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1915年至1947年 早期的情況(第一部分)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同年7月左右,在南美的圭亞那(蓋亞那)出生的艾爾弗雷德·約瑟夫來到弗里敦。他當時31歲,於同年較早時候在西印度群島中的巴巴多斯(巴貝多)受了浸,成為耶和華的僕人。他是第一個來到弗里敦的傳道員。他受聘做機車工程師,住在克萊因鎮鐵路部的宿舍,距離弗里敦木棉樹大約3公里(2英里)。他很快就開始向同事傳講聖經信息。

      第86頁的圖表

      1916年,艾爾弗雷德的老同事從巴巴多斯來到弗里敦,跟他一起傳道。這個同事名叫倫納德·布萊克曼,他母親埃爾薇拉·休伊特曾幫助艾爾弗雷德認識真理。倫納德住在艾爾弗雷德隔壁,他們倆定期討論聖經,又向朋友和其他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分發聖經書刊。

      後來,艾爾弗雷德和倫納德發現弗里敦的田地「已經發白了,可以收割莊稼了」。(約翰福音4:35)1923年,艾爾弗雷德寫信給在美國紐約的世界總部,說:「塞拉利昂有很多人都對聖經感興趣,你們可不可以派一些人到這裡來幫助他們,並推廣傳道工作?」總部回覆說:「我們一定會派人來!」

      第88頁的圖片

      「聖經布朗」和妻子安東尼婭

      艾爾弗雷德回憶說:「幾個月後的某個星期六夜晚,我意外地接到一個電話。

      「對方問:『是不是你寫信給守望台社,請求派傳道員來?』

      「我說:『是的。』

      「電話中傳來洪亮的聲音:『我就是他們派來的人。』

      「說話的是威廉·布朗。他和妻子安東尼婭以及年幼的女兒當天剛剛到達,住在蓋恩福德酒店。

      「第二天早上,當倫納德和我正在進行每週聖經討論的時候,門口出現了一個高大的身影,正是威廉·布朗。他對傳道非常熱心,想在第二天就發表公眾演講。於是我們馬上租下弗里敦最大的禮堂威爾伯福斯紀念堂,並籌劃了四個公眾演講,第一個就在接著的星期四晚上發表。

      「我們幾個逢人便講,又通過報章和傳單為演講做宣傳。我們擔心沒有多少本地人會響應,但事實證明我們過慮了。演講當晚,有大約500人把禮堂擠得滿滿的,當中有不少還是弗里敦的教士。我們開心極了!」

      在一個小時的演講裡,布朗弟兄引用了很多經文,並用幻燈機把經文投射出來。他一再重申:「這不是布朗我說的,而是聖經說的。」聽眾對演講讚嘆不已,每逢精彩之處就報以掌聲。令聽眾折服的不是布朗弟兄出色的口才,而是他根據聖經提出的有力證據。在場有個來自教會的年輕人高聲說:「布朗先生真了解聖經!」

      第90頁的圖片

      1930年

      布朗弟兄的演講在弗里敦引起了很大反響,人們蜂擁前來聽他演講。在接著的星期天,他又在擠得滿滿的禮堂裡發表了一個演講,名為「往返陰間!誰在那裡?」當晚布朗弟兄陳述的真理確鑿有力,使得一些教會的中堅分子決定脫離教會。

      最後的一個星期,當布朗弟兄發表名為「現今活著的千百萬人會永遠不死」的第四個演講時,來聽的人非常多,弗里敦的一個市民憶述:「教會不得不取消當晚的崇拜活動,因為所有信徒都去聽布朗弟兄的演講了。」

  • 1915年至1947年 早期的情況(第一部分)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1915年至1947年 早期的情況(第一部分)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1915年至1947年 早期的情況(第二部分)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與「格鬥士」交鋒

      弗里敦的教士看到信徒都愛聽布朗弟兄的演講,不禁妒火中燒。《守望台》1923年12月15日刊(英語)報導:「教士們發動攻勢,利用報章打壓真理,布朗弟兄多次作出回應,而報章就把雙方的話都刊登出來。」大家都清楚看出教士的話毫無道理,教士最後沉寂下來,而聖經真理卻傳遍了遠近,許多讀報的人紛紛索取聖經刊物。教士們本來想讓上帝的子民沉寂下來,但耶和華「叫他們所行的惡事歸到自己身上」。(詩篇94:21-23)

      為了維護教士,教會的一群叫做「格鬥士」的年輕人,宣布舉行一連串的公眾聚會打倒「羅素主義」(教會將關於上帝王國的真理稱為「羅素主義」)。於是,布朗弟兄公開提出挑戰,要跟「格鬥士」辯論,這件事被某個報章編輯刊登了。不過,「格鬥士」不肯應戰,還指責那個報章編輯。他們又禁止布朗弟兄參加他們的公眾聚會,因此艾爾弗雷德·約瑟夫就代替他去了。

      「格鬥士」在巴克斯頓紀念教堂舉行聚會,巴克斯頓紀念教堂是弗里敦循道公會的著名教堂。艾爾弗雷德回憶說:「在問答環節裡,我就聖公會的教條、三位一體和另外幾個不符合聖經的教義提出疑問。最後,主席不許人再發問。」

      當晚在場的「格鬥士」有一個聽過「聖經布朗」演講,他叫墨爾本·加伯,也就是那個曾說「布朗先生真了解聖經!」的年輕人。他仔細思量所聽到的,深信自己找到了真理,於是請布朗弟兄教他聖經。布朗弟兄請他到家裡來參加每週舉行的《守望台》研究班。雖然遭到家人反對和離棄,加伯卻在屬靈方面迅速成長,很快就跟另外幾個人一起受了浸。

      撒但試圖把剛萌芽的傳道工作摧毀,結果以失敗收場。弗里敦的市長告訴「格鬥士」們:「他們所做的,如果出於人,就不會長久;如果出於上帝,你們就阻止不了。」(使徒行傳5:38,39)

      布朗家族的宗教

      1923年5月初,布朗弟兄打電報給倫敦的分部辦事處,索取更多書刊。5000本書很快就運來,不久又有其他書刊運到。布朗弟兄繼續舉行公眾聚會,吸引了幾千個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前來聆聽。

      同年較後時間,《守望台》報導說:「[塞拉利昂的]傳道工作迅速擴展,布朗弟兄想要一個助手。克勞德·布朗正前去幫忙,他原是西印度群島的人,住在[加拿大的]溫尼伯。」

      克勞德·布朗傳講好消息多年,飽經試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因堅守基督徒的中立而在加拿大和英國坐過牢,受過虐待。克勞德在塞拉利昂傳道四年,大大強化了當地的弟兄姊妹。

      保利娜·科爾憶述:「我在1925年受浸。受浸前,克勞德弟兄很認真地問我問題。

      「他問:『科爾姊妹,你明白你從《聖經的研討》學到的知識嗎?我們不希望你因為不明白聖經道理而離開真理。』

      「我說:『克勞德弟兄,我把學過的讀了一遍又一遍,我一點也不懷疑!』」

      第93頁的圖片

      保利娜·科爾

      後來,保利娜事奉耶和華60多年,做了多年特別先驅。她在1988年走完了她在地上的人生路。

      「聖經布朗」也留意幫助別人在屬靈方面培養好習慣。艾爾弗雷德·約瑟夫憶述:「早上遇到布朗弟兄時,他常常會這樣說:『早上好,約瑟夫弟兄,你今天好嗎?今天的經文是什麼?』如果我答不上來,他就會說每天閱讀《每日嗎哪》[現稱《天天考查聖經》]是很重要的。於是第二天早上起來,我馬上就讀當日經文,免得又答不上來。起先,我不大知道布朗弟兄這樣訓練我對我來說有多寶貴,但後來我明白了。」

      「聖經布朗」的努力產生了美好的成果。1923年,弗里敦建立了一群會眾,並且有14個人受浸。其中一個新受浸的弟兄叫喬治·布朗,令會眾裡的布朗家庭增至三個。這三家人都熱心傳道,結果很多弗里敦人稱「聖經研究者」的宗教為「布朗家族的宗教」。

  • 1915年至1947年 早期的情況(第三部分)
    201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弗里敦會眾熱愛聖經真理,心裡火熱,「全神貫注於傳講神聖的話語」。(使徒行傳18:5)艾爾弗雷德·約瑟夫回憶說:「我經常在大摩托車上綁一箱聖經書刊,托馬斯·格蘭特或他的親兄弟西爾維斯特則坐在我身後,一起去弗里敦周邊的鄉村和小鎮『勸人信教』。」

      1927年之前,傳道員大多在弗里敦市內外傳道,那一帶稱為科勒尼(意即殖民地)。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