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段考驗和篩別的時期守望台1988年 | 4月15日
-
-
一段考驗和篩別的時期
「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快要來到。他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瑪拉基書3:1,3。
1,2.(甲)在公元前第五世紀,上帝的百姓當中有些什麼情形存在?(乙)為什麼我們應當對瑪拉基的預言深感興趣?
「公義的上帝在那裡呢?」在公元前第五世紀提出這個富於挑戰性的問題的人也同時聲稱:「事奉上帝是徒然的。」由於當時上帝的子民猶太人在宗教和道德上均腐化墮落,以致使人對上帝的公正發生懷疑。但是真實的上帝是永不打盹的,他的眼目正在鑒察他們。他差派希伯來先知瑪拉基去通知他們,一件潔淨的工作,一段考驗和篩別的時期,行將臨到了。當「公義的上帝」突然來到施行審判時,他們必然會知道他在哪裡!——瑪拉基書2:17;3:1,14,15。
2 瑪拉基的預言並非僅是令我們感興趣的歷史而已。為什麼呢?因為這個預言顯然在我們的日子有一項應驗。(羅馬書15:4)不錯,今日耶和華的百姓正經歷一段考驗和篩別的時期!怎會如此呢?仔細看看瑪拉基的預言可以幫助我們尋得答案。
3.古代的精煉過程是怎樣的?
3 但是,為什麼耶和華要使他的百姓受到考驗和篩別呢?身為「熬煉人心」的上帝,他定意要精煉他手下組織起來的百姓。(箴言17:3;詩篇66:10)在聖經時代,精煉的過程包括把金屬加熱熔化,然後將其上的雜質或渣滓撇去。我們讀到:「精煉金屬的人聚精匯神地站著或坐著注視提煉的過程,直至……[液體的]金屬看來像打磨光滑的鏡子一般將四周的每件東西反映出來;甚至精煉的人也可從金屬的表面看見自己的形像,彷彿望著鏡子一般,這樣他便能夠精確地判斷金屬的純正程度。他若感到滿意,便會將火移開,把金屬從爐中取出;但他若認為金屬尚未夠純正,就會加入更多的鉛,然後將過程重複一次。」(《聖經、神學、教會著作百科全書》,J. McClintock與J. Strong合編。)這種精煉過的金銀比普通的金銀更為貴重。——可參閱啟示錄3:18。
4.耶和華為什麼容許考驗和篩別在他的百姓當中發生?
4 耶和華容許試驗和篩別發生,為了要精煉或淨化他的百姓,幫助他們更精確地將他的形像反映出來。(以弗所書5:1)在精煉的過程中,他把渣滓撇開,除去各種不潔的道理和行為。(以賽亞書1:25)他也把那些不願接受精煉的過程,「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的百姓當中淘汰出去。這使「王國之子」,屬靈的以色列人,能夠發出明亮的光來,使一個屬地階級也能聚集起來,在組織上緊緊依附他們以求得以生還。——馬太福音13:38,41,43;腓立比書2:15。
瑪拉基的任務
5,6.(甲)在瑪拉基的日子,以色列人靈性低落的情況特別是由誰促成的?為什麼?(乙)這對於一般以色列人有什麼惡劣影響?
5 瑪拉基在公元前443年之後,在猶太人從巴比倫返回故土之後差不多一個世紀,開始說預言。自從所羅巴伯重建的聖殿落成以來,70多年已過去了。以色列人在靈性上墮落到很低的水平。這種情形特別是誰促成的呢?祭司們!怎會如此?因為他們「藐視」耶和華的名,接納有病、殘缺的祭物。(瑪拉基書1:6-8)由於他們沒有教導人民,並且在行審判時表現偏心,他們「使許多人在律法上跌倒」。——瑪拉基書2:6-9;雅各書3:1。
6 結果一般以色列人開始懷疑事奉上帝有什麼價值,甚至不肯繳付律法所規定的十分一捐。(瑪拉基書3:6-10,14,15;利未記27:30)他們不再緊守上帝的律法了,有些人甚至「以詭詐待」妻子,看來他們與妻子離婚以便另娶異教的女子。邪術、姦淫、說謊和行騙一類的可憎惡行竟然在上帝的百姓當中大為流行!——瑪拉基書2:10-16;3:5。
7,8.瑪拉基先知負有什麼任務?
7 瑪拉基負有明確的任務。他率直地揭發玩忽職守的祭司們的惡行,並且使人民意識到他們在靈性上的真正情況。可是他卻表示,慈悲仁愛的上帝樂於寬恕人。耶和華呼籲說:「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瑪拉基書3:7)瑪拉基預言「主」會來到聖殿施行審判。祭司亟需潔淨自己以求「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瑪拉基書3:1-3)除此之外,他通知人民「主」會「速速作見證」懲罰那些執迷不悟地肆意行惡的人。——瑪拉基書3:5。
8 瑪拉基忠於職守,發出警告。他所說的話對他當日的祭司和人民均大有裨益。可是,過了幾個世紀之後,他所說的預言才見到其中的若干特色在初次的應驗中實現。
第一世紀的應驗
9.在瑪拉基的預言的應驗中,誰是「使者」?為什麼你這樣回答?
9 偉大的審判者在天上崇高的寶座上宣布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面前豫備道路。」(瑪拉基書3:1甲)這位「使者」是誰呢?聖經執筆者馬可將瑪拉基書3:1和以賽亞書40:3的預言連貫起來,把兩者均應用在施洗約翰身上。(馬可福音1:1-4)耶穌基督後來也表明約翰便是這位「使者」。(馬太福音11:10-14)因此,在公元29年春季,施洗約翰開始他那作「使者」和先驅的工作。他要為耶和華前來施行審判一事作準備,使以色列人宜於迎接上帝的首要代表耶穌基督。
10.施洗約翰怎樣「為耶和華預備一群作妥準備的百姓」?(路加福音1:17,《新世》)
10 上帝預先派出約翰乃是他對猶太人的一項慈愛表現。猶太人與耶和華有立約的關係,他們需要為了違反律法的罪而悔改。約翰糾正各種宗教弊端,並且揭發他們在宗教上的偽善。(馬太福音3:1-3,7-12)他喚醒心地忠實的猶太人去期待基督來臨以便跟從他。——約翰福音1:35-37。
11.我們可以怎樣辨明突然來到聖殿的「真主」是誰?
11 瑪拉基的預言繼續說:「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所尋求的[真]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瑪拉基書3:1乙)出乎意料地「忽然」來到他殿裡的「真主」是誰呢?這裡所用的希伯來字詞是哈阿當(ha·’A·dhohn’)。由於在阿當一詞之前有定冠詞哈(「那」),這個銜頭唯獨限於指耶和華上帝。的確,耶和華會來到「他的殿」裡。——哈巴谷書2:20;詩篇11:4。
12.「立約的使者」是誰?他是什麼「約」的「使者」?
12 瑪拉基提及一位使者之後表示「真主」會在另一位使者,「立約的使者」,陪同之下來到「他的殿」裡。這位「使者」是誰呢?鑒於事態的發展,合理的想法是:「立約的使者」便是耶穌基督。施洗約翰將他稱為「上帝的羔羊」而把他介紹給自己的門徒。(約翰福音1:29-34)彌賽亞是什麼「約」的「使者」呢?路加福音1:69-75和使徒行傳3:12,19-26的證據表示這約便是亞伯拉罕的約;根據這個約,猶太人會優先有機會成為王國的繼承者。
13.「真主」耶和華在什麼意義上來到聖殿裡?
13 「真主」耶和華並沒有親自來到耶路撒冷城中屬物質的聖殿裡。(列王紀上8:27)反之他以代表的方式來臨,意即藉著他那「立約的使者」耶穌基督而來;耶穌奉耶和華的名及在上帝的聖靈支持下來臨。a
14.(甲)為什麼耶穌在公元30年潔淨聖殿一事看來僅是預示未來的事的先兆而已?(乙)聖殿如何及在何時獲得潔淨,從而應驗了瑪拉基書3:1的預言?
14 耶穌在公元30年的春季來到耶路撒冷城中耶和華的聖殿,把其中使聖殿淪為「買賣地方」的人趕出去。(約翰福音2:13-16)但這僅是後來應驗瑪拉基的預言而發生的事的先兆而已。在此之後,約翰繼續以「使者」的身分為人施浸及將他的門徒介紹給耶穌。(約翰福音3:23-30)可是,耶穌在公元33年尼散月9日以凱旋的方式進入耶路撒冷,公開表明自己便是君王。(馬太福音21:1-9;撒迦利亞書9:9)當時約翰已完成了他的工作;在此之前大約一年,他被希律斬首處決。因此,當耶穌在尼散月10日來到聖殿時,他正式以「立約的使者」——「真主」耶和華的司法代表——的身分來到而應驗了瑪拉基書3:1的預言。耶穌潔淨聖殿,把那些使其淪為商業化的人趕出去,將找換銀錢的人的桌子推翻。他再三說:「經上不是記著說[在以賽亞書56:7]:『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麼?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馬可福音11:15-18。
15.以一個階級而言,猶太的宗教領袖對精煉的過程有什麼反應?但有些祭司卻怎樣行?
15 這樣,上帝向以色列的宗教領袖發出通知他們的時限已到了。以一個階級而言,他們拒絕接納耶和華所派出的「立約使者」。他們「當不起他來的日子」,因為他們不肯謙卑地接受偉大的精煉者的淨化過程。(瑪拉基書3:2,3)他們配受淘汰出去遭受毀滅的懲罰。可是,顯然有些「利未人」是心地善良的,因為在耶穌死後不久,「有許多祭司[利未人]信從了這道。」——使徒行傳6:7。
16.「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如何及在何時臨到猶太國之上?
16 在尼散月11日,即耶穌潔淨了聖殿之後的次日,他有力地揭發宗教的偽善,並且預言聖殿和猶太事物制度均會遭受毀滅。(馬太福音第23,24章)的確,「公義的上帝」果然在37年之後,在公元70年,來到「速速作見證」懲罰猶太國;「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終於臨到他們身上。(瑪拉基書2:17;3:5;4:5,6)當時,以色列這個組織以集體而言好像一棵不結好果子的樹一般被「砍下來丟在火裡」,他們在羅馬人手中遭受毀滅。(路加福音3:3-14)這一切事發生都「由於他們未能看出他們受審察的時候。」——路加福音19:44,《新世》。
現代的應驗
17.什麼表示瑪拉基的預言會在現代有一項進一步的應驗?
17 但是瑪拉基的預言的第二次或現代應驗又如何呢?在第一世紀,預言的初次應驗發生於耶穌受聖靈所膏成為上帝王國選定而尚未登基的君王之後。按理說來,耶穌基督在1914年於天上登基為王之後,這個預言應有進一步的應驗。預言本身表示應驗會在「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發生。(瑪拉基書4:5)雖然「耶和華的日子」在公元70年臨到猶太制度之上,聖經卻指向未來在基督「臨在」期間還有一個「耶和華的日子」來臨。——馬太福音24:3,《新世》;帖撒羅尼迦後書2:1,2;彼得後書3:10-13。
18.1922年,上帝的百姓怎樣意識到他們正處於一段審判時期中?
18 早在1922年,耶和華的百姓已意識到他們正處於瑪拉基的預言應驗的時候而經歷一段審判的時期。該年9月1日的《守望台》說:「但是瑪拉基的預言越過主第一次臨在時的部分應驗而指向彌賽亞帶著榮耀權能來臨的時候,當時他會在他的百姓當中施行審判。……現在,審判的時候再次來到了;自稱為他百姓的人再次彷彿受火試煉一般,心地忠實的利未人正被召集起來為上帝服務。」
19.在現代的應驗中,上帝怎樣預先派出一位「使者」?
19 正如瑪拉基書3:1表示,上帝預先派出一位特別的使者。事實證明這個使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與施洗約翰相若的階級。自1881年以來,這個階級一直運用現今的守望台聖經書社去執行一項令人驚奇的聖經教育工作。這為愛好聖經的人恢復了許多基本的真理。這些澄清包括:人便是魂而非具有一個不死的魂;沒有烈火熊熊的地獄;耶穌基督不會帶著肉體復臨;耶和華是獨一的上帝而非三位一體。的確,這件工作「在耶和華面前預備道路」,好讓他執行審判的工作。
20.(甲)耶和華顯然在何時來到聖殿?(乙)這引起一些什麼問題?
20 耶和華突然以「真主」的身分來到他的屬靈聖殿裡。在什麼時候呢?第一世紀的應驗立下了先模。當時,耶穌在約旦河受膏為王之後三年半來到潔淨聖殿。與這個先模一致,既然耶穌在公元1914年的秋季登基為王,看來合理的想法是,他在三年半之後陪同「真主」耶和華來到屬靈的聖殿裡。按照預言,從那時起會有什麼事發生呢?考驗和篩別。但這引起了一些重要問題:有什麼證據表明這項潔淨的工作曾發生呢?這件工作延續到目前嗎?這一切對你個人有什麼影響?讓我們看看。
[腳注]
a 有若干次,天使說話彷彿他們是耶和華上帝一般,因為他們以耶和華的代表的身分行事。——創世記31:11-13;士師記2:1-3;可參閱創世記16:11,13。
-
-
在現代進行的考驗和篩別守望台1988年 | 4月15日
-
-
在現代進行的考驗和篩別
「他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瑪拉基書3:2。
1.耶和華在現代來到屬靈的聖殿時,他發現有什麼情形存在?這引起了什麼問題?
「真主」在他的「立約使者」陪同之下於王國在1914年在天上建立之後不久便來到屬靈的聖殿。當時耶和華發現什麼情形呢?他的百姓需要受到精煉和潔淨。他們會接受這項潔淨,在他們的組織、活動、信仰和行為方面忍受任何必需的煉淨嗎?正如瑪拉基說:「他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瑪拉基書3:1,2。
2.在現代,瑪拉基書3:3所說的「利未人」是誰?
2 耶和華接受潔淨和精煉「利未人」的責任。(瑪拉基書3:3)在古代的以色列國中,利未支派提供祭司和聖殿的助手。這些「利未人」相當於今日受膏者的群體,他們在大祭司耶穌手下作祭司。(彼得前書2:7-9;希伯來書3:1)當耶和華與他的「立約使者」來到屬靈的聖殿時,他們是首先經歷考驗的人。現在,我們有什麼證據表明這項精煉的過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子以來便一直在進行中呢?
經歷猛烈試煉的時期
3.到1918年春季,上帝的見證人的情況如何?
3 耶和華在「立約的使者」陪同之下來到屬靈的聖殿,發覺餘民亟需精煉和潔淨。例如,「守望台」曾響應美國國會和威爾遜總統的呼籲,鼓勵讀者將1918年5月30日訂為特別為民主國家勝利而禱告的日子。這等於違反了基督徒的中立立場。——約翰福音17:14,16。
4.在耶和華的僕人所受的逼迫方面,當時有些什麼發展?
4 當時教士和政府對耶和華手下受膏的僕人大施壓力。受膏的餘民被人誣告犯了顛覆政府之罪,他們試圖公開陳明自己的無辜。可是,在1918年5月7日,政府發出逮捕狀拘捕守望台聖經書社行政和編輯部的八位成員,包括社長盧述福在內。他們的審訊在6月3日星期一開始。6月20日,陪審團裁定他們有四項罪名成立。然後在1918年7月4日,這些獻了身的基督徒男子被解到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監獄。
5.事實怎樣表明事奉上帝的人需要受到篩別?什麼表明這件事確曾發生?
5 到1918年夏季,受膏的基督徒在公開宣揚耶和華的王國方面一度組織起來的強壯聲音已大大減弱了。當時的情形彷彿他們在公開活動方面被「殺死」了一般。(啟示錄11:3,7)該年社方舉行大會的時候,有些變節背教者脫離組織而另自建立敵對的宗教團體。他們表現「惡僕」的特徵,結果像「糠」一般從耶和華手下忠心的餘民當中分別出來被「揚淨」。(馬太福音3:12;24:48-51)基督的受難紀念於1919年4月13日星期日舉行時,在許多國家中共有1萬7,961人出席。與1917年一項部分的報告比較,出席受難紀念的人數減少了3,000多人,由此表明篩別所產生的結果。
6.耶和華容許這些試煉發生怎樣是為了最後造福他子民的緣故?
6 可是,耶和華容許如火的試煉臨到他的百姓身上是為了在最後祝福他們。他從沒有完全捨棄他們。1919年3月25日星期二,盧述福和他的七位同工從監獄獲得保釋,後來更完全平反。突然,對渡過這段考驗時期而受到潔淨的人來說,他們從捆綁獲得釋放了!不錯,「有生氣從上帝那裡進入他們裡面,他們就站起來」準備採取行動。——啟示錄11:11。
7.(甲)復興了的見證人於是怎樣行?(乙)這項精煉和潔淨的過程導致什麼結果?
7 現在他們會怎樣行呢?作為一個復興了的基督徒群體,餘民作了一番自我檢討。他們禱告懇求耶和華寬恕他們所犯的妥協之罪。(可參閱詩篇106:6;以賽亞書42:24。)他們以一群獲得潔淨的人的身分勇往向前。由於受到精煉,忠心的餘民「成為一群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的人」。(瑪拉基書3:3)他們所獻上的屬靈頌讚祭物贏得了上帝的喜悅。(希伯來書13:15)他們很高興耶和華對他們所感的暫時不悅已終止了。他們深信自己在未來所作的服務會蒙上帝悅納。(以賽亞書12:1)1919年9月1-8日,他們在美國俄亥俄州杉樹角舉行了一個快樂的大會,有7,000人出席,200人受浸。這一切都表示他們已復興過來而甘願努力執行耶和華的傳道工作。
8.(甲)精煉和潔淨的過程怎樣影響到我們今日的人?(乙)除了現代的「利未人」之外,誰也必須通過這項考驗和篩別的過程?
8 這一切對生活在今日的上帝百姓有什麼影響呢?據預言透露,耶和華會在他的使者陪同之下來到,「他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人]。」(瑪拉基書3:3)不錯,精煉和潔淨的過程會繼續下去;他會「坐下」,小心注視這件事。雖然忠貞的餘民在本世紀初期已渡過一段猛烈的試煉時期,這件事實並不意味到偉大的精煉者已結束了潔淨他們的工作。考驗和篩別的過程一直延續到我們的日子。耶和華仍然在他的聖殿裡坐著施行審判。他並非僅是潔淨「利未人」——受膏的餘民——而已。瑪拉基的預言表示他也關心「寄居者」,相當於現今希望在地上享永生的「大群人」。(瑪拉基書3:5;啟示錄7:9,10)不錯,在過去69年,耶和華的百姓大致在四方面繼續不斷地受到淨化。
組織方面的精煉
9.自1919年以來,在組織的結構方面有些什麼逐步的發展?
9 首先,藉著逐步使普世的組織與他們新近明白的聖經原則協調一致,這產生了潔淨的結果。他們必須逐漸把管理組織事務的民主方式除去。請考慮一下在這方面的若干逐步發展。
1919年:治理機構開始作出任命,首先由守望台社的總社在每個小組任命一位永久的服務指導員去督導組外傳道活動。
1932年:社方終止小組每年選舉長老和執事的安排;小組不再揀選人擔任這些職位,反之由一個服務委員會協助社方所任命的服務指導員去作出選擇,而委員會的成員包括服務指導員在內。
1937年:組織看出「約拿達輩」[懷有屬地希望的人]可以在小組裡持有負責的職位。
1938年:所有監督和助手均由社方以神治方式任命。
1972年:社方闡明根據聖經,管理每個小組的方法不是僅由一位成熟的基督徒男子主持其事而是由社方所任命的長老團負責。
1975年:建立治理機構的各委員會去照料各項責任;不再由一個人指揮各事,反之委員會內的所有成員均有平等的發言權,大家都團結一致地仰望耶穌基督的領導。
10.(甲)這樣的精煉導致什麼結果?(乙)你對於這些調整有什麼感想?
10 這些調整導致什麼結果呢?耶和華的祝福無疑十分顯著,這從他的敬拜者在靈性和數目上的增長足以見之。(可參閱使徒行傳6:7;16:5。)誠然,有些監督和其他的人由於不願忠貞地接受上帝所指引的安排而被篩出去。耶和華的子民絕大多數均順服組織方面的改善。(希伯來書13:17)他們體會到藉著這些調整,偉大的精煉者使他們與聖經所規定的管理小組的方法更為吻合。
組外傳道活動
11.在過去幾十年間,傳道工作採納了一些什麼逐漸進步的形式?
11 其次,他們在參加組外傳道方面所受的考驗產生了潔淨的作用。
1922年:社方促請所有與小組交往的人均參加逐戶傳道工作。社方每月出版一份《通報》(即現今的《王國傳道月報》),其中含有傳道工作方面的訓示。
1927年:開始經常在星期日從事逐戶傳道;傳道員分發精裝書和小冊,並為此接受捐款。
1937年:傳道員獲得第一本《模範研究》冊子供主持家庭聖經研究之用。
1939年:首次發起每年一次的《守望台》徵求訂戶運動;獲得了超過9萬3,000個新訂閱。
1940年:開始從事街頭分派雜誌的工作。
公開的傳道活動逐步採納其他的形式,包括作回訪及主持家庭聖經研究在內。
12.(甲)傳道工作方面的這些精煉導致什麼結果?(乙)我們可以怎樣對耶和華精煉他子民的方式表現忠貞?
12 這導致什麼結果呢?在過去多年間,有些人曾由於不願作多結果子的基督徒而被篩出去。(約翰福音15:5)可是耶和華的大部分子民都熱烈響應宣揚王國的呼籲。事實上,在1919年數目尚不及8,000的一小群人到1986年已增至322萬9,022個傳道員的高峰!全時的傳道工作又如何?與1919年春季的150個活躍的派書者(先驅)比較,去年每個月都平均有超過39萬1,000個先驅傳道員——耶和華現代見證人歷史上的最高數目!藉著積極參加宣揚好消息的工作,我們表明自己忠貞地支持耶和華繼續潔淨他子民的方式。——哥林多前書9:16。
越來越明亮的光
13.有些什麼例子表明耶和華怎樣啟迪他的子民?
13 第三,上帝的子民在接受聖經的逐步屬靈啟迪方面受到考驗而獲致潔淨的作用。(箴言4:18)從1919年直至現今,我們所明白的真理有如浩蕩的壯流一般。
1925年:上帝的百姓清楚看出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敵對組織存在——耶和華的組織和撒但的組織。
1931年:採納耶和華見證人這個新名字。
1935年:辨明啟示錄7:9-15的「大群人」是一個懷有屬地希望的階級。
1941年:看出耶和華的宇宙至高統治權是否正當的問題乃是撒但的挑戰所引起的主要爭論。
1962年:適當地辨明羅馬書13:1(《新世》)所說的「較高的權威」是世俗的政府,基督徒必須對之表現相對的順服。
1986年:體會到餘民和「大群人」都必須以比喻的方式領食耶穌的肉和血,接受他的贖價以求與他協調一致。——約翰福音6:53-56。
在過去幾十年間,憑著耶和華的逐步啟迪,他的子民清楚看出他們必須尊重血的神聖而留意使組織保持潔淨和中立。——哥林多前書5:11-13;約翰福音17:14,16;使徒行傳15:28,29。
14.(甲)耶和華的子民對這些逐步啟迪有什麼反應?(乙)對於耶和華所使用的交通途徑,你個人決心怎樣行?
14 上帝的百姓對這些逐步的啟迪有什麼反應呢?一向均有少數人無法接受某些調整。結果這些人被「揚出去」。(馬太福音3:12)在另一方面,耶和華手下忠貞的僕人多麼高興獲得這樣的屬靈啟迪!當基督教國在屬靈的黑暗中盲目摸索之際,耶和華的子民的路途卻變得越來越明亮。我們豈不應當決心緊守耶和華正在任用的交通途徑,接受一切逐步的啟迪而視之為「按時分派的糧食」嗎?——馬太福音24:45。
除去不潔的行為
15.在不潔或源於巴比倫的行為方面,耶和華怎樣逐漸精煉他的子民?
15 第四,每逢上帝的百姓必須將不潔或源自巴比倫的行為除去,這便產生了潔淨的作用。在1920年代,上帝的百姓不再慶祝聖誕節和他們獲悉原本來自異教的其他節日。1945年,社方清楚解釋基督徒對輸血一事的立場。在1960和1970年代,隨著世上的道德越來越墮落,《守望台》就兩性間的適當行為,需要戒絕煙草和其他麻醉劑等問題對上帝的子民提出率直肯確的勸告。
16.對於在不潔行為方面的這些調整,我們應當懷有什麼看法?
16 當然,對各種不潔行為所作的這些調整時常對上帝的百姓的忠貞形成一項考驗。可是,毅然作出必需調整的人把這些改變視為有如幫助他們脫去骯髒的衣服一般。(歌羅西書3:9,10)他們意識到,與某些節日有關的各種習俗雖然可能看來無害,我們應當關心的乃是耶和華的看法;上帝曾親自目擊這些節日的習俗原本來自的異教宗教陋習。至於上帝的道德標準,他們視之為保護而非約束,因此他們由於保持潔淨而贏得耶和華的祝福。一項調整若看來難於了解,他們深信耶和華正「教導他們去造益自己」。——以賽亞書48:17。
17,18.(甲)我們以個別而言怎樣受到偉大的精煉者所考驗?(乙)當我們等候耶和華的日子臨到之際,我們應當決心怎樣行?
17 年復一年,耶和華繼續精煉和潔淨他的子民。集體說來,他們在組織、活動、信仰和道德潔淨方面接受這項精煉的過程。但是我們個別說來又如何?耶和華通過他的組織繼續分派大量熬煉人心的「固體糧食」去指引我們。我們的動機受到考驗和審察。(希伯來書4:12;5:14)藉著響應偉大的精煉者所施行的精煉、潔淨的過程,我們得以在等待「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來到」之際保持潔淨。——瑪拉基書4:5。
18 感謝「真主」耶和華和他的「立約使者」耶穌基督,他們精煉我們,在這段考驗和篩別時期中拯救我們脫離各種不潔。願我們所有人都決心繼續在「和平的君」基督耶穌領導之下行走耶和華清潔、平安的道路,藉此與耶和華保持良好的關係。——以賽亞書9:6;詩篇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