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何以上帝容許苦難存在?
    警醒!1986年 | 9月8日
    • 在人之前已有較高級的生命形式存在——「與神相若者」或稱為天使的靈體受造物。——詩篇8:5。

      「與神相若者」的數目不下千千萬萬,其中之一見到自己有機會篡奪創造主耶和華的地位而成為第一對男女的神和統治者。他濫用了自己的自由意志,故意以謊言誘惑女人,並且藉著女人誘使後者的丈夫一同忤逆上帝。他暗示上帝是個說謊者和騙子。他告訴女人說獨立自主的思想和行動不會如上帝所說一般導致死亡,反之他斷言:「你們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惡。」——創世記3:1-5。

      這個與神相若者的行徑表明他開始反叛上帝的統治權——這項反叛行動為無數天使所目擊。這樣,行使合法的至高統治權的問題遂成為宇宙間的一個重大爭論。反對的天使成為上帝的敵對者,這便是希伯來文「撒但」一詞的意思。由於撒但使人懷疑上帝的真實性,他也變成第一個毀謗者;這便是希臘文「魔鬼」一詞的意思。最初的反叛觸發了一連串的事件,結果導致人類的許多苦難。

  • 何以上帝容許苦難存在?
    警醒!1986年 | 9月8日
    • 為什麼耶和華不在叛變發生時就立即將之根除,在伊甸園裡便把撒但毀滅呢?既是全能的上帝,他自然有能力這樣行。可是,撒但並非向上帝的能力挑戰而是向他運用能力的方式挑戰。藉著反駁上帝所宣布的律法,撒但在實際上等於聲稱上帝的統治方式是錯誤的,對他的創造物並非真正有益。撒但同時辯稱人類在考驗之下不會對上帝保持忠貞。(約伯記1,2章)上帝可以怎樣應付這項挑戰而一勞永逸地將其徹底解決呢?

      也許我們可以把上帝對待頑梗人類的方式比作耶穌的比喻中父親對待浪子的方式。耶穌講述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幼子在父親健在時就要求分配家產。他希望離開家庭而能夠獨立自主。父親未嘗不可以採取迅速行動,拒絕兒子的請求,把他關在房裡使他不能逃脫。但這樣行會達成任何恆久的目的嗎?不會,因為兒子只是被迫留下來而已。此外,這樣行也會剝奪了兒子的自由意志。那麼,父親怎樣行呢?

      耶穌解釋說:「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後來境況變得如此惡劣,以致這個猶太人的兒子竟要為人放豬。豬雖有糧食,他卻沒有。耶穌繼續說:「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麼?』」他怎樣行?他決意回家向父親悔罪求情。——路加福音15:11-32。

      究竟什麼使這個青年人醒悟過來呢?時間和經驗。父親並沒有採取激烈的行動,反之他讓時間使兒子看出自己行事的愚妄。不錯,男孩在經驗中吃了很多苦,但卻使他恢復理智。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