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考驗下堅忍不拔為耶和華增光守望台2003年 | 10月1日
-
-
[第15頁的附欄或圖片]
他們怎樣應付迫害
• 希律派士兵到伯利恆,把兩歲以下的男孩通通殺死。在此之前,約瑟和馬利亞已經聽從天使的指示,帶著嬰孩耶穌逃往埃及。(馬太福音2:13-16)
• 耶穌在地上傳道期間,為真理作了有力的見證,敵人因此多次要殺他,但他都一一躲開了。(馬太福音21:45,46;路加福音4:28-30;約翰福音8:57-59)
• 士兵和差役到客西馬尼園捉拿耶穌的時候,耶穌公開自己的身份,兩次說:「我就是。」耶穌甚至阻止門徒反抗,讓暴民把他帶走。(約翰福音18:3-12)
• 耶路撒冷的公議會派人拘捕彼得和其他使徒,拷打一頓,吩咐他們不可傳講耶穌。可是他們獲釋後,就「天天在聖殿裡,又挨家逐戶,持續不懈地教導人,宣揚基督的好消息,傳耶穌就是基督」。(使徒行傳5:40-42)
• 掃羅(後來成為使徒保羅)知道大馬士革的猶太人密謀要殺掉他,就在弟兄協助下逃走。弟兄們乘夜帶他到城牆口,從那裡用籃子把他縋下去。(使徒行傳9:22-25)
• 多年後,保羅受人誣告,連總督非斯都和亞基帕王都看出他其實「沒有犯什麼該死的罪」。保羅決定向凱撒上訴。(使徒行傳25:10-12,24-27;26:30-32)
-
-
在考驗下堅忍不拔為耶和華增光守望台2003年 | 10月1日
-
-
在考驗下忠心到底
3.請舉出聖經中的事例,說明上帝的古代忠僕怎樣應付迫害。(見下頁附欄「他們怎樣應付迫害」)
3 聖經中有不少篇幅,記述上帝的古代忠僕面對死亡威脅時怎樣做。他們的做法各不相同,但都對現今的基督徒有指導作用。我們面對類似的威脅時, 可以向這些忠僕借鑑。請看看「他們怎樣應付迫害」一欄,然後想想你可以從中獲得什麼教益。
4.耶穌和其他忠僕面對考驗時怎樣做?
4 耶穌和其他忠僕遭受迫害時,都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的行動,但從不會不必要地冒險。這些忠僕雖然臨危不懼,卻小心謹慎。(馬太福音10:16,23)他們的目標是要促進傳道工作,對耶和華緊守忠義。今天,基督徒面對考驗和迫害時,可以學習他們的榜樣。
5.在20世紀60年代,馬拉維的耶和華見證人受到怎樣的迫害?當地有些弟兄怎樣做?
5 在現代,由於爆發戰爭、政府頒布禁令或敵人猛烈迫害,耶和華的子民常常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生活苦不堪言。例如,在20世紀60年代,馬拉維的耶和華見證人受到了殘酷無情的迫害。王國聚會所和住宅被人搗毀了,糧食和生意也被人肆意破壞,他們簡直是一無所有。不但如此,他們還慘遭毒打,受盡折磨。馬拉維的弟兄怎樣做呢?成千上萬的弟兄不得不離鄉背井:有的逃到叢林裡,有的逃往鄰國莫桑比克,暫時在那裡避難。許多忠心的基督徒喪生,另一些基督徒則決定逃離險境。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離開看來是合理的做法。弟兄們這樣做,是遵循耶穌和保羅的先例。
6.儘管受到猛烈的迫害,馬拉維的弟兄仍然怎樣做?
6 儘管不得不離開家園或躲起來,馬拉維的弟兄卻繼續尋求上帝組織的指引,並且切實遵行。他們竭盡所能,以不公開的方式從事基督徒的活動。弟兄們的努力有什麼成果呢?在1967年禁令頒布以前,王國傳道員的數目創下了1萬8519人的高峰。到1972年,雖然禁令未曾解除,而且不少傳道員逃到莫桑比克去了,國內的傳道員數目卻達到2萬3398人的新高峰,每人每月平均用超過16小時傳道。他們堅忍不拔,的確為耶和華增光。在這段艱苦的日子裡,耶和華也一直賜福給這些忠心的弟兄,使他們有力量忍耐到底。a
7,8.儘管要忍受迫害,經歷艱辛,為什麼有些弟兄仍然決定留在家鄉?
7 在另一些反對耶和華見證人的國家,有些弟兄本可以遷往外地,卻情願留在家鄉。遷往外地也許能夠免受迫害,但往往要面對其他困難。例如:他們能不能跟異地的基督徒弟兄聯繫上,以免在靈性上跟弟兄團體隔絕呢?移居到富裕國家,也許有更多機會改善生活條件,但許多事都必須從頭做起。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能不能保持基督徒的好習慣,不忽視各種屬靈活動呢?(提摩太前書6:9)
8 另一些基督徒放棄移居國外,是因為他們關注本地弟兄姊妹的靈性。他們不顧艱辛,決定留下來,好繼續在家鄉傳道,鼓勵國內的弟兄。(腓立比書1:14)有些弟兄由於決定留下來,結果有機會盡一分力,為本國的耶和華見證人成功爭取法律認可。b
9.遭遇迫害時是去是留,做決定前必須考慮什麼事?
9 是去是留,純粹是個人的決定。當然,我們做決定之前,應該虔誠地禱告,尋求耶和華的指引。無論我們決定怎樣做,都必須謹記使徒保羅的話:「我們各人都要為自己的事向上帝交賬。」(羅馬書14:12)上文提到,耶和華要每個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忠心。在耶和華的僕人中,有的現在已經遭遇考驗和迫害,有的可能在日後為信仰受苦。無論是什麼形式,所有基督徒都會經歷考驗,誰也不會例外。(約翰福音15:19,20)耶和華的名必須彰顯為聖,他的至高統治權必須證明是正當的。我們既然已經獻身為耶和華服務,就不可迴避有關他聖名和統治權的重大爭論。(以西結書38:23;馬太福音6:9,10)
「對誰都不要以惡報惡」
10.我們受迫害的時候,可以從耶穌和使徒的先例學到什麼重要的原則?
10 我們想想耶穌和使徒遭受迫害時的反應,還可以學到一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絕不該報復迫害我們的人。我們從聖經知道,不論是耶穌還是他的門徒,都從沒有組織抵抗運動或武裝行動,以求反擊迫害他們的人。恰恰相反,使徒保羅勸基督徒:「對誰都不要以惡報惡。……不要自己伸冤,只要聽憑上帝發怒,因為經上記著說:『我必伸冤,也必報應,這是耶和華說的。』」保羅又說:「不要被惡所勝,總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17-21;詩篇37:1-4;箴言20:22)
11.關於早期基督徒對政府的態度,一位歷史家有什麼評論?
11 早期基督徒謹記保羅的勸勉。歷史家塞西爾·卡杜在他的著作《早期教會與世界》裡,描述公元30-70年基督徒對政府的態度。他說:「沒有直接證據顯示,這個時期的基督徒試圖用武力反抗迫害。他們充其量不過是義正辭嚴地譴責統治者,或遠走他方,使統治者鞭長莫及。一般來說,基督徒遭受迫害時,只會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拒絕服從政府的命令。他們不肯服從,是因為這些命令跟基督的吩咐互相抵觸。」
12.為什麼忍受苦難勝過以惡報惡?
12 基督徒「逆來順受」,這樣做明智嗎?他們不反擊敵人,敵人要消滅他們不是易如反掌嗎?自衛不是明智的做法嗎?從人的觀點來看,也許是這樣。可是,身為耶和華的僕人,我們確信事事聽從耶和華的指引才是上策。我們牢記彼得的話:你們因為行善而忍受苦難,這在上帝看來是可喜的。(彼得前書2:20)我們也確信,耶和華對我們的處境瞭如指掌,決不會讓我們沒完沒了地受迫害。我們怎麼知道呢?耶和華曾對流亡巴比倫的子民說:「觸摸你們的,就是觸摸我的眼珠兒。」(撒迦利亞書2:8)誰會任憑別人一直觸摸自己的眼珠兒呢?在適當的時候,耶和華必會解救我們,這是無可置疑的。(帖撒羅尼迦後書1:5-8)
13.耶穌為什麼不反抗,讓敵人逮捕他?
13 我們經歷苦難的時候,可以學習耶穌的榜樣。在客西馬尼園裡,耶穌讓敵人逮捕他,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自衛,正如他對門徒說的:「難道你以為我不能求我的父親,立刻給我派十二個軍團以上的天使來嗎?要是這樣,聖經說事情必然這樣發生,又怎能實現呢?」(馬太福音26:53,54)耶穌認為,成就耶和華的旨意至為重要,自己為此受苦倒算不了什麼。耶穌對大衛詩中的預言滿懷信心:「你必不把我撇在墳墓裡,必不讓你的忠貞僕人見棄於墓穴。」(詩篇16:10)許多年後,使徒保羅談到耶穌說: 「他因為擺在前頭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在苦刑柱上忍耐,如今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希伯來書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