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們不要心裡愁煩不安」守望台1988年 | 2月15日
-
-
「你們不要心裡愁煩不安」
「你們不要心裡愁煩不安。要對上帝表現信心,也對我表現信心。」——約翰福音14:1,《新世》。
1.為什麼耶穌在約翰福音14:1所說的話十分適時?
時為公元33年的尼散月14日。一小群男子在日落之後聚集在耶路撒冷一個樓上的房間裡。他們的領袖當時正對他們提出臨別的訓示和鼓勵。他在談話中說:「你們不要心裡愁煩不安。」(約翰福音14:1,《新世》)他的話十分適時,因為不久便有些使他們大受打擊的事件發生了。他在那天晚上被人逮捕、審訊,而且被判處死刑。
2.為什麼那天如此關係重大?什麼對門徒有所幫助?
2 你有充分理由把那一天視為歷史上關係最重大的時刻,因為整個人類的前途均受其影響。這群人的領袖耶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作為祭物,從而應驗了許多古代的預言,同時也為一切相信他的人提供了永生的基礎。(以賽亞書53:5-7;約翰福音3:16)但是那天晚上的痛苦事件卻令使徒們目瞪口呆,大感困惑,以致暫時變成不知所措,深懷恐懼。彼得甚至不認耶穌。(馬太福音26:69-75)可是,忠心的使徒們獲得應許的幫助者——聖靈——之後,便勇敢起來而不再感覺愁煩不安了。(約翰福音14:16,17)例如,當彼得和約翰後來經歷到猛烈的反對而被人逮捕時,他們禱告向上帝求助,使他們「大放膽量」,向人傳講他的話語。他們的禱告得蒙垂聽。——使徒行傳4:1-3,29-31。
3.為什麼今日有許多人深感不安?
3 今日我們生活在一個深感愁煩不安的世界裡。這個舊事物制度的末日正在迅速臨近。(提摩太後書3:1-5)家庭生活和道德標準的嚴重崩潰、怪誕疾病的驚人增加、政治上的不穩、失業、糧食短缺、恐怖行為和核子戰爭的威脅使千百萬人身受其害或大感不安。許多人由於對未來深懷恐懼而心裡愁煩不安。正如耶穌所預言,「地上各國[均]極度痛苦,……人由於恐懼和預料有什麼事將要臨到有人居住的大地,就嚇得發昏。」——路加福音21:25,26,《新世》。
4.什麼因素可以使基督徒感覺焦慮?
4 甚至基督徒也可以受到這些令人沮喪的因素所嚴重影響。他們可能由於親屬、鄰人、同事、同學和政府當局所表現的宗教偏見或反對而遭受壓力。(馬太福音24:9)因此,我們怎樣才能在這些艱難的時候保持鎮靜安詳呢?當環境變得惡劣時,我們怎樣才能保持內心的安寧呢?我們怎樣才能懷著自信面對未來?什麼可以幫助我們克服現今愈來愈常見的深切憂慮?我們所處的時勢與耶穌提出約翰福音14:1的勸告時的情形相若,因此讓我們仔細看看當時的情形。
我們怎樣才能克服憂慮?
5.聖經給予我們什麼富於鼓勵的勸勉?
5 耶穌對使徒們提出仁愛的鼓勵,吩咐他們「不要心裡愁煩不安」之後,接著對他們說:「要對上帝表現信心,也對我表現信心。」(約翰福音14:1,《新世》)上帝所感示的聖經向我們提出許多類似的勸勉:「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撫養你。」「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詩篇55:22;37:5)保羅向腓立比人提出這項重要的勸告:「應當毫無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帶著感恩的心,把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這樣,上帝所賜超過人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思意念。」——腓立比書4:6,7,《新譯》。
6,7.(甲)減輕焦慮的方法之一是什麼?(乙)我們可以怎樣與耶和華養成親密的關係?
6 憂慮,或難題和沉重責任所造成的關注,有時可以影響到我們的健康和精神。可是,一位醫藥專家在《不要驚慌》一書中評論說:「人若能夠與他們所尊敬的人談論自己的難題,……壓力的水平便時常會大為減低。」若與另一個人溝通便可以有這樣的效果,對上帝說話無疑會帶來多大的幫助!我們對什麼人能比對耶和華更為尊敬呢?
7 由於這緣故,對今日的基督徒來說,與耶和華具有親密的個人關係實在至為重要。耶和華手下的成熟僕人深知這件事,因此他們小心避免任何能夠削弱這種關係的世俗交往或消遣。(哥林多前書15:33)他們也體會到在禱告中對耶和華說話是多麼重要,不是一天僅一兩次而是時常如此行。年輕或新近的基督徒特別需要藉著經常研讀和沉思上帝的道,以及藉著基督徒的交往和服務與耶和華養成這種親密的關係。聖經敦促我們說:「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雅各書4:8。
耶穌所提出的勸告
8,9.我們可以將關於經濟難題的什麼積極勸告付諸實行?
8 在許多國家裡,失業和經濟不景成為使人憂慮的嚴重原因。關於這些令人擔心的事,耶穌提出十分積極的勸告:「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也不要為身體憂慮穿什麼。難道生命不比食物重要麼?身體不比衣服重要麼?」(馬太福音6:25,《新譯》)不錯,生命和身體,意即整個人,比食物和衣服重要得多。上帝的僕人可以肯定他會幫助他們謀得生活的基本需要。耶穌舉出這個例證:「你們看天空的飛鳥:牠們不撒種,不收割,也不收進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們;難道你們不比牠們更寶貴嗎?」(馬太福音6:26,《新譯》)既然人在上帝眼中十分寶貴,而且基督為人犧牲了他的生命,上帝若養活飛鳥但卻忽視了手下的僕人,那就不可思議了。
9 耶穌接著加強他的論據,指出田野裡的百合花既不勞苦,也不紡織,可是「就是所羅門最威榮的時候所穿的,也比不上這花中的一朵。」所羅門王的統治以富強聞名。(雅歌3:9,10)然後耶穌令人安慰地問道:「何況你們呢?」——馬太福音6:28-32,《新譯》。
10.(甲)耶穌所說的充滿安慰的話是對誰說的?(乙)關於未來,他提出什麼勸告?
10 可是,耶穌接著表明,唯獨『先求上帝的王國和他的公義』的人才能獲得這樣的照顧。在普世各地,真正的基督徒體會到上帝的王國其實是什麼,並且將其置於生活上的首位。耶穌的吩咐對他們適用:「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33,34)換句話說,難題發生時就加以處理好了,不必無謂地為未來擔憂。
11,12.有些基督徒對於耶和華垂聽他們的禱告予以幫助一事有什麼感覺?
11 可是,大部分人都有為未來擔憂的傾向,特別是環境不順利的話。但是基督徒卻能夠,而且也應當,懷著信心仰賴耶和華。請想想愛蓮娜的經驗。她的丈夫患了重病,有一年的時間無法工作。可是她卻有兩個年幼的兒女和年邁的父親要照顧,因此她無法從事全時的世俗工作。他們向耶和華求助。在此之後不久,一天早上他們發覺有一個信封放在門下,其中有巨量的金錢——足以維持他們的生活,直至她的丈夫能夠再次工作為止。他們深深感激這項適時的幫助。我們沒有聖經的理由期望類似的事會發生在每個有需要的基督徒身上,但是我們能夠肯定耶和華會垂聽我們的呼求,而且他有能力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幫助我們。
12 南非的一個基督徒寡婦必須找工作去維持兩個幼年兒女的生活。但是她很渴望只工作半天以便有時間和兒女在一起。她找著一份職業,但後來卻由於經理決定他需要一個全時的祕書而被迫辭職。這位姊妹再次失業,於是熱切地向耶和華禱告求助。三週之後,以前的經理請她回去,每天只工作半日。她感到多麼快樂!她覺得耶和華垂聽了她的禱告!
向耶和華祈求
13.(甲)「祈求」是什麼意思?(乙)關於祈求,我們在聖經裡讀到什麼例子?
13 請留意保羅在勸人「應當毫無憂慮」之後補充說,「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帶著感恩的心,把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腓立比書4:6,《新譯》)為什麼要提及「祈求」呢?這個字詞的意思是「熱切的懇請」或「懇求的禱告」。這意味到對上帝作十分熱切的懇求,就如人在遭遇到重大壓力或危險時所為一般。保羅在監獄中請他的基督徒同工為他祈求,使他能夠坦然無懼地宣揚『福音,……作帶鎖鏈的大使。』(以弗所書6:18-20)羅馬軍官哥尼流也「常常[祈求]上帝」。後來有一位天使對他說:「你的禱告和你的賙濟,達到上帝面前,已蒙記念了。」當時他必然感到多麼興奮!他能夠成為最先受聖靈所膏的外邦人之一是一項多大的權利。——使徒行傳10:1-4,24,44-48。
14.我們怎麼知道對耶和華所作的熱切懇求是否僅作一次便夠了?
14 值得留意的一點是,對耶和華所作的這種熱切懇求通常並非僅是作一次而已。耶穌在他那著名的『登山寶訓』中教導我們說:「要繼續懇求,就必賜給你們;要繼續尋找,你們就必找著;要繼續敲門,就必給你們打開。」(馬太福音7:7,《新世》)許多聖經譯本把這句話譯作:「懇求……尋找……敲門……」但原本的希臘文卻含有繼續行的意思。a
15.(甲)為什麼尼希米在服侍亞達薛西王喝酒時面帶愁容?(乙)尼希米怎樣並非僅是作一個簡短的禱告而已?
15 尼希米作波斯王亞達薛西的酒政時,有一次國王問他為什麼面帶愁容。尼希米說這是由於他獲悉耶路撒冷仍然破損殘缺的緣故。國王於是問道:「你要求什麼?」尼希米立即向耶和華求助,無疑作了一個簡短的默禱。然後他懇求國王准他回到耶路撒冷重建他所深愛的家鄉。國王允准了他的請求。(尼希米記2:1-6)可是,在這個關係重大的時刻之前,尼希米花了多日的時間懇請祈求耶和華的幫助。(尼希米記1:4-11)你看出你在這件事上可以學得的教訓嗎?
耶和華垂聽
16.(甲)亞伯拉罕享有什麼特殊的權利?(乙)關於上帝垂聽我們的禱告,我們有些什麼有力的幫助?
16 有時,亞伯拉罕有權利藉著天使與耶和華溝通。(創世記22:11-18;18:1-33)雖然這件事在今日不會發生,我們卻享有一些有力的工具是亞伯拉罕所無的。幫助之一是整本聖經——指引和安慰的一個永不枯竭的來源。(詩篇119:105;羅馬書15:4)聖經時常能夠給予我們所需的指引和鼓勵,耶和華幫助我們記起一些適當的經文。時常,一本經文彙編或上帝通過他組織所提供的許多聖經刊物之一能夠給予我們解答。這些刊物的一本詳細、有效的索引是幫助我們尋得所需的資料的另一項良助。
17.耶和華可能以其他什麼方式垂聽我們的禱告?仁慈而富於同情心的基督徒可以怎樣大有幫助?
17 我們若受到難題所困擾,或感覺憂傷灰心,上帝也能以其他方式垂聽我們的禱告。例如,小組裡或耶和華見證人大會中的一個聖經演講可能含有我們所需的「良藥」。在其他時候,與另一位基督徒交談可以提供我們所需的幫助。許多時小組的長老能夠提出鼓勵或勸告。甚至僅是向一位成熟、仁慈、富於同情心而樂於聆聽的基督徒傾吐心事亦時常能夠使我們心情好得多。如果這位朋友幫助我們沉思聖經的思想的話,效果就特別顯著。這樣的思想交流可以將我們腦中和心裡的一個重擔除去。——箴言12:25;帖撒羅尼迦前書5:14。
18.什麼特別的活動可以幫助基督徒克服沮喪的時刻?這怎樣曾幫助一個年輕的先驅?
18 在現今這段「難以應付的危險時期」,各種形式的沮喪十分常見。(提摩太後書3:1,《新世》)人們可以為了各種不同的原因感覺灰心沮喪。這種情形也能夠發生在基督徒身上而成為一項極不愉快的經驗。可是許多人發覺,宣揚好消息曾幫助他們擺脫暫時的憂鬱。b你有試過這個方法嗎?當感覺有點沮喪時,要設法參加某種形式的王國服務。對別人談及上帝的王國時常可以幫助你將心態從消極改為積極。談及耶和華及運用他的道能夠為你帶來喜樂——聖靈的果子之一——而使你感覺大為不同。(加拉太書5:22)一位青年先驅發覺,在王國工作上保持忙碌也使她意識到,「與別人的難題比較,我自己的難題實在非常細小和短暫。」
19.一個健康不良的基督徒怎樣克服消極的思想?
19 有時身體的衰弱,也許再加上憂慮或難題,可以使人陷入沮喪之中;這可能使人在晚間醒來而愁煩不安。例如有一位健康不良的中年基督徒便有時遭遇這個難題。每逢他在夜間醒來感覺沮喪,他便懇切地向耶和華禱告。這樣行很快便使他心情較佳。他也發覺憑記憶背誦一些予人安慰的經文,例如詩篇23篇,對他有舒解的作用。每逢他禱告,耶和華的靈便會發揮作用或通過他的道如此行,幫助他以較喜樂的心情代替內心的沮喪。後來,這個男子能夠以平衡、鎮靜的心境去考慮自己的難題,看出可以怎樣加以克服或感到有能力去忍受。
20.為什麼禱告有時看來遲遲未有響應?
20 這個例子表明禱告可以怎樣帶來響應。但有時當事人卻看來遲遲未能尋得解決方法。為什麼?也許解答必須等候上帝所定的適當時間。看來在有些事例上,上帝容許懇求他的人去表明他們的關注有多深,他們的願望有多熱切以及他們的愛戴真摯到什麼程度。一位詩篇執筆者便有過這樣的經歷!——詩篇88:13,14;可參閱哥林多後書12:7-10。
21.為什麼在今日作耶和華見證人是一項偉大的權利?我們可以怎樣表現這種體會?
21 無論如何,在禱告中與全能的上帝溝通是一項強化信心的經驗,能夠幫助我們擺脫絕望而恢復自信。知道上帝垂聽和應允我們的禱告給予我們多大的安慰!正如保羅在寫給腓立比小組的信中指出,我們禱告祈求時應當「帶著感恩的心」。(腓立比書4:6,《新譯》)不錯,我們應當天天懷著感激向耶和華傾心吐意,「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5:18)這有助於使我們與上帝形成一種親密、溫暖的關係而為我們帶來平安。下一篇文章會說明在現今這動盪不安的危險時期,對耶和華的僕人來說享有這種平安是多麼重要。
[腳注]
a 威廉士(Charles B. Williams)的譯本與《新世界譯本》的精確譯法一致,他把這節經文譯作:「繼續懇求,……繼續尋找,……繼續敲門,門就必給你們打開。」——《新約:通俗文字譯本》(英文)。
b 暫時的憂愁與長期、嚴重的沮喪不同,後者是一種遠較嚴重和複雜的感情或精神情況。可參閱英文《儆醒!》1987年10月22日刊,第3-16頁。
-
-
「願你們平安」守望台1988年 | 2月15日
-
-
「願你們平安」
「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約翰福音20:19。
1.為什麼人在謀求世界和平方面所作的努力注定要失敗?
「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翰一書5:19)在約翰的日子情形是這樣,在今日,隨著我們見到暴力、恐怖行為、戰爭和腐敗的驚人激增,這種情形成為甚至更顯著。約翰在上帝感示之下所說的話也表明,即使教皇、各國領袖和聯合國作出努力,憑著人的力量去獲致世界和平是沒有希望的。為什麼呢?「我的上帝說:『惡人必不得平安。』」——以賽亞書57:21。
2.特別在希伯來文和希臘文中,「平安」一詞暗示什麼?
2 可是,「平安」一詞的意思並非僅是指沒有戰爭而已。平安也可以指「精神或靈性上的一種情況,免受令人不安或苦惱的思想或感情所困擾;頭腦和內心的寧靜。」可是,「平安」一詞的希伯來字(sha.lohm’,沙隆)和希臘字(ei.re’ne, 艾利尼)卻具有一項甚至更廣泛的涵義。這個字也含有幸福的意思,例如臨別的祝詞「願你平安去罷」這句話所表示的。(撒母耳記上1:17;29:7;路加福音7:50;8:48)這幫助我們體會到耶穌在他行將去世的那段痛苦時期中對門徒所懷的仁愛關注。
3.耶穌復活之後怎樣對門徒表現深摯的關注?這產生了什麼影響?
3 耶穌死於公元33年的尼散月14日星期五。他在尼散月16日星期日復活過來。既然他一向都對門徒的福利深感關注,他遂主動去找他們。他在什麼地方找著他們呢?門徒「因怕猶太人」而躲在上了鎖的門後。可以了解的是,他們感到憂慮恐懼。但是耶穌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約翰福音20:19-21,26)後來,他們受到聖靈所強化而康復過來。他們勇敢地執行傳道的任務,幫助許多人獲致敬虔的平安。
今日敬虔的平安
4.耶和華的百姓在現今這危險的日子可以怎樣保持頭腦和內心的安寧?
4 我們正生活在世界末期,在「難以應付的危險時期」中。(提摩太後書3:1,《新世》)啟示錄所預言的騎士們正在地上橫行——你從世上的許多戰爭、糧食短缺、疾病和死亡可以見之。(啟示錄6:3-8)耶和華的百姓也受到四周的情形所影響。因此,你怎樣才能保持頭腦和內心的敬虔安寧呢?藉著與安慰和平安的偉大來源保持親近。正如上一篇文章指出,這需要你作頻常的禱告和祈求。這樣,「上帝那超越一切思想的平安必定會藉著耶穌基督護衛你們的心和精神力量。」——腓立比書4:6,7,《新世》。
5.保羅為什麼確信上帝的平安能夠護衛我們的心?
5 這段話是使徒保羅寫的,他自己曾忍受過許多危險和艱難。他曾受猶太人和羅馬人所監禁和毆打。他曾被人用石頭擲打,以為他死了而將他撇下來。在當時,周遊各地是很危險的事;保羅曾三次經歷船壞,時常遭遇強盜的危險。他曾多次晚上不得眠,而且,時常饑寒交迫。除此之外,他天天『為所有小組而憂慮』。(哥林多後書11:24-28)因此保羅從廣泛的個人經驗深知上帝的平安是多麼重要,因為這種平安能夠保守我們的心。
6.為什麼與造物主建立和保持溫暖、親密的關係至為重要?
6 我們可以將上帝的平安解釋為一種安靜寧謐之感,反映出當事人與上帝具有良好的關係。這對基督徒十分重要,特別是當他們面對逼迫或患難時。為什麼呢?請想想,我們所有人都是不完美的;因此,當受到難題、壓力、反對或各種挫折所困擾時,我們可以很容易變成恐懼。這可能導致我們未能緊守忠誠。這會為上帝的名帶來羞辱,使我們失去耶和華的嘉許,以致令我們失去永生。因此,努力獲致上帝的平安是多麼重要,因為這種平安可以幫助我們成功地面對一切挑戰。這種平安無疑是天父賜給我們的『美善全備的恩賜』之一。——雅各書1:17。
7,8.(甲)『上帝的平安』是基於什麼的?這種平安怎樣『超越一切思想』?(乙)一位非洲弟兄怎樣表現這種平安?
7 你也許見過有些人一生鎮靜安詳,充滿自信。時常這是由於天賦的才幹、家勢、財富、教育程度或其他類似因素的緣故。「上帝的平安」卻大為不同。這種平安並非基於有利的環境,也不是來自人的才幹或思想。反之這來自上帝而是「超越一切思想的」。(新世)《中文聖經新譯本》將腓立比書4:7譯為「上帝所賜超過人能了解的平安。」俗世的人時常對於基督徒面對各種嚴重難題、身體傷害或甚至死亡時的鎮靜深感驚訝。
8 在這方面,一個現代的例證是非洲一個國家中的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在這個國家裡,主要是由於當地天主教徒的慫恿,耶和華見證人被人誣告為恐怖分子。有一次這位見證人正在主持基督徒的聚會,突然軍事警察帶著上了刺刀的槍在聚會中出現。他們將婦孺遣散回家,但卻開始毆打在場的男子。見證人回憶說:「我無法形容我們所受到的待遇。主持其事的伍長公開聲稱他們要將我們活活打死。他們用木棍將我打得遍體鱗傷,以致我後來吐血達90日之久。但我所關心的是我同伴的生命。我在禱告中求耶和華照顧這些人,因為他們都是他的羊。」所有這些人均得以保全性命。這個弟兄在可怕的逆境中保持鎮靜,並且懷著愛心顧慮到別人,他在這方面立下多麼傑出的榜樣!不錯,我們仁愛的天父的確垂聽他手下忠心僕人的請求,把他的平安賜給他們。當時在場的一個兵士對此深感困惑,他說見證人的上帝「必然是真神」。
9.閱讀和沉思聖經可以對人有什麼影響?
9 在現今這段艱難的日子,許多基督徒所遭遇的難題使他們感覺飽受挫折和灰心。保持內心安寧的一個好方法是閱讀聖經和沉思其中的資料。這可以給予人力量,使人決心繼續奮鬥,站立得穩。「上帝的道是活的,能夠發揮力量。」——希伯來書4:12,《新世》。
10.能夠記得經文可以怎樣大有裨益?
10 可是,我們若陷於逆境中而沒有聖經可讀,那又如何呢?例如,一個基督徒可能突然被捕下獄而沒有聖經在身。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若能夠記得例如腓立比書4:6,7;箴言3:5,6;彼得前書5:6,7;和詩篇23篇這樣的經文,無疑會對我們大為有益。你若能夠記憶和沉思這些經文,你豈不會對此深懷體會嗎?在監獄的悲慘環境中,這彷彿耶和華親自對你說話一般。上帝的道能夠醫療受傷的頭腦,強化軟弱的心,以安寧代替精神的痛苦。(可參閱詩篇119:165。)不錯,趁現今還有機會之際將經文深印在自己的頭腦的確十分重要。
11.荷蘭的一位弟兄怎樣表現對屬靈糧食的深切需要?
11 亞瑟·溫克勒(Arthur Winkler)便對聖經深懷體會,特別是在納粹佔領荷蘭期間;當時見證人必須在暗中從事基督徒的活動。蓋世太保一直追捕溫克勒弟兄。當他們最後捉住他時,他們試圖迫使他妥協,但卻勞而無功。他們於是將他打得不省人事。他的牙齒被打脫,下顎脫了臼而遍體鱗傷,他們於是把他放進一個黑暗的監房裡。但是看守他的衛兵卻對他頗為友善和表同情。溫克勒弟兄在禱告中向耶和華尋求指引。他覺得亟需屬靈的糧食,因此請衛兵幫助他。後來,監門打開,有人將一本聖經投進監房裡。溫克勒弟兄回憶說,「能夠天天享受真理的美好話語是多大的喜樂。……我覺得自己在靈性上日益強壯。」a
敬虔的平安必護衛你
12.為什麼我們特別需要衛護自己的心和精神力量?
12 耶和華應許他所賜的平安必「衛護你們的心和精神力量」。(腓立比書4:7,《新世》)這的確至為重要!心乃是動機和感情的發源地。在現今這末世,我們的心可以很容易被恐懼或憂慮所削弱,或誘使我們行差踏錯。一般人的生活模式在迅速惡化。我們必須隨時隨地提高警惕。除了需要有堅強的心之外,我們也必須強化自己的「精神力量」而受到上帝通過他的道和他的組織所指引。
13.衛護我們的精神力量可以帶來什麼裨益?
13 按照梵恩(W.E.Vine)的意見,譯作「精神力量」的希臘字努依瑪(no’e·ma)含有「宗旨」或「謀略」的意思。(《新約字辭註釋辭典》)因此,上帝所賜的平安能夠加強我們的基督徒宗旨,保衛我們提防軟弱下來或無緣無故改變主意的傾向。這樣,灰心或難題便不致輕易地使我們半途而廢。例如,我們若定意要在某個特別崗位上事奉耶和華,例如作全時的先驅傳道員或遷往需要傳道員更殷的地區服務,上帝所賜的平安就會對我們有很大幫助,使我們能夠貫徹始終。(可參閱路加福音1:3;使徒行傳15:36;19:21;羅馬書15:22-24,28;帖撒羅尼迦前書2:1,18。)為了進一步強化你的精神力量,要撥出充分時間去研讀上帝的道及與基督徒同工交往。這樣你便能夠以純潔而富於造就的思想去滋養你的頭腦和心靈。你能夠撥出充分時間去研讀上帝所感示的『話語』嗎?你應當給予這些『話語』更大的留意嗎?
14.我們應當仔細留意上帝所感示的什麼勸告?為什麼?
14 你可以看出,為了獲致來自上帝的平安及自其得益,事情牽涉到心和頭腦(或精神力量)。上帝所提出的勸告充分表明這點:「我兒,要留心聽我的言詞,側耳聽我的話語,都不可離你的眼目,要存記在你心中。因為得著它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醫全體的良藥。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0-23。
15.在享有『上帝的平安』方面,耶穌擔任什麼角色?
15 與耶和華具有溫暖、親密的關係所帶來的『上帝的平安』能夠「藉著基督耶穌」衛護我們的心和精神力量。(腓立比書4:7,《新世》)耶穌在這件事上擔任什麼角色呢?保羅解釋說:「願恩惠、平安、從父上帝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基督照我們父上帝的旨意,為我們的罪捨己,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加拉太書1:3,4)不錯,耶穌懷著愛心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使我們能夠得贖。(馬太福音20:28)因此我們能夠「藉著基督耶穌」獻身成為耶和華的僕人,得蒙他的悅納,從而能夠享有對我們深具護衛作用的敬虔的平安。
對敬虔的平安形成威脅的各種危險
16.保羅提出的什麼勸告可以幫助我們保持『上帝的平安』?
16 一旦獲得和享有來自上帝的平安,我們就必須小心加以保持。有許多因素能夠將基督徒的平安破壞無遺。最常見和無疑最危險的因素之一便是少年的私慾。保羅在寫給提摩太(當時提摩太可能約三十二、三歲)的第二封信中提出這項勸告:「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心]、仁愛、和平。」——提摩太後書2:22。
17.關於耶和華所賜的性能力,時常有什麼情形發生?
17 這些私慾包括性慾在內。在婚姻關係上,性慾是有其正當地位的。可是自古至今,人們卻在婚前或婚外的性關係中濫用了這種慾望,而兩者都是我們睿智的造物主所不贊成的。(希伯來書13:4;創世記34:1-3)對性不道德屈膝的危險在今日對基督徒,青年人及較年長者皆然,無疑形成嚴重的威脅。在這個墮落腐敗的世界的末期中,對許多人來說,性只意味到肉體的情慾,而且時常以在男女同性戀當中常見的不潔方式表達出來。——羅馬書1:24-27。
18.為什麼有些人的心仍然未堅定?這可以導致什麼後果?
18 既然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這有力地表明我們必須具有忠於耶和華的強壯、穩定的心。這是多麼重要!有些人曾接納王國的信息,相信聖經的基本真理,並且經常與耶和華的百姓交往,但卻沒有對耶和華、他的道和他的普世組織養成深刻的體會。他們的心尚未堅定。他們可以很容易地被「少年的私慾」引入歧途。他們當中有些也許能夠抗拒犯姦淫或通姦的引誘,但他們卻像保羅所警告一般成為「愛享樂過於愛上帝」。(提摩太後書3:4,新譯)他們花在看電視、讀小說或聽狂野音樂的時間遠超過用來作個人研讀、參加基督徒的聚會或從事王國服務的時間。這可以很容易導致靈性衰弱,最後甚至落入嚴重的罪中。
19.我們必須怎樣行以避免隨流失去?
19 這樣的人像沒有錨的船一般正在隨流飄向禍患。他們必須怎樣行呢?保羅勸勉說:「因此,我們必須更加密切的注意所聽過的道理,免得我們隨流失去。」(希伯來書2:1,《新譯》)因此,處於這種危險中的人應當「更加密切的注意」研讀上帝的道,為基督徒聚會作準備及將王國的真理與別人分享。當然,我們可以很容易想道,「這是很好的忠告,但我並非處於這樣的情形中,因此,忠告對我並不適用。」其實明智得多的態度是,我們每個人都認真考慮一下我們可以怎樣進一步潔淨自己的心和最隱密的思想及慾望,以便「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心]、仁愛、和平。」(提摩太後書2:22)最重要的是,我們應當求上帝指引我們及以他那具有強化作用的靈幫助我們。
20.犯了嚴重過錯的人應當怎樣行?
20 若有任何人犯了嚴重的過錯,但卻隱瞞起來,他們就顯然失去耶和華的嘉許及他們一度享有的上帝的平安了。他們也會失去內心的安寧。(可參閱撒母耳記下24:10;馬太福音6:22,23。)因此,你可以看出為什麼基督徒若陷入嚴重的罪中,就必須向耶和華及向那些能夠促進屬靈醫治的仁愛長老們認罪。(以賽亞書1:18,19;32:1,2;雅各書5:14,15)即使人在罪的歧途上失足跌倒而失去靈性的平衡,他若向成熟的弟兄尋求幫助,就不致繼續良心不安或失去敬虔的平安。
21.今日我們有什麼理由對耶和華懷有深摯的感激?我們應當決心怎樣行?
21 在今日作耶和華手下獻了身的見證人是多大的權利!在我們四周,這個屬於撒但的世界正在分崩離析。它不久便會消逝了。許多人正「由於恐懼和預料有什麼事將要臨到有人居住的大地,就嚇得發昏。」但是我們卻能夠挺身昂首,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拯救近了」。(路加福音21:25-28,《新世》)為了表明我們多麼感激耶和華把「那超越一切思想的平安」賜給我們,讓我們竭盡所能忠心地事奉「賜平安的上帝」。——羅馬書15:33;哥林多前書15:58。
[腳注]
a 可參看《1986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英文),154-15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