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我們找到「貴重的珍珠」
    守望台2019年(研讀版) | 4月
    • 一幅地圖顯示佩恩夫婦探訪會眾的路線;一些島嶼的郵票;位於圖瓦盧的富納富提

      A. 地圖顯示我們探訪會眾的路線

      B. 一些島嶼的郵票。基里巴斯和圖瓦盧以前稱為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

      C. 一座美麗的珊瑚礁島,位於圖瓦盧的富納富提。我們探訪過的很多島嶼當時都還沒有特派傳道員去過,富納富提是其中之一

      我29歲時,我們被委派到南太平洋群島探訪會眾,這些海島包括美屬薩摩亞、薩摩亞、基里巴斯(吉里巴斯)、瑙魯(諾魯)、紐埃、托克勞、湯加(東加)、圖瓦盧(吐瓦魯)、瓦努阿圖(萬那杜),當時這些海島由斐濟分部督導。

      那個時候,有些海島的人對耶和華見證人有戒心,所以我們傳道時在言行方面會小心謹慎。(馬太福音10:16)有些會眾人數不多,沒辦法提供住宿,所以有時我們要問當地的居民能不能讓我們留宿,他們都很樂意這麼做。

      溫斯頓,聽說你也很關心翻譯工作。你為什麼會對這個工作感興趣呢?

      溫斯頓·佩恩在薩摩亞主持會眾長老訓練班

      在薩摩亞主持會眾長老訓練班

      那時,只有幾種傳單和冊子是湯加語。弟兄姐妹在傳道時,只能用英語版的《導至永生的真理》跟人討論聖經。有一次,在湯加舉行了為期四週的會眾長老訓練班,有三位當地的長老即使英文不太好,還是願意將這本書翻譯成湯加語。帕梅將他們翻譯好的內容用打字機記錄下來,然後我們再寄到美國分部印刷,整個工作用了八週完成。雖然翻譯的品質還有進步的空間,但這本書幫助了許多說湯加語的人學習真理。我跟帕梅雖然沒有做過翻譯員,但那次的經歷讓我們對翻譯工作產生了興趣。

      帕梅,你覺得在海島生活跟在澳大利亞生活有什麼差別?

      溫斯頓·佩恩和帕梅站在公共汽車旁,這是他們探訪會眾時的一個住宿地點

      這是我們探訪會眾時的一個住宿地點

      其實差別很大!我們在不同的地區遇到不同的問題,包括成群的蚊子、炎熱潮濕的氣候、鼠害、疾病,有時吃的東西也不夠。不過,夜晚是我們輕鬆自在的時刻。那時我們住的是波利尼西亞典型的屋子,這種房子沒有牆壁,屋頂是用茅草搭的,我們可以從家裡眺望大海。在皎潔的月色下,我們看到椰子樹的剪影,以及灑落在海面上的月光。在這美好的時光中,我們會沉思和禱告,這讓我們消極的想法一掃而空。

      我們也很愛當地的孩子。這些孩子很可愛,對白人也很好奇。我記得在探訪紐埃時,有個小男孩可能從沒看過有這麼多手毛的人,所以看到溫斯頓時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就摸著溫斯頓的手臂說:「我喜歡你身上的羽毛。」

      這些島嶼雖然環境優美,卻缺乏醫療資源和飲用水,看到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那麼差,這讓我們很難過。不過,弟兄姐妹看來沒有為這些事情憂慮,對他們來說生活就是這樣,能夠有家人的陪伴,有崇拜上帝的場所,也有機會讚美耶和華就很開心。他們的榜樣幫助我們看清什麼是最重要的事,也幫助我們保持生活簡單。

      帕梅,你在海島生活時需要自己去打水,烹調食物的方式也跟以前不同,你是怎麼辦到的?

      在湯加,帕梅用桶子洗衣服

      帕梅在洗衣服,當時我們在湯加

      這都要感謝我的爸爸,他教我很多實用的技能,例如怎樣生火和烹煮食物,怎樣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生活。有一次我們探訪基里巴斯,住在一個小房子裡,屋頂是用茅草搭的、地板是用珊瑚鋪的、牆壁是用竹子圍起來的。我會在地板挖個洞,把椰子殼當作生火的材料,這就是我煮飯的方式。至於怎麼取水,我會到小水池旁跟當地的婦女一起排隊打水。她們是這樣打水的:在長約2米(公尺)的竿子的尾端綁上細繩,有點像釣魚竿,而繩子的另一端綁了一個桶子。每個人會輪流甩竿子,然後看準時機手腕使力,桶子翻一下後就裝滿水了。我看她們的動作覺得這應該不難,不過輪到我的時候,我甩了竿子好幾次,桶子都打在水面上,始終沉不下去!當地的婦女看我這樣都笑了,後來有個婦女幫助我打水。其實當地的居民都很善良,總是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看來你們都很喜愛在海島上服務,有沒有一些特別的經歷可以告訴我們呢?

      溫斯頓:我們一開始不太了解他們的習俗,比方說,他們請我們吃飯時,會把所有的食物都拿給我們吃,我們就全都吃光了!後來我們才明白應該留一些食物給他們。雖然我們不懂當地的習俗,但弟兄們都很體諒我們,也很高興能每半年看到我和帕梅去探訪,因為我們是他們唯一認識從外地來的耶和華見證人。

      探訪紐埃時,溫斯頓跟弟兄姐妹一起傳道,大家都騎著摩托車

      探訪紐埃時,跟弟兄姐妹一起傳道

      我們的探訪工作對當地的居民來說也是良好的見證。許多人不知道耶和華見證人是怎樣的團體,還以為是當地的弟兄自己創立的。所以當地居民看到有國外的弟兄姐妹來,才知道耶和華見證人是國際性的組織,互相關心照顧,這令他們印象深刻。

      帕梅:讓我最難忘的經歷是在基里巴斯,有群人數不多的會眾只有一位長老,他叫辛厄凱·默特拉,他真的盡力照顧我們。有一天,他用籃子裝了一個雞蛋,然後送給我們。在當時我們很難得可以吃到雞蛋,這個小小的慷慨之舉真的讓我們非常感動。

  • 我們找到「貴重的珍珠」
    守望台2019年(研讀版) | 4月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