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第16部分:公元第9-16世紀——一個亟需改革的宗教
    警醒!1990年 | 11月8日
    • 茨溫利與路德意見分歧

      茨溫利強調聖經是教會最高和惟一的權威。他雖然深受路德的榜樣所激勵,他卻反對別人將他稱為路德派。茨溫利說他是從上帝的話語而非從路德那裡獲知基督的教訓的。事實上,關於主的晚餐的若干問題以及基督徒與政府權威的適當關係,茨溫利與路德的意見並不一致。

      這兩位改革者只曾在1529年見過一次面,《宗教改革運動的危機》一書把這次會面形容為「相當於一個宗教高峰會議」。這本書繼續說:「這兩個人並沒有友好地分手,但……在會議結束時頒布了一份公報,這份由所有與會者簽署的聲明,技巧地掩飾了兩者之間的歧見。」

      在茨溫利和他自己的跟從者之間也有難題產生。1525年,一群信徒由於在國家是否有權轄管教會這個問題上與茨溫利意見不同而不再跟從他。茨溫利認為政府有權這樣行,這群人則加以否認。這些人稱為再洗禮派(Anabaptists或rebaptizers),他們認為嬰孩受洗其實是一種毫無價值的儀式,因為他們主張洗禮僅是為成年的信徒而設的。他們也反對使用實際的武器,即使在所謂正義的戰爭上使用也不行。他們當中有數以千計的人因信仰的緣故被處死。

  • 第16部分:公元第9-16世紀——一個亟需改革的宗教
    警醒!1990年 | 11月8日
    • 茨溫利,生於瑞士,較路德年幼兩個月,1506年受任命為牧師,47歲於一場戰役中陣亡,卒時為基督新教隨軍教士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