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我只是去郵局拿信而已」
    警醒!2011年 | 6月
    • 「我只是去郵局拿信而已」

      安德烈是在南非出生的白人,後來住在納米比亞,他說:「我永遠忘不了那個星期一的早上,我到郵局去拿信,那裡到處都是人。我看到有一個袋子放在旁邊但卻沒有人理,覺得很奇怪。我拿了自己的信後就走了。我開車離開郵局大概三分鐘,就聽到很大的爆炸聲。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炸彈爆炸,而爆炸的地方離我之前在郵局所站的位置只有幾英尺而已。」

      安德烈又說:「我只是去郵局拿信而已,誰知道後來居然有些無辜的人被炸死,有的還是我認識的,我真的不敢相信!有時,我還會想起當時傷亡的人那麼多,才意識到自己差一點就被炸死,雖然事情已經過了25年,現在想起來還是冒了一身冷汗。」

      恐怖活動——全球的難題

      你可能永遠都不會碰到這樣的攻擊,不過,你也許聽過在世界各地恐怖襲擊卻常常發生。現在越來越多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惜訴諸暴力,這些暴力事件通常被稱為恐怖活動。(請看下一頁的附欄「誰才是恐怖分子?」)

      有位記者進行多年的專題研究之後,發現1997年全球「只有四個國家持續發生自殺式攻擊」。但這位記者在2008年報導,「全世界[七大洲]除了澳大利亞和南極洲之外,其他大洲總共有超過30個國家曾發生自殺式攻擊,造成很大的傷亡」。最後他說,「有愈來愈多組織發動[自殺式攻擊],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數就更多」。——《殉道全球化》

      請想想文章開頭提到的攻擊,有個組織承認炸彈是他們放置的,卻說自己是「自由鬥士」,他們想脫離政府爭取獨立。不過為什麼人們要利用恐怖攻擊來達到目的呢?我們來看看哈費尼的經歷就知道了。

      哈費尼生於贊比亞,卻在贊比亞鄰近幾個國家的難民營中長大。他說:「看到家人和別人受到殘酷和不公平的對待,我十分憤怒!」於是他加入了父母所屬的激進組織。

      回想在難民營中的那段時期,哈費尼說:「我們難民最悲哀的就是受到感情上的衝擊,小孩子會被迫跟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分開。年紀較大的人都要去作戰,很多人一去不回。我從沒見過爸爸,連他的照片也沒看過。我只知道爸爸是在戰鬥中死去的,直到今天我心中還是有感情的傷痕。」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發動恐怖活動的原因是很複雜的。如果我們多了解一點這些背後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人類必須怎麼做,世上才不會有這樣的暴力事件。

      [第4頁的附欄或圖片]

      誰才是恐怖分子?

      研究員馬克·于爾根斯邁爾說:「一個人是否把暴力活動描述為『恐怖活動』,這要看他覺得發動這個暴力活動是否情有可原,而且至很大程度要看他對世界有什麼看法。如果一個人覺得世界是很和平的,就會認為暴力事件是恐怖活動;如果一個人覺得世界是充滿鬥爭的,就會認為暴力事件是很合理的。」

      因此,當人說別人是「恐怖分子」時,通常都是受到自己的政治傾向所影響。很多激進組織都被人稱為恐怖分子,但他們卻認為自己是自由鬥士。作家潔西卡·斯特恩指出,恐怖活動牽涉到:(1)對非武裝人員使用暴力;(2)利用暴力讓人感到震撼、恐懼。所以,這些武裝分子,不論是政府人員還是反政府的人,通常都會使用恐怖分子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 為什麼有些人會訴諸暴力?
    警醒!2011年 | 6月
    • 為什麼有些人會訴諸暴力?

      何塞巴住在西班牙,有人問他為什麼當初要加入激進組織,他說:「那時我住在西班牙的大城市畢爾巴鄂,當地的警察會隨意進到人的家裡毆打人、逮捕人,我們受到很多的迫害和不公平的對待,真的忍無可忍了!」

      何塞巴又說:「由於我批評這些警察的做法,有一天早上我被逮捕了。我非常憤怒,想要做些事來改變這個情況,必要的時候也會使用暴力。」

      以暴易暴

      聖經說:「壓迫可使有智慧的人瘋狂」。(傳道書7:7)經文的意思是,人受到壓迫時會變得不理智,但聖經在這裡並不是說使用暴力是對的。有些人因為自己屬於某個國家、種族、宗教而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於是感到非常氣憤。

      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哈費尼說:「我們的土地被別人霸佔了。就算是動物也會為自己的『領土』爭鬥,更何況是人呢?所以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土地和權利戰鬥。」有個激進分子在發動自殺式炸彈攻擊之前說了一段話,他死了之後這段話就被人公布,他說:「除非你們停止炸彈攻擊,不再施放毒氣,也不再囚禁、虐待我們的同胞,否則我們絕不罷休!」

      宗教因素

      雖然激進分子有時會為了非宗教的原因而發動恐怖攻擊,但其實主要的原因常常都離不開宗教。有個激進組織的發言人曾傳真給一位世界領袖,說:「我們不是瘋了,也不是貪愛權力,我們是為真神效力,所以一定會誓死奮戰。」

      丹尼爾·本傑明和史蒂文·西蒙在他們合著的《神聖的恐怖時代》中,談到恐怖活動牽涉到的宗教因素說:「現在世界變得越來越宗教化,主流宗教和新興教派裡有越來越多信徒都相信,為了效忠他們的神而使用暴力是應該的。」另一個研究員搜集了全球幾個恐怖活動的資料,而這些都是他認為是「特別令人震驚的恐怖活動」,他說:「參與這些恐怖活動的人全都深信,他們所做的事是神所認可的,甚至是神所指示的。」

      但話說回來,很多宗教激進分子的極端觀點,跟他們宗教的傳統信仰和價值觀大為不同。

      強烈的仇恨

      文章開頭提到的何塞巴被警察逮捕之後受盡虐待。他說:「他們這樣虐待我,更令我相信恨他們是對的。就算要我以死來改變現狀,也在所不惜!」

      激進組織所灌輸的觀念往往也使一些人更認為使用暴力是對的。哈費尼說:「我們在難民營時,有人會召開一些集會,並在集會上告訴我們,白人不斷用各種方法控制黑人。」聽了這些話後對人有什麼影響呢?

      哈費尼又說:「我越來越恨白人,不相信任何白人,最後,我再也忍無可忍了,我想我們這一代人一定要起來反抗。」

      令人驚訝的是,雖然何塞巴和哈費尼的仇恨這麼強烈,也很難信任別人,想不到他們後來居然都可以放下仇恨和猜疑。到底是什麼改變了他們的內心和想法呢?下一篇文章會進一步解釋。

      [第6頁的精選語句]

      「他們這樣虐待我,更令我相信恨他們是對的。就算要我以死來改變現狀,也在所不惜!」——何塞巴

  • 世上可能不再有恐怖活動嗎?
    警醒!2011年 | 6月
    • 世上可能不再有恐怖活動嗎?

      研究員賈羅德·波斯特用了20年分析所謂的恐怖分子的性格特徵,之後作出一個結論就是,如果要改變恐怖分子,「就要非常努力地改變……他們的內心和想法」。

      不過,要是一個人已經深深捲入暴力和報復行動中,什麼能改變他的內心和想法呢?

      一本改變人心的書

      20世紀90年代,哈費尼認真地看看自己的信仰,結果想要一本聖經。他說:「我先看聖經的福音書[就是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了解一下耶穌的生平事跡。我發現耶穌很仁慈,對人很公平,我深受感動,很快就被他的個性吸引了。」

      哈費尼繼續往下看,有兩節經文令他更了解上帝的看法,這兩節經文就是使徒行傳10:34,35,經文說:「上帝是不偏心的,無論哪個國族的人,只要敬畏他,行正義,都蒙他悅納。」

      哈費尼說:「我看出部族衝突、國家主義、種族歧視都是人造成的。我開始了解聖經的信息可以改變人的想法,而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跟上帝有良好的關係,這比為某個種族、民族或膚色的人爭取權益還重要。」

      上一篇文章提到的何塞巴是一個突擊小隊的隊長,他的小隊被指派要炸毀一個警察局。何塞巴說:「我們還沒有執行這個行動,我就被逮捕了,還坐了兩年牢。」後來,他太太露茜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討論聖經。之後,何塞巴也加入他們的討論。

      何塞巴說:「我越認識耶穌就越想向他學習。耶穌說過的一句話深深打動了我,這句話是:『凡拿劍的,都會死在劍下。』我知道耶穌說得一點都沒錯。」(馬太福音26:52)何塞巴又說:「殺人只會增加仇恨,而死者的家人也會想報復。暴力只會帶來痛苦,不會使世界更好。」何塞巴開始調整自己的觀點。

      哈費尼和何塞巴都親自體驗到,聖經的真理可以對人的生活發揮很大的影響。聖經說,「上帝的話語是活的,是有力量的」,而且「心裡的意念和打算都能辨明」。(希伯來書4:12)上帝話語的力量確實幫助了很多人調整自己的想法,改變自己的行為。但有沒有證據證明,全球實踐聖經真理的人都是團結一致的呢?

      基督徒相親相愛

      哈費尼開始參加耶和華見證人的聚會時,留意到不同種族的人都可以和睦共處,他深受感動,說:「可以跟白人坐在一起,我真的很興奮。我從沒想過,在我這一生中會有機會叫一個白人為『弟兄』。這令我更加相信,耶和華見證人一定是正確的宗教。他們團結一致,雖然種族不同卻仍然彼此相愛。他們的團結是我一直想要追求的。」

      耶穌說真正跟從他的人有個特色,就是「彼此相愛」。(約翰福音13:34,35)耶穌也拒絕參與政治的衝突,他告訴門徒:「你們不屬於世界」。(約翰福音6:15;15:19;馬太福音22:15-22)不論是在耶穌的日子還是在今天,真基督徒都彼此相愛,並在政治上嚴守中立。

      實踐耶穌的教導

      這個世界四分五裂,以致引發了各種恐怖活動,在這樣的氛圍下,人還能表現愛心嗎?當政治的衝突導致仇恨時,人的愛國情緒和民族主義情緒就會更加高漲,結果人與人,國與國之間就會產生很多衝突。

      舉例說,1914年,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驅使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暗殺奧匈帝國的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社」的成員,這個組織的章程說,為了達到目的,「發動革命勝過……力求改變人們的文化習慣」。這件暗殺事件在所謂的基督教國家當中引發了戰爭,最後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千百萬陣亡的人都自稱跟從耶穌這位「和平的領袖」。(以賽亞書9:6)

      大戰結束之後,一個有名的教士哈里·霍士迪指責教會領袖沒有教導信徒跟從耶穌的榜樣。他寫道:「我們訓練人去打仗,將戰士捧為英雄,甚至在教堂裡也豎起戰旗。」最後霍士迪說:「我們一方面讚美和平的君,另一方面卻歌頌戰爭。」

      值得注意的是,1975年的一個社會學研究說:「兩次大戰和隨後的冷戰所造成的武裝衝突中,耶和華見證人一直嚴守『基督徒中立的立場』,不使用暴力。」雖然耶和華見證人被人虐待和監禁,卻「從沒有以暴力報復對方」。這個研究最後說:「由於耶和華見證人深信聖經是上帝所啟示的話語,所以他們的信仰全都基於聖經。」

      實踐聖經原則的好處

      比利時前首相從鄰居那裡得到一本書,是關於耶穌的生平故事,書名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耶和華見證人出版)。他看了這本書後深受感動,就寫了一封信給那個鄰居,說:「如果人們多留意福音書的信息,實踐耶穌基督教導的原則,現今世界的情況就必定會完全不同了。」

      他又說:「這樣,我們就不需要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不會再有恐怖攻擊,使用暴力也會被禁止。」不過,他最後說:「這一切都只是夢想而已。」這真的只是夢想嗎?不是。在今天這個充滿暴力的世界中,許多不同背景的人因生活在血腥暴力的環境中多年而心中充滿怨恨,但聖經真的可以幫助他們消除怨恨,並且放棄使用暴力。

      第一篇文章提到的安德烈有幾個朋友被炸死,而他自己差一點也被炸死。那個炸彈是一個激進組織放置的。後來,安德烈學習聖經,知道聖經勸告人要「甘心寬恕」別人,他努力實踐聖經的勸告。(歌羅西書3:13)這個炸彈攻擊事件發生後一段時間,哈費尼加入了那個激進組織,後來他也學會應用聖經原則,不再使用暴力。(詩篇11:5)現在安德烈和哈費尼都是耶和華見證人,他們一起在非洲一個國家的耶和華見證人翻譯事務處工作。

      深信前途一片光明

      全球有好幾百萬人由於學習聖經,因而深信前途會一片光明。就拿安德烈的經歷為例,有一天安德烈在一個人的家裡向他談到聖經的應許,說將來會有一個新世界,裡面充滿正義的人。(以賽亞書2:4;11:6-9;65:17,21-25;彼得後書3:13)突然之間,有些拿著自動步槍的軍人包圍了房子,命令安德烈出來,並質問他在做什麼。後來,這些軍人知道他在教導人聖經,而被他教的人也很喜歡跟他學習,於是這些軍人就走了。

      在軍人來到之前,安德烈正在告訴他的聖經學生,在挪亞的日子「暴行遍及全地」,上帝曾採取行動鏟除惡人惡事,用一場大洪水淹沒全球,毀滅當時的世界,但拯救了愛好和平的挪亞及他的家人。(創世記6:11)所以將來上帝也會採取行動幫助人類。耶穌說:「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臨在也會怎樣。」(馬太福音24:37-39)

      「人子」就是耶穌,上帝指派他做上帝王國的君王,這個王國是一個天上的政府。耶穌很快就會帶領上帝的天軍來鏟除世上的暴行。(路加福音4:43)耶穌從天上統治大地時,會使「正義伸張……國泰民安」,也會救他的子民「脫離壓迫和強暴」。(詩篇72:7,14,《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之後,愛好正義的人都會成為天上君王的子民,他們會看見地球變為一個和平的樂園。(路加福音23:42,43)聖經應許:「山岳岡陵憑著正義,為人民帶來平安。」(詩篇72:3)

      想必你也喜歡生活在這個和平的世界裡,對嗎?不錯,在君王耶穌的統治之下,世上一定不會再有恐怖活動。

      [第7頁的精選語句]

      哈費尼和何塞巴都體驗到,聖經的真理可以對人的生活發揮很大的影響

      [第9頁的精選語句]

      「如果人們……實踐耶穌基督教導的原則,現今世界的情況就必定會完全不同了。這樣,我們就不需要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不會再有恐怖攻擊,使用暴力也會被禁止。」——比利時前首相

      [第8頁的圖片]

      哈費尼和安德烈運用聖經原則,學會真摯地彼此相愛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