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
    守望台1995年 | 3月15日
    • 『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

      1900多年前,耶穌基督說了以上的話;當時他正在提醒門徒,要防備有害的宗教主張和習俗。(馬太福音16:6,12)馬可福音8:15的記載則說:『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為什麼耶穌要提及希律呢?因為有些撒都該人屬於一個稱為希律黨的政治組織。

      何以耶穌需要提出這項特別警告呢?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豈不都公然與耶穌為敵嗎?(馬太福音16:21;約翰福音11:45-50)不錯,他們的確這樣行。可是,後來他們當中有些人卻歸信了基督教,然後試圖強要基督徒的會眾接受他們的主張。——使徒行傳15:5。

      另一方面,門徒由於自小受到宗教領袖的薰陶,也許不知不覺模仿了他們的行事方式。有時,具有這種背景足以妨礙人明白耶穌的教訓。

      為什麼法利賽派和撒都該派的教義如此有害呢?只要看看耶穌日子的宗教情況,我們便可以明白箇中原因了。

      宗教分裂

      論到第一世紀的猶太社區,歷史家馬克思·雷丁寫道:「猶太教的各會眾是各自為政的,他們甚至堅要維持這種狀況。……由於對聖殿和聖城的尊榮受到大力強調,人們時常對國家的統治者表現極度的藐視。」

      這的確是一種可悲的屬靈情況!但是什麼因素導致這種情況呢?並非所有猶太人都住在巴勒斯坦。由於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希臘人並不把祭司看作領袖),這導致猶太人不再尊重耶和華的祭司安排。(出埃及記28:29;40:12-15)此外,受過高深教育的平信徒及文士的影響也是不容忽略的。

  • 『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
    守望台1995年 | 3月15日
    • 撒都該人

      撒都該這個名字可能取自所羅門日子的大祭司撒督。(列王紀上2:35,《新世》腳注)撒都該人是個保守的教派,他們代表聖殿和祭司的權益。法利賽人聲稱所操的權柄來自受過高深教育和為人敬虔,但撒都該人則聲稱自己的權柄來自家世和地位。直至公元70年聖殿被毀為止,他們一直反對法利賽人擅自作出的各項規定。

      撒都該人除了否定預定得救論之外,對於摩西五經沒有明文提及的任何教訓——即使這些教訓是上帝話語的其他部分曾經提及的——都一概不接納。事實上,他們「覺得為這些事而爭辯好的」。(《猶太百科全書》)這使我們想起有一次他們與耶穌爭辯復活的問題。

      撒都該人用一個曾有七個丈夫的寡婦的比喻向耶穌問道:「當復活的時候,她是七個人中哪一個的妻子呢?」當然,這個假設的寡婦不論有14個抑或21個丈夫,都沒有多大關係。耶穌解釋說:「當復活的時候,人也不娶也不嫁。」——馬太福音22:23-30。

      由於意識到撒都該人只承認摩西而不接受其他的聖經執筆者,耶穌於是引用摩西五經的話去證明他的論點。他說:「論到死人復活,你們沒有念過摩西的書荊棘篇上所載的嗎?上帝對摩西說:『我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馬可福音12:26,27。

      大力迫害耶穌和他的跟從者

      撒都該人相信應當運用權術去應付其他國家而非等候彌賽亞來臨——究竟他們是否相信彌賽亞會來臨其實頗成疑問。他們與羅馬人協議由他們負責管理聖殿,因此他們不想彌賽亞出現以致影響到他們的利益。撒都該人認為耶穌威脅到他們的地位,於是與法利賽人合謀要殺死耶穌。——馬太福音26:59-66;約翰福音11:45-50。

      撒都該人熱中政治,這使他們順理成章地效忠羅馬而高聲喊道:「除了凱撒,我們沒有王。」(約翰福音19:6,12-15)耶穌從死裡復活之後,帶頭阻撓基督教傳播開去的就是撒都該人。(使徒行傳4:1-23;5:17-42;9:14)公元70年聖殿被毀之後,這個團體就不再存在了。

      仍要保持警醒

      耶穌的警告無疑是十分適切!我們的確需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在這方面,我們只需看看古代猶太人和今日基督教國所結的壞果子,就可以明白這點了。

      截然不同的是,在環球各地超過7萬5500群耶和華見證人的會眾裡,勝任的基督徒長老都「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提摩太前書4:16)他們承認整本聖經都是上帝所感示的。(提摩太後書3:16)他們絕沒有擅自篡改上帝的話語或提倡自己的宗教主張;相反,他們團結一致地接受一個基於聖經的組織的指引。本刊乃是這個組織用來向人提供教導的主要工具。——馬太福音24:45-47。

      這導致什麼結果?普世各地有千百萬人得以明白聖經、加以實踐,並且也教導別人認識其中的真理。這使他們的靈性大大得益。如果你想看看這件事正怎樣成就,我們熱切邀請你與最鄰近的耶和華見證人會眾聯絡,或寫信給本刊的出版者也行。

  • 『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
    守望台1995年 | 3月15日
    • 在另一個場合,耶穌談及『吃我的肉、喝我的血』,許多人都大起反感。(約翰福音6:48-55)但是萊特富特指出,「在猶太學堂裡,人經常把『吃喝』用在比喻的意義上」。他也留意到,《塔木德經》曾提及「吃彌賽亞 」。

      毫無疑問,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見解對第一世紀的猶太人深具影響。可是,耶穌卻很適當地總是考慮到聽眾的知識和經歷。這項因素,連同其他特質,使耶穌成為偉大的導師。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