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恐怖襲擊下的兒童
    警醒!2006年 | 6月
    • 恐怖襲擊下的兒童

      暮色昏暗,在烏干達北部的路上,有數以千計的兒童正赤腳步行。天色向晚之時,這些兒童離開自己的村莊,走向古盧、基塔古姆、利拉等較大的城市。抵達目的地後,他們就分開,有些走進大樓內,有些走往公車站,有些則走到公園及庭院裡。第二天太陽一出來,他們又從原路回家去。為什麼這群兒童要天天這樣夜出早歸呢?

      有人叫這些孩子「上晚班的工人」,但這些孩子根本不是做輪班工作的。由於晚上村裡危機四伏,不宜居留,所以當天色一暗,這些孩子就離家避難。

      差不多二十年來,游擊隊員時常突擊村莊、綁架孩童。就這樣,每年有數百個男女孩童消失在莽莽的森林中。游擊隊通常在夜間行動綁走孩子,有些孩子會用來給士兵補充新血,有些就揀選作苦力、看門童或性奴隸。落難的孩子要是有什麼反抗,不是被削去鼻子就是被割掉嘴唇。至於逃走之後再被抓回的孩子,更只有死路一條,且死狀甚慘。

      遭此毒手的還有其他地方的年輕生命。在塞拉利昂,恐怖分子手起刀落,小孩子就被砍斷四肢,只剩下一個殘軀。在阿富汗,不少男女孩童拿著那些造型酷似蝴蝶的地雷把玩,轟然一聲,七彩的「玩具」隨煙四散,他們連手指眼睛都不見了。

      有些受襲的年輕人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例如,1995年,美國俄克拉何馬城遭到恐怖襲擊,168個死者之中,有19個是兒童,有些遇害的孩子甚至還在襁褓中。就像風吹燭滅那樣,炸彈一爆,那些脆弱的小生命就立時夭折了。恐怖分子奪去了這些幼兒茁壯成長的機會,使他們不能在父母的溫馨懷抱中、在玩樂和歡笑聲中長大。

      以上一切都是最近才發生的事,但恐怖襲擊又豈是近年才有。許多世紀以來,人類社會一直染滿這種暴力的血腥,詳情請讀下文。

      生兒只為防兒死

      「今天早上,我叫醒11歲的兒子時,他問我:『恐怖分子今天來了嗎?』」作家戴維·格羅斯曼這樣描寫他全家所居住的環境,可見這裡的居民一直備受暴力威脅。他繼續說:「我的孩子很害怕。」

      近來有不少孩子死於恐怖襲擊,有些父母便想了個方法來防患未然。格羅斯曼說:「有一對年輕男女告訴我,他們打算結婚,然後生三個孩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因為就算死了一個,還有兩個留下來。這段話使我聽了久久難忘。」

      他們並沒有提到,如果其餘兩個也死了又該怎麼辦。a

      a 本文的引用語選自作家戴維·格羅斯曼所著的《活著就是等死》。

  • 用鮮血寫成的歷史
    警醒!2006年 | 6月
    • 用鮮血寫成的歷史

      就在幾年前,恐怖活動還只局限於北愛爾蘭、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和中東的某些地方。但現在,特別是從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中心的兩幢大樓被撞毀之後,恐怖主義的魔掌已迅速籠罩全球。例如,度假勝地巴厘島、西班牙馬德里、英國倫敦、斯里蘭卡、泰國,甚至尼泊爾,都曾發生過恐怖襲擊。雖然如此,恐怖主義卻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究竟恐怖主義是什麼呢?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指出,恐怖主義是以製造謀殺、劫持、爆炸等恐怖事件為手段,來達到政治目的的主張。但作家潔茜卡·斯特恩評論說:「在課堂上一談到恐怖主義這課題,就會發現它的定義有數百個之多。……但與其他形式的暴力比較,恐怖主義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哪兩個特徵呢?首先,恐怖主義針對的目標是平民……其次是要營造震撼的效果,要做到石破天驚,令遇襲的人深感驚懼,聞之喪膽,這比實際殺人更教人害怕。正是這些特點,使恐怖主義有別於一般的襲擊或謀殺。」

      追本尋源

      公元1世紀,在朱迪亞這個古巴勒斯坦的南部地區,有一個稱為「狂熱者」的激進組織,他們為使猶太人能脫離羅馬獨立,不惜訴諸暴力手段。當中有一批激進的狂熱分子,人人身懷短劍,又稱「匕首黨」。每逢喜慶的日子,他們就混入耶路撒冷的人群中,用短劍割斷敵人的咽喉,或從背後襲擊敵人。a

      公元66年,一群「狂熱分子」進攻死海附近的梅察達要塞,把那裡的羅馬駐軍殺個精光,然後佔據山頭,以武犯禁。有好幾年,他們佔據當地,向政府耀武揚威。公元73年,羅馬第十軍團在總督弗拉菲烏斯的率領下,重奪梅察達,卻未能降服那些「狂熱分子」。同一時代的歷史學家報導說,有960個「狂熱分子」寧願自殺,也不願歸順羅馬,只有兩個婦人和五個孩子沒死。

      有些人認為,這些激進分子,是現代恐怖主義的鼻祖。不管事實如何,恐怖主義已在歷史進程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恐怖分子

      從公元1095年開始,二百年間,十字軍多次從歐洲向中東進發,跟亞洲和北非的穆斯林作戰,在耶路撒冷領土誰屬的問題上,各不相讓。每逢短兵相接,所謂的聖戰士都毫不手軟,直到把敵人砍成碎塊為止。他們的戰斧利劍,也殺傷了不少無辜百姓。十字軍在公元1099年進入耶路撒冷時,有一個教士叫泰爾的威廉,他用以下的話,描述當日所見所聞:

      「他們手持利劍、長矛一起走在街道上,見人就殺、見人就砍,男女兒童無一倖免。……街上的屍體這裡一堆,那裡一堆,路人要踩著屍體才能走到對面。……城鎮到處血流成河,死屍布滿街道。」b

      多個世紀之後,恐怖分子開始轉用炸藥和槍炮,這些武器造成的傷亡更加慘重。

      殺人如麻

      在歷史家眼中,1914年6月28日是歐洲現代史的轉捩點。一個被某些人奉為英雄的年輕男子,暗殺了奧匈帝國的皇儲弗朗西斯·斐迪南大公,於是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幾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結果有二千萬人死於戰火。

      1914年6月28日燃點起全球戰火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又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大批平民和戰俘死於集中營、空襲和敵人的報復行動中。二次大戰結束後,恐怖分子繼續濫殺無辜。在上世紀的70年代,柬埔寨就有超過一百萬人慘被屠殺。到90年代,盧旺達有八十多萬人遭到殺戮,這起事件引發的震撼至今仍叫人無法忘記。

      1914年至今,恐怖活動有增無減,為許多國家的人民造成很大的痛苦。可惜,很少人從歷史中學到教訓。恐怖分子仍不時出沒,殺害成千上萬的人,令千百萬人長期寢食不安。市場被炸毀,村落被燒到片瓦不全,婦女被強暴,兒童被擄走,一片死亡的景象。儘管恐怖主義為法律所不容,國際社會對之齊聲譴責,但恐怖襲擊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恐怖主義可能完全終止嗎?

      a 使徒行傳21:38記載,羅馬一個將軍誤以為使徒保羅是4000個「匕首黨人」的頭目,對他提出不實的指控。

      b 耶穌對他的門徒說,要「愛你們的仇敵」,而不是恨他們或殺害他們。(馬太福音5:43-45)

  • 天下太平終於實現!
    警醒!2006年 | 6月
    • 天下太平終於實現!

      有些人相信,惟有以武力抗爭,才能擺脫暴政,得享自由;惟有訴諸暴力,才能維護宗教的純淨。要把人民憎惡的當權者推翻,就不得不使用血腥手段。同樣,有些政府也用恐怖手段去維持社會秩序,令治下的人民乖乖順服。如果恐怖主義真的是一種有效的統治工具和革命手段,它應該為人帶來和平、繁榮和穩定的社會;社會動盪一陣子後,血腥和可怕的事就該消失。情形果真如此嗎?

      事實上,假如以恐怖手段來管治人民,當權者往往會草菅人命,殺人流血,殘暴不仁。受害者於傷痛之餘,通常會報仇雪恨。不過,這時常會引起當權者更嚴厲的壓制,反過來,又引發更多的報復行動。

      以暴易暴難奏效

      人類已花了幾千年時間,嘗試以自己的力量去解決政治、宗教和社會問題。但這些嘗試一一失敗,就如聖經所說:「耶和華啊,我清楚知道,世人不能掌握自己的道路,人行走也無法確定該走的方向。」(耶利米書10:23)不過,耶穌指出:「有智慧的行為自然顯出正義。」(馬太福音11:19)從耶穌的這句話所引伸出來的聖經原則,意味著恐怖主義給人的憧憬其實是靠不住的。恐怖主義的結果並非自由和幸福,而是死亡、悲傷和毀滅。這些惡果充滿了20世紀,並且開始蔓延至21世紀,情況開始失控。許多人都覺得,恐怖主義不單沒有解決問題,它本身就是一個難題。

      一個少女的家園被恐怖分子放火焚毀,她寫道:「我每天都在盼望,祈求不會再有家人或朋友死去……或許必須有奇跡出現才行」。她的話跟許多人的看法不謀而合:人類無法解決自身的難題,只有人類的創造主才有能力解決全球的難題——包括恐怖主義在內。然而,為何人該信靠上帝?

      為何上帝值得信靠

      信靠上帝的其中一個理由是:耶和華是創造主,他賜予我們生命,希望我們活得平靜安寧、心滿意足。上帝的先知以賽亞有感而發地寫道:「耶和華啊,現在你是我們的父親。我們是陶泥,你是陶匠,我們全都是你手所造的。」(以賽亞書64:8)耶和華是人類的父親,因此他珍視所有國族的人。不公平和仇恨所導致的恐怖主義,並非他造成的。睿智的所羅門王曾公開指出這個事實:「上帝造人本來正直,人卻想出很多計謀來。」(傳道書7:29)人類的敗行以及所產生的邪惡影響,讓恐怖主義有機可乘,不過,上帝絕非無法對付這些惡事。(以弗所書6:11,12)

      耶和華值得我們信靠的另一個理由是:自從創造人類以來,他比任何人都了解人類難題的成因,以及解決的辦法。聖經在箴言3:19道出了這個真理:「耶和華用智慧為大地奠基,用明辨的能力使高天穩固」。古代一個詩篇執筆者全心信靠上帝,他寫道:「我的幫助從哪裡來呢?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篇121:1,2)

      上帝值得我們信靠的第三個理由是:上帝有能力終止血腥暴行。在挪亞的日子,「暴行遍及全地」。(創世記6:11)上帝對那個世代所執行的判決是突然和徹底的。聖經報導:「上帝也毫不留情,懲罰了古代的世界,降下洪水,淹沒不敬虔的人類世界」。(彼得後書2:5)

      聖經指出,我們該從挪亞洪水學得教訓,「耶和華自然知道怎樣拯救敬虔的人脫離考驗,也知道怎樣把不義的人留到審判的日子,加以剪除」。(彼得後書2:9)上帝可以看出,誰才是真正愛好和平,誰又是製造痛苦的人,對於後者——那些不敬虔的人,他已決定要毀滅他們,至於那些渴望和平的人,上帝為他們預備了一個有正義住在其中的新地。(彼得後書3:7,13)

      終於天下太平!

      聖經執筆者常常用「地」這個詞來指人類。例如,創世記11:1說「全地」便是指當時說同一語言的所有人類。使徒彼得也有這個觀念,所以他使用「新地」這個詞時便表達同一的意思。耶和華上帝會徹底改造人類社會,正義會永遠「住在其中」,暴力和仇恨將不復存在。聖經在彌迦書4:3的預言告訴我們:「上帝必在萬族中判斷善惡,為遠方的強國解決爭端。他們要把刀劍打成犁頭,把槍矛打成鐮刀。國與國不再拔劍相攻,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

      當預言實現的時候,人會過著怎樣的生活呢?彌迦書4:4說:「人人都坐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不受驚嚇」。在這地上樂園裡,所有人都不用再擔驚受怕,不用恐懼成為下一次恐怖襲擊的目標。這個應許值得信賴嗎?當然值得,因為「這是萬軍之主耶和華親口說的」。(彌迦書4:4)

      恐怖分子對人類的威脅持續蔓延,各國對這些暴力事件恐懼顫抖的時候,愛好和平的人深知,解決方法就是信靠耶和華。無論發生什麼問題,耶和華都能解決。人所遭受的傷害、痛苦、甚至死亡,他都會通通除去。聖經說:「他必永遠吞滅死亡。至高主宰耶和華要擦去所有人臉上的眼淚」。(以賽亞書25:8)不同種族的人所居住的這片寶貴大地,雖然在恐怖主義的蹂躪下充滿痛苦和恐懼,不過,在不久的將來,將會結滿和平的果實。不錯,「不可能說謊的上帝」所應許的和平,才是人類最急切需要的良方。(提多書1:2;希伯來書6:17,18)

      比槍炮有效的解決方法

      有些人曾認為要改變社會就得靠武力,他們曾這麼想:

      • 「我從歷史書裡看到,統治者和官員常常轄制窮人,對於低下階層的苦況,我真是感同身受。當我想到怎樣才能終止這種境況時,我認為一定要拿起槍炮反抗。」——雷蒙a

      • 「我參與武裝鬥爭,目的是推翻舊政權,建立一個可以消除世上不公平的社會。」——盧西恩

      • 「自小我就看不慣社會種種不公平的現象,例如:貧窮、罪惡、兒童失學和醫療設施不足等。我相信只有拿起槍桿子,才能讓人民有機會接受教育、得到醫療照顧、有屋可住有工可做。另一方面,那些不願意遵守律法、不尊重鄰居的人,都該受懲罰。」——彼得

      • 「我和丈夫都是一個主張武力革命的地下組織的成員,我們希望建立一個人人生活飽足、個個奉公守法的公平社會。在這個國家裡,要獲得公平的對待,惟一的方法就是搞顛覆、搞破壞」——盧爾德

      上述的人都曾希望以武力解決人類所受的苦難,但他們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後,才明白聖經所提供的解決方法更好。聖經在雅各書1:20說:「因為人的憤怒並不能伸張上帝的正義。」

      只有上帝的統治才能改變整個人類社會。聖經已預言了這件事,例如在馬太福音24章和提摩太後書3:1-5,指出上帝的政府快要改變這個世界。我們鼓勵你跟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親自學習這些真理。

      a 本文中的人名不是真名。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