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

      第84,85頁的圖片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的簡介

      地理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沿海多沼澤,有稀樹草原和種了植物的高原,內陸有高山。西非有三條大河,即岡比亞河、尼日爾河和塞內加爾河,都源於幾內亞。

      第83頁的地圖

      國民 塞拉利昂有18個原住族群,其中門德族和滕內族是最大的。克里奧爾人則是重獲自由的黑人的後代,大多住在弗里敦附近。幾內亞有30多個族群,最大的三個族群是富拉尼族、曼丁哥族和蘇蘇族。a

      宗教 塞拉利昂約百分之60的人是伊斯蘭教徒,其餘的大多自稱是基督徒。幾內亞約百分之90的人是伊斯蘭教徒。兩國的人大多數也同時信奉非洲傳統宗教。

      語言 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語言。塞拉利昂的通用語是克里奧爾語,是從英語、歐洲語言和非洲語言衍生出來的。幾內亞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兩國都有約百分之60的人是文盲。

      民生 兩國大部分人都是農民,自給自足。鑽石差不多佔塞拉利昂出口收益的一半。幾內亞是世上鋁土礦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糧食 人們常常說:「今天沒吃米飯,就像什麼也沒吃!」另外,人們也常吃「富富」,也就是用煮熟的木薯搗成的黏薯泥,通常跟肉類、秋葵和酸醬一起吃。

      氣候 沿海地區又熱又潮濕。高地較涼快。旱季有來自撒哈拉的乾燥的風,一吹就是好幾天,令溫度下降,遍地塵埃。

      a 一些族群有多個名稱。

      塞拉利昂

      幾內亞

      面積

      7萬1740平方公里 (2萬7699平方英里)

      24萬5857平方公里 (9萬4926平方英里)

      人口

      609萬2000

      1174萬5000

      2013年度傳道員人數

      2039

      748

      傳道員與人口比率

      2988

      1萬5702

      2013年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參加人數

      8297

      3609

  • 1915年至1947年 早期的情況(第一部分)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第86頁的圖片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

      1915年至1947年 早期的情況(第一部分)

      真理之光初現

      1915年,一些人從英國帶著聖經書刊回到塞拉利昂,於是好消息傳到了這裡。同年7月左右,在南美的圭亞那(蓋亞那)出生的艾爾弗雷德·約瑟夫來到弗里敦。他當時31歲,於同年較早時候在西印度群島中的巴巴多斯(巴貝多)受了浸,成為耶和華的僕人。他是第一個來到弗里敦的傳道員。他受聘做機車工程師,住在克萊因鎮鐵路部的宿舍,距離弗里敦木棉樹大約3公里(2英里)。他很快就開始向同事傳講聖經信息。

      第86頁的圖表

      1916年,艾爾弗雷德的老同事從巴巴多斯來到弗里敦,跟他一起傳道。這個同事名叫倫納德·布萊克曼,他母親埃爾薇拉·休伊特曾幫助艾爾弗雷德認識真理。倫納德住在艾爾弗雷德隔壁,他們倆定期討論聖經,又向朋友和其他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分發聖經書刊。

      後來,艾爾弗雷德和倫納德發現弗里敦的田地「已經發白了,可以收割莊稼了」。(約翰福音4:35)1923年,艾爾弗雷德寫信給在美國紐約的世界總部,說:「塞拉利昂有很多人都對聖經感興趣,你們可不可以派一些人到這裡來幫助他們,並推廣傳道工作?」總部回覆說:「我們一定會派人來!」

      第88頁的圖片

      「聖經布朗」和妻子安東尼婭

      艾爾弗雷德回憶說:「幾個月後的某個星期六夜晚,我意外地接到一個電話。

      「對方問:『是不是你寫信給守望台社,請求派傳道員來?』

      「我說:『是的。』

      「電話中傳來洪亮的聲音:『我就是他們派來的人。』

      「說話的是威廉·布朗。他和妻子安東尼婭以及年幼的女兒當天剛剛到達,住在蓋恩福德酒店。

      「第二天早上,當倫納德和我正在進行每週聖經討論的時候,門口出現了一個高大的身影,正是威廉·布朗。他對傳道非常熱心,想在第二天就發表公眾演講。於是我們馬上租下弗里敦最大的禮堂威爾伯福斯紀念堂,並籌劃了四個公眾演講,第一個就在接著的星期四晚上發表。

      「我們幾個逢人便講,又通過報章和傳單為演講做宣傳。我們擔心沒有多少本地人會響應,但事實證明我們過慮了。演講當晚,有大約500人把禮堂擠得滿滿的,當中有不少還是弗里敦的教士。我們開心極了!」

      在一個小時的演講裡,布朗弟兄引用了很多經文,並用幻燈機把經文投射出來。他一再重申:「這不是布朗我說的,而是聖經說的。」聽眾對演講讚嘆不已,每逢精彩之處就報以掌聲。令聽眾折服的不是布朗弟兄出色的口才,而是他根據聖經提出的有力證據。在場有個來自教會的年輕人高聲說:「布朗先生真了解聖經!」

      第90頁的圖片

      1930年

      布朗弟兄的演講在弗里敦引起了很大反響,人們蜂擁前來聽他演講。在接著的星期天,他又在擠得滿滿的禮堂裡發表了一個演講,名為「往返陰間!誰在那裡?」當晚布朗弟兄陳述的真理確鑿有力,使得一些教會的中堅分子決定脫離教會。

      最後的一個星期,當布朗弟兄發表名為「現今活著的千百萬人會永遠不死」的第四個演講時,來聽的人非常多,弗里敦的一個市民憶述:「教會不得不取消當晚的崇拜活動,因為所有信徒都去聽布朗弟兄的演講了。」

      由於布朗弟兄總是運用聖經,強調要以聖經為準,因此有人開始叫他「聖經布朗」。後來人們一直用這個外號叫他,這個外號漸漸傳遍了西非。布朗弟兄以這個外號為榮,直到走完了地上的人生旅程。

  • 1915年至1947年 早期的情況(第二部分)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

      1915年至1947年 早期的情況(第二部分)

      與「格鬥士」交鋒

      弗里敦的教士看到信徒都愛聽布朗弟兄的演講,不禁妒火中燒。《守望台》1923年12月15日刊(英語)報導:「教士們發動攻勢,利用報章打壓真理,布朗弟兄多次作出回應,而報章就把雙方的話都刊登出來。」大家都清楚看出教士的話毫無道理,教士最後沉寂下來,而聖經真理卻傳遍了遠近,許多讀報的人紛紛索取聖經刊物。教士們本來想讓上帝的子民沉寂下來,但耶和華「叫他們所行的惡事歸到自己身上」。(詩篇94:21-23)

      為了維護教士,教會的一群叫做「格鬥士」的年輕人,宣布舉行一連串的公眾聚會打倒「羅素主義」(教會將關於上帝王國的真理稱為「羅素主義」)。於是,布朗弟兄公開提出挑戰,要跟「格鬥士」辯論,這件事被某個報章編輯刊登了。不過,「格鬥士」不肯應戰,還指責那個報章編輯。他們又禁止布朗弟兄參加他們的公眾聚會,因此艾爾弗雷德·約瑟夫就代替他去了。

      「格鬥士」在巴克斯頓紀念教堂舉行聚會,巴克斯頓紀念教堂是弗里敦循道公會的著名教堂。艾爾弗雷德回憶說:「在問答環節裡,我就聖公會的教條、三位一體和另外幾個不符合聖經的教義提出疑問。最後,主席不許人再發問。」

      當晚在場的「格鬥士」有一個聽過「聖經布朗」演講,他叫墨爾本·加伯,也就是那個曾說「布朗先生真了解聖經!」的年輕人。他仔細思量所聽到的,深信自己找到了真理,於是請布朗弟兄教他聖經。布朗弟兄請他到家裡來參加每週舉行的《守望台》研究班。雖然遭到家人反對和離棄,加伯卻在屬靈方面迅速成長,很快就跟另外幾個人一起受了浸。

      撒但試圖把剛萌芽的傳道工作摧毀,結果以失敗收場。弗里敦的市長告訴「格鬥士」們:「他們所做的,如果出於人,就不會長久;如果出於上帝,你們就阻止不了。」(使徒行傳5:38,39)

      布朗家族的宗教

      1923年5月初,布朗弟兄打電報給倫敦的分部辦事處,索取更多書刊。5000本書很快就運來,不久又有其他書刊運到。布朗弟兄繼續舉行公眾聚會,吸引了幾千個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前來聆聽。

      同年較後時間,《守望台》報導說:「[塞拉利昂的]傳道工作迅速擴展,布朗弟兄想要一個助手。克勞德·布朗正前去幫忙,他原是西印度群島的人,住在[加拿大的]溫尼伯。」

      克勞德·布朗傳講好消息多年,飽經試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因堅守基督徒的中立而在加拿大和英國坐過牢,受過虐待。克勞德在塞拉利昂傳道四年,大大強化了當地的弟兄姊妹。

      保利娜·科爾憶述:「我在1925年受浸。受浸前,克勞德弟兄很認真地問我問題。

      「他問:『科爾姊妹,你明白你從《聖經的研討》學到的知識嗎?我們不希望你因為不明白聖經道理而離開真理。』

      「我說:『克勞德弟兄,我把學過的讀了一遍又一遍,我一點也不懷疑!』」

      第93頁的圖片

      保利娜·科爾

      後來,保利娜事奉耶和華60多年,做了多年特別先驅。她在1988年走完了她在地上的人生路。

      「聖經布朗」也留意幫助別人在屬靈方面培養好習慣。艾爾弗雷德·約瑟夫憶述:「早上遇到布朗弟兄時,他常常會這樣說:『早上好,約瑟夫弟兄,你今天好嗎?今天的經文是什麼?』如果我答不上來,他就會說每天閱讀《每日嗎哪》[現稱《天天考查聖經》]是很重要的。於是第二天早上起來,我馬上就讀當日經文,免得又答不上來。起先,我不大知道布朗弟兄這樣訓練我對我來說有多寶貴,但後來我明白了。」

      「聖經布朗」的努力產生了美好的成果。1923年,弗里敦建立了一群會眾,並且有14個人受浸。其中一個新受浸的弟兄叫喬治·布朗,令會眾裡的布朗家庭增至三個。這三家人都熱心傳道,結果很多弗里敦人稱「聖經研究者」的宗教為「布朗家族的宗教」。

  • 1915年至1947年 早期的情況(第三部分)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

      1915年至1947年 早期的情況(第三部分)

      傳到各省各地

      弗里敦會眾熱愛聖經真理,心裡火熱,「全神貫注於傳講神聖的話語」。(使徒行傳18:5)艾爾弗雷德·約瑟夫回憶說:「我經常在大摩托車上綁一箱聖經書刊,托馬斯·格蘭特或他的親兄弟西爾維斯特則坐在我身後,一起去弗里敦周邊的鄉村和小鎮『勸人信教』。」

      1927年之前,傳道員大多在弗里敦市內外傳道,那一帶稱為科勒尼(意即殖民地)。從1928年開始,每年雨季之前,會眾都會租一輛大轎車到各省去傳道,由墨爾本·加伯帶隊,那些不能去的就贊助旅費。他們傳道所到的村鎮,東至凱拉洪,南至利比里亞(賴比瑞亞)邊境附近。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他們都會回去探訪那些對聖經感興趣的人,進一步幫助他們。

      大約在那個時候,布朗弟兄去了西印度群島,回來時開著一輛小汽車,是頭一批進入塞拉利昂的小汽車之一。車上安裝了一個音量強大的音響系統,專為向公眾傳道而設計。布朗弟兄常常把車子停在公共場所,並播放激昂的音樂吸引群眾,然後發表一個簡短的演講或播放錄音演講,又請群眾上前索取聖經書刊。這輛車後來被稱為「會說話的車子」,引起了廣泛的注意,也吸引了許多人來聽演講。

      第95頁的圖片

      勇敢地作見證

      接下來,布朗弟兄把傳道工作擴展到一個未開發的地區,即西非除塞拉利昂以外說英語的地區。20世紀20年代後期,他展開一連串的傳道旅程,去了岡比亞、加納、利比里亞和尼日利亞(奈及利亞)。布朗弟兄在每個國家都找到一些對聖經感興趣的人,但尼日利亞人看來特別喜愛屬靈的事。1930年,布朗弟兄一家就從弗里敦搬到拉各斯去,並在那裡繼續督導西非的傳道工作。

      今天,西非的耶和華見證人超過50萬

      1950年,布朗弟兄身體越來越差,不得不回牙買加去。雖然如此,他在西非的工作已有豐碩的成果。布朗夫婦在那裡服務了27年,看到傳道員從2個增加到1萬1000多個。他們親眼目睹了以賽亞的預言應驗:「渺小的族要增長千倍,微弱的國要變為強盛。」(以賽亞書60:22)大約60年後的今天,西非的耶和華見證人已經超過50萬,構成了一個「強盛的國」。

      受限制卻仍堅定不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塞拉利昂人被徵召入伍,但當地的耶和華見證人堅守基督徒的中立。(彌迦書4:3;約翰福音18:36)英國政府錯誤地把他們當做顛覆分子,監視他們的活動,又把他們的聖經書刊列為違禁品。有一次,弗里敦的海關人員沒收並燒掉了運來的書刊。有些弟兄甚至因擁有聖經書刊而被捕,但很快就獲釋了。a

      雖然受限制,但耶和華見證人仍舊傳道。保利娜·科爾說:「有艘船常常來塞拉利昂,一個弟兄在船上當服務員,經常帶些《守望台》給我們,我們就用打字機複製文章的內容,供聚會使用。我們也印製一些跟聖經有關的傳單,分發給別人。弟兄們也繼續發表公眾演講,播放盧述福弟兄在電台發表演講的錄音,尤其是在遠離市區的鄉村。」

      他們所做的顯然蒙耶和華悅納。資深的長老兼特別先驅詹姆斯·賈勒特憶述:「大戰期間,我做石匠,有一位年長的姊妹送了一本名為《逃難者》的冊子給我。當時弗里敦有很多難民,所以冊子的題目很吸引我。我當晚就閱讀冊子,馬上意識到這是真理。第二天早上,我去找那個姊妹,向她多要幾本給我的三個兄弟。後來,我們四個都接受了真理。」

      大戰於1945年結束時,弗里敦會眾有32個傳道員。他們一直緊守忠義,積極參與屬靈活動。他們已預備妥當,希望接下來能做得更多。

      邀請人參加公眾聚會的運動

      1945年8月29日,在每週的傳道工作聚會上,弗里敦會眾討論1944年12月刊的《公報》(現稱《王國傳道月報》)所宣布的運動:每群會眾都要在各自地區中的「每個城市、鄉鎮和村莊」宣傳並舉行一系列四個公眾演講;每個演講長一小時,由一位年滿18歲在傳道訓練班表現出色的弟兄發表;系列演講發表完了之後,弟兄們要把各地區中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分成組,進一步幫助他們。

      弗里敦的傳道員有什麼反應?他們傳道工作聚會的記錄如下:

      主席:「你們認為我們該怎樣開展這個運動?」

      弟兄甲:「塞拉利昂人跟美洲人不一樣,我們不能預期會像美洲那樣成功。」

      弟兄乙:「我也這麼想。」

      弟兄丙:「試試也不妨啊。」

      弟兄丁:「但真的不容易啊!」

      弟兄戊:「就算不容易,我們也必須跟從耶和華組織的指引。」

      弟兄己:「但在這裡成功機會不大啊。」

      姊妹甲:「無論如何,《公報》就是這麼說的,我們試試吧!」

      於是他們就照著做了。從弗里敦的海岸,向東南至博城,向北部高原至卡巴拉城,弟兄們在學校教室、市集廣場和私人家裡舉行聚會。這次運動令會眾對傳道更熱心,結果「耶和華的話語日益興旺,傳遍遠近」。(使徒行傳12:24)

      儘管如此,傳道員仍須要在傳道方面接受訓練,而耶和華也給予所需的幫助。

      a 有關禁令於1948年取消。

  • 1945年至1990年 「帶領很多人歸義」——但以理書12:3(第一部分)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第102頁的圖片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

      1945年至1990年 「帶領很多人歸義」——但以理書12:3(第一部分)

      基列畢業的特派傳道員來了

      1947年6月,從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畢業的三個弟兄查爾斯·菲茨帕特里克、喬治·理查森、休伯特·格雷沙姆來到弗里敦。他們是第一批奉派前來塞拉利昂的特派傳道員,後來又有更多特派傳道員到達。

      第102頁的圖表

      特派傳道員看出本地的弟兄姊妹很想向人傳道,但教導能力須要提高,就著手教他們怎樣進一步幫助對聖經感興趣的人,怎樣主持聖經研究。(馬太福音28:20)特派傳道員也告訴他們關於會眾聚會和神治安排的最新指示,又安排在威爾伯福斯紀念堂舉行一個公眾聚會。當日有450人參加,令特派傳道員非常高興!隨後,特派傳道員還安排每週用一天專門分發雜誌。這大大激勵了會眾,並為後來的增長奠下了基礎。

      與此同時,特派傳道員還不得不努力適應塞拉利昂的氣候。1948年有一份分部報告說:「塞拉利昂的氣候令人很難受。一年中有6個月是雨季,雨又大又急,一場接一場,有時甚至會連續下兩個星期。旱季極其炎熱,十分潮濕。」早期來塞拉利昂的歐洲人把這裡稱為「白人墓地」。由於瘧疾、黃熱病和其他熱帶疾病肆虐,特派傳道員相繼病倒,不得不離開塞拉利昂。

      本地的傳道員難免為此氣餒,但還是堅持不懈地傳道。從1947年到1952年傳道員的最高人數從38人增長到73人。在弗里敦附近的滑鐵盧鎮,先驅們努力傳道,結果建立了一群會眾。弗里敦外圍的基斯和惠靈頓也建立了新的小組。看來塞拉利昂的傳道工作是時候擴展了,傳道員還需要什麼呢?

      強化人心的探訪

      1952年11月,一個30來歲個子高挑的美國人從弗里敦的碼頭上岸,來到這個喧鬧的城市。他就是耶和華見證人世界總部派來的米爾頓·韓素爾。他曾這麼說:「我看到的是一個現代化城市,比世上許多地方都乾淨得多,令我很驚訝。……道路都鋪好了,商店擠滿了人,車輛很新,人流不斷。」

      韓素爾弟兄來到弗里敦的特派傳道員之家,距離著名的木棉樹兩條街。他告訴聚集在一起的弟兄,塞拉利昂將會得到更大的幫助。在接著的星期天,253人來到威爾伯福斯紀念堂,聆聽韓素爾弟兄宣布一連串令人振奮的消息:將在塞拉利昂設立分部辦事處、安排分區監督探訪、舉行分區大會、在基斯成立一群會眾,並大大擴展各省份的傳道工作。聽眾都十分興奮!

      韓素爾弟兄憶述:「聽眾不斷說『庫謝』,意思是『太好了!』。弟兄們興高采烈,天黑才離開會堂……有的還唱起歌來。」

      剛來到塞拉利昂的特派傳道員威廉·努希,受委任督導新分部辦事處的工作。威廉曾在美國的一些賭場做發牌員,為了做基督徒而辭了職。他堅守正義的原則,因而贏得了塞拉利昂的傳道員的愛戴和尊重。

  • 他們都想看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

      他們都想看

      第105頁的圖片

      1956年,弗里敦的弟兄放映了影片《新世界社會的活動》。事後他們這麼說:

      「我們租了弗里敦最大的禮堂,發出了1000個邀請,不知道有多少人會來。影片放映之前的半個小時,只來了25個人;接著的15分鐘,又來了100個人;沒多久,500個座位就坐滿了;另有100人很樂意站著看。可是,還有500人站在外面,進不來。他們願意等下一場嗎?他們說:『願意!』雖然下著雨,他們還是在外面等!」

      這些年來,塞拉利昂有8萬多人曾看過這部影片和耶和華見證人製作的其他精彩影片。

  • 1945年至1990年 「帶領很多人歸義」——但以理書12:3(第二部分)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

      1945年至1990年 「帶領很多人歸義」——但以理書12:3(第二部分)

      尊重上帝所賜的婚姻安排

      威廉·努希的工作開始上軌道後,發現有些傳道員並沒有遵守耶和華就婚姻所定的標準。有些人只是同居,並沒有到民政部門註冊結婚;有些人則跟從當地的習俗,待女方懷孕,確保能生孩子之後才去註冊。

      因此,1953年5月,分部辦事處寫信給各群會眾,清楚解釋聖經就婚姻所定的標準。(創世記2:24;羅馬書13:1;希伯來書13:4)分部鼓勵同居的人在某個時間之前註冊,否則就有可能被會眾開除。(哥林多前書5:11,13)

      大部分傳道員都很願意接受糾正,但有些人卻認為沒有必要作出調整,依然故我。兩群會眾有過半數的人停止跟耶和華的組織交往,但忠於上帝的人反而更熱心傳道,這清楚表明耶和華正賜福給他們。

      後來,經過弟兄們一番努力,弗里敦的王國聚會所成為政府認可舉行婚禮的場所。1954年9月3日,受政府認可的婚禮首次在聚會所舉行,之後政府還授權一些合資格的弟兄在全國七個區域主持婚禮。結果,有更多對聖經感興趣的人註冊結婚,符合資格做傳道員,傳講聖經的好消息。

      第107頁的圖片

      在王國聚會所舉行婚禮

      很多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娶了幾個妻子,他們也努力符合上帝的標準。住在邦特的塞繆爾·庫珀憶述:「1957年,我開始帶著兩個妻妾聚會,沒多久就參加傳道訓練班。有一天,我奉派發表一個演講,題目跟基督徒的婚姻有關。我為演講搜集資料時,看出必須遣走小妾。我把決定告訴親屬,他們全都反對。小妾為我生了一個孩子,妻子卻不孕,但我已經下了決心要按聖經原則去做。想不到小妾回娘家後,妻子竟然開始懷孕生孩子!現在我有五個孩子都是曾經不孕的妻子生的。」

      住在幾內亞邊境的奧諾雷·卡馬諾是另一個對聖經感興趣的人。他留下元配,遣走了兩個小妾。元配很欣賞他的做法,更加尊重聖經。其中一個小妾雖然因被遣走而難過,卻也欣賞前夫謹守聖經原則。她要求學習聖經,後來更獻身事奉耶和華。

      人人都知道耶和華見證人尊重婚姻

      今天,在塞拉利昂和幾內亞,人人都知道耶和華見證人尊重婚姻。弟兄姊妹忠於配偶,為上帝的教誨增了光,顯揚了創立婚姻安排的上帝。(馬太福音19:4-6;提多書2:10)

      弗里敦會眾出現分裂

      1956年,又有兩個基列畢業生查爾斯·查普爾和妻子蕾瓦來到弗里敦。他們前往特派傳道員之家途中,看到一個叫他們大吃一驚的巨型廣告牌,宣傳將在威爾伯福斯紀念堂發表的一個聖經演講。查普爾弟兄說:「講者是『耶和華見證會』的代表瓊斯。」

      在此之前幾年,自稱是受膏基督徒的瓊斯帶領一些人脫離了弗里敦會眾。這些人聲稱自己才是耶和華的「真」見證人,說特派傳道員是從基列來的騙子,他們和那些服從上帝組織代表的人胡說八道。

      當會眾宣布開除瓊斯和一些支持他的人之後,情況變得更糟。查普爾弟兄說:「這個宣布令一些弟兄很震驚,因為他們主張包容異見者。有幾個公開表示不滿,和另一些人繼續跟叛道者來往,又干擾聚會和傳道工作。這些人聚會時坐在一起,所坐的地方成了所謂的『異見區』。他們大多數最終都離開了真理,但有的卻在屬靈方面康復過來,成為熱心的傳道員。」

      由於大多數人都決心忠於上帝,上帝的靈得以在會眾中暢通無阻。翌年,海外特訪監督哈利·阿諾特探訪弗里敦之後說:「塞拉利昂在這一年的增長,是近年來最大的。我們很有理由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教導基西族人

      阿諾特弟兄探訪塞拉利昂之後不久,查爾斯·查普爾就收到一個弟兄的信,來自鄰國利比里亞。這個弟兄是基西族人,很想向他在塞拉利昂的親屬傳道。基西族住在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和幾內亞接壤的地方,那裡都是山嶺和山谷。看來有很多說基西語的人很想了解聖經。

      由於大多數基西族人都不會讀寫,所以弟兄們在科因杜舉辦了一些識字班,教人學習聖經的基本真理。這些班吸引了數以百計的人參加。查爾斯說:「不久識字班裡就有5個人成為傳道員,後來增加到10個,15個,20個。他們這麼快就接受真理,做傳道員,令我多少有點懷疑。不過我想錯了,他們大多數人不但對上帝忠心,而且熱心傳道。」

      這些熱心的新傳道員很快就把好消息傳到科因杜以外的地區,甚至傳入鄰國幾內亞。他們沿著延綿起伏的山路,步行幾個小時到各個農舍和村莊傳道。當時的分區監督埃利埃澤·奧伍杜韋說:「一連幾個星期,有時一連幾個月,我們都沒有聽見過汽車聲。」

      基西族弟兄姊妹撒下和澆灌王國的種子,而上帝就令種子發芽生長。(哥林多前書3:7)一個失明的年輕男子聽見真理後,把《這王國的好消息》冊子共32頁的內容都牢記在心。傳道和主持聖經研究時,他能隨意把某個段落的內容背出來,叫旁觀者讚嘆不已。一個失聰的婦人接受真理後有了很大的改變,以至她的弟媳婦不惜走超過10公里(6英里)的路來參加聚會。

      傳道工作在基西族當中發展得很快,先後有兩群會眾建立起來。大約有30個傳道員開始做先驅。科因杜的鎮長也對真理感興趣,還捐了一塊地用來建王國聚會所。在凱拉洪舉行的分區大會有500多人參加,後來那裡也建立了一群會眾。沒多久,在塞拉利昂的耶和華見證人中,就有一半是基西族人了,而基西族佔全國人口比例還不到百分之二。

      然而,不是人人都喜歡看到這樣的發展,尤其是基西族的宗教領袖。他們滿心嫉妒,決心把這個威脅他們地位的宗教除去。他們是怎樣發動攻擊的?經過如何?

  • 1945年至1990年 「帶領很多人歸義」——但以理書12:3(第三部分)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

      1945年至1990年 「帶領很多人歸義」——但以理書12:3(第三部分)

      抵抗「薄洛會」

      在科因杜附近的一個村莊,有些男子在學習聖經並經常參加聚會,他們成了基西族宗教領袖的第一批攻擊對象。跟大多數基西族男子一樣,他們原本屬於薄洛會,一個熱衷於行通靈術的神祕社團。基列畢業並在塞拉利昂服務過的特派傳道員詹姆斯·門薩說:「這些聖經學生不肯參加跟邪靈有關的儀式,薄洛會的頭目憤怒若狂。他和手下毆打他們,偷走他們的財物,焚燒他們的房子,又用鎖鏈把他們鎖起來,丟在叢林裡想要餓死他們。大酋長也慫恿薄洛會的人繼續迫害行動。雖然這樣,這些聖經學生卻毫不動搖。」

      科因杜的弟兄報了警,薄洛會的頭目、他的同黨和大酋長被抓了起來,受到審判和嚴厲的懲處,大酋長被暫停職務差不多一年。這次勝訴廣為人知,令很多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勇氣大增,前來參加聚會。後來,大酋長的態度改變了,開始對真理產生興趣。當他所在的地區舉行分區大會時,他還為前來參加大會的弟兄姊妹提供住宿的地方,甚至捐出一隻肥大的母牛。

      薄洛會有些領袖試圖用另一個方法攻擊見證人,就是狡詐地「以法令謀害人」。(詩篇94:20)薄洛會裡一些從政的人向議會提交議案,想要禁止耶和華見證人的活動。查爾斯·查普爾說:「但大酋長起來維護我們,告訴議會他跟我們學聖經有兩年了,說我們的組織在政治方面嚴守中立,又教育人,提升人們的道德水平。大酋長更公開表示希望成為我們的一分子。議會裡還有另一個人曾跟我們學過聖經,也贊同他,最後議案被撤銷了。」

      他們嘲弄他說:「讓上帝給你飯吃吧!」

      那些脫離神祕社團的人都受到家人猛烈反對。科因杜有個十幾歲的年輕人叫喬納森·塞盧,家中四代都是物神祭司,而他本來也在受訓做祭司。他開始學聖經後,就拒絕參加跟邪靈有關的儀式,丟掉祭品。他的家人猛烈反對他,不讓他上學,他去聚會就不給他飯吃。他們嘲弄他說:「讓上帝給你飯吃吧!」但喬納森毫不動搖。他不但沒有捱餓,還學會讀寫。後來,他成為正規先驅,更開心地看到母親接受了真理。

      國內其他地區的發展

      1960年,許多地方都有會眾,甚至偏遠地區也有小組,例如在博城、弗里敦、基斯、科因杜、隆薩、馬布拉卡、馬克尼、莫揚巴、洛科港、滑鐵盧和遠在北方的卡巴拉。那年,塞拉利昂傳道員的人數從182急增到282。許多特別先驅從加納和尼日利亞來到塞拉利昂,強化人數日增的會眾。

      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大多來自兩個族群:住在弗里敦一帶的克里奧爾人和住在東部省份的基西族。隨著好消息繼續傳播,其他族群也開始響應真理,包括庫蘭科族、林姆巴族、北方的滕內族、南方的門德族和其他族群。

      1961年,弗里敦東會眾把他們的王國聚會所呈獻給上帝。後來,科因杜會眾又呈獻了用泥磚建成、有300個座位的王國聚會所,這個聚會所也可以用來做大會堂。沒多久,40個長老參加了塞拉利昂首屆王國職務訓練班。在這不平凡的一年快要結束的時候,弟兄們又積極參與向公眾分發《聖經新世界譯本》的運動,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第116頁的圖片

      1961年,在塞拉利昂舉辦的王國職務訓練班,威廉·努希(後排,正中),查爾斯·查普爾(中排,右二),蕾瓦·查普爾(前排,右三)

      耶和華顯然賜福給他的子民。1962年7月28日,萬國聖經研究會,即耶和華見證人在許多國家設立的法人團體,向塞拉利昂政府註冊,成為受認可的宗教團體。

      在幾內亞展開傳道工作

      現在來看看鄰國幾內亞(舊稱法屬幾內亞)的情況。1958年之前,幾個弟兄路過當地時曾簡單地向一些人作過見證,但傳道工作受到當時的法國殖民政府反對。1958年,機會之門打開了,幾內亞宣布脫離法國的統治,成為一個獨立的共和國。

      同年較後時期,三十歲出頭、來自達荷美(現稱貝寧)講法語的弟兄曼努埃爾·迪奧戈,開始在弗里亞鎮一個鋁土礦場工作,弗里亞在首都科納克里以北約80公里(50英里)。曼努埃爾很想在這個未開發地區傳道,於是寫信給法國分部索取刊物,又請求派特別先驅前來協助。他在信的結尾說:「這裡有很多人對聖經感興趣,我求耶和華令這裡的傳道工作有成果。」

      法國分部回信鼓勵曼努埃爾,又請他盡量留在幾內亞,時間越長越好。分部也派了一個特別先驅來探訪他,在傳道方面訓練他。曼努埃爾大受激勵,一直留在弗里亞熱心傳道,直到1968年去世為止。

      1960年,海外特訪監督威爾弗雷德·古奇探訪科納克里,發現還有兩個非洲弟兄在那裡傳道。古奇弟兄建議,由塞拉利昂分部代替法國分部督導幾內亞的工作。這個安排自1961年3月1日開始。一個月後,幾內亞第一群會眾就在科納克里成立。

      屬靈的光照進雨林

      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也傳到幾內亞南部。基西族人法拉·邦多從利比里亞回到家鄉福代杜,福代杜在蓋凱杜西面13公里(8英里)。他把《從樂園的失落到樂園的復得》這本書帶回去,雖然不識字,卻能夠用書中的插圖向族人講解聖經。邦多弟兄憶述:「許多人都談論這本書,叫這本書做『亞當和夏娃』書。」

      後來,邦多在利比里亞受了浸,還做了特別先驅。每個月他都去福代杜兩次,教一個大約有30人的小組學聖經。不久,同是基西族的特別先驅博博爾·塞塞從利比里亞來,跟邦多一起工作。兩人又在蓋凱杜建立了一個小組,後來福代杜和蓋凱杜的小組都成為會眾。

      隨著越來越多基西族人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當地的族長開始注意到他們的好品行。見證人工作勤奮,為人忠實,使村民更和睦。因此,當弟兄請求批准在福代杜建造王國聚會所時,族長們馬上給了他們一塊地,有3萬平方米(8英畝)。這樣,幾內亞第一個王國聚會所就於1964年初建成了。

      首都局勢不穩

      當時,首都科納克里的情勢有些不妙。由於政局不穩,政府官員開始懷疑外國人。四個來自基列的特派傳道員不但得不到永久簽證,還被驅逐出境。兩個加納弟兄受到不實指控而被捕,囚了差不多兩個月。

      他們獲釋後,其中一個弟兄埃馬紐埃爾·阿武蘇-安薩不久又再次被捕,被囚在一個環境惡劣的牢房裡。他在骯髒不堪的囚室裡寫道:「我的靈性很健康,但身體卻不好,持續發燒。雖然這樣,我還能傳道。上個月,我傳了67個小時,有兩個聖經學生開始跟我一起傳道。」後來其中一個接受了真理。五個月後,阿武蘇-安薩弟兄獲釋,被驅逐到塞拉利昂。科納克里只剩下一個傳道員。

      1969年,政局穩定下來,一些特別先驅來到科納克里。他們得到政府批准建造王國聚會所,並可以在聚會所外掛上牌子。沒多久,就有大約30個對聖經感興趣的人經常參加聚會。

      起初,由於有可能被捕,弟兄們傳道時都很謹慎。隨著時間過去,他們漸漸放開膽量,向更多人傳道。1973年,這群人數不多的會眾分發了6000份傳單。後來,傳道員更開始去辦公室和商業中心分發雜誌。漸漸地,政府官員和公眾都開始了解並欣賞我們的工作。1993年12月15日,「幾內亞耶和華見證人協會」正式註冊,這是弟兄們多年來保持忍耐和堅持傳道的成果。

  • 神祕社團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

      神祕社團

      西非有很多神祕社團,成員來自不同族群,說不同語言,有不同文化。這些社團雖然也在社交、教育和政治方面限制成員的活動,但最主要還是在宗教方面影響他們。薄洛會(男性組織)和桑德會(女性組織)是其中兩個最大的神祕社團。a薄洛會力求「控制神靈,以確保他們插手人間事務時只做對人有利的事」。(《入會儀式》,英語,1986年)

      第112,113頁的整頁圖片

      薄洛會教新成員關於靈界的祕密和施行巫術的方法,在進行儀式期間會用刀在他們身上劃上記號。桑德會的新成員也學習跟靈界有關的儀式,並且通常會被割去外生殖器,不過有些地方已不再行這種割禮了。

      有些神祕社團限制成員的性行為,也試圖用魔法去治療癲狂症和其他疾病。塞拉利昂內戰期間,有個神祕社團聲稱他們的成員不會被子彈傷害,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神祕社團的成員不可以向外人披露社團資料和儀式。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團的禮儀和規條,就可能要賠上性命。

  • 「不出一年你就沒命了」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

      「不出一年你就沒命了」

      察霍伊斯·馬丁

      • 出生年份 1880年

      • 受浸年份 1942年

      • 簡介 72歲時開始做先驅。

      第99頁的圖片

      察霍伊斯從沒有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過聖經。他讀過《救恩》和《上帝的豎琴》這兩本書之後,就認定自己找到了真理。

      1941年某個星期日,察霍伊斯第一次參加見證人的聚會。他一大清早就出發,聚會地點距離他家8公里(5英里),他還要沿著陡峭的山路走下山。察霍伊斯不知道聚會什麼時候開始,早到了幾個小時,於是就坐下來等弟兄來到。他去王國聚會所參加了三次星期日的聚會之後,就向當地的聖公會表示要退出教會。

      察霍伊斯在聖公會的好朋友罵他:「老傢伙,如果再這樣上山下山去參加8公里外那些人的聚會,不出一年你就沒命了。」但察霍伊斯還是每星期上下山兩次,而五年後這個朋友突然死了!25年後,察霍伊斯身體依然健壯。

      察霍伊斯忠心事奉耶和華,直到97歲去世為止。

  • 人們叫他「聖經布朗」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塞拉利昂和幾內亞

      人們叫他「聖經布朗」

      威廉·布朗

      • 出生年份 1879年

      • 受浸年份 1908年

      • 簡介 西非早期傳道工作的先鋒。

      第100頁的圖片

      1907年,威廉·布朗在參與建造巴拿馬運河工程期間,偶然發現街角有人正在發表演講,講者是一位聖經研究者(耶和華見證人的舊稱),名叫以賽亞·理查茲。理查茲運用「歷代圖表」解釋上帝的旨意。布朗很快就接受了真理,並回到牙買加向母親和妹妹作見證。後來,他們也成為聖經研究者。

      布朗弟兄在巴拿馬的巴拿馬城服務了一段時間,並認識了伊萬德·科沃德。科沃德是聖經研究者派出的代表,因巡迴演講而來到巴拿馬。他說話有力,生動有趣,人們紛紛前來聽他演講。科沃德發現布朗熱愛真理,於是邀請布朗跟他一起去特立尼達傳道。

      在隨後10年左右,布朗做先驅,走遍西印度群島傳道和強化各地的小組。1920年,他跟忠心的基督徒姊妹安東尼婭結婚。婚後第三天,他們倆帶著《創世影劇》坐船去背風群島的小島蒙塞拉特。《創世影劇》是根據聖經製作的,分四部分,由電影和幻燈片組成。布朗夫婦還到巴巴多斯、多米尼克和格林納達(格瑞那達)這幾個島傳道。他們熱心為耶和華服務,度過了一個愉快的蜜月。

      兩年後,布朗寫信給督導耶和華子民工作的約瑟夫·盧述福,說:「憑著耶和華的幫助,我已去過加勒比海大部分島嶼,使許多人成為基督的門徒。我該再到這些地方傳道嗎?」不出幾天,盧述福弟兄就回覆:「帶著妻子和孩子去西非的塞拉利昂吧。」

      結果,布朗一家在西非服務了27年,布朗弟兄總是喜歡出去傳道,不喜歡待在辦公室裡。由於他常常強調信仰要以聖經為根據,所以人們叫他「聖經布朗」。

      1950年,布朗弟兄71歲,跟太太回到牙買加做先驅,直至1967年他走完了地上的人生旅程為止。布朗弟兄熱愛做先驅,視為莫大的殊榮。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