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編排家庭時間表,從事屬靈活動
    月報2005年 | 5月
    • 編排家庭時間表,從事屬靈活動

      1 耶穌在登山寶訓裡勸勉聽眾「不斷先追求王國和他的正義」。(太6:33)為了優先照料屬靈的事,一家人需要好好安排各樣屬靈活動。時間表是個管用的辦法。不妨運用第6頁的表格,花幾分鐘為家人編排一星期的時間表。有的家庭喜歡做些小手工,製作一些圖形代替文字貼在時間表上,有的喜歡直接寫上有關的活動。

      2 編排時間表時,參考本頁的樣本可以得到一些啟發。你會注意到,本頁的時間表只列出四樣基本的活動:(1)參加會眾聚會,(2)跟家人傳道,(3)家庭研讀,(4)閱讀每日經文。如果要「看清哪些事更為重要」,就得好好安排這些活動。(腓1:10)有關這四樣屬靈活動的建議載於第4,5頁。

      3 你家庭的時間表不應該只包括上面四樣活動。你們也許會一起預習聚會資料。這個安排也應該列在時間表裡。閱讀每日經文之後,或另一個時候,你們或許會讀一兩章聖經,也應該在時間表裡記下這個安排。如果某個時候你們通常會有些消遣活動,也不妨在時間表裡注明。

      4 編排家庭時間表時,要考慮各人的生活,配合他們的需要。隔一段時間之後,再檢討這些安排的成效。如果有需要,就加以調整。

      [第3頁的附欄]

      時間表(樣本)

      早上 下午 晚上

      星期日 每日經文

      公眾演講聚會、

      《守望台》研究班

      星期一 每日經文 家庭研讀

      星期二 每日經文 書籍

      研究班

      星期三 每日經文

      星期四 每日經文 傳道

      訓練班、

      傳道

      工作聚會

      星期五 每日經文

      星期六 每日經文

      跟家人

      傳道

      (雜誌日)

      [第6頁的附欄]

      家庭時間表(樣本)

      早上 下午 晚上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

      每日經文 每日經文 每日經文 每日經文 每日經文 每日經文 每日經文

      公眾演講 傳道訓練班 書籍研究班 家庭研讀 跟家人傳道 閱讀聖經 消遣活動

      聚會 傳道工作

      《守望台》 聚會

      研究班

  • 家庭時間表——參加會眾聚會
    月報2005年 | 5月
    • 家庭時間表——參加會眾聚會

      1 如果你是基督徒父母,你當然希望兒女長大後,愛戴和事奉耶和華,最後在上帝應許的新世界裡得享永生。但你要怎樣做,才能幫助兒女以敬拜耶和華為念呢?一個主要方法是以身作則,給兒女樹立榜樣。(箴20:7)一個姊妹的母親也是耶和華見證人,她提到母親的榜樣說:「我們從來不問媽媽去不去聚會,她一定會去。」母親的榜樣使她牢牢記住,聚會是非常重要的。

      2 你的家人清楚明白聚會的目的嗎?聚會的資料能激勵我們繼續遵行上帝的旨意。跟弟兄姊妹的交誼,也叫我們大受鼓勵。(賽54:13;羅1:11,12)不過,我們出席基督徒聚會的主要目的,卻是「要在會眾聚集的時候稱頌耶和華」。(詩26:12)基督徒聚會讓我們有機會崇拜上帝,向他表明我們衷心愛戴他。

      3 「要仔細留意」 既知道聚會的神聖目的,我們就得仔細留意,不要慣常地因次要的事而錯過聚會。(弗5:15,16;來10:24,25)因此,你編排家庭的常規活動時,要先注明聚會的時間,並且不讓任何事務佔去這些時間。這樣,你就能確保出席聚會是整家人優先考慮的活動。

      4 我們讀到弟兄的經歷,知道他們怎樣克服重重障礙,力求出席聚會和大會,我們不是大受激勵嗎?你的環境也許沒有那麼艱難,但相信也要應付一些問題,才能經常參加聚會。撒但不住地施加壓力,使我們在事奉耶和華方面倍感困難。可是,你要讓兒女看出,你們一家決心出席聚會,毋懼困難。這樣,你就能給兒女一份永誌不忘的屬靈禮物了。

  • 家庭時間表——傳道工作
    月報2005年 | 5月
    • 家庭時間表——傳道工作

      1 耶和華看見年輕人讚美他的名,實在欣喜萬分。(詩148:12,13)在耶穌的日子,「嬰孩和吃奶小兒的口」發出讚美上帝的話。(太21:15,16)同樣的情形也在今天發生。父母們,你們可以怎樣幫助兒女熱心傳道,讚美耶和華呢?正如上一篇有關聚會的文章指出,關鍵在你的榜樣。一個父親所說的話,反映出天下父母的心聲:「孩子不總是依你的話去做,卻通常會模仿你的行為。」

      2 一個由敬虔父母教養成人的姊妹回憶說:「星期六早上,我們從來不用問父母會不會出去傳道,我們知道一定會去。」同樣,你也可以定下時間表,好使全家每週一起傳道。這樣,兒女就能看出傳道是刻不容緩的工作。全家一起傳道,孩子可以學習你的榜樣,你也可以觀察他們的傳道技巧和言行舉止。

      3 按部就班的訓練 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喜愛傳道工作,就得預先跟他們練習,讓他們有份參與這件工作。上一段提到的姊妹也說:「我們不是僅僅跟著父母,看他們怎樣傳道。我們也有份參與,即使只是按按門鈴,留下一份傳單。我們為每個週末的活動作妥準備,清楚知道自己要說什麼。」你也可以在家庭研讀或其他時候,用幾分鐘時間跟兒女一起為每週的傳道工作做好準備,這樣兒女就能得著所需的訓練了。

      4 全家一起傳道還讓你有機會教導孩子愛真理。一個基督徒父親經常帶著女兒走10公里的路,到另一個村莊去分發傳單。女兒回味著昔日歡樂的時光,說:「爸爸利用我們一起走路的時間,把真理灌輸到我心裡。」(申6:7)你為家人編排時間表,讓整家人一起參加每週的傳道工作,願你也得到同樣的福樂。

  • 家庭時間表——家庭研讀
    月報2005年 | 5月
    • 家庭時間表——家庭研讀

      1 身為基督徒父母,你能夠給孩子最好的,莫過於把愛耶和華的心灌輸給他們。每個星期,你在家裡舉行聖經研讀,就是這樣做的大好機會。(申6:5-7)無論你的配偶是否信主,你是否單親父母,經常舉行家庭研讀,就能幫助孩子親近你,以及親近耶和華了。

      2 著手安排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跟家人編定時間經常研讀。要是不知道該在什麼時候研讀,何不全家商量一下呢?(箴15:22)如果孩子還很年幼,也許可以一星期研讀多次,每次時間不長。要定下最適合自己家庭的時間表。請把家庭研讀包括在家庭活動中,定下時間,決心實行。

      3 你可以研讀什麼呢?有些家庭預習《守望台》或書籍研究班的研讀文章。有些家庭則討論寫給年輕人的資料。一位弟兄有兩個年幼子女,他說:「孩子把研讀看作一週大事,因為我們用話劇形式把《我的聖經故事書》的內容演出來。這樣,孩子有深刻的印象,也明白故事的教訓。這比我們每次能讀多少資料重要得多。」

      4 每週研讀 家庭研讀要經常舉行,並讓人人都樂於參與。如有突發事情,日子和時間可略為調整。有時,研讀的資料也可改變一下。可是,任何改動都不該破壞家庭研讀的習慣。一個女兒說:「要是研讀時間改變,爸爸就會把新的時間貼在冰箱的門上,讓大家知道。」作出努力,保持家庭研讀習慣,實在值得稱讚!你繼續按照「耶和華的意思管教[兒女],糾正他們的思想,把他們撫養成人」,表明你愛他們,也愛天父。(弗6:4)

  • 家庭時間表——閱讀每日經文
    月報2005年 | 5月
    • 家庭時間表——閱讀每日經文

      1 仁愛的父母每天都為兒女悉心預備有營養的食物。但比較重要的是,給兒女提供上帝話語的屬靈養分。(太4:4)你能夠增強他們的屬靈食慾,好叫他們「靠[上帝的話語]成長,以至得救」。(彼前2:2)方法之一是,安排時間一家人天天閱讀每日經文和有關的評論。你會安排哪個時候跟家人討論每日經文呢?

      2 早餐或晚飯時 在一天的開始,一家人討論每日經文,有助於我們整天都想及耶和華。(詩16:8)一個母親安排時間,趁兒子吃早餐時,同他閱讀當天的經文和評論。兒子上學之前,他們還一起禱告。由於這緣故,兒子的信心受到強化,面對國家主義的問題時,緊守基督徒的立場;也有力量抗拒異性引誘,並勇敢地向老師和同學作見證。雖然在學校裡他是惟一的耶和華見證人,卻從沒有孤軍作戰的感覺。

      3 如果早上討論每日經文不大可行,或者可以安排在較晚的時間,例如晚飯時,一起討論。有些家庭也在吃飯時談談傳道經歷,說說讀經心得。許多人都很回味這些飯桌上的時光,認為是一家人共聚最歡樂的時候。

      4 晚上 對有些家庭來說,晚上休息之前是沉思每日經文最合適的時候。一家人也可以在這個時間一起禱告。兒女天天聽見你談及耶和華,天天聽見你向上帝禱告,就會感受到耶和華的確是真實的。

      5 你善用《天天考查聖經》,給孩子灌輸真理知識,耶和華必定會賜福給你。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