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羅馬尼亞
    200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1944年9月1日,德軍撤退,我和151個弟兄以及其他囚犯從塞爾維亞的博爾集中營被解往德國。有時,我們在田邊拾到少許甜菜,就分來吃。無論有什麼,我們都一同享用。如果有人太虛弱不能走路,強壯的弟兄就用手推車載他繼續前行。

      我們終於來到火車站,休息了大約四個小時,大家就合力卸下貨物,把兩個無蓋的車廂騰空,然後上火車離去。車廂裡很擠,大家只能站著。我們沒有禦寒衣物,每人只有一條毛毯。下起雨來,我們只好用毛毯擋雨,就這樣過了一夜。第二天早上10點,列車抵達一個村落時,車頭被兩架飛機投下的炸彈炸壞了,不能開動。我們的車廂緊接著火車頭,但我們全都安然無恙。發生這起事故後,我們的火車接上另一個火車頭,就繼續向目的地進發。

      火車走了100公里後,在另一個車站停了兩個小時。這裡有些男女挽著裝了馬鈴薯的籃子。我們以為他們是賣馬鈴薯的,誰知錯了。原來他們是我們的基督徒弟兄姊妹。他們聽到我們的遭遇,知道我們必定很餓,所以給我們每人三個煮熟的大馬鈴薯、一片麵包和少許食鹽。這些彷彿來自「天上的嗎哪」使我們有氣力熬過接著的48小時。12月初,我們來到匈牙利的松博特海伊。

      我們在松博特海伊過冬,只有從雪地裡挖出來的玉米吃。1945年3月和4月,這個美麗的市鎮被炸彈轟炸,滿街都是身首異處的屍體。許多人被活埋在瓦礫中,有時我們會聽到他們的呼救聲。我們用鐵鏟和其他工具救出了一些人。

      我們周圍的房屋都被炸彈擊中,但我們所住的房子卻沒有。每當聽到空襲警報,人人都慌忙躲藏。起初我們也亂跑,但很快發覺跑也沒用,因為沒有什麼地方是安全的。後來,我們留在原來的地方,並盡量保持鎮靜。不久,押解我們的衛兵就常常跟著我們,他們說或許因為我們的緣故,他們也能得到上帝的保護。4月1日,即我們留在松博特海伊的最後一晚,炸彈前所未見地如雨落下。我們留在房子裡唱歌讚美耶和華,感謝他幫助我們保持內心的安寧。(腓立比書4:6,7)

      第二天,衛兵下令起程前往德國。我們有兩輛馬車。我們坐馬車和徒步走了約100公里,來到離蘇聯邊界13公里的一個森林。一個有錢的地主讓我們在他那裡過了一夜。次日衛兵釋放了我們。我們實在很感謝耶和華,因為他在身體和靈性上都扶持我們。我們彼此含淚話別,有的徒步,有的坐火車,各自回家去。

  • 羅馬尼亞
    200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1940年10月,德軍佔領羅馬尼亞。在這段極端艱難的日子,羅馬尼亞的弟兄跟位於瑞士的中歐辦事處失去了聯絡。

      由於大多數羅馬尼亞的見證人都住在特蘭西瓦尼亞,馬丁·毛焦羅希便由布加勒斯特遷到特蘭西瓦尼亞的特爾古穆列什居住。他的妻子馬麗亞由於健康問題,早些時候已遷到那裡。帕姆菲爾·阿爾布和妻子埃列娜曾在布加勒斯特分部服務,他們遷到北面較遠的巴亞馬雷。毛焦羅希和阿爾布弟兄分別在這兩個城市,重新把傳道工作組織起來,並且祕密印製《守望台》。他們的同工特奧多爾·莫拉則留在布加勒斯特繼續統籌羅馬尼亞其餘地區的傳道工作,直至1941年被捕為止。

      在這段困難重重的日子,弟兄依然忙碌地傳道,小心翼翼地把握時機分發聖經書刊。舉個例,他們刻意在公眾場所(例如餐館、火車車廂)留下冊子,希望有人會拿來閱讀。他們也留心聽從聖經的吩咐,經常聚在一起,在屬靈方面互相鼓勵,互相照顧。當然,他們這樣行,也要避免引起別人的疑心。(希伯來書10:24,25)他們怎樣做呢?住在鄉村的人習慣在收割時候聚在一起交往。農夫彼此幫忙,收割莊稼,之後便聚在一起開開玩笑,說說故事。弟兄們便趁這個機會,把基督徒聚會安排在這個場合舉行。

      「四面受壓」

      毛焦羅希弟兄在1942年9月被捕,但他在獄中繼續統籌傳道工作。阿爾布弟兄和妻子也被捕,跟他們一起的還有大約1000個弟兄姊妹。他們大部分被拷打後,收監6個星期左右,就被釋放。另外,約有100個見證人,包括幾個姊妹,都因為持守基督徒的中立立場被判監2至15年不等。此外,有5個弟兄被判處死刑,但後來改判終身監禁。武裝警察甚至趁黑夜闖進民居,把婦孺強行帶走,使他們的家畜無人照料,家宅被賊匪搜掠一空。

      在拘禁營地,一隊衛兵負責「迎新」。他們把囚犯的腳綁起來,然後用力按住他,不許他動。另一個衛兵用纏了金屬絲的橡皮棒猛打囚犯的腳,犯人被打至骨折、趾甲脫落和皮膚青腫,甚至像樹皮般脫落。教士在巡視集中營時,看見見證人被虐待,就譏笑說:「你的耶和華在哪裡?他能救你出去嗎?」

      弟兄們雖「四面受壓」,卻「沒有被棄」。(哥林多後書4:8,9)他們甚至以王國的希望安慰其他囚犯。有些囚犯接受了好消息,特奧多爾·米龍是其中之一。特奧多爾的家鄉在特蘭西瓦尼亞東北面的托普利察村。二次大戰前,特奧多爾認定上帝禁止殺人,於是拒絕入伍。1943年5月,他被判入獄5年,之後不久,他在獄中遇上馬丁·毛焦羅希、帕姆菲爾·阿爾布和其他見證人囚犯。特奧多爾願意跟見證人學習聖經,他進步很快,幾個星期後就獻身給耶和華。可是,怎樣受浸呢?

      機會終於來到,特奧多爾和另外約50個羅馬尼亞的見證人,被解往一個由納粹黨控制的拘禁營地,這個營位於塞爾維亞的博爾鎮。他們繞道前往博爾鎮,途中在匈牙利的亞斯貝雷尼作短暫停留。在那裡,另有百多個說匈牙利語的弟兄加入他們的行列。在亞斯貝雷尼期間,衛兵派幾個弟兄到河邊打水。衛兵信任他們不會逃走,於是讓他們自由行走。特奧多爾跟他們一起去,並在河裡受了浸。衛兵押著囚犯乘火車離開亞斯貝雷尼,然後轉內河船往博爾鎮。

      博爾鎮的拘禁營囚禁了6000個猶太人、14個基督復臨派教徒和152個見證人。特奧多爾憶述:「那裡的環境十分惡劣,不過耶和華眷顧我們。一個富同情心、經常到匈牙利公幹的衛兵,幫助弟兄把聖經書刊帶進營裡。每逢這個衛兵出差,他熟悉和信任的見證人就替他照顧家人,所以他跟弟兄像一家人一樣。這個衛兵是陸軍中尉,營裡將有什麼事發生,他會先通知我們。營裡有15個基督徒長老,他們安排每週舉行3個聚會。只要聚會的日子無需輪班工作,弟兄都會參加。平均每個聚會約有80人出席。另外,我們也舉行耶穌基督受難紀念聚會。」

      有些拘禁營准許外面的見證人帶食物和其他物品給營中的弟兄。1941年至1945年間,大約有40個見證人從特蘭西瓦尼亞、比薩拉比亞和摩爾多瓦被送到特蘭西瓦尼亞的希博特集中營。每天,營裡的弟兄要到當地的木材廠工作。由於營裡食物短缺,住在附近的見證人,每星期都帶食物和衣服到工廠給弟兄。回到集中營之後,他們會按弟兄的需要,把物品分給他們。

      弟兄的善行對同囚的人和衛兵是個美好的見證。衛兵觀察到耶和華見證人是負責任和值得信任的人,因此願意給見證人若干程度的自由,這些自由是其他囚犯不會享有的。希博特集中營有一個衛兵後來甚至接受真理,成為見證人。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