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拉圭1998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耶和華王國的好消息是在1914年前,由外地寄來的聖經單張首先傳到這個國家的。1925年以後,有人開始親自到國內傳講好消息。這樣,有另一條河,不是巴拉圭河或巴拉那河,而是「生命水的河」,開始流進這個國家,就如這條河的活水流遍全球各地一般。——啟示錄22:1。
王國真理開始傳入
在20年代,當時守望台社社長盧述福請胡安·穆尼斯弟兄從西班牙遷往阿根廷,好在地球的這部分把宣揚好消息的工作組織起來,加以推廣。穆尼斯弟兄在1924年9月12日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不久之後,他親自前往烏拉圭和巴拉圭傳播王國信息。雖然有人撒下了真理的種子,傳道工作卻沒有什麼進展。
1932年,巴拉圭捲入了另一場戰爭,這次交戰的對手是玻利維亞。國家的人力再次大受打擊,國家的經濟連帶受到影響,從外國前來宣揚好消息的人的安全也受到威脅。可是,戰事仍在激烈進行之際,阿根廷分社在1934年派了三位耶和華見證人到巴拉圭去,邀請當地心地忠實的人隨意領受來自「生命水的河」的真理。這三位見證人分別是:馬托菲、科羅斯和雷巴齊弟兄。——啟示錄22:17。
教士猛烈反對
雷巴齊弟兄寫道:「1934年10月,我們準備向內陸進發。我們每人攜帶兩箱書刊和一個衣箱,乘火車從亞松森前往巴拉瓜里。抵達之後,由於沒有交通工具,我們只好步行前往第一個目的地,位於30公里外的卡拉佩瓜。那天晚上,我們席地而睡,把書刊放在頭旁邊。第二天早上,我們開始向人作見證,可是村上的教士也跟著上門,吩咐村民不要聽我們。然後他和同伴騎馬前往鄰近的村莊,告訴當地的人不要聽我們,並且慫恿村民把我們趕出村外。有些村民的確試圖這樣做。」
由於教士的壓力,弟兄們很難把聖經書刊分發出去,有些人更把接受了的書刊交還給他們。這幾個見證人從卡拉佩瓜開始,徒步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村莊和市鎮——基因迪鎮、卡普庫鎮、佛羅里達鎮和聖米格爾。為了要到聖胡安包蒂斯塔這個鎮去,他們整天步行,直到半夜,然後睡在田野,次日清晨繼續上路。他們抵達鎮上之後首先去見警察,解釋他們所做的工作。警察相當尊重見證人。於是弟兄們用整天時間公開向人傳道。
可是,次日早上,馬托菲弟兄踏出他們租來住宿的木屋時,所見的景象令他大感驚訝。當時雷巴齊弟兄還在屋內,馬托菲弟兄對他喊道:「今天麻煩又找上我們了。」他們昨天分發的書刊被人撕成碎片,撒在他們房子的四周。有些碎片上還寫著粗言穢語,並且恐嚇說,他們不會活著離開鎮上。
他們吃早餐時,警察抵達將他們逮捕。究竟什麼使警察的態度突然改變呢?雷巴齊弟兄後來憶述:「我們問警察為什麼逮捕我們,他們就讓我們看一份報章,這份報章聲稱我們是玻利維亞的間諜,假裝作傳福音者。報章的主編原來是當地顯要的教士。」
回到亞松森
兩個見證人被捕之後給解到亞松森。路程雖然很遠,他們卻要步行。他們從一個警察分局給解到另一個分局時,總是由帶槍的衛兵押解。路上有些人向他們高聲謾罵,投擲雜物垃圾。但警察卻對弟兄相當尊重,甚至說間諜罪這個指控簡直是無稽的。有時騎警替弟兄運送行李。其中一位甚至讓馬托菲弟兄騎他的馬,而他自己則一面步行,一面聆聽雷巴齊弟兄告訴他上帝王國的道理。
可是,弟兄們在基因迪鎮被交給軍隊扣押,待遇就差得多了。他們有14天的時間被囚禁在拘留所裡;士兵吩咐他們坐在木的直靠背椅上,不准躺下,也不准站立;他們飽受凌辱,還被人用馬鞭鞭打。後來在巴拉瓜里,他們給帶著手銬解到火車站,並且一直由12個帶著刺刀的士兵押送著。他們在火車站再次交由警察看守,直到抵達亞松森。
他們在首都繼續受到囚禁,待遇同樣十分惡劣,但他們仍然運用僅有的聖經向其他囚犯作見證。在首都被拘留了一個星期之後,他們終於被帶到警察局長的辦公室。內政部長里瓦羅拉上校也在場。(後來弟兄們獲悉,有人把聖胡安包蒂斯塔的報紙對弟兄所作的指控告訴里瓦羅拉上校後,他就發了份電報給當地軍隊的長官,要求他們務要把弟兄活著送返首都。)雷巴齊弟兄說:「他們兩人都對事情表示遺憾。他們說雖然巴拉圭是個天主教國家,人民卻享有宗教自由,我們有權繼續像以前一樣逐戶向人傳道,但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安全起見,我們不應離開首都。」
穆尼斯弟兄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聽聞弟兄的經歷後,吩咐他們返回阿根廷,直到戰爭結束為止。戰爭在次年結束。可是,科羅斯弟兄由於沒有和其他兩位弟兄一起被捕,所以繼續留在亞松森。
-
-
巴拉圭1998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巴拉圭的初熟果實
大約這個時候,一位先驅遇到一個男子,後者向他索取阿拉伯語的書刊,打算送給從黎巴嫩移居巴拉圭的岳父。這樣,胡利安·哈達德獲得了一本他十分珍視的書。他深信自己已找著真理,於是開始將所知的真理傳授給兒女。他也致信社方,要求獲得一些書刊分發給鄰人。幾年之後,一位先驅在聖胡安-內穆波塞諾遇到胡利安,於是給他進一步的屬靈幫助。1940年,哈達德一家受了浸;他們是巴拉圭本土第一批受浸的傳道員。自那時以來,胡利安、他的一個兒子和幾個孫兒都享有先驅服務的喜樂;胡利安繼續從事這件工作,直至他在77歲高齡去世之前不久才停下來。
與此同時,查科的戰事促使胡安·何塞·布里蘇埃拉嚴肅地想想人生的意義。他曾在戰事中受傷,被玻利維亞士兵擄去。他做戰俘的時候見到寡婦為痛失父親的兒女哀哭,也見到天主教教士祝福玻利維亞的士兵。他記得自己在巴拉圭當兵時,他和其他人都曾受到教士的祝福。他想到:「這種情形實在不對。如果上帝存在,他必定不會這樣做。但如果上帝真的存在,我決心要尋找他,直到找著為止。」
戰爭結束之後,胡利安·哈達德在巴拉那河畔卡門鎮遇到胡安·何塞。胡利安根據聖經回答何塞的問題,幫助他找著滿意的答案。像使徒保羅很久之前所說一樣,上帝使人能夠「摸索而真的找到他」。(使徒行傳17:27)胡安·何塞很快就看出他已經找著真實的上帝耶和華。(申命記4:35;詩篇83:18)他在1945年受浸,他的妻子霍維塔則在1946年受浸。
大約這個時候,在聖洛倫索鎮市場的一個菜攤,也有人討論聖經真理。當時在那裡傳道的並不是耶和華見證人,而是一個對見證人的道理表現興趣的婦人。塞瓦斯蒂安娜·巴斯克斯雖然沒有受過教育,卻很留心聆聽。為了在靈性上繼續進步,她學會識字,並且在1942年受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