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河記警醒!2000年 | 7月8日
-
-
雙河記
《儆醒!》駐印度通訊員報導
印度次大陸有兩大生命之河,滋養了億萬蒼生。兩河的出處相隔不遠,都在世界最高山脈的雪嶺,然後各自浩浩蕩蕩地流過2400多公里,主要經過兩個國家,最後分別流進兩個大海裡。兩條河分別是兩個古代文明的搖籃,也各自目睹兩個主流宗教的誕生。人們都感激這兩條河給人的恩澤,其中一條河至今仍然受人崇拜。這兩條河叫什麼名字?印度河與恆河,恆河現今稱為甘加河。
人類要有水才能生存繁衍,所以早期的文明都在河流兩岸發展。有時候人們把河流奉為男女神仙,所以早期的記錄往往給披上了神話的外衣。這說法對於印度河跟甘加河的歷史來說尤其真實,而甘加河在印度又稱為甘加河聖母。
印度教徒和佛教徒都認為西藏的岡底斯山和附近的馬納薩羅韋爾湖是神靈居住的地方。人們長久以來相信有四條大河從這個湖經過動物的口流出。獅泉河是印度河,孔雀河是甘加河。
以前的西藏人不歡迎外來探險家到來。但在1811年,有一個東印度公司的英國獸醫經過數度喬裝,竟走遍了整個西藏。他指出雖然確實有些山澗流入馬納薩羅韋爾湖,卻沒有河流從這湖中流出。一直到了20世紀初,人們才找到了印度河跟甘加河的源頭。印度河的源頭在西藏境內喜馬拉雅山脈北部,甘加河則是在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的冰洞裡流出。
古代文明的誕生地
人們相信最早期的印度次大陸居民一度向東遷移,進入印度河谷。考古學家在這裡的哈拉帕,還有摩亨朱達羅等發掘區,找到了高度文明的遺跡。20世紀頭幾十年的這些發現改變了印度早期居民是原始遊牧部落的想法。四千多年以前的印度文明如果說不上超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起碼旗鼓相當。排列工整的街道、多層的樓房和公寓、出色的下水道和化糞池、龐大的糧倉、廟宇和供淨身儀式用的澡堂,這些證據無不指向一個進步的都市文明。有些發現暗示印度跟美索不達米亞和中東有貿易往來,印度河就成為通往深入內陸數百公里的阿拉伯海的樞紐。
數百年後,由於自然災害——也許是地震或者河水泛濫,印度河谷的都市文明日漸衰落,因而難以抵受來自亞洲中部遊牧部落(通稱雅利安人)排山倒海的侵略。城市的居民從河邊撤走,本來沿印度河發展的古代文化於是移向印度南部,時至今日,住在這裡的達羅毗荼人依然是印度的大族群。
-
-
雙河記警醒!2000年 | 7月8日
-
-
兩河至今如何
四千年前人們結集在印度河與甘加河的岸邊,為的是維持生命,到了今天,人們對河水的需求變得更殷切。為了供水給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龐大人口,兩條河必須受到小心管制。(參閱16-17頁的地圖。)由於河水流經超過一個國家,所以須要制定國際性的協議。巴基斯坦建築了許多堤壩,其中一條灌溉用的堤壩是長3公里、高143米的德爾貝拉壩,這是世界上其中一條最大的堤壩,一共用了1億4800萬立方米泥土填成。
-
-
雙河記警醒!2000年 | 7月8日
-
-
[第16,17頁的附欄或地圖]
澎湃的印度河
印度河由眾多川流匯集而成,所以哪裡才是真正的源頭,一直都眾說紛紜。不過說這條大河發源自喜馬拉雅山脈的高岡就肯定不會錯。河水向西北方奔流320公里,匯合其他溪流,流過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高原。河水流過拉達克區,漸漸接近印度邊境,其間穿越群山,在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的峭壁之間沖刷出一條水道。現在印度河進入印度國境,在560公里的距離間,驟然下降了3700米。河水向北方往下流,然後急速轉彎,繞過喜馬拉雅山脈西面山腳,並在那裡跟從興都庫什山脈湧出的大河——吉爾吉特河——匯合。河水接著向南方穿越巴基斯坦。印度河水在山隙間擠過,猛力地左穿右插,最後到達平原,流過旁遮普。旁遮普的意思是「五河」,因為這裡有五條支流——比亞斯河、薩特萊傑河、拉維河、傑赫勒姆河、傑勒布河——像張開五指的巨掌,流入印度河,陪著印度河完成這全程2900公里的偉大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