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你會盡力化解紛爭、促進和睦嗎?
    守望台2017年(研讀版) | 6月
    • 不同個性的人組成豐富多彩的會眾

      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由於這個緣故我們能和不同個性的人做朋友。然而,個性差異也會導致衝突。有個做長老多年的弟兄曾說:「害羞內向的人可能不太容易和活潑外向的人相處。或許我們認為這些差異影響不大,但有時卻會造成嚴重的難題。」那麼,個性截然不同的人一定合不來嗎?我們可以想想使徒彼得和約翰。根據聖經的記載,我們可能認為彼得是一個說話率直、個性衝動的人,而覺得約翰是一個有愛心,而且在說話和做事前會三思的人。雖然兩位使徒的個性看似天差地遠,但還是能一起工作。(使徒行傳8:14;加拉太書2:9)因此,今天的基督徒就算個性不同,也可以團結合作。

      在會眾裡,也許某個弟兄說的話或做的事冒犯了我們,但既然基督也為他犧牲生命,我們就應該繼續對他表現愛心。(約翰福音13:34,35;羅馬書5:6-8)與其不跟對方做朋友或避開他,不如問問自己:「他做了違反聖經標準的事嗎?他是故意惹我生氣的嗎?還是他只是跟我個性不同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想想:「他有哪些好品格值得我學習呢?」

      為什麼思考最後一個問題很重要呢?假設你話不多但冒犯你的人很喜歡說話,你可以想像他在傳道時應該很容易就能和別人交談。何不主動約他一起傳道,向他學習呢?又或者這個基督徒樂意施與,而你沒那麼慷慨大方,你可以留意他怎樣從幫助年長、患病或有需要的人得到快樂。重點是,就算我們和另一個基督徒個性不同,但只要我們留意對方的優點,就能拉近跟他的距離。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和對方成為親密的朋友,但這能幫助我們跟弟兄姊妹和睦相處,也能讓自己內心平靜,維持會眾的團結和諧。

      1世紀的兩位基督徒友阿蝶和循都姬看來有不同的個性,不過保羅還是鼓勵她們要「同心合意為主服務」。(腓立比書4:2)你能不能也朝這個目標前進,努力和弟兄姊妹和睦共處呢?

  • 你會盡力化解紛爭、促進和睦嗎?
    守望台2017年(研讀版) | 6月
    • 保羅和巴拿巴雖有差異,仍是弟兄

      保羅和巴拿巴

      如果只說保羅「感情強烈」,其實並沒有完全描述出他的性格。他在成為基督徒之前,曾「殺氣騰騰,氣勢洶洶地威嚇主的門徒」。(使徒行傳9:1)後來保羅談到自己以往對基督徒的感覺時,說:「我對他們憤怒若狂。」(使徒行傳26:11)

      保羅受浸後判若兩人,但人們還是記得他過去做的壞事。他成為基督徒一段時間後,在耶路撒冷的弟兄還是「怕他,不相信他是門徒」。(使徒行傳9:26)

      雖然當時的會眾排斥保羅,但有一個人向保羅伸出援手,他就是來自塞浦路斯的約瑟。約瑟深受帶頭的弟兄尊重,人人都知道他很有愛心,弟兄甚至按照約瑟的性格特徵為他取了別名叫巴拿巴,意思是「安慰之子」。(使徒行傳4:36,37)巴拿巴怎樣幫助保羅(原本名叫掃羅)呢?聖經說:「巴拿巴……帶他去見使徒,詳細告訴他們,掃羅怎樣在路上看見主……又怎樣在大馬士革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使徒行傳9:26-28)耶路撒冷的會眾聽了巴拿巴的話後,就接納了保羅。不久之後,保羅和巴拿巴一起從事海外傳道工作。(使徒行傳13:2,3)

      巴拿巴一定看出保羅的優點,知道他不但熱心又勇於發言。另一方面,保羅一定很感激巴拿巴所表現的仁慈和體恤。

      根據聖經記載,有一次巴拿巴和保羅彼此「大發烈怒」。這場衝突會發生並不是因為兩人個性不同,而是由於他們對馬可是否有資格到海外傳道有不同的看法。(使徒行傳15:36-40)

      儘管保羅和巴拿巴個性截然不同,但他們還是能一起為上帝服務。聖經也記載,保羅後來再次和馬可一起工作。(歌羅西書4:10)可見,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即使人與人之間有個性上的差異,仍然能和平共處。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