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司提反「深得上帝喜愛,充滿上帝所賜的能力」
    「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
    • 「主耶穌啊,我把生命交在你手裡了」(使徒行傳7:54-8:3)

      司提反站在公議會面前,非常冷靜。

      他們聽見這些話,就惱羞成怒,對司提反咬牙切齒——使徒行傳7:54

      20,21.公議會對司提反的話有什麼反應?耶和華怎樣鼓勵司提反?

      20 司提反說的話句句真實、無可辯駁,使那些審判官憤怒若狂。他們凶相畢露,對司提反咬牙切齒。上帝的這位忠僕無疑意識到,自己將要像主耶穌那樣慘遭毒手。

      21 司提反需要勇氣去面對將要臨到他身上的事,就在這個時候,耶和華仁愛地讓他看到異象,這個異象無疑給了他很大的鼓勵。在異象中,司提反看見上帝的榮耀,還看見耶穌站在耶和華的右邊!司提反描述異象的時候,審判官們用手掩住了耳朵。為什麼呢?因為耶穌曾告訴他們,他就是彌賽亞,不久就會在天父的右邊。(馬可福音14:62)司提反看見的異象證明耶穌說的是真的。由此可見,公議會出賣並殺害的人就是彌賽亞!最後,他們一擁而上用石頭把司提反砸死。c

      22,23.司提反臨死時在什麼方面跟主耶穌相似?為什麼今日的基督徒能像司提反一樣充滿信心?

      22 就像主耶穌一樣,司提反臨死時安詳鎮定,全心信賴耶和華,而且願意寬恕殺害他的人。也許由於司提反仍能在異象裡看見人子和耶和華在一起,因此他說:「主耶穌啊,我把生命交在你手裡了。」司提反無疑也記得耶穌那句鼓舞人心的話:「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約翰福音11:25)最後,司提反向上帝大聲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不要追究他們犯的這個罪。」說完這句話,他就長眠了。(使徒行傳7:59,60)

      23 就這樣,司提反成了基督徒中第一個記錄在案的殉道者。(請看第48頁附欄「『殉道者』與『見證人』」)可悲的是,他絕不是最後一個。直至今日,耶和華的忠僕被人殺害的事仍有發生,行凶的人包括宗教狂熱分子、政治極端分子,以及其他殘暴的反對者。但我們有理由像司提反一樣充滿信心。耶穌現在已經成為君王了,他掌握著天父所賜的大權,什麼都不能阻止他使忠心的門徒復活。(約翰福音5:28,29)

      「殉道者」與「見證人」

      提到司提反,聖經的希臘語原文用了「馬蒂斯」一詞。「馬蒂斯」含有「見證人」的意思,即目擊某個行動或事件的人。但這個希臘語詞還有更深刻的含意。一部希臘語詞典指出,聖經所說的「馬蒂斯」也是「主動的」,「認為必須把自己看到和聽到的宣揚出去,宣講自己所知道的事」。所有真基督徒都有義務向人作見證,宣揚自己所知道的關於耶和華和他旨意的真理。(路加福音24:48;使徒行傳1:8)司提反宣講關於耶穌的真理,因此聖經說他是個「見證人」。(使徒行傳22:20)

      鑑於基督徒為真理作見證往往會遭到反對、逮捕、毆打甚至殺害,因此早在2世紀,「馬蒂斯」就用來指不肯放棄信仰而遭毒手的人,即「殉道者」。司提反可以說是基督教的第一個殉道者。可是起初的時候,說一個人是個「馬蒂斯」,是因為他作見證,而不是因為他以身殉道。

      24.為什麼說,掃羅在司提反遇害一事上是幫凶?司提反忠心至死,產生了什麼深遠的影響?

      24 司提反遇害時,有個叫掃羅的年輕人目睹整件事的經過。他贊同殺害司提反,甚至替那些扔石頭的人看守外衣。隨後,他帶頭掀起了猛烈的迫害浪潮。但司提反的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樹立的榜樣使其他基督徒更加堅定,決心到死都對上帝保持忠心。不單這樣,掃羅(後來多被稱為保羅)後來回想起司提反的死和自己當時的行徑,不禁深感悔恨。(使徒行傳22:20)他在司提反遇害一事上是幫凶,他醒悟以後說:「以往我褻瀆上帝,迫害人,侮辱人。」(提摩太前書1:13)顯然,他從沒有忘記司提反,也沒有忘記司提反那天說的有力證詞。事實上,保羅說的和寫的一些話,進一步闡明了司提反在證詞中強調的事。(使徒行傳7:48;17:24;希伯來書9:24)後來,保羅效法「深得上帝喜愛,充滿上帝所賜的能力」的司提反,充分表現出司提反那樣的信心和勇氣。我們也會這樣做嗎?

  • 司提反「深得上帝喜愛,充滿上帝所賜的能力」
    「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
    • c 按照羅馬法律,公議會應該無權把人處死。(約翰福音18:31)無論從哪方面看,他們殺死司提反純粹是暴徒行凶,並不是司法行動。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