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繼續作重新調整』守望台1991年 | 2月1日
-
-
使徒彼得的經驗足以說明這點。他準確地認定耶穌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之後,耶穌稱讚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馬太福音16:16,17)顯然,當時彼得的想法是完全正確的。然而,在其後六節經文所涉及的時間內,耶穌卻不得不對他提出嚴厲責備!他獲悉基督將會「受……許多的苦,並且被殺」之後,便勸耶穌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耶穌立即回答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上帝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馬太福音16:21-23。
當時彼得以屬肉體的觀點去看事物。他的想法和態度都需要加以重新調整。
-
-
『要繼續作重新調整』守望台1991年 | 2月1日
-
-
請再考慮一下彼得的事例。彼得生來是個猶太人,自幼便受到一般猶太人對異族的偏見所影響。正如他告訴外邦人哥尼流說:「你們知道,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然而,一旦獲悉上帝的旨意是要他向哥尼流及後者的家人傳講基督的真理時,彼得便說:「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使徒行傳10:28,34,35。
在對待異族的想法和態度方面,彼得的確作出令人驚訝的轉變,但看來他仍需繼續在這方面作出重新調整,因為在幾年之後,他竟向同輩壓力屈膝而開始規避外邦的信徒,以至使徒保羅不得不向他提出責備。保羅用極強烈的措詞去幫助他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思想。——加拉太書2: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