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重視怎樣的人?守望台1992年 | 12月1日
-
-
「徵求新娘。膚色白皙,身材苗條;大學畢業或以上程度。出身名門,擁有產業。同一社會等級更佳。」
以上是印度報章不時登載的典型徵婚廣告。你很可能在世界其他地方看見類似的廣告。在印度,這類廣告通常是未來新郎的父母刊登的。應徵的人也許會附上女方身裹紅綢、穿金戴銀的玉照。如果男家滿意,雙方就可著手商討婚嫁事宜。
一般的價值標準
在印度,人要求新娘膚色白皙是十分普遍的事。印度社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所謂低等級的人都是膚色黝黑的。最近,當地電視台播出一部電視劇,故事描述兩個女孩子,一個膚色白皙,另一個膚色黝黑。膚色白皙的女孩生性殘暴、舉止粗魯;膚色黝黑的一個卻仁慈體貼、和藹可親。後來,有一項奇異的轉變發生:膚色白皙的女孩遭受報應,皮膚突然變黑;相反的是,膚色本來黝黑的一位,皮膚反而白淨起來。顯然,這個故事旨在說明善有善報,而善報竟是白皙的膚色。
這類的種族成見往往比我們所意識到的根深蒂固得多。且舉個例,有一個亞洲人到西方國家旅行,埋怨因膚色不同、眼角上斜而受到不平待遇。這種待遇使他感到憤懣不平,認為別人歧視他。可是,他返回自己家鄉後,卻可能同樣這般對待其他種族的人。甚至在今日,許多人衡量別人的價值時,也往往以膚色和種族背景為前提。
-
-
你重視怎樣的人?守望台1992年 | 12月1日
-
-
不錯,膚色、教育、錢財、種族背景——這些因素已成為很多人衡量,甚或預先判斷別人的標準。這些都是他們決定誰應該或不該受到重視的因素。你又如何?你重視怎樣的人?你是否認為富有的人、膚色白皙的人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當受更多的重視和尊敬呢?若然,你就要嚴肅地考慮一下你所依據的標準了。
-
-
你重視怎樣的人?守望台1992年 | 12月1日
-
-
不,膚色、教育、錢財、種族背景,或諸如此類的因素,都不是衡量人的價值的健全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