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務要提防令上帝不悅的習俗守望台2005年 | 1月1日
-
-
務要提防令上帝不悅的習俗
烈日當空,非洲某個小庭院裡,放著一副棺木。弔唁的人排成一行,一個一個地走過憑弔。有個年老男子忽然停了下來,眼神流露著哀傷。他湊近死者的臉,說:「你要走了,為什麼不告訴我呢?你為什麼就這樣離開我呢?現在你回去了,還會繼續幫助我嗎?」
在非洲另一個地方,有個嬰孩出生了,但外人一概不能來看他。這個嬰孩必須留在室內,直至舉行起名儀式,才可帶出室外,給別人看看。
也許有些人覺得,對死者說話或者把新生嬰孩留在室內不讓人看,是相當奇怪的做法。可是,在某些文化、社會裡,一般人都認為死者並沒有真的死去,而是依然生存、仍有知覺的。因此,不論是他們的行為,還是對生死的看法,都深受這種信仰所支配。
死者仍然生存這種想法深植於人們心裡,不少習俗和儀式都與此有關,涉及幾乎生活每個層面。比方說,千千萬萬人相信,人生的各個重要階段,包括出生、青春期、成婚、生兒育女和死亡,都是一個又一個的「路段」,引領人通往祖先所處的靈界。他們也相信,人死後仍能深深影響在世的親友,並能轉世投生,延續生命的循環。
為了確保生命循環中每個階段都能順利過渡,人們跟隨形形色色的習俗,舉行各種各樣的儀式。
-
-
務要提防令上帝不悅的習俗守望台2005年 | 1月1日
-
-
出生和起名儀式
很多與嬰孩出生有關的習俗並無不妥。然而,在某些地方,人們把出生視為生命從靈界轉移到人間的一個過程,真基督徒就必須小心行事了。且看看非洲某些地區,新生嬰兒必須留在室內一段時間,才給起名。時間長短或會因地而異,而時間結束後,就舉行起名儀式。進行起名儀式時,父母會把嬰孩帶到外面,正式介紹給親友,並宣布嬰孩的名字。
論到這個習俗的意義,《認識加納人與加納文化》一書解釋說:「在出生後的頭七天裡,嬰兒被視為『來訪』人間,正從靈界轉移到地上生活。……一般來說,嬰兒會留在室內,不讓外人看。」
那麼,為什麼要等若干時間才給嬰兒正式起名呢?《加納摘記》說:「第八天前,嬰兒還說不上是個人。他跟他所來自的靈界仍舊有點聯繫。」又說:「給嬰孩起名,就會使嬰孩成為實實在在的一個人。所以,父母不會太早給孩子起名,害怕因此令孩子死去。他們通常待肯定孩子能活下去後,才給他起名。……這個轉生儀式,有時也稱為孩子的離房儀式,會把孩子帶來人間。人們認為這個儀式對父母和孩子都影響深遠。」
起名儀式通常由家中一位長輩主持。儀式的細節因地而異,但大致包括奠酒、向祖先禱告,感謝他們保佑孩子安全來到人間,等等。
宣布嬰孩的名字,是儀式的關鍵部分。雖然父母負責為孩子選取名字,但親戚所提出的意見也極受重視。有些名字,在當地語言中可能隱含某些意義,例如「死而復生」、「母親第二次回到人間」、「父親再來」等。有時,人們為孩子選取某些名字,期望藉此令先人打消念頭,不把孩子帶回靈界。
當然,為孩子出生而高興沒有什麼不對,什麼時候給孩子起名也純粹是個人決定。a至於為記念人而選取某個名字,或以名字反映出生時的情況等,這些做法都可以接受。然而,基督徒渴望令上帝歡喜,所以會小心避免某些習俗或儀式,以免令人誤會他們同意新生嬰孩是從靈界來到人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