候已是個胖子。我整家人都是這樣,兄長、姐妹全都長得胖乎乎的。我們總愛把碟子上的食物吃光,哪管碟子上是堆得滿滿的。什麼促使我改變飲食習慣?因為醫生告訴我,我有可能患上糖尿病!終生都要注射胰島素,實在教我不寒而慄。不但如此,膽固醇水平也過高,需要服藥。
「我從事的工作是久坐少動的。為了保持平衡,我定期做運動,例如我每星期至少三次用跑步機運動一個半鐘頭。另一個重要的步驟是,我記下每一天吃的東西。營養學家每星期都會查看我的飲食清單,這有助於我表現自制、適可而止。我常常想:『不吃就不用記下來了!』
「結果,我在過去15個月內,減去了28公斤。但我的目標是102公斤,因此仍需努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已戒除吃零食、薯片和油炸食品的習慣,而我在最近幾個月所吃的沙拉和蔬菜,比我有生以來吃的還要多呢!
「推動我減肥的另一個原因是,我是個貨車司機,每年都需要通過身體檢查,才能為牌照展期。我曾差點因患糖尿病而被吊銷牌照。現在,一切都不同了!我不用吃藥來控制膽固醇的水平,血壓也能維持正常,可以減少服藥。我精力充沛,嚴重的背痛也得到紓緩。我已漸漸脫離肥胖一族了!」
《警醒!》:「在減肥過程中,你妻子能夠助你一把嗎?」
邁克:「要減肥成功,你的確需要鼓勵和扶持。我妻子一向以為,讓我吃得飽就是愛我了,她現在卻幫助我控制食量。我必須保持警覺,不然,我的體重又會不知不覺上升了!」
◼ 請也看看米可的事例,他來自美國堪薩斯州。米可現年43歲,身高173厘米。我們談到他巔峰時期的體重和肥胖的成因。
米可:「我最高的體重有135公斤。那時候,我常常精疲力竭、力不從心,而且呼吸困難、難以入睡。於是,我去看醫生,醫生認為導致我肥胖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暫停。a醫生也發現我有高血壓。」
《警醒!》:「你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米可:「醫生建議我在睡覺時使用一台機器,機器會連續提供氣道正壓,使我的呼吸道不會受到阻塞,能夠正常地呼吸。結果,我在白天精神飽滿,體重也開始下降。此外,我每星期三次用跑步機做運動,還開始節食,除了控制食物的分量外,也避免吃完再吃。我在僅僅一年已減去20公斤,但還要多減20公斤。我知道這樣做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我一定能夠做到。」
《警醒!》:「有其他因素促使你減肥嗎?」
米可:「聽見別人揶揄,批評你的外表,心裡挺不好受。大多數人會以為你生性懶惰,卻不知道令人發胖的成因多不勝數。對我來說,其中一樣跟遺傳有關,因為我大部分家人都有過胖的問題。
「可是,我知道要減肥,就得經常運動,小心控制飲食。」
◼ 《警醒!》也訪問了來自俄勒岡州的偉恩。偉恩現年38歲,他說:「我31歲時,體重達到112公斤的巔峰。」
偉恩:「我工作要常常坐著,而且缺乏運動。後來,我去看醫生,醫生說我不但患有高血壓,而且心臟可能出現毛病,這不禁令我大吃一驚。醫生提議我去見營養師。營養師給我定了一個嚴謹的療程,要我經常運動,並且控制食量。我每天連續步行5公里,又早點起床做運動,而且重新教育自己,以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我戒除吃零食的惡習,少吃麵包,少喝蘇打水,多吃蔬果。現在,我的體重下降至80公斤了!」
《警醒!》:「你有什麼得益?」
偉恩:「我以往常常無精打采、死氣沉沉,現在就容光煥發、生氣勃勃。此外,我也不用服藥來降低血壓。我覺得自己能夠正視別人,不再怕人家笑我是胖子了。」
◼ 查爾斯(不是真名)身高196厘米,最高的體重是168公斤。
查爾斯:「我有嚴重的健康問題,每況愈下。我不能上樓梯,而且做事力不勝任。我是做研究工作的,經常坐著,也有其他職責。我覺得自己需要減肥,特別是在我看醫生後,醫生警告我,長此以往,我也許會中風。我曾見過中風病人的情況,因此我決心採取行動。醫生為我定了一個嚴謹的療程,要我用跑步機做運動,還要我按規定進食。大約一年後,我的體重已經減至136公斤了,但我知道仍須多減一點。我覺得減肥大有裨益,一切犧牲和努力都是值得的。現在,我不但能夠上樓梯,而且精力充沛。」
◼ 瑪塔出生於薩爾瓦多。瑪塔的體重最高一度達83公斤,對於身高165厘米的她來說,算是過胖的了。
瑪塔:「我去看醫生,醫生極力敦促我減肥。我尊重他的專業意見。醫生提議我去見營養師,聽聽他們的意見。營養師向我介紹減肥療程的細節和成效,並且讓我知道如何控制食量,怎樣飲食均衡。起初,我需要每星期向營養師報告進度,後來改為每月一次。醫生和營養師看見我進步了不少,都給我鼓勵。結果,我減了12公斤,現在努力保持在68公斤的水平。」
《警醒!》:「你有沒有做運動和服藥?」
瑪塔:「我的膽固醇水平沒有超標,因此不用吃藥。我開始每天花多一點時間輕快地步行。」
《警醒!》:「要是你到朋友家中作客,朋友很慷慨地要你多吃一點,你怎麼辦呢?」
瑪塔:「我會告訴他們:『為了健康著想,醫生要我嚴格遵照他所定的菜單。』這樣,他們往往不會強人所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