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你有權選擇
    血可以怎樣拯救你的生命?
    • 你的權利受到承認

      今日在許多地方,病人有無可侵犯的權利去決定他會接受什麼治療法。「有關知悉實情而同意的法律是基於兩個大前提的:首先,病人有權獲得充分的資料去對醫生所提議的治療法作出一項知悉實情的選擇;第二,病人可以選擇接受或不接受醫生的提議。……除非我們把病人視為有權拒絕,也有權接受或帶有條件地接受,不然有關知悉實情而同意的理論基礎便消失無遺了。」——《知悉實情的選擇——法律理論與臨床實踐》,1987年。a

      有些病人在試圖行使這項權利時遭遇反對。反對可能來自對於扁桃體切除術或對於抗生素懷有強烈感覺的朋友。或者一位醫生堅信自己所提出的建議是對的。一位醫院辦事人員甚至可能根據法律或經濟的利益而不同意病人的主張。

      「許多矯形外科醫生不願對[見證人]病人施手術,」納爾遜(Carl L. Nelson)醫生說。「我們相信病人有權拒絕任何類型的醫藥治療。如果在技術上我們能夠提供安全的外科手術,同時避免使用某種治療法,例如輸血,我們就應當加以考慮。」——《骨關節外科雜誌》,1986年3月。

      體貼的病人不會迫使醫生使用醫生所不擅長的治療法。可是,正如納爾遜醫生指出,許多忠於職守的醫生能夠顧慮到病人的信仰。一位德國官員提出忠告說:「醫生不能因為覺得在醫治耶和華見證人方面,他無法盡量使用所有的醫療措施,……就拒絕予以幫助。即使向醫生打開的機會受到限制,他仍然有責任要提出協助。」(Der Frauenarzt, 1983年5月-6月)照樣,設立醫院並非僅是要牟利,而是要一視同仁地造益所有人。天主教神學家迪瓦因(Richard J. Devine)聲稱:「雖然醫院必須在醫藥上盡量設法保全病人的性命和健康,但是,院方必須留意所用的醫藥護理不至觸犯病人的良心。再者,醫院必須避免各種形式的逼迫,從哄騙病人至取得法庭命令強制執行輸血不等。」——《衛生進步》雜誌,1989年6月。

      與其訴諸法庭

      許多人同意法庭並不是解決個人醫療問題的適當地方。你若揀選抗生素療法,但別人卻使法庭強迫你接受扁桃體切除術,你會有什麼感覺呢?醫生可能希望提供他認為最佳的醫療護理,但他卻沒有責任要尋求法律幫助去將你的基本權利踏在腳下。既然聖經將禁戒血與避免姦淫置於同一的道德水平,強迫基督徒接受輸血便等於強迫人接受性行為——強姦。——使徒行傳15:28,29。

      可是,《對輸血作知悉實情後的同意》(1989年)一書報導,有些法庭每逢見到病人由於堅持宗教立場而甘冒某項危險,便如此深感不安,以致「作出若干法律上的例外——你可以說是法律上的假定——去容許輸血發生。」他們可能為此辯護,說事情牽涉到妊娠或父母有兒女要照顧。「這些都是法律上的假定,」該書說。「有法定資格的成年人是有權拒絕接受治療的。」

      有些堅持要施行輸血的人忽視了一件事實:見證人並不拒絕所有的治療法。他們只是拒絕一種治療法,而這種治療法甚至專家也說是充滿風險的。醫學上的難題通常可以用若干種不同的方法去處理。一種方法有這項風險,另一種有那項風險。法庭或醫生能夠彷彿家長一般知道那種風險「牽涉到你的最大福利」嗎?這個問題應當由你自己去決定。耶和華見證人堅決認為他們不想別人擅自為他們作出決定;這乃是他們在上帝面前所負的個人責任。

      一個法庭若強迫你接受一種你所憎惡的治療方法,這對你的良心和你的生存意志有什麼影響呢?德雷賓格(Konrad Drebinger)醫生寫道:「一種醫療野心若促使人強迫病人接受某種治療法而罔顧病人的良心,以致僅在身體上加以醫治,對病人的心靈卻予以致命打擊,那就大錯特錯了。」——Der Praktische Arzt, 1978年7月。

  • 你有權選擇
    血可以怎樣拯救你的生命?
    • [第20頁的附欄]

      美國:「個人自主權的道德觀念強調取得病人同意是必需的,有關個人未來的決定應當由當事人自行去作。必須取得病人同意的法律理由則是:不得病人同意而採取的醫療行動足以構成人身攻擊。」——《對輸血作知悉實情後的同意》,1989年。

      德國:「病人的自決權比予人幫助及保全生命的原則更為重要。由於這緣故:醫生不能違反病人的意願而進行輸血。」——Herz Kreislauf, 1987年8月。

      日本:「在醫藥世界裡沒有什麼是『絕對的』。醫生相信現代醫學是最佳的途徑而加以跟從,但他們不應當把每項細節均視為『絕對』而強迫病人接受。病人也必須享有選擇的自由。」——《南日本新聞》,1985年6月28日。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