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窺探未見的世界——從中有何啟發作用?
    警醒!2000年 | 8月22日
    • 當時俄國化學家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斷定元素絕不是偶然產生的。在1869年3月18日,他的一篇題名為「元素體制概要」的論文終於得以在俄國化學會中宣讀出來。他在論文中宣稱,某類體制其實並不那麼受機遇操縱……而是受某種肯定而準確的原則所支配」。

      門捷列夫在這份著名的論文中預告說:「我們仍然應該預期會發現許多未知的 簡單體;例如一些跟鋁和硅相似的元素,一些原子量在65和75之間的元素。」門捷列夫為16種新元素預留下空位。有人要他為這個預測提出證據,他回答說:「我沒有必要提出證據。大自然的法則跟語法規則不同,大自然的法則是絕對不會有例外的。」他補充說:「我看人們一旦發現我所謂的未知元素,注意我們的人就會多起來了。」

      果然不出所料!《美國百科全書》解釋說:「在接著的15年間,科學家先後發現鎵、鈧、鍺,也發覺這些元素的特性跟門捷列夫所預告的非常吻合,於是肯定了元素周期表的準確性,它的作者也就出了名。」到了20世紀初,所有現存的元素都被人發現了。

      事實清楚擺在眼前,正如化學家埃爾默·毛雷爾指出:「這麼美妙的安排絕少可能碰巧而來。」面對元素的和諧秩序碰巧而來的可能性這個問題,化學教授約翰·克利夫蘭·科思倫有以下評論:「[門捷列夫]預告的原子後來全部被人發現,這些原子的特性又跟他的預測幾乎完全一樣,這足以排除任何這樣的可能性。從來沒有人把他的偉大總結稱為『周期性巧合 』,只有人稱之為『周期性法則 』。」

  • 窺探未見的世界——從中有何啟發作用?
    警醒!2000年 | 8月22日
    • [第9頁的圖片]

      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利用元素周期表,斷定元素不是碰巧而生的

      [鳴謝]

      Courtesy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