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9 7/8 4-7頁
  • 保健之道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保健之道
  • 警醒!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吃有益的食物
  • 適量運動
  • 抽煙、吸毒、酗酒又怎麼樣?
  • 良好的健康——怎樣才能獲致?
    警醒!1990年
  • 健康飲食之道
    警醒!1997年
  • 你真的需要運動嗎?
    警醒!2005年
  • 你有足夠運動嗎?
    警醒!200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7/8 4-7頁

保健之道

什麼對健康有益?什麼會損害健康?時下眾說紛紜,真把我們弄得不知如何是好。傳播媒介爭相報導有關節食、運動、營養補給品的最新消息;跟保健有關的資訊,簡直多得目不暇給。可惜,這些材料大多是自相矛盾的。科學作家丹妮絲·格雷迪說:「關於什麼食物對身體有益、什麼藥物療效顯著、怎樣過健康的生活等等,每逢醫學雜誌出版最新的研究報告,醫學界給公眾的意見就彷彿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變似的。」

有些醫生勸人寧可遵從基本的保健準則,也不要趨附最新的時尚,這樣做合情合理。例如,《美國醫學協會家庭健康指南》說:「只要不斷改進自己的生活方式,經常注意健康,你就能夠活得安康、活得長久了。此外,你還要定期檢查體格。這樣,你有任何病痛,都可以及早發現,及早延醫就診。」從什麼方面著手「改進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增進健康、延年益壽呢?讓我們探討其中三方面。

吃有益的食物

醫學權威人士建議我們吃各種各樣的食物,要從複合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全穀類、豆類、蔬菜和水果,攝取絕大部分的熱量。a我們所吃的食物固然重要,但我們吃多吃少也不能忽視。要緊的是,飲食有節制。如果我們經常攝取過多熱量,叫身體無法消耗,我們就會發胖。身體積聚過多脂肪,可以對心臟造成損害,削弱身體的抵抗力。一本醫學指南說,胖子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心臟病、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其他疾病」。

近年來,日常飲食所含的脂肪成了大眾議論的焦點。許多保健專家都同意,日常食物要是含有大量飽和脂肪,就會增加患心臟病和某幾種癌症的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連一點脂肪也不可吃。美國飲食學協會前會長瑪麗·阿博特·赫斯說:「健康的飲食也意味著你可以吃一點心愛的食物,天天適量地吃一點也沒什麼大不了。」要訣是,你愛吃的東西,你每天只吃少量,但與此同時,你就要減少攝取其他食物的脂肪了。

老實說,要改變飲食習慣一點也不容易。有些人覺得,要長期不沾自己喜愛的食物,活下去也就沒什麼意思了。與其走極端,不如實行節制,保持平衡。事實屢屢表明,你根本不用禁戒自己喜愛的食物,只須酌量吃就行了。上文提到的《家庭健康指南》說:「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並不表示,你從此就失去人生樂趣。」

飲食學家建議,你日常要逐漸少吃無益的食物,最後就可以完全不吃了。例如,每星期天天都有計劃地節制飲食,而不是單單節食一天就算了。假如你目前天天都吃紅肉,試把吃紅肉的次數減到一星期三次。同樣的準則對含大量飽和脂肪的食物也適用,例如黃油、乾酪、冰淇淋、高脂小吃之類。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減少脂肪的攝取量,你從食物攝取的脂肪不可超過總熱量的百分之30。

哈佛大學的沃爾特·威利特醫生提醒大家,別以為少吃脂肪,就可以多吃含大量澱粉和糖分的食物。要是這樣,身體就很容易發胖。除了少吃脂肪外,你最好還是少吃碳水化合物。

適量運動

健康的生活也包括,按計劃常做運動。美國衛生局局長就國民的身體健康發表了一篇報告。該報告是史蒂文·布萊爾醫生負責編撰的,他說:「天天坐辦公室工作的人,只需做適量的運動,就可以把死於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一半。」可惜,當今許多人連一點運動也不肯做。舉例說,每四個美國人就有一個是一動也不動的。加拿大《多倫多星報》報導,一篇叫「1997體力活動標準」的研究報告指出,「百分之63的加拿大人,每天都做不夠一小時的體力勞動」。英國的研究人員指出,在他們評析的兒童中,有一群是「極度不活躍的,他們醒著的時候,心搏率跟睡著的時候幾乎沒什麼分別」。——《星期日泰晤士報》。

過去人們一直以為,要增進健康,就非做費力的帶氧健身運動不可。其實,人不一定要做劇烈的運動才能增強體格。根據美國衛生局局長的報告,「每天[稍做運動],即使所消耗的熱量只有150卡路里,也足以減低患心臟病、高血壓、癌症和糖尿病的風險」。

你挑選的體力活動必須是你喜愛的。不然,你就很難持之以恆了。關鍵不是在於你做什麼 運動,而是在於你有沒有經常 做運動。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建議,一般說來,「大人小孩都應該定下目標,在一星期內,盡可能天天都做適度的體力活動,最好是做足七天;每天做運動的時間,算起來不可少過30分鐘」。

哪類運動才算是適度的體力活動呢?游泳、輕快步行、騎腳踏車、洗洗汽車、給汽車上蠟、上樓梯、清掃院子等等。你不一定要到健身房去做運動,也不一定要加入健身俱樂部才能保持體格強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醫學界建議,無論是心血管病患者,是四十出頭的男子,還是年逾五十的婦女,他們開始有計劃地做運動之前,一定要聽聽醫生的意見。

抽煙、吸毒、酗酒又怎麼樣?

抽煙:捲煙含有4000多種危害健康的化合物,其中200種是有毒的。不管香煙含有多少毒素,抽煙對健康所造成的損害已是不爭的事實。煙草有很大的殺傷力,在這方面煙草可說是數一數二的。例如在美國,死於同煙草有關的疾病的人,相當於在汽車事故死亡的人數的十倍。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在全球各地,煙草每年奪去300萬人的性命!

煙民患癌症和心臟病的風險比不抽煙的人大。此外,他們也常常患上感冒、胃潰瘍、慢性支氣管炎和高血壓,發病的次數比不吸煙的人要多。抽煙還會削弱嗅覺和味覺的功能。由此可見,人想要健健康康的,最好就是戒煙了。那麼,吸毒、酗酒又怎麼樣呢?

吸毒:在世界各地,因濫用毒品而斷送性命的人不知凡幾。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指出:「每年有1萬4000個美國人因吸毒而送命。」除了吸毒者外,毒品買賣還害了其他人。但求維持毒癮,許多癮君子不惜作奸犯科,他們就這麼過了一輩子。《少年犯罪的社會問題》說:「為了爭奪販賣霹靂[可卡因]的地盤,毒品販子把市中心的貧民區變成了『死亡地帶』。由於謀殺事件頻頻發生,警方已把這些貧民區列為三不管地區。」

當然,濫用毒品這個問題絕不是美國獨有的。據估計,全世界每年有16萬至21萬人因注射過量毒品而喪命。此外,還有千千萬萬的人服用其他有害的藥物,例如阿拉伯茶葉(一種綠葉興奮劑)、檳榔和可卡因等。

酗酒:像霹靂可卡因、海洛因一類的烈性毒品害人不淺,大眾很關注這件事。其實,酗酒所造成的禍害比烈性毒品更甚。《醫學郵報》報導,「每十個加拿大人就有一個」酗酒,「害得當地的醫療保健制度每年損失100億加元」。據估計,美國有百分之50的致命汽車事故、有百分之50的火災、有百分之45的遇溺事件、有百分之36的行人事故,都是酒醉引起的。許多事例表明,酗酒是暴力罪行的導火線。無論是殺人的、打人的、強姦的、虐待兒童的、自殺的,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終日無酒不歡。

假如你家裡有人嗜酒如命、煙不離口或吸毒成癮,務要尋求幫助。b上帝的話語聖經說:「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言17:17)真的,你要放心向親友求助,有他們替你分憂解愁,你就能夠從困境中挺過來了。

可是,要過健康、快樂的生活,單單保持身強體壯是不行的。影響思想和靈性的事物,對健康的生活也起著重大的作用。下篇文章會論述這點。

[腳注]

a 關於健康的飲食習慣,詳情見《儆醒!》1997年6月22日刊,7-13頁。

b 見《儆醒!》1992年5月22日刊(英語版)「幫助嗜酒者和他們的家人」這系列文章。

[第5頁的精選語句]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並不表示,你從此就失去人生樂趣」

[第6頁的精選語句]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煙草每年奪去300萬人的性命

[第7頁的精選語句]

「健康的飲食也意味著你可以吃一點心愛的食物,天天適量地吃一點也沒什麼大不了」

[第5頁的圖片]

健康的生活包括要常做運動

[第6頁的圖片]

抵抗抽煙、吸毒的引誘

[第7頁的圖片]

水果、蔬菜對你的健康大有好處

[第7頁的圖片]

日常的家庭雜務也是有益的運動,能夠增進健康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