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你到哪裡去,我也要到哪裡去」
    守望台2012年 | 7月1日
    • 拿俄米和路得在伯利恆安頓下來之後,路得開始想:怎樣才能養活自己和婆婆呢?她知道,在耶和華給他子民以色列人的律法中,有些規定是為了照顧窮人而設的,其中一個規定是窮人可以在收割的時候,拾取收割的人遺下的穀物,以及長在田邊和農田角落裡的莊稼。c(利未記19:9,10;申命記24:19-21)

      那時是收割大麥的時候,按照現代的曆法,很可能是四月左右。路得到田裡去,看看誰會讓她拾取遺下的莊稼。她碰巧來到一個叫波阿斯的人的田裡,波阿斯是一個很有錢的地主,也是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親屬。根據律法,路得有權利拾取遺下的莊稼,但她並沒有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反而先問准了監督收割的年輕人。那人同意了,路得就馬上開始工作。(路得記1:22-2:3,7)

      收割工人用鐮刀割下大麥,路得緊跟在後面,不斷彎腰拾起遺下或掉下來的麥穗,再把麥穗捆成捆,然後拿到脫穀場去,等到晚一點才來打穀。這確實是耗時費力的工作。路得整個早上不停地幹活,身體越來越疲累。可是她繼續工作,只是偶爾停下來擦擦額上的汗,到中午才去「房子裡」——很可能是一個給工人遮陽和休息的棚子——簡單地吃點東西。

      路得大概沒想過會有什麼人注意到她,但波阿斯留意到她,並問那個年輕的監工她是誰。波阿斯敬畏上帝,他常常向自己的工人,包括那些打散工的和外族的,都這樣打招呼說:「願耶和華與你們同在」,工人們也用同樣的話來回應他。波阿斯的年紀比路得大很多,他很關心路得,就像關心自己的女兒一樣。(路得記2:4-7)

      波阿斯親切地稱路得為「女兒」。他叫路得繼續來他的田裡拾麥穗,並囑咐路得要待在他的侍女旁邊,免得被其他工人欺負。中午時,他又給路得吃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他還說了一些話去稱讚和鼓勵路得。他說了什麼呢?(路得記2:8,9,14)

      路得問波阿斯,她只是一個外族女子,何德何能,竟然值得他的恩待。波阿斯就說,他知道她怎樣照顧和孝順婆婆。這很可能因為拿俄米曾在伯利恆的婦女面前稱讚路得,而她的話傳到了波阿斯的耳中。波阿斯也知道路得已經歸信耶和華,因此他對路得說:「願耶和華照你所做的獎賞你。你來投靠以色列的上帝耶和華,留在他的翅膀底下,願他給你十足的賞賜。」(路得記2:12)

      這番話必定令路得大受鼓勵!波阿斯說得很對,路得已經決定投靠耶和華上帝,留在他的翅膀底下,就像雛鳥緊緊依偎著母鳥,好得到保護一樣。路得感謝波阿斯的安慰和鼓勵,然後繼續工作,直到日落。(路得記2:13,17)

      路得就像今天很多人一樣,要在經濟困境中掙扎求存,但她以行動顯示出對上帝的信心,確實值得我們效法。路得從不認為其他人有義務要幫助她,相反,她對別人給她的任何恩惠,都滿心感激。她也不覺得為了所愛的人,長時間做粗活是丟臉的事。對於別人的建議,比如說怎樣工作比較安全、跟誰一起工作比較好,她都樂意接受,並且照著做。最重要的是,她從沒有忘記,真正能夠保護她的是天父耶和華上帝。

  • 「你到哪裡去,我也要到哪裡去」
    守望台2012年 | 7月1日
    • c 這麼有愛心的律法,肯定是路得在家鄉時連聽也沒聽過的。在當時的近東地區,寡婦沒有得到什麼照顧。一本參考書說:「一般女子在丈夫死後,要靠兒子供養,如果沒有兒子,她也許要賣身為奴,要不就淪為妓女或死掉。」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