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5 3/15 21-24頁
  • 我們沒有退休這回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們沒有退休這回事!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5年
  • 小標題
  • 令他們快樂的因由
  • 甘願作出調整
  • 忍受健康方面的難題
  • 老當益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5年
《守》95 3/15 21-24頁

我們沒有退休這回事!

「我們沒有退休這回事」——每逢你探訪日本東京一個與眾不同的家庭,以上便是這家人給你的感覺。這個家庭有22位男女成員,他們的平均年齡是70歲。將這家人維繫起來的,不是血緣關係,而是一項共同的志趣——海外傳道工作。這家人在全時傳道工作上孜孜不倦,服務的時間加起來共達1026年!家裡三位最年長的成員都生於1910年。成員中有七位在青少年時期已開始參與全時服務;有九位曾親眼目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的王國傳道工作如何從嬰孩時期不斷成長的過程。——以賽亞書60:22。

然而,這棟六層高的前守望台分社大樓卻是個予人鼓勵的地方,這主要跟住在這裡的海外傳道員所表現的精神態度有關。雖然以大部分而言,他們都因年老和健康不良而在體力方面受到限制,這批屬靈戰士卻沒有一個想告老還鄉。日本的見證人將這座大樓完全翻新,並在地庫設了一個王國聚會所和一部載客的升降機。

令他們快樂的因由

這些海外傳道員在委派地區服務了這麼多年,他們已把日本視為自己的家。這個家庭最年長的成員之一說:「去年夏天,我回澳大利亞參加區務大會,過了兩個星期我已感到歸心似箭!」這些海外傳道員熱愛他們服務地區裡的人,並跟這些人養成了深厚的感情。所有海外傳道員都十分珍愛別人的來信或來電,挑起不少昔日的美好回憶。

這些都是辛勤傳道的成果。由於受到對耶和華的愛所推動,這些海外傳道員懷著緊急之感在各種情況下向人傳講上帝的話語。(可參閱提摩太後書4:2。)在日本服務了37年的薇拉·麥凱說:「我們訓練自己保持喜樂,僅是能夠事奉耶和華就足以令我們感到高興了。即使沒有人來應門,我們站在別人門口已經為耶和華作了一個見證。」

這些海外傳道員中有十二位一直保持獨身。他們很高興能夠毫不分心地事奉主。(哥林多前書7:35)格拉迪絲·格雷戈里是其中一位,她以海外傳道員身分服務了43年。她說:「為了有較大自由為耶和華服務,我成為先驅,繼而參加基列學校,然後成為海外傳道員。雖然我沒有為這件事向耶和華起誓,我繼續保持獨身;像許多朋友一樣,我絕沒有為此感到後悔。」

甘願作出調整

雖然有些人隨著年事日高而變得更固執,這些海外傳道員卻樂意作出調整。洛伊絲·戴爾、莫莉·赫倫、莉娜和瑪格麗特·溫特勒起初住在東京一個面積較細小的海外傳道員之家。她們在那裡住了20多年,而且跟地區裡的人已養成深厚感情。兩位溫特勒姊妹在自己的地區裡有40個人經常從她們接受雜誌,莫莉和洛伊絲則有74個。就在這時候,社方邀請他們搬到這座位於東京市中心、樓高六層的海外傳道員之家。莉娜承認說:「起初我感到有點失望和不開心。」但一如往常,她們適應了這項新委派。現在他們有什麼感覺呢?莉娜答道:「很開心,現在社方派了兩名伯特利弟兄來替我們做飯和清潔房子。我們獲得很好的照顧。」他們每個人都同意洛伊絲的話,她說:「耶和華的組織給我們的仁愛照顧,幫助我們緊守崗位。」

諾琳·湯普森也適應了這個新環境。她說:「我有特權跟丈夫[新西蘭人]一起從事區務工作達15年之久,當時全日本每年只舉行一個區務大會。」可是她丈夫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壞,最後她要忍受一生最大的考驗——丈夫在18年前去世。她說:「當時,我之所以能夠繼續從事海外傳道工作,完全有賴於日本各地的弟兄所表現的愛心;此外我也多作禱告,並且在上帝的工作上保持忙碌。」

忍受健康方面的難題

艾伯特·帕斯特是這個海外傳道員之家的監督,他說:「儘管大部分海外傳道員都在健康方面有若干難題,他們還是歡歡喜喜的;渴望努力工作的確是他們的傑出特質。」為了照料這些海外傳道員,社方委派了一位醫生和他的妻子(她本身是護士)在這個家裡服務。

三年前有一天,基列學校第11屆畢業生埃爾茜·谷川突然失去左眼的視力。四個月後,她的右眼也受到影響。埃爾茜說:「有時我感到有點沮喪,因為我不能夠像以往一樣做那麼多工作。但憑著社方提供的種種設施,加上同伴的仁愛協助,我得以繼續從事奉耶和華尋得喜樂。」

桃源真一和妻子正子與埃爾茜是基列同一屆的畢業生;過去幾年,他們在健康方面也飽受考驗。真一是個能幹的講者,但衰退的視力使他無法看見講稿,這的確是個重大挑戰。儘管近年來他經歷過多次大小手術,每逢他提及自己那90歲的聖經學生,就總是禁不住喜上眉梢。

雖然彷彿『肉體上有一根刺』,這些海外傳道員卻對自己的身體缺陷懷有跟保羅相若的看法,保羅說:「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12:7-10)這些海外傳道員的確很剛強!他們每天早上七時參加早晨崇拜。早餐之後,體力許可的人都會出去從事早上的外勤傳道工作。

經常參加傳道工作的人包括理查德和默特爾·城間。默特爾在1978年由於腦動脈硬化引致中風,但她仍繼續跟丈夫一起從事周遊工作,直至1987年11月。現年70歲的理查德照料默特爾的一切起居。他早上5時起來,幫妻子起床、洗澡、穿衣服、化妝,然後用匙喂她進食。接著每天早上,他推著她的輪椅,帶她出去從事外勤傳道工作。他們做一個小時逐戶傳道,然後在巴士站向人作見證。現在默特爾已不能講話,但她最後所說的幾個字是「傳道、傳道」。

為了照顧他們,他們的女兒桑德拉·隅田也搬進這個海外傳道員之家。不久之前桑德拉的丈夫因心臟病發去世。桑德拉曾跟丈夫在關島從事海外傳道工作。她很感激守望台社的仁慈安排,把她調回日本。她說:「我時常覺得自己身在關島,對父母的幫助不大。我的妹妹喬安妮一向在這裡照顧他們。因此後來我有機會搬到這裡來,我感到很高興。自從我丈夫去世以來,知道自己為人所需的確是治療這個創傷的良藥。」

老當益壯

這些海外傳道員雖然年事已高,卻沒有失去海外傳道的精神。(詩篇90:10;羅馬書5:12)杰里·當間和妻子都是第一批派到日本的海外傳道員,他們仍如常到東京市中心的澀谷商業區傳道。他的妻子說:「1949年,這裡是一幢兩層高的建築物,我們從一個防空洞到另一個防空洞向人傳道。現在東京已變成一個大城市了。我們都老了,精力已大不如前。但每次傳道回來,我們都感到十分舒暢。」

莉蓮·薩姆森在日本從事海外傳道工作已有40年,她熱愛自己的服事職務。她說:「我的同伴阿德琳·名幸不得不返回夏威夷去照顧患病的母親,我跟她的聖經學生,一位80歲的婦人,討論聖經。最近這個婦人終於克服了拜祖先的難題,成為王國傳道員。她到神廟告訴那裡的主持和他的妻子,『我已經改信基督教了!』」莉蓮的生活過得很快樂;她在19歲那年毅然放棄了世俗工作,開始先驅服務,她從沒有為這件事感到後悔。

露思·烏爾里克和瑪莎·赫斯結伴從事海外傳道工作已超過45年。他們住在這個海外傳道員之家也有35年。他們很熟悉自己的地區。有一次環務監督問瑪莎:「我可以借你的面孔去做逐戶傳道嗎?」地區裡的人都認得瑪莎,所以主動向她索取雜誌,但環務監督卻連展開談話的機會也很少。

一名女子經常從露思接受雜誌;雖然她由於健康不良而無法閱讀,她仍舊繼續接受,甚至接受了《人類尋求真神》這部精裝書。露思有點猶豫,不知自己是否應該繼續帶雜誌給這個女子,因為看來沒有人會閱讀這些書刊。後來有一天,女子的丈夫拿著《尋求》書來找露思,他說:「這本書真了不起!我從頭到尾把它讀了兩遍。」於是露思跟他和妻子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

這個海外傳道員之家本身也吸引了一些對它感興趣的人。一個晚上,一名年輕男子來到海外之家說:「我知道來這裡會有人教我學習聖經。」於是海外傳道員跟他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他是一家中國餐館的廚師,有一個被見證人開除多年的女子跟他一起工作。傳道員探訪這家餐館時留下了一些雜誌,有人無意中把雜誌帶進廚房去。這位年輕廚師很喜歡這些雜誌,並開始向這位前見證人提出許多問題。她無法回答這些問題,於是告訴他可以去探訪海外傳道員之家。這個年輕男子現在正以服事僕人身分服務,並且成為先驅。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被開除的女子也重返組織,後來她也成為經常先驅。

這個家裡的每個海外傳道員都非常感激耶和華為他們所做的事。他們分別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夏威夷、瑞士和美國,其中有11位是基列海外傳道學校第11屆的畢業生。他們目睹王國工作在日本不斷擴展,並且懷有跟大衛一樣的感覺;大衛說:「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過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詩篇37:25)這些海外傳道員深深感激上帝的仁愛照顧,他們決心繼續事奉耶和華,永不退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