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穌會怎樣回答?守望台2012年 | 5月1日
-
-
耶穌會怎樣回答?
很多虔誠的教徒認為宗教應該參與政治,因為宗教能發揮強大的力量,有助於解決人類的種種問題。可是,另一些教徒卻認為宗教不應該跟政治扯上關係。你對宗教參與政治有什麼看法呢?這兩股勢力應該攜手合作嗎?
有人說,耶穌基督是「人類宗教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因此,假設我們有機會問耶穌「宗教應該參與政治嗎?」這個問題,他會怎樣回答呢?耶穌在地上時的所言所行清楚回答了這個問題。例如,耶穌在著名的「登山寶訓」中提出一些原則,幫助門徒明白他們在社會中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讓我們看看其中一些要點。
跟人接觸,關心社會
關於基督徒應該怎樣看自己在世上扮演的角色,耶穌說:「你們是地上的鹽。要是鹽不再鹹了,怎樣叫它變回鹽呢?它毫無用處,只好扔到外面讓人踐踏。你們是世界的光。……你們的光也該在人前照耀,這樣人就能看見你們的善行,把榮耀歸於你們的天父。」(馬太福音5:13-16)為什麼耶穌把門徒比作鹽和光呢?
耶穌說他的門徒是地上的鹽,顯示他們要造福的不只是一小撮人而是全人類。耶穌也說他們是世界的光,所以他們的光應該照亮所有渴望認識上帝的人而不只是一小撮人。耶穌打這些比喻,清楚表明他不希望門徒離群索居,與外界隔絕。何以見得呢?
鹽不跟食物混在一起,就不能發揮防腐作用。燈拿走了,就不能照亮房間。正因為這個緣故,耶穌並沒有吩咐門徒要搬到地球某個角落,只跟信徒來往,也沒有叫門徒過與世隔絕的生活。既然鹽必須混在食物裡,燈必須留在房間裡,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基督徒也必須跟別人接觸,才能對他們的生活發揮積極的影響。
「不屬於世界」
然而,耶穌吩咐門徒要跟人接觸和關心社會卻引起了一個問題,就是基督徒應該對政治有什麼看法。耶穌在臨死前曾為門徒祈求上帝,說:「我不是求你從世人當中取去他們,而是求你看顧他們,不讓惡者得逞。他們不屬於世界,正如我不屬於世界一樣。」(約翰福音17:15,16)那麼,基督徒怎能既關心社會又不屬於世界呢?要知道答案,讓我們探討以下三個問題:
● 耶穌對政治有什麼看法?
● 基督徒應不應該參與政治?
● 基督的教誨怎樣造福社會?
[第4頁的精選語句]
耶穌清楚表明他不希望門徒離群索居,與外界隔絕
-
-
耶穌對政治有什麼看法?守望台2012年 | 5月1日
-
-
耶穌對政治有什麼看法?
聖經的福音書記載,耶穌在地上時曾面對一些情況,跟他的政治立場有關。例如,耶穌受浸後不久,魔鬼來引誘他,說可以讓他統治世界。另一次,群眾想擁立他作王。還有一次,一些激進分子要耶穌表態,參與政治改革。耶穌有什麼反應呢?讓我們來看看。
統治世界 根據福音書,魔鬼說可以讓耶穌統治「世上的萬國」。想想看,如果耶穌操有統治世界的大權,他能為受苦受難的人類作出多大的貢獻!對於任何有政治理念,希望改善社會的人來說,這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但耶穌卻斷然拒絕了。(馬太福音4:8-11)既然耶穌這麼關心別人,他一口拒絕魔鬼必定是有充分理由的。
作王 耶穌在地上時,很多人都渴望擁立一個人作王,好為他們解決經濟和政治上的種種問題。群眾看出耶穌能力非凡,很想他加入當日的政治鬥爭。耶穌有什麼反應呢?聖經的執筆者約翰記述:「耶穌知道他們要來拉住他,叫他作王,就再次獨自退到山上去了。」(約翰福音6:10-15)耶穌清楚表明,他是不會參與政治的。
參與政治改革 請留意耶穌被處死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當時,鼓吹脫離羅馬統治的法利賽派和支持羅馬統治的希律黨徒,一起去見耶穌。他們問耶穌,猶太人應不應該納稅給羅馬政府,目的是迫使他在政治上表態。
馬可福音記述了耶穌當時的回應。耶穌說:「『你們為什麼試探我?拿一個羅馬銀元給我看。』他們拿了來。耶穌對他們說:『這是誰的像、誰的名號?』他們說:『是凱撒的。』耶穌說:『凱撒之物要還給凱撒,上帝之物要還給上帝。』」(馬可福音12:13-17)關於耶穌為什麼這樣回應,《宗教與政治——兩個王國的故事》(英語)評論:「耶穌拒絕用政治手段去拯救世人,並清楚說明什麼屬於凱撒,什麼屬於上帝,兩者界線分明。」
耶穌看見人間疾苦,包括貧窮、腐敗和不平,並沒有無動於衷。事實上,聖經說他看見身邊的人境況堪憐,就動了憐憫的心。(馬可福音6:33,34)儘管有些人企圖使耶穌捲入當日種種社會爭議,但耶穌並沒有發起政治運動,去消除社會上不公平的現象。
這些事例表明,耶穌拒絕參與政治,立場十分明確。那麼,今天的基督徒又怎樣?他們應不應該參與政治呢?
-
-
基督徒應不應該參與政治?守望台2012年 | 5月1日
-
-
基督徒應不應該參與政治?
今天真基督徒是不會參與政治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效法耶穌的榜樣,耶穌說:「我不屬於世界」,又對他的門徒說:「你們不屬於世界」。(約翰福音15:19;17:14)請看看基督徒不該參與政治的其中一些原因。
1.人的能力有限 聖經指出,人既無權也沒能力統治自己。耶利米先知說:「人行走也無法確定該走的方向。」(耶利米書10:23)
人沒有被造成可以像鳥那樣在天空飛翔,同樣,人也沒有被造成可以好好地統治自己。關於人間政府的種種局限,歷史家大衛·弗羅姆金指出:「人間的政府都是由人組成的,所以都會犯錯,無法掌握未來。政府固然操有一定的權力,但只是有限的權力。」(《政府的問題何在》)聖經提醒我們不要信賴世人,一點沒錯。(詩篇146:3)
2.邪靈正操控世界 當撒但利誘耶穌,說可以讓他統治世界時,耶穌並沒有否認魔鬼有權把地上的萬國給他。事實上,耶穌後來把撒但稱為「統治全世界的王」。多年後,使徒保羅也形容撒但是「現行制度的神」。(約翰福音14:30;哥林多後書4:4)保羅對其他基督徒說:「我們有一場角鬥……是對抗那些執政的、當權的、統治這個黑暗世界的,對抗天上的邪靈。」(以弗所書6:12)顯然,邪靈正在幕後操縱這個世界,他們才是真正的統治者。知道這一點,我們理應對政治有什麼看法呢?
請想想以下情景:一隻小船在海上被湍急的水流沖擊,只得隨水漂流,船上的人根本無法改變水的流向。同樣,人間的政府正受著力量強大的邪靈牽引,當權者是無法擺脫邪靈操縱的。這些邪靈極力腐化人類,使地球禍患重重。(啟示錄12:12)因此,只有一個比撒但和邪靈能力更高強的個體,才能扭轉這個局面。換言之,只有耶和華上帝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詩篇83:18;耶利米書10:7,10)
3.真基督徒只效忠上帝的王國 耶穌和他的門徒都知道,上帝會在指定的時候在天上設立一個政府,統治全地。聖經稱這個政府為上帝的王國,並指出上帝已經立耶穌基督為王國的君王。(啟示錄11:15)由於這個王國關係到全人類的福祉,因此耶穌傳道時主要就是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路加福音4:43)另外,耶穌也教門徒禱告說:「願你的王國來臨。」為什麼呢?因為通過這個王國,上帝的旨意必能在天上和地上完全實現。(馬太福音6:9,10)
那麼,人間的政府會有什麼結局呢?聖經表明,世上的所有 政府都會被毀滅。(啟示錄16:14;19:19-21)任何人如果衷心相信一切政治勢力快要被上帝的王國消滅,他就理應不會倚靠這些勢力。一個人要是支持這些注定遭受毀滅的政府,其實就是跟上帝敵對了。
雖然真基督徒不會參與政治,但這意味著他們不關心別人,不想造福社會嗎?下一篇文章會解答這個問題。
[第7頁的精選語句]
耶和華見證人致力宣講上帝的王國,而非提倡政治改革
-
-
基督的教誨怎樣造福社會?守望台2012年 | 5月1日
-
-
基督的教誨怎樣造福社會?
上幾篇文章清楚表明,為什麼真基督徒不參與政治。但基督徒可以怎樣做去關心別人,造福社會呢?一個方法是聽從耶穌的吩咐,他說:「你們要去,使所有國族的人做我的門徒,奉父親、兒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浸,我吩咐你們的一切,都要教導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
耶穌吩咐基督徒要傳道教人,使人做基督的門徒,又說他的門徒要成為「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這兩個吩咐是互相關聯的。(馬太福音5:13,14)什麼關聯呢?基督徒的傳道工作對人有什麼益處呢?
基督的教誨——既能防腐又能發光
鹽可以防止食物腐壞。同樣,耶穌吩咐門徒向所有國族的人傳講的信息,也具有防腐作用。人如果願意接受並實踐基督的教誨,就可以免受這個道德敗壞的世界腐化。為什麼這樣說呢?他們會遠避吸煙一類危害健康的惡習,也會努力培養愛心、和平、堅忍、仁慈、良善等美德。(加拉太書5:22,23)基督徒顯出這些美德,能造福社區的人,他們傳講的信息也發揮防腐作用,對社會貢獻良多。
基督徒要成為「世界的光」又是什麼意思呢?正如月亮反射太陽的光,基督的門徒也反映耶和華上帝的「光」。他們一方面傳講聖經裡給人啟迪的信息,另一方面向人行善,藉此反映來自上帝的光。(彼得前書2:12)
耶穌進一步說明,成為照亮人的光和做基督的門徒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耶穌說:「人點燈,不會用籃子蓋著,反而放在燈台上,好照亮家裡的所有人。你們的光也該在人前照耀」。燈點著了,放在燈台上,人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同樣,真基督徒努力傳道,向人行善,也應該是別人清楚見到的。耶穌說,別人看見基督徒的善行,就會把榮耀歸給上帝而不是人了。(馬太福音5:14-16)
整個基督徒群體的責任
耶穌對他的所有門徒說:「你們 是世界的光」,又說「你們 的光也該在人前照耀」。這個任務根本不可能靠一小撮分散在不同宗教裡的人去完成。事實上,整個基督徒群體就是「世界的光」。在全球236個國家和地區的700萬耶和華見證人明白,所有基督徒都要按照基督的吩咐,合力負起傳講聖經信息這個責任。
耶和華見證人傳講的信息以什麼為主題呢?耶穌把傳道工作交託給門徒時,沒有吩咐他們宣傳社會改革、政治改革、政教合一和其他世俗的理念。相反他預告說:「這王國的好消息 會傳遍普天下,對所有國族作見證」。(馬太福音24:14)因此,今天真基督徒聽從耶穌的吩咐,努力不懈傳講上帝的王國,指出只有這個王國才能消滅撒但的邪惡制度,為人類創建正義的新世界。
事實上,福音書的記載顯示,耶穌的傳道工作有兩點值得注意,是跟今天真基督徒的活動有關的。下一篇文章會談談這兩點。
-
-
既盡基督徒的責任,又盡公民的義務守望台2012年 | 5月1日
-
-
既盡基督徒的責任,又盡公民的義務
關於耶穌的傳道工作,有哪兩點值得注意呢?第一,耶穌要改變的是人的內心,而不是政治制度。請留意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所說的話怎樣表明這點。他吩咐門徒要成為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之前指出,「自覺有屬靈需要的人有福了」,又說「性情溫和」「心地純潔」「促進和睦」的人是有福的。(馬太福音5:1-11)耶穌藉此表明,他的門徒必須按上帝的是非標準去調整自己的想法和心態,全心全意事奉上帝,這樣做至為重要。
第二,耶穌看見群眾受苦,感同身受,主動為他們舒憂解困,但耶穌當時的目標並不是要把人間疾苦通通消除。(馬太福音20:30-34)例如,雖然耶穌治好了一些有病的人,但疾病仍然肆虐。(路加福音6:17-19)雖然他解救了一些受壓迫的人,但不公平的現象仍然普遍。雖然他讓一些飢餓的人吃飽了,但饑荒的問題仍然存在。(馬可福音6:41-44)
改變人的內心,暫時緩解困憂
為什麼耶穌主要集中改變人的內心 和暫時緩解 困憂,而不是改變政治制度 和徹底消除 人間疾苦呢?因為耶穌知道,上帝定意在未來指定的時候,通過他的王國毀滅人間的一切政府,把人類苦難的禍根通通消除。(路加福音4:43;8:1)有一次,耶穌的門徒希望他多花點時間治病,但耶穌對他們說:「我們往別處去,到附近的村鎮吧。我也要在那裡傳道,因為我是為這個目的而來的。」(馬可福音1:32-38)耶穌很願意為那些飽受疾病煎熬的人帶來舒解,不過他最著重的始終是傳道,教人認識上帝的話語。
今天,耶和華見證人也盡力效法耶穌。他們傳道時遇到困苦的人,都樂意提出實際的幫助,為他們緩解 困憂。不過,耶和華見證人不會試圖消除 世上種種不公平的現象。他們深信,上帝的王國在未來必根除人間的一切苦難。(馬太福音6:10)跟耶穌一樣,他們著重改變人的內心 而不是政治制度,這樣做很切合實際,因為人類最急需解決的畢竟是道德問題,而不是政治問題。
做個好公民
耶和華見證人也認為,做個好公民是基督徒應盡的義務。因此,他們會尊重和順從政府。他們向人傳道和出版聖經書刊,鼓勵別人做個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可是,假如政府的要求違反上帝的命令,他們就會「服從上帝而不是服從人」了。(使徒行傳5:29;羅馬書13:1-7)
耶和華見證人在社區裡傳道,免費幫助人明白聖經。通過這項聖經教育工作,數以百萬計的人改變了他們的內心,在生活上作出了重大改變。每年有數十萬人因此擺脫了種種惡習,比如吸煙、酗酒、濫藥、賭博和性濫交。他們學會在生活上應用聖經的原則,成為有道德感、盡責的好公民。——見本刊第18頁「聖經真理改變人的一生」一文
此外,很多人因為接受聖經教育,所以更懂得尊重家人,促進彼此間的溝通。由於丈夫妻子、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間學會互敬互愛,結果家庭關係更加融洽。家庭團結和諧,社會自然也更團結和諧。
考慮過上幾篇文章提出的要點後,你會怎樣回答以下問題:聖經贊同宗教參與政治嗎?不贊同,這個答案清晰明確。真基督徒應該做個好公民嗎?應該。那麼,他們可以怎樣既盡基督徒的責任,又盡公民的義務呢?就是聽從耶穌的吩咐,成為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
一個人要是努力實踐基督的教誨,不但使自己和家人得益,也造福社區的人。在你居住的社區裡,耶和華見證人正努力推行聖經教育工作,他們很樂意教你學習聖經。a
[腳注]
a 你也可以登入以下網站www.watchtower.org聯絡耶和華見證人。
[第10頁的精選語句]
耶穌要改變的是人的內心,而不是政治制度
[第11頁的精選語句]
耶和華見證人認為,做個好公民是基督徒應盡的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