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潔派教徒——他們是基督教殉道者嗎?守望台1995年 | 9月1日
-
-
清潔派教徒——他們是基督教殉道者嗎?
「把他們通通殺掉,天主自會認出誰是他的兒女。」1209年夏季某一天,法國南部的貝濟耶全城慘遭屠殺。教皇所委派的特使,教士阿諾爾德·阿馬爾里克,率領天主教的十字軍執行這場屠殺。他心狠手辣,殺人如麻。部下問他怎樣分辨天主教徒和離經叛道者,據報他說了以上一段令人髮指的話。天主教歷史家將這段話加以沖淡而將其改為:「不用擔心,我相信很少離經叛道者會改信的。」姑勿論他的實際回答是什麼,所導致的結果是,至少有二萬男、女、孩童被天主教教士手下為數約三十萬的十字軍殺死。
造成這場屠殺的原因是什麼呢?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了阿爾比十字軍,目的是要鎮壓法國中南部朗格多克省的異端分子。這場屠殺延續了20年之久,結束時很可能有一百萬人,包括清潔派信徒、韋爾多派信徒,甚至許多天主教徒,喪掉性命。
中世紀歐洲的宗教異見
公元第11世紀,由於貿易迅速增長,中世紀歐洲的社會和經濟體系經歷重大的轉變。技師和商人數目大增,因此有許多城鎮興起去容納這些人。這使各種新見解得以產生。宗教異見開始在朗格多克扎根茁長。當時,一種異常寬容和先進的文化正方興未艾。在朗格多克,這種文化比在歐洲其他地方更為流行。朗格多克的圖盧茲是歐洲第三個最富有的城市。這裡是吟遊詩人活躍的地方,他們的歌詞有些涉及政治和宗教的問題。
《歷史與宗教哲學回顧》一書描述11、12世紀的宗教情況說:「像上一個世紀一樣,在12世紀,教士們道德敗壞、窮奢極侈、見利忘義、生活放蕩,這些情況繼續引起別人的質疑。然而,教士受到批評,主要是因為他們所擁有的財富和權力,加上他們跟世俗權威勾結,兼且擺出一副奴顏婢膝的模樣。」
巡迴傳教士
甚至教皇英諾森三世也承認,由於教會內部貪污日益猖獗,以致歐洲,尤其在法國南部和意大利北部,有越來越多持有異見的巡迴傳教士出現。他們當中大多數若非清潔派,就是韋爾多派的信徒。教皇抨擊教士沒有教導人民,說:「兒女沒有糧食,你們卻不願分給他們吃。」可是,英諾森並沒有對人民推行聖經教育,反而聲稱「聖經如此深奧,平民和不識字的人固然不明白,甚至飽學之士也無法了解」。除了教士之外,所有人都不准閱讀聖經;不但這樣,當時的聖經只准以拉丁文印行。
為了抵消異見分子巡迴傳播他們的見解,教皇批准成立托缽修會,也稱為多明我會。這些托缽修會修士與生活奢華的天主教教士大為不同,他們奉派前往法國南部各地,維護天主教的正統道理而與「異端」對抗。教皇同時派出特使跟清潔派理論,試圖說服他們重投天主教會的懷抱。這些努力並沒有成功,而且教皇派出的一個特使據稱被異端分子殺死。於是英諾森三世在1209年下令組成阿爾比十字軍。阿爾比是清潔派教徒人數最多的城鎮。由於這緣故,教會歷史家將清潔派稱為阿爾比派,並用這個名稱去指該地區所有的「異端分子」,包括韋爾多派在內。(可參看下列附框。)
-
-
清潔派教徒——他們是基督教殉道者嗎?守望台1995年 | 9月1日
-
-
[第28頁的附欄]
韋爾多派
接近12世紀末,里昂的富商皮埃爾·巴爾德斯,又名彼得·瓦爾多,資助人將聖經的若干部分譯成普羅旺斯的各種方言,即法國南部及東南部所說的本地方言。這個誠懇的天主教徒放棄了自己的生意,獻身從事傳福音的工作。許多對教士的腐敗大起反感的天主教徒都轉而跟從他,並且成為周遊各地的巡迴傳教士。
不久瓦爾多就引起了當地教士的反對;教士說服教皇下令,禁止瓦爾多公開向人作見證。據報他的回答是:「我們應該服從上帝過於服從人。」(可參看使徒行傳5:29。)由於他不肯屈服,教會遂開除他的教籍。他的跟從者稱為韋爾多派,也稱為里昂窮漢。他們竭力跟從瓦爾多的榜樣,兩個兩個地到人們家裡傳道。結果他們的主張很快就傳遍了法國的南部、東部、北部部分地區,以及意大利的北部。
基本說來,韋爾多派力求恢復早期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他們拒絕接受的主張包括煉獄、為死者禱告、崇拜馬利亞、向「聖者」禱告、崇拜十字架、贖罪券、聖體及為嬰兒洗禮等。b
雖然人們時常將韋爾多派和清潔派混淆起來,他們的主張卻跟清潔派所倡導的非基督教二元論有很大差別。造成這種混淆的原因主要是,天主教的辯論家蓄意將韋爾多派的主張與清潔派(阿爾比派)的道理混為一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