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5/22 8-13頁
  • 煙草業者大放厥詞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煙草業者大放厥詞
  • 警醒!1995年
  • 相似資料
  • 人們何以要吸煙,何以不應吸
    警醒!1987年
  • 煙草公司烽煙四起
    警醒!1996年
  • 為何要戒煙?
    警醒!2000年
  • 吸煙何以這麼流行
    警醒!198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5/22 8-13頁

煙草業者大放厥詞

在1940年代,倫敦給敵軍圍攻。德軍的戰鬥機和飛彈如暴雨般傾下,居民日夜提心吊膽,城市遭受嚴重破壞。當時的情勢如果不是這麼危急的話,居民看到這個稀奇古怪的景象,也許會覺得好笑。

數以千計的巨型氣球在空中迎風飄蕩。人們用長纜繩把氣球繫在一起,目的是要阻止敵機在低空進行空襲;如果順利的話,他們還希望可以截住小部分越過半空的飛彈。設置氣球阻攔網無疑是個巧妙的計策,可惜作用不大。

同樣,煙草公司也陷於受困狀態。煙草大企業到處謀求擴展,雖然一度操有強大的政治和經濟力量,好像牢不可破的堡壘一樣,現今他們卻四面受敵。

醫學界紛紛發表對煙草業不利的研究報告。衛生官員利用反吸煙浪潮來謀取私利。憤怒的父母宣稱,煙草毀去兒女的一生。國會議員決意制訂法律,禁止人們在辦公室大樓、餐館、軍事設施和機艙內吸煙。許多國家都禁止電視和電台播放香煙廣告。在美國,整個國家都掀起控告煙草公司的熱潮,要求賠償數以百萬計的醫藥費。甚至律師也加入戰鬥行列。

為了抵擋攻擊,煙草商不得不採取防禦措施。看來,他們只是大放厥詞,為自己狡辯罷了。

透過電視轉播,去年美國的公眾得以清楚看到,憤慨的國會議員和政府衛生官員猛烈抨擊煙草業者。1994年4月,在美國國會小組的聽證會上,議員拿出統計數字,跟美國七大煙草公司的行政人員當面對證:煙草每年奪去40多萬美國人的性命,也使千百萬人上癮,甚至病重垂危。

煙草商又怎樣為自己辯解呢?身經百戰的行政人員答辯時,作了一些有趣的聲明。煙草協會的發言人斷言:「至於吸煙會誘發各種疾病,這個見解……至今仍未證實。」此外,他們更認為,吸煙跟吃糖果或喝咖啡並無分別,同樣是令人愉快而無害的消閒活動。一間煙草公司的總裁說:「香煙雖然含有尼古丁,但這並不意味著香煙就是毒品,也不表示吸煙會令人上癮。」煙草公司的技術人員堅稱:「無論香煙含有多少尼古丁,抽煙必定會令人上癮——這樣的假設是錯誤的。」

國會小組提出反駁,要是香煙不會令人上癮,煙草公司又為什麼要想盡辦法,控制製品的尼古丁含量呢?另一位行政人員解釋說:「為了使香煙的味道更純。」還有什麼東西比淡而無味的香煙更難入口?國會小組向他展示一疊疊的存檔記錄,儘管公司的研究資料清楚指出,尼古丁會令人上癮,他仍然固執己見。

顯然,無論煙草危害多少人的性命,他和其他同行都會堅持這個看法。1993年初,美國醫學協會理事會主席朗尼·布里斯托醫生提出有趣的挑戰。《美國醫學協會雜誌》報導說:「他邀請美國各大煙草公司的行政人員,跟他一起巡視病房,看看吸煙所導致的惡果——肺癌病人和其他肺病患者。但沒有人敢接受邀請。」

雖然世界經濟不景,失業率急劇上升,煙草業卻自誇能夠提供待遇優厚的職位。且以阿根廷為例,煙草業為一百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與煙草業有關的職位也有四百多萬個。煙草公司博得許多政府的好感,因為煙草稅使國家收入大增。

某一煙草公司不時慷慨捐助少數民族,對他們尤其眷顧。乍看起來,這間公司的確熱心公益。不過,據該公司的內部文件顯示,這樣做是別有用心的,他們把捐款當作「發展選區的預算開支」,為要爭取未來選民的好感。

此外,同一煙草公司還與演藝界打交道,大力資助博物館、學校、舞蹈學院和音樂協會。由於資金短缺,藝術機構的管理人員惟有硬著頭皮,接受煙草公司的捐款。最近上述的煙草公司使紐約市的演藝界進退兩難,因為該公司要求演藝界的成員予以幫忙,游說議員對不利於煙草業的法案投反對票。

政客可以利用權勢,使不利於煙草業的提案不獲通過;資金雄厚的煙草大企業當然明白這點,所以毫不猶豫地運用錢財疏通關係。連政府高官也維護煙草公司的利益。有些官員與煙草業有經濟聯繫;另一些議員則受到壓力,要回報煙草公司的恩惠,因為這些公司曾慷慨資助他們的競選活動。

美國一位國會議員,據報接受了煙草公司2萬1000美元的捐款,結果在幾項禁止吸煙的議決上投反對票。

一位前任州選參議員嗜煙成癮,最近發現自己患有咽喉癌、肺癌和肝癌。他曾替煙草公司進行游說,為此獲得豐優利益。現在他悔不當初,並且嗟嘆說:「我病重留醫,完全是自作自受的,」他覺得自己簡直愚不可及。

煙草大企業耗資巨款大肆宣傳,向反對派發動猛烈攻勢。一則廣告高呼人人都有自由選擇,並提出以下的嚴肅警告:「今天不准吸煙。明日又禁止什麼呢?」這則廣告暗示,反對者是一些狂熱的禁制主義者,咖啡因、酒精和漢堡包恐怕遲早也會一一受禁。

美國環境保護署把二手煙列為致癌物質,報告一經發表,就廣泛被人引用;然而,報章的廣告卻試圖把這項研究結果推翻。煙草業者宣布,他們打算採取法律行動。一個電視節目指控某一公司玩弄手段,控制尼古丁的含量,以求誘使吸煙者上癮。這間公司迅即對播放這個節目的電視網絡提出起訴,並且索償100億美元。

煙草公司雖然奮力頑抗,憤懣的指控始終有增無減,戰鬥氣氛變得越來越激烈。在過去四十年來,有關吸煙怎樣危害健康的研究報告大約有5萬份,證據堆積如山,並且越發增多。

煙草公司怎樣迴避各方的指控呢?他們固執己見,堅稱吸煙者大可以戒煙。他們還口口聲聲說尼古丁是不會令人上癮的。不過,統計數字卻表明事實完全不是這樣。誠然,成功戒煙的美國人多達4000萬。但仍有5000多萬人繼續吸煙,在這些煙民當中,有百分之70自稱很想戒煙。每年有1700萬人嘗試把這個惡習戒掉,但有百分之90的人不出一年就故態復萌了。

美國患癌的吸煙者做了肺癌手術之後,重蹈覆轍的達半數之多。在患有心臟病的吸煙者當中,有百分之38還未出院,就已經「煙火重燃」了。煙民把生癌的喉頭切除後,竟還有百分之40的人打算再嘗抽煙的滋味。

美國有數以百萬計的青少年抽煙,在這些年輕人當中,有四分之三聲稱他們曾認真地嘗試戒煙,不過失敗了。此外,統計數字表明,對許多年輕人來說,抽煙是吸食烈性毒品的踏腳石。年輕的煙民服用可卡因的可能性,比不抽煙的人要高50倍。一名13歲的吸煙者也有同感,她寫道:「抽煙是吸毒的前奏,這是我深信不疑的。在我所熟識的癮君子當中,除了三個之外,差不多全部都是從吸煙開始的。」

焦油含量低的香煙又怎麼樣?研究表明,這類香煙反而對健康更為有害,原因有二:首先,為了吸取身體所需的尼古丁,吸煙者通常會深深地把煙吸進肺裡,結果肺部有更多組織受到毒害;其次,吸煙者誤以為這類香煙真的「較為健康」,所以很難下定決心把惡習戒掉。

僅是研究尼古丁的報告,就多達2000份。這些研究報告顯示,在人所熟知的藥物當中,尼古丁是最易上癮、毒害最深的一種。尼古丁不但使心搏加速,同時也使血管收縮。尼古丁一經吸入體內,不出七秒鐘就會進入血管,速度甚至比靜脈注射還要快。頭腦一旦受尼古丁支配,身體就會渴望吸取更多;有些人認為,尼古丁的成癮程度比海洛因要大一倍。

儘管煙草商斷然否認,他們其實是知道尼古丁會使人上癮的嗎?種種跡象顯示,他們早就知道了。例如在1983年,一份報告表明,某一煙草公司的研究人員留意到,用作實驗的老鼠顯出煙癮的典型症狀,牠們經常推動控制桿,自行服用更多劑量的尼古丁。據報煙草業迅即把這份報告抽出來,直到最近報告內容才得以『重見天日』。

煙草大企業雖然四面受轟,卻沒有坐以待斃。據《華爾街日報》所載,紐約市煙草研究委員會展開了「一項在美國商業史上歷時最久的誤導運動」。

為了抵擋各方的攻擊,委員會不惜耗資數以百萬計的金錢,進行所謂的獨立研究。這一切開始於1953年,當時斯隆-凱特林癌病紀念中心的厄恩斯特·溫德爾醫生發現,如果把焦油塗在小鼠背上,焦油會導致小鼠患上腫瘤。對煙草製品不利的證據確鑿不移;有鑑於此,煙草業者就成立了委員會,以便提供自己一套的科學證據。

委員會的科學家又怎可能提供相反證據,抵消其他研究人員的發現呢?據最近公布的文件顯示,事情涉及一套精心策劃的陰謀。委員會的研究人員不但給書面合約牽制著,還受到一大批目光銳利的律師控制;儘管這樣,許多研究人員都發現,人們對健康日益擔心是有充分事實根據的。不過,據《華爾街日報》所載,「要是研究報告表明吸煙會危害健康,」面對眼前的事實,委員會「有時會漠視不理,甚至不惜中斷研究工作」。

多年來,煙草商暗地裡一直嘗試研製『較安全』的香煙。他們如果公然這樣做,就如同默認吸煙確實會危害健康。到1970年代末期,一間煙草公司的高級法律顧問指出,研製「安全」的香煙純屬徒然,於是建議放棄一切嘗試,並且把全部有關文件收藏起來。

經過多年的實驗,有兩項事實是確鑿不移的:尼古丁會令人上癮,吸煙的確可以致命。儘管煙草商公開斷然否認,他們的行為卻表明,關於吸煙的種種危險,他們是最清楚不過的。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局長戴維·凱斯勒指責煙草商刻意玩弄手段,他說:「事實上,現今有些香煙可說是高技術的運送系統,所運送的尼古丁含量是經過精密計算的,分量剛好適中,……不但足以令人上癮,還可以維持煙癮。」

為了證明煙草商的企圖,凱斯勒透露他們其實擁有許多專利權。煙草商把一種煙草的基因改變過來,並且取得專利權;這種煙草含有至今最高純度的尼古丁。另外,煙草公司給香煙的過濾嘴和捲煙紙塗上一層尼古丁,以求進一步提高尼古丁的純度。香煙經過處理之後,煙民就可以從最初所抽的幾口煙,吸取最大量的尼古丁。除此之外,據煙草公司的文件顯示,香煙的成分還加添了含氨(阿摩尼亞)的混合物,好使香煙放出更多尼古丁。《紐約時報》一份報告聲稱,「煙民如果吸食這類香煙,進入血管的尼古丁就會多一倍左右。」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已公開聲明,尼古丁是令人上癮的麻醉劑,並打算對香煙實施更嚴厲的管制。

除了煙民之外,政府也要倚靠煙草業,但理由就截然不同了。舉例說,美國聯邦政府及各州政府所徵收的煙草稅,使國家稅收每年增多120億美元。不過,聯邦技術估價處卻以醫療保健費用和下降的生產率作為根據,計算出吸煙所付出的代價其實每年多達680億美元。

煙草業者作出利己的聲稱:提供經濟收益和大量職位空缺,以及慷慨捐助演藝界;但對於吸煙所造成的危害,他們卻矢口否認。真的,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不得不吹大氣,或大放厥詞。在抵擋攻擊方面,這個方法是否比倫敦上空的氣球阻攔網更為有效,結果尚待日後分曉。

顯然,煙草大企業已不能再掩飾自己的真面目了。他們賺取億萬錢財,同時也殺害億萬人命;吸煙所導致的死亡人數雖然令人吃驚,煙草業者看來卻無動於衷。

[第8頁的精選語句]

看來,他們只是大放厥詞,為自己狡辯罷了

[第9頁的精選語句]

政府的研究報告指出,吸入二手煙是致癌的

[第10頁的精選語句]

在人所熟知的藥物當中,尼古丁是最易令人上癮的一種

[第11頁的精選語句]

他們賺取億萬錢財,同時也殺害億萬人命

[第10頁的附欄]

五萬份研究報告——結果發現什麼?

關於吸煙怎樣危害健康,以下是研究人員所提出的部分例子:

肺癌:在死於肺癌的人當中,有百分之87是抽煙的。

心臟病:與不抽煙的人相比,煙民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高出百分之70。

乳癌:婦女要是每天抽40支香煙或以上,死於乳癌的機會就會上升百分之74。

聽覺受損:假如母親抽煙的話,嬰兒就較難學會辨別聲音。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如果抽煙或咀嚼煙草,腎臟就越發容易損壞,視網膜病退化的速度也會遞增。

結腸癌:調查過逾15萬人之後,兩項研究清楚表明,吸煙與結腸癌息息相關。

哮喘:對患有哮喘的年輕人來說,吸入二手煙可以使病情惡化。

先天性吸煙傾向:婦女如果在懷孕期間抽煙,女兒日後抽煙的可能性就會多四倍。

白血病:吸煙看來會誘發骨髓性白血病。

運動損傷:據美國陸軍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吸煙者較容易在運動時受傷。

記憶力:處理複雜的任務時,人要是吸入大量的尼古丁,腦筋的靈活程度就可能大減。

抑鬱:精神科醫生正在尋找證據,看看吸煙是否跟嚴重抑鬱和精神分裂症有關。

自殺: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就自殺的可能性來說,吸煙的護士比不抽煙的高出一倍。

吸煙還會導致其他危險: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胰腺癌、胃癌、小腸癌、膀胱癌、腎癌和子宮頸癌;中風、心臟病、慢性肺病、血管閉塞、消化性潰瘍、糖尿病、不育、產下體重不足的嬰兒、骨質疏鬆症和耳朵發炎。此外,吸煙也可以釀成火災;不論住宅、酒店還是醫院,起火原因主要都是由於吸煙者疏忽大意之故。

[第12頁的附欄]

無煙煙草——危險的代用品

鼻煙的生意額高達11億美元,銷售量高踞榜首的公司利用含有香味的鼻煙做釣餌,狡黠地引誘新手吸食。該公司特地製造一些加添了香味的鼻煙,結果大受歡迎。新手吸食這些鼻煙之後,起初會產生「些少飄飄然的感覺」,不過這種感覺很快就消失了。公司的前任副董事長說:「許多人起初可能會嘗試加添了香味的製品,他們最終還是吸食味道最濃烈的牌子。」這個牌子的廣告標語宣稱:「專供強壯男子咀嚼的強烈煙草」,或「它定必令你心滿意足」。

關於上述公司所採用的策略,《華爾街日報》作了詳盡報導,並且指出該公司否認「隨時調校尼古丁的含量,以求迎合煙民的口味」。此外,該報也聲稱:「曾在這間煙草公司任職的兩位化學師首次就這件事發言,他們解釋公司並沒有控制尼古丁的含量,只是控制煙民所吸入的尼古丁分量。他們還指出,公司在成分裡加添了化學物質,以求提高鼻煙的鹼性。鼻煙所含的鹼性越高,放出的尼古丁就越多。」關於鼻煙和供咀嚼的煙草,《華爾街日報》還澄清兩者的分別:「鼻煙和供咀嚼的煙草有時給人混為一談。鼻煙其實是切碎的煙絲,吸鼻煙的人只會把煙絲吮吸而不會咀嚼。他們會把一小撮鼻煙放在面頰和齒齦之間,然後用舌頭把煙絲轉移到另一面,間中也會把煙絲吐出。」

有些特製牌子的鼻煙加添了香味,是專為新手而設的。他們如果選用這些牌子,吸進血管的尼古丁只佔總含量的百分之7至22。煙味最濃的牌子可以使新手透不過氣來。煙絲切得很幼細,專供「真正」的男子漢吸用。人如果選用這個牌子,就會把百分之79的尼古丁含量吸進血管裡。在美國,吸鼻煙的新手平均只有九歲。但九歲大的兒童又怎可能長期抗拒引誘呢?他們渴慕躋身「真正」男子漢的行列,所以始終都會吸食味道較濃的牌子。

事實上,鼻煙所釋放的尼古丁分量比香煙還要大得多。吸鼻煙者患口腔癌的機會,據報比不吸鼻煙的人高出4倍,患咽喉癌的機會則多50倍。

美國一位母親因兒子死於口腔癌而起訴煙草公司,一時引起了公眾的強烈回響。她的兒子本是一名中學田徑運動健將。他12歲那年,在競技會上免費獲得一罐鼻煙;自此之後,他每星期要吸食四罐鼻煙才能滿足煙癮。結果,他不得不接受一連串痛苦的手術,把部分舌頭、下頷和頸部切除,最後還是藥石無功。這個年輕男子死時只有19歲。

[第13頁的附欄]

戒煙之道

千百萬人已成功擺脫了尼古丁癮。假如你抽煙的話,即使這個惡習已根深蒂固,你仍然可以將其戒掉。以下的提議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 要熟悉戒煙過程的種種症狀,以便事先作好準備。症狀包括:焦慮不安、煩躁易怒、眩暈、頭痛、失眠、腸胃不適、飢餓、煙癮發作、無法集中注意和渾身顫抖。這種短期後果無疑令人不快,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劇烈的症狀只會持續數天,然後漸漸消失,直至身體擺脫尼古丁癮為止。

• 現在就要認真地克服內心的鬥爭。你的身體已淪為尼古丁的奴隸,頭腦也受到吸煙習慣所支配。分析一下自己的生活常規,看看在什麼時候你會不由自主地再抽煙,然後把這個模式改變過來。舉例說,你如果習慣在飯後抽煙,就要決心在進餐之後隨即出外散步或把碗碟洗淨。

• 要是你一時受到壓力,突然很想吸煙,別忘記通常不出五分鐘吸煙的衝動就會消退。要作好準備,讓頭腦專注於寫信、運動和吃有益的點心之上。禱告能大大幫助你保持自制。

• 如果你因屢試屢敗而感到灰心,要鼓足勇氣,重新振作起來。成功的要訣在於鍥而不舍。

• 你如果擔心體重上升,就要謹記,戒煙帶來的裨益遠遠超越體重增加的危險。身邊隨時備有水果蔬菜也許會有所幫助。要喝大量清水。

• 戒煙是一回事,而保持不吸煙的習慣則是另一回事。要訂下不抽煙的時間目標——一天、一星期、三個月,直至永遠。

耶穌說:「要愛人如己。」(馬可福音12:31)你如果愛鄰人,就會戒煙。假如你真的愛自己,你也會戒煙。——可參閱《儆醒!》1989年12月8日刊,13-15頁,「吸煙——基督徒的看法」一文。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