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監獄危機四伏
    警醒!2001年 | 5月8日
    • 監獄危機四伏

      「建造更多監獄去應付罪行,好比開闢更多墓地去應付致命的疾病。」——罪犯教養專家羅伯特·甘吉。

      在當今社會,政治家為了當選,一定會選擇「正確」的政治立場。怕得罪選民的風氣往往把現實的陰暗面掩蓋了。「監獄」一詞聽著令人沮喪,於是換上了委婉的用語。一般人寧可用「感化院」、「教養所」一類的名稱,甚至說這些場所為人提供「職業訓練」和「社會公益服務」。有些人不喜歡「監犯」這個語帶歧視的詞,認為「被囚者」一詞更可取。不管怎樣,你一揭開外面的裝飾,就會發覺監獄制度虛有其表,正面臨重重困難,例如關押犯人的費用激增,囚禁罪犯所得的成效跟預期的相去越來越遠等等。

      有些人懷疑,把犯人關進牢房是不是真的管用。他們注意到,全球的囚犯數目已激增到八百萬以上,許多地方的犯罪率卻持續偏高,沒怎麼下降。因販毒、藏毒等罪行服刑的人,雖然為數眾多,但非法毒品還是唾手可得。由此可見,情況非常嚴重,實在不容忽視。

      儘管監禁起不了多少威懾作用,許多人仍然認為,判罪犯入獄是再好不過的。他們覺得犯人必須收監,正義才得到伸張。一個新聞工作者說這些人得了「關押熱」,他們巴不得把所有罪犯抓進牢房。

      犯法者被判處監禁,主要基於以下四個原因:(1)處罰犯人,(2)維護社會秩序,(3)懲一警百,(4)教導罪犯改邪歸正,出獄後重新做人,對社會有所貢獻。讓我們探討一下,監獄制度有沒有達到這些目標。

  • 解決問題還是製造困難?
    警醒!2001年 | 5月8日
    • 解決問題還是製造困難?

      「貶損囚犯的人格,只會使他們意志消沉,絕不能幫助他們適應外面的世界,重投社會。」——《亞特蘭大憲法報》一篇社論。

      眾多事例表明,把罪犯扔進牢房只能治標,絕不能治本。刑滿出獄的囚犯,真可以說他a已經抵償了自己的罪責嗎?受害人或他們的親屬又怎麼樣?麗塔的16歲兒子慘遭殺害。兇手給定罪後,僅僅服了三年刑就獲釋了。麗塔訴說:「我的兒子死不瞑目!」「請停下來想想。你能體味這句話的含意嗎?」麗塔的事例表明,儘管噩夢早已過去,儘管案件早已審結,受害人的親屬還是心有餘悸,悲痛之情揮之不去。

      這個問題除了關係到罪行的受害人之外,也牽涉到其他人。要知道,囚犯獲釋後,無論是重新做人也好,變本加厲也好,他們對社會安寧,甚至你的人身安全,都有直接影響。他們既可以讓你平靜地過日子,也可以使你惶恐不安。

      罪犯集訓營

      判罪犯入獄,對撲滅犯罪行為不一定奏效。姬兒·斯莫洛在《時代》雜誌寫道:「只顧斥資建造牢房,而不撥款幫助囚犯重新建立自我形象,對打擊罪行非但不濟事,反而使犯罪活動愈加猖獗。」彼得b坐過14年牢,他對以上的話很有同感。他說:「大部分的監友,起初都是因輕罪入獄的。他們變本加厲,進而侵犯他人財產,最後更墮落為危害他人的悍匪。監獄猶如集訓營,犯人跟其他慣犯混在一起,越學越壞,到頭來比入獄前還要糟糕。」

      把罪犯收監,也許能暫時阻止他們為害社會。但從長遠觀點看,監禁對犯罪活動似乎起不了什麼阻遏作用。住在市中心貧民區的小夥子,一般都把坐牢看做「入門經驗」。他們往往淪為慣犯。拉里常常進出監獄,他說:「把罪犯扔進牢房,並不能促使他們洗心革面。他們出獄後,又會故態復萌。」

      據美國一次調查所得,有半數的嚴重罪行是由百分之5左右的罪犯幹的。由此可見,監獄好比一扇「旋轉門」,罪犯在獄中兜了個圈子又出來作案了。《時代》雜誌評論說:「囚犯在獄中無所事事地消磨時間。他們不是發泄一通,嘮嘈一通,就是聚在一起切磋犯罪伎倆,交流作案經驗,……準備出獄後再幹一番。」

      上述情況絕不是美國獨有的。約翰·瓦蒂斯是希臘軍事監獄的駐診醫生。他說:「監獄是滋生犯罪分子的溫床。犯人在獄中越學越壞,變得兇狠殘暴、卑鄙無恥。他們出獄後,十有八九都準備『回敬』社會。」

      社會代價

      監獄危機對你的經濟負擔也有影響。就以美國為例。據估計,每個囚犯每年的花費約為2萬1000美元,全部出自納稅人的錢包。六十歲以上的囚犯所花的公帑,有時相等於上述數額的三倍。在許多國家,公眾也為了其他原因,對刑罰制度日漸失去信心。以下都是當前公眾關心的問題:犯人提早獲釋;詭計多端的律師發現了某些技術性細節,藉以替犯人開脫了罪責,弄得受害人提心吊膽。他們擔心犯人獲釋後,肆行無忌,目無法紀。受害人處於弱勢,人微言輕,對司法程序毫無影響力可言。

      公眾日益關注

      正如附欄指出,囚犯在獄中遭到不人道的待遇。這些事實進一步削弱了公眾對監獄制度的信心。犯人在服刑期間遭受冤屈,要幫助他們棄邪歸正就難上加難了。此外,有好些人權組織也注意到,在獄中服刑的犯人,屬於少數族裔的特別多。他們不禁懷疑,這個現象是純屬巧合還是種族歧視所致。

      1998年,美聯社報導了一批前囚犯,向美國賓雪法尼亞州的霍姆斯伯格監獄索賠。他們聲稱服刑期間,當局拿他們充當實驗品,在他們身上進行化學試驗。美國有些監獄重新採用鐵鏈,把在戶外勞動的囚犯拴在一起,那又怎麼樣呢?國際特赦組織報導:「囚犯隊經常在烈日下勞動10至12小時,除了一小時午休外,其餘時間只能稍稍歇手喝水。……囚犯隊可用的廁所不過是便攜式便盆,前面有臨時設置的屏風遮擋住。囚犯整天跟隊友拴在一起,就是上廁所,也不得解開鎖鏈。要是沒有便盆可用,囚犯就被迫當眾蹲在地上。」幸好,不是所有監獄都這樣做。給囚犯以非人的待遇,不但貶損囚犯的人格,也貶損了監獄管理層的人格。

      造福社群?

      危險的罪犯收監以後,社區居民才一塊石頭落地,放心了。這是很自然的事。在別的社區,居民為了其他原因,主張保留監獄。在澳大利亞一個名叫庫馬的小鎮,政府當局打算把區內的監獄關閉,居民群起抗議。為什麼呢?因為謀生艱難,不少居民的工作都跟監獄有關,關閉監獄猶如打破他們的飯碗。

      近年來,有些國家的政府為了節省開支,把監獄的管理權賣給私營機構。可悲的是,私營機構以賺錢為本,自然認為囚犯越多、刑期越長就越好。由於這個緣故,正義和營利主義有時被混淆了。

      考慮過所有情況,以下的基本問題仍然有待解答:監禁能使囚犯改過自新嗎?既然一般人都說不能,你也許會感到意外,有些囚犯卻能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讓我們看看他們怎樣改變過來。

      [腳注]

      a 雖然我們用男性代詞指稱囚犯,但文章所論述的原則,其實對男女犯人都適用。

      b 不是真名。

      [第6,7頁的附欄或圖片]

      監獄一瞥

      過度擁擠:英國的監獄擁擠不堪,這又有什麼出奇呢!按人口平均計算,英國每10萬人中就有125個囚犯,比率之高,在西歐各國中排列第二。在巴西聖保羅,最大的一所監獄原本只能容納500個囚犯,現在竟然關了6000個犯人。在俄羅斯,監獄當局把90至110個囚犯擠進一個28人的牢房裡。囚犯緊緊地靠攏在一起,不得不輪流睡覺。在亞洲某個國家,十三四個犯人被擠進一個面積只有3平方米的囚室裡。西澳大利亞的監獄也有人滿之患,當局只好用貨櫃權充囚室。

      暴力:德國《明鏡》週刊報導,在德國的監獄裡,由於「不同幫派在販酒、販毒、賣淫、放高利貸等非法活動上展開競爭」,殘暴的囚犯不惜嚴刑拷打對手,把對方置於死地。不同族裔的囚犯難以共處,大家互不相讓,不斷挑起暴力紛爭。《明鏡》指出:「囚犯分別來自72個國家,彼此經常有摩擦、發生衝突,很容易就動起武來。」南美洲一所監獄的官員表示,每月平均有12個囚犯在獄中被殺。倫敦的《金融時報》報導,根據囚犯的說法,實際數目要比官方報導的多一倍。

      性侵犯:在一篇題名為「在鐵窗下飽受淫辱」的文章裡,《紐約時報》指出,據保守估計,美國「每年有29萬多個男囚犯在鐵窗下遭到性侵犯」。文章繼續說:「性侵犯決不是偶發事件,而是無日無之的,這類性暴行簡直防不勝防。」一個團體估計,在美國監獄發生的強姦行為,每天多達六萬次。

      健康與衛生:有詳盡的文件證明,性病正在監獄裡廣泛蔓延。在俄羅斯和某些非洲國家,許多囚犯都得了肺結核。這件事喚起了世人注意囚犯待遇的必要。同樣惹人關注的是,在世界各地,許多監獄的食物質量都很差,囚犯連起碼的醫療護理和衛生設備也得不著。

      [圖片]

      巴西聖保羅一所擁擠不堪的監獄

      [鳴謝]

      AP Photo/Dario Lopez-Mills

      [第4,5頁的圖片]

      法國巴黎拉桑特監獄的防備措施最為嚴格

      [鳴謝]

      AP Photo/Francois Mori

      [第6頁的圖片]

      尼加拉瓜馬那瓜的女囚犯

      [鳴謝]

      AP Photo/Javier Galeano

  • 改造罪犯可行嗎?
    警醒!2001年 | 5月8日
    • 改造罪犯可行嗎?

      「誰也不能迫使別人改過自新。悔改必須是發自內心,出於自願的。」——《關押罪犯後患無窮》,薇薇安·斯特恩著。

      要使囚犯幡然悔改,就必須對他們實施教育,灌輸新的價值標準,改變他們對人生的看法。這一步非常關鍵。無可否認,有些人真心實意地幫助囚犯,教導他們遷善改過。對這些有心人的無私援助,許多囚犯都充滿感激之情。

      有些人可能據理反駁,說監獄制度已經到了無可改革的地步,處身在這麼惡劣的環境,囚犯是很難改正過來的。單單把罪犯收監,當然不能促使他們棄舊圖新。另一方面,有些罪犯學習聖經以後,決心改過,回到正路上來。這些事例表明,個別教導是行得通的,能幫助囚犯洗心革面。

      今天,有些囚犯聽從聖經的指示,逐步把錯誤的思想和行為改掉。他們怎樣著手呢?這些囚犯把以下的聖經勸勉付諸實行:「不要再受影響,仿照這個事物制度的樣式處世,倒要更新思想而改變自己。這樣,你們就可以察驗上帝那良善、蒙他悅納而又完美的旨意。」(羅馬書12:2)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聖經所起的作用

      許多人都覺得,宗教信仰能發揮很大的作用,使囚犯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問題是,即使在服刑期間囚犯的品行大有改進,這也不能保證他們出獄後不會故態復萌。一個囚犯這麼說:「許多人在獄中歸附了基督。他們刑滿獲釋,就捨基督而去,把他忘得一乾二淨!」

      經驗表明,罪犯必須對以往的過錯衷誠悔恨,真心 改過,才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通過聖經教育,人能深入地認識上帝對罪惡的看法,知道作惡有什麼不對,從而看出自己有必要離開惡道,走向正途。

      在各地不同的監獄裡,耶和華見證人都主辦聖經教育課程,成效有目共睹。(參看第10頁。)一個囚犯說:「多虧耶和華見證人的幫助,我們才能在聖經裡找著人生的意義,得知人類會有美好的前途。」他進一步說:「聖經教育的確無與倫比!」另一個囚犯說:「現在我們做決定,都是以上帝的訓誨為依據的。……跟以往相比,我們已有很大的轉變。我們也學會在生活上辨明什麼是主、什麼是次。」

      監獄制度固然需要改革,這是不用多說的。如果人人守法,監獄自然要關門。由此可見,治本的方法始終取決於一點,就是囚犯必須洗心革面。上帝的話語能引起囚犯的共鳴。不少囚犯都深受聖經的真理所感動,決心改惡從善,因為上帝應許說:「作惡的必被剪除;……義人必承受地土,永居其上。」——詩篇37:9,29。

      到時,在基督的統治下,上帝的天上王國會以仁慈、堅定的態度實施上帝的至高標準。這個永不腐敗的政府就是耶穌教門徒所祈求的王國。(馬太福音6:10)在將臨的新世界裡,所有居民都要學習上帝的卓越律法,從而獲得新生。以下的預言會成為空前的事實:「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樣。」(以賽亞書11:9)結果怎樣?在新世界裡,守法良民會「以豐盛的平安為樂」。——詩篇37:11。

      [第10頁的附欄或圖片]

      鐵窗外現曙光

      耶和華見證人自願貢獻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聯邦監獄推行聖經教育,至今已超過二十年。這其間,他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共幫助了四十多個囚犯改過自新,受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他們定期在獄中主持聖經討論,現有九十多個囚犯從這樣的安排中得益。

      《儆醒!》最近跟幾位聖經導師交談過。他們懷著無私的精神,到上述監獄幫助囚犯學習聖經。

      ◼ 聖經教育的確卓有成效,能使囚犯振作起來,決心改過自新。背後原因是什麼?

      戴維:許多囚犯從小就受到忽視,得不到家人的愛護和關懷。這些囚犯在聖經裡學到,上帝很關心他們,於是放膽向上帝禱告,盡情傾訴。他們看到自己所求的得蒙允許,就知道上帝是真實的。這些囚犯心裡充滿著對上帝的感激之情,決心以愛報愛。

      雷:跟我學習聖經的囚犯當中,有一個年幼時曾遭到淫辱。我問過對方,究竟有什麼吸引他親近耶和華。他回答說,認識聖經真理後,他發覺耶和華很通情達理,十分諒解他的處境。這個囚犯知道上帝滿有愛心,很想進一步認識他的品格。

      ◼ 有些人說,囚犯信奉宗教是別有用心的。他們不是旨在減刑,就是為了打發日子。這種情況你有沒有遇到過呢?

      弗雷德:我們主持聖經討論,絕不會煽動囚犯的情緒,免得他們感情用事。我們單純教他們學習聖經。囚犯很快就知道,我們探訪監獄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幫助他們認識聖經。有些囚犯曾經要求我幫他們處理案件,但我拒絕這樣做。日久見人心,持續不斷地參加小組討論的囚犯,都是衷心想學習聖經的。

      尼克:我注意到,有些囚犯在服刑期間已著手改正自己的錯誤。有好幾個人已經受浸,還主動向監友傳道。他們為此遭到其他囚犯迫害,吃了不少苦頭。這些囚犯的處境相當困難。他們要不是被聖經真理深深地打動了,面對這麼不利的環境,他們是很難保持忠貞的。

      伊斯雷爾:一般說來,他們都是衷心渴望認識耶和華的。聽了他們的心底話,大家都受到感動。誰都看得出,他們所說的是肺腑之言。

      喬:真心實意地跟從基督的囚犯,個個都明白自己怎麼在人生道路上失了足。他們知道目前的狀況不是無可改變的,鐵窗外已經顯露出希望的曙光。他們殷切地期待著上帝的應許在未來實現。

      ◼ 為什麼單單把罪犯收監,並不能使他們改正過來呢?

      喬:刑罰制度的目的,看來不是改造罪犯,而是使他們遠離社會。歸根結底,問題出於監獄制度對罪犯所產生的影響。

      亨利:監獄制度不能使罪犯洗心革面。他們出獄後,十有八九都會故態復萌。

      [第8,9頁的圖片]

      耶和華見證人幫助了不少囚犯學習聖經的真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