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聞點滴
維護宗教自由
東京的《讀賣新聞》報導,一位名叫小林邦人的耶和華見證人由於拒絕學習武術,結果被神戶市立工業科技學院開除學籍。然而,在1996年3月8日,日本的最高法院裁定該學院的做法是違法的。日本的最高法院駁回神戶科技的上訴,從而為未來同類的案件立下判例。(關於這宗案件的詳細資料,請參看《儆醒!》1995年10月8日刊)法院承認,小林拒絕學習劍道的理由是『發自內心的,這跟他的信仰有密切的關係』。法院把小林描述為「一位高才生」,並且指出學院可以為他安排另一種體育訓練,以代替學習劍道。
無神論日漸普遍
紅衣主教約阿希姆·邁斯納留意到,在德國,「一股強大的力量正把人民推向無神論」。邁斯納指出,共產主義也許在經濟方面失利,但許多人卻接受了它的意識形態。他評論道:「這種趨向看來是從新的[以往奉行共產主義的]聯邦州擴展到舊有的[西面的]聯邦州。」據《威悉信使報》報導,前東德的人口有1600萬,當中大約有百分之70的居民並不隸屬任何教會。該報導補充:「如果教會遲遲沒有採取積極的行動,把自己接獲的真理宣講出去,那麼,教會的前途就會相當可悲。」
請把蟲子菜傳遞過來!
許多人——顯然不是人人——只要吃吃一些難以下咽的蟲子,不少病症也許會不藥而愈。然而,據《亞洲新聞》指出,這並不是個新見解。新加坡的帝王藥草飯店所選用的菜肴材料包括螞蟻和蠍子,據稱這些生物不但營養豐富,還可治病。飯店的女東主鄭吳雲莉(譯音)說,螞蟻可治風濕,蠍子的毒液據說可以紓緩神經,消除偏頭痛。其他蟲子也具療效:乾蛆能夠紓緩痛楚;蟬的幼蟲可治腸氣、唇瘡疹和麻疹;乾大黃蜂則有助杜絕寄生蟲。這些生物的味道怎樣?螞蟻的味道辛辣、帶有醋味;蠍子則較難嚼食。鄭女士指出:「人要多吃這樣的菜肴,漸漸就會覺得好吃。」
不要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
生活各種壓力正不斷增加,心理學家埃倫·麥格拉思在美國的《健康》雜誌裡提出好幾個方法,以免人們讓壓力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
◼ 歇一歇:不妨用十分鐘來散步,或用五分鐘讓自己冷靜下來,做做深呼吸。在每天的開始和結束,試試撥出15分鐘來作點閱讀或沉思。
◼ 支配自己的生活:要讓身邊充滿一些能令自己開心的東西,例如照片、鮮花或紀念品。要主動安排自己的生活,並且在心情較為輕鬆的時候照料必需的事務。
◼ 留意營養:不要一味工作,直至自己飢腸轆轆為止。不論你有多忙,也不應當隨便吃些零食或小吃來充飢。要定時進食,同時要多吃蔬果,這樣的飲食有助於消除疲勞。
◼ 多做運動:劇烈的運動能夠減低緊張的感覺,同時也可增加滿足感,對於生活滿有把握。因此,要從運動尋得樂趣!
防止兒童中毒
《FDA消費者》雜誌指出,家裡的兒童即使只是吞下一粒別人服用的藥丸,也有可能因而中毒。小孩子如果誤服藥物、胡亂吞吃家裡的化學劑,或是喝酒,他們也可能會感到不適,甚或死亡。因此,父母必須把這些物品放在兒童看不見、觸不到的地方。父母也需提防兒童服食過量的鐵質添加劑,包括供兒童服用的維生素在內。美國肯塔基區域防止中毒中心的喬治·羅杰斯醫生說:「由於製造商把[兒科維生素]造成好像糖果或卡通人物的模樣,這樣的維生素看來像糖果而不像藥物。」專家建議,你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異常的症狀,例如不正常的眼球活動、極度困倦;或是你發現一瓶藥丸給打開了的話,要立即帶孩子看醫生,或向中毒控制中心求助,然後仔細地依從他們的指示而行。
閱讀會導致「慢性死亡」?
據意大利小型出版社協會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去年百分之80的意大利人「從不看書,即使看了,他們就是連書名或作者的名字也記不起。」羅馬的《共和國報》指出,傳統來說,意大利人的行為、舉止和生活,都受到視覺上的影像過於閱讀到的事物所影響,而視覺上的影像包括電視在內。該報評論,「意大利人並沒有閱讀的習慣,然而,他們也不認為自己錯過了什麼重要的東西。」上述調查也表明,許多意大利人認為閱讀使人「無法跟別人建立『友好』的關係」,同時也使人「缺乏熱誠」。沒有閱讀習慣的人「認為,閱讀只是浪費時間罷了」,或認為『老人家才會愛看書』,甚或認為閱讀「會導致『慢性死亡』」。
致電求助
據《環球郵報》報導,加拿大為全國感到困擾的年輕人提供免費熱線服務,每天來電多達4000個,這顯示「感到抑鬱沮喪的人越來越多」。這項計劃的諮詢服務主任西蒙斯-菲齊克說:「世上的[經濟]變遷使成年人對生活感到憂慮,而年輕人也感受到這種困擾。」近半數的來電都是跟人際關係有關,當中百分之78的來電者是女孩子,這顯示到女性比男性較容易向人求助。西蒙斯-菲齊克表示,年輕人致電求助,因為他們希望有成年人認真處理他們的難題。她也指出,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往往「輕視了孩子的難題,認為這些難題只屬過渡性質。他們說隨著孩子長大,這些問題也就自然消失。」她補充:「如果你表現出這種漠不關心的態度,他們肯定不會再向你求助。」
蝴蝶航海家
每逢三月,大群大群的王蝶越過800公里的公海,從墨西哥遷飛到美國路易斯安那靠岸的一角。王蝶會繼續向北遷飛,有些王蝶甚至飛到加拿大。在接著的十月,王蝶的『玄孫』會沿著同一路線,飛回墨西哥。可是,這種蝴蝶的腦袋只有針頭那麼小,牠們怎會知道自己應往哪裡遷飛呢?答案仍是個謎。加利福尼亞奇科的《企業紀錄報》報導,蝴蝶專家加里·諾埃爾·羅斯認為,這些昆蟲也許是受地球的磁場所引導的。然而,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返回墨西哥的飛行計劃是怎樣五代相傳的呢?羅斯博士說:「箇中奧祕實在高深莫測。」
當心新衣
《亞洲新聞》報導,法國、英國和泰國有關當局籲請市民提防製衣過程裡所運用的化學劑。甲醛是染料中一種有效的保護劑,不少織物也含有甲醛,可是,這種化學劑卻會引起皮膚、眼睛和呼吸器官方面的毛病。該報導指出,除非紡織廠有良好的通風設備,並且保持環境涼快,否則工人的健康也會受到損害。此外,消費者也應當在穿上新衣之前,先把新衣清洗乾淨,以免對衣物有不良的反應。
罪行與俄羅斯青年
《聖彼得堡報》報導,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青少年所犯的罪行正越來越殘暴,他們蓄意行兇」。例如,1995年,市區一所學校的一名13歲男學生在期終試完了後,被人捆綁起來,然後給毆打至死。父母和教師對於學校的暴力罪行深感憂慮,有關方面因而為學生安排了一個特別課程,教授「生存的基本知識」,包括專為女學生而設的「醫學常識」。在課程中的一個教師座談會裡,資料顯示俄羅斯有百分之25的中學女學生認為,賣淫是俄羅斯人生活的一個基本部分。此外,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出版的《人口》雜誌指出,在過去的五年間,17歲或以下的女孩接受墮胎的個案增加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