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馬遜河沿岸作先驅
亞馬遜森林!差不多人人都聽見過它,但很少人曾有機會前往觀光,可是在以往十年間,有若干全時的先驅傳道員已親歷其境。較此更重要的是,他們已把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帶到當地。他們使用守望台社的小船「避難所」號,經由祕魯東北部縱橫交錯的河道網行遍了亞馬遜森林區。
這是一項多麼令人感興趣的工作委派!在許多印第安部落散布在整個龐大地區的各處。在所有河流的上下游、沿岸地區以及遠至森林區的幽深之處,有許多細小的「查拉斯」(chacras, 意即農場)。那裡的人雖然與世隔絕,卻也應該有機會聽見聖經的生命信息。——馬太福音24:14;28:19,20。
森林城市伊基托斯附近有兩條主要河流——急流洶湧的烏卡亞利河和馬拉尼翁河——匯合成為波瀾壯闊的亞馬遜河。這些河流奔騰澎湃、迂迴曲折、波濤起伏,侵蝕著河岸的土地,把大樹捲入狂流中。沙丘可能在一夜之間形成,使水流的方向隨之改變。
避難所號正沿著烏卡亞利河下行之際,突然撞中一個被水淹沒的沙丘。出乎意外的顛簸使船上的人員失去平衡,幸虧抓住船舷的欄干和扶手才不致被拋落水去。船長把船倒退,但全無效果。船仍膠著不動。船上六位弟兄於是脫去衣服,僅穿短褲跳落沙丘上,然後開始從船上搬走40箱書以便減輕負荷。突然,一位船員大叫:「當心!大水蛇正在爬上船。」的確,有一條六呎長的青蛇正從船邊爬上船來。各人趕快揮舞船槳,蛇便退回河中。不久,由於負荷已減,船得以駛離沙丘而再度向前航行。
有組織的傳道方法
避難所號不是一艘大船,無疑也不是快艇。事實上,它逆流而上時航行得頗緩慢。因此,為了加速把好消息傳遍內陸地區,各先驅傳道員定下一項行動計劃。在離開他們在伊基托斯的基地之前,他們先設法探知他們打算前往傳道的地區情況如何。藉著向該區的土著查詢,他們劃出一幅分布在地區中的各鄉村和「查拉斯」的粗略地圖。所選的地區若有許多鄉村,小船就在那裡碇泊一週或兩週。通常,六位先驅之中有四位前往散布各處的農場傳道,船長和其餘一位先驅會進入船所不能到的森林地區。藉著乘塔前往營地的石油公司飛機,他們得以深入內陸。
這些營地位於深入內陸的開墾地區,經常有探察鑽油地點的活動在進行。一個營地可能容納百名男子或以上。見證人徵得負責者同意,在工餘的進膳時候跟工人談話。在一個營地上,茅屋食堂成為優良的講堂。不少人留心聆聽,後來還有些人提出有關道德的問題。由於他們遠離家人,不免在道德上遭遇若干難題。這的確給傳道員大好機會去闡明聖經在道德清白方面的觀點!問答節目完畢之後,許多人想要一些聖經和聖經輔助讀物。有些人更留下姓名,後來在伊基托斯與見證人開始研究聖經。見證人的工作伸展到四個營地——其中三個要乘搭飛機前往,一個則乘避難所號抵達。
先驅們一看見沿河有「卡些利奧」(caserìo小村落),便把船繫在最近的堅牢物體上,使船碇泊穩固。可是,聰明的船員會先行察驗河岸才跳上去。河畔看來堅硬的土堆似乎頗堅牢,但卻可能使你大吃一驚。粗心大意的人可能發覺自己跳進深及腰部的泥淖裡!
一經安全登岸,弟兄們通常要衝出一群包圍著他們的好奇、絮聒的兒童,前往謁見村中的酋長。他們對酋長簡述來意,並且請求使用當地學校的茅屋課室或村裡的聚會所去舉行一個聖經演講。他們通常都獲得批准。由於許多兒童四處向人傳講這件盛事,演講遂受到口頭的宣傳。在演講之前,他們以整天的時間從事逐間茅屋的傳道工作。戶主多數友善慷慨,很樂於接受聖經刊物。屋主若沒有錢,便會以龜、猴、雞、鸚鵡、水果或甚至可愛的蘭花去換取書刊。
時間若許可,傳道員下午就回去探訪接受書刊的人。他們邀請特別感興趣的人士攜同「瑪格路斯」或容器,以及火油、燈芯前來作照明之用。通常到了下午七時,眾人都已就座,一手拿著油燈,一手拿著聖經。演講結束之後,聽眾開始發問。耶和華見證人相信地獄永火嗎?見證人的信仰與天主教有什麼不同之處?大多數人都很高興能夠在自己的聖經裡找到答案。
感人的經驗
有一次在演講之後,一對夫婦含著淚來見先驅傳道員。那位男子說:「弟兄們,我們已等了很久才聽到像今晚的演講。我們深愛自己的土地,因此很高興聽見人可以永遠生活在地上樂園裡的主張。你們剛才說,誰才會到天上去?」在遠離「文明」的亞馬遜森林裡竟能夠找到一些像綿羊般純良的人,實在令人深深感動。
先驅們試圖把書籍逐套地分派出去,因為他們要隔許久才會重臨這些村落。有一天,他們回到伊基托斯之後,船上有一位男子截住弟兄,再要一套八本的書。他先前的那一套到哪裡去了?原來,前來造訪的親戚們逐一把書借了去。在森林僻處難得有書可讀。這樣,書刊遂流傳到先驅們從未去過的地方。耶和華通過聖靈留意使基督教刊物傳到合宜的人手中。
在一處小村落,兩位弟兄留在船上,其餘的人循著小徑穿過森林。參天古木遮蓋頭上,大部分陽光均無法穿透,顏色鮮豔的雀鳥在綠葉叢中飛來飛去。行了15分鐘,見證人來到一塊頗大的開墾地。探訪那裡的人家大約用了一小時。弟兄們準備離去時,一個男子上前請求他們在那裡住一夜,因為他有許多問題要問。一位先驅於是留下來,其餘的則返回船上。
先驅建議在當晚發表一個聖經演講。於是他們差遣多個兒童出去,循著弟兄沒行過的小徑去邀請鄰人前來。與此同時,弟兄利用機會在村內主持一個聖經研究,教材是《導至永生的真理》一書中,論及那位慷慨男子的許多問題的各章。傍晚的涼風驅散了悶熱,一叢竹樹突然爆出喧嘩的啁啾之聲。數以百計的小鸚鵡同時歌唱,彷彿歡迎晚涼的來臨。
到黃昏的時候,有20名成人帶著許多兒童聚集在講者周圍。煤氣燈的亮光使人易於閱讀,但同時吸引了數以百計的森林昆蟲。講者講到一半時不覺吞下了一隻!經過一陣亂哄哄的拍背、笑聲和表示同情之後,演講繼續下去,直至成功地作出結論為止。這時,各人不再害羞了,隨即開始一場活潑生動的討論。
最後一位鄰人離去之後,感興趣的男子在家裡的露天平台上擺設蚊帳,而他的住宅是建在離地約五呎的樁柱上的。那人讓先驅在蚊帳裡安睡之後,就把家畜趕集起來,拴在平台之下,以免受掠食者侵害。弟兄作了臨睡禱告,感謝耶和華的照顧,森林的各種聲響不久就使他酣然入睡了。
好像只過了片刻之後,弟兄突然醒來坐直。雄雞正在啼叫,聲音聽起來好像就在臥榻之下。事實果然。首先是雞鳴,接著是狗吠,火雞咯咯作聲,山羊咩咩地叫。百鳥隨之大唱早晨之歌。新的一天開始了。
吃過豐富的早餐之後,弟兄告辭上路以便與同伴們重聚。他看見前面好像有株大樹橫在路上。近前一看,原來是條大蟒,身長不下25呎(8米)。先驅謹慎地繞道前行,終於安全回到船上。
教士的反對受挫
他們在下一條村落卻沒有這麼受歡迎。小船向碇泊之處前進時,弟兄們驚異地看見一大群人聚集在岸上。為首的是個天主教教士,他們揮手要小船退去,高呼他們不需要任何聖經書刊。於是弟兄們繼續前行,把船繫在村外不遠的一處地方。
不久之後,一排載著香蕉的木筏從村中划出。木筏流近時,弟兄們呼叫木筏上的三名男子把木筏撐到船旁。他們依言而行,於是三位先驅登上木筏,開始向他們作見證。木筏主人想知道教士為什麼不讓見證人入村,先驅答道他們實在不明白教士何以不想人了解聖經。例如,閱讀《我的聖經故事書》有什麼不好呢?那些人一看見這本書就愛不釋手。
次日,幾艘獨木舟向「避難所」划來,《我的聖經故事書》在村裡引起了哄動。有人告訴弟兄們,向內陸行去不遠,就有一條小徑可以從後路通達村中。先驅們一經到達村裡開始逐戶傳道,他們所受到的接待比前一天好得多。不少村民接受全套書籍,使當地的教士切齒不已。
在僻遠之處建造王國聚會所
後來無畏的先驅們抵達亞馬遜森林區的三國交界處。三個彼此相距不遠的村鎮在那裡組成一個喧囂的貿易中心。它們便是祕魯的卡布魯·郝查,哥倫比亞的萊蒂西亞和巴西的塔巴丁加。進入任何一個村鎮都頗容易,因為在森林深處根本無需通行證。
在塔巴丁加,據知已有兩位巴西籍的先驅姊妹在鎮上傳道。她們已聚集了一小群感興趣的人士,但卻沒有地方舉行聚會。兩位姊妹懇求弟兄們留下來在當地發表演講,他們欣然答允。經過討論之後,他們獲悉這群人已湊集足夠的捐款去購買木材,然後在捐出的土地上建造一間小型聚會所。姊妹們已在河的上游找到一間鋸木廠,感興趣的商人答應減價出售木材。避難所號往返兩次把木材拖到下游。在15日內,志願人員已築成一間足容80人的聚會所。船員們捐出自己所用的演講架和幾張長凳去招待當地大感興奮的人士。他們多麼高興終於有了自己的聚會所!
沿著亞馬遜河和它的許多支流還有不少地區需要有人傳道。有些人正響應馬其頓人「請來傳講好消息」的呼籲,毅然前往僻遠的地區傳道。他們獲得了極大的祝福。(使徒行傳16:9,10)避難所號如今已有一群新的先驅船員。他們也具有完備的信心,確信耶和華會指引和保護他們去執行他們的神聖任務。
[第25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哥倫比亞
萊蒂西亞
祕魯
伊基托斯
亞馬遜河
馬拉尼翁河
烏卡亞利河
巴西
塔巴丁加
[第26頁的圖片]
「避難所」號的先驅們把賜人生命的真理帶給亞馬遜河流域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