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們——你的孩子以什麼東西作玩具?警醒!1994年 | 9月8日
-
-
父母們——你的孩子以什麼東西作玩具?
「一味工作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一句古老的諺語這樣說。在兒童的生活上,玩耍一向擔任重要的角色。遊戲能夠幫助兒童增長智力,伸展肌肉,以及培養有用的技能。儘管這樣,今日的兒童玩具已成為一門賺錢的企業。玩具世界並不是由兒童或父母控制的,而是由製造商、零售商、廣告商,以及腦筋靈活的市場研究人員操縱的。既擁有製造玩具的新技術,也有強大的傳播媒介做後盾,他們正重新闡明玩具的定義,此舉為父母和兒女帶來嚴重的影響。
無疑,許多玩具商對兒童的福利都表現真摯的關注。雖然這樣,利潤卻往往是他們優先考慮的因素。問題的關鍵並非在於玩具能否發揮教育作用、促進兒童的想像力,而是純粹在於玩具的銷路。用布料、木材和塑膠製成的簡單玩具已經過時了,不能吸引買主;栩栩如生的高科技產品才保證有好銷路,由於玩具的樣式跟實物無異,兒童的想像力根本無從發揮。
舉個例說,一位製造商在市面推出一組裝有人體模型的玩具車,細小的人體模型一旦感應到衝擊力就會自動解體。玩具車相撞的時候,人體模型的手腳、頭部,就會脫離身體,紛紛拋出玩具車的窗外。另一樣酷似實物的玩具試圖讓女孩子假扮孕婦。玩具商設計了一個背囊式的口袋,給女孩子圍在腹部,口袋設有模仿胎兒活動和心跳的裝置。
有些人相信這樣的玩具富於教育意義。一間玩具廠的公關經理唐娜·吉布斯聲稱,這套懷孕模擬裝置能夠「讓小女孩以娛樂的方式體驗為人母親的感受」。可是,並非所有人都表現同樣的熱誠。哈佛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貝里·布雷澤爾頓醫生認為,這種玩具「侵奪了父母與兒女分享寶貴資料的機會」。從事兒童研究的教授戴維·埃爾金德博士認為「這些玩具過於極端」,並且指出「[兒童]根本無法理解或體會」這個仿似胎兒的洋娃娃。他補充說,至於模仿汽車失事的玩具,效果的確生動逼真,但既然電視節目已經充滿暴力鏡頭,「我們又何必用這種玩具去進一步渲染暴力呢?」——《環球郵報》,1992年2月8日。
此外,其他受歡迎的遊戲也引起了不少爭議,例如刻畫戰爭的電視遊戲以及威力強勁的超級噴水手槍。美國玩具製造商公會主席指出,「不論什麼時候,在市面出售的玩具據估計多達15萬種。」有鑑於此,對父母來說,選購玩具無疑是一項艱巨的挑戰。在這方面而言,父母應該以什麼作為準則呢?對於今日某種類型的玩具,我們有正當的理由表現關注嗎?以下的文章會考慮這些及其他有關的問題。
-
-
今日的玩具——給兒童灌輸什麼意識?警醒!1994年 | 9月8日
-
-
今日的玩具——給兒童灌輸什麼意識?
兒童愛玩耍是天生的。據《為兒童挑選玩具》一書所載,健康的兒童「自然會開創自己的小天地,幻想自己的探險歷程」。就是古代的兒童也沒有例外。在那個時代,一般兒童都在『城中街上玩耍』。(撒迦利亞書8:5)他們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往往自創遊戲作樂。——可參閱馬太福音11:16,17。
因此,玩耍被稱為孩子的工作無疑是恰當的;若是這樣,那麼,玩具就可說是孩子的工具了。《父母》雜誌說:「玩耍是兒童學習人情世故的方式。……孩子玩玩具的時候,周圍事物的體積就像他們一樣細小,他們彷彿活在一個自己能夠應付自如的世界裡。玩耍能夠鍛鍊肌肉活動的協調,促進適應群體生活的能力,測試現實與幻想的距離,並且幫助兒童學會與別人溝通,輪流做事,以及分享東西。玩耍不但啟發兒童的想像力,而且也訓練他們掌握解決難題的技巧。」
玩具對聖經時代的兒童也相當重要。在以色列進行的發掘發現了一個細小的兒童玩具庫,內有諸如撥浪鼓、哨子、小型盛器和戰車等玩具。《世界書籍百科全書》指出:「在古代非洲,兒童以球、玩具動物和可供拉行的玩具嬉戲作樂。在古代希臘和羅馬,兒童喜愛的玩具有船隻、手推車、大木環和陀螺。在中世紀的歐洲,受歡迎的玩具包括黏土彈子、撥浪鼓和木偶。」
今日,激發興趣、富教育意義的玩具仍然發揮重要的效用。可是,質量有問題的玩具充斥市場,情況實在令人擔憂。《時代》雜誌在1992年刊登的一篇文章說:「假如你想選購一些有益身心的玩具,就切勿對今年的新產品抱有期望。為求嘩眾取寵,差不多所有主要的製造商都著重生產一些令人作嘔的玩具。」其中一種玩具是個塑膠頭蓋骨,體積跟實物無異,兒童可以把它裝飾得「盡可能叫人感到恐怖、反感」。此外,供出售的玩具也包括一些模仿身體機能的模型,例如嘔吐的樣子。父母和兒童都同樣面對強大壓力要去購買這類型的玩具。
向兒童推銷
《兒科評論》雜誌指出,古代的「漢穆拉比法典禁止人向兒童兜售任何物品,違例者可判死罪」。但時至今日,玩具製造商和廣告客戶都以天真無邪的兒童作為宣傳對象,向他們大肆推銷昂貴產品,他們這樣做一點都不感到慚愧。玩具發展商試圖利用先進的研究技術去洞悉兒童的想法。他們不斷在產品上加插新花款,使上一年的款式顯得過時落伍,時下流行的款式就變成不可或缺。
此外,玩具業也充分利用電視的影響力。在美國,玩具廣告幾乎充斥著所有兒童電視節目。通過高度攝影技巧、特技效果,以及動聽的音樂,廣告能夠使單調乏味的玩具顯得富有魅力,兼且充滿刺激。雖然,大部分成年人都能識破這種巧妙手段,但「孩童卻以為廣告所說的句句都是實話」。——《兒科評論》雜誌。
專為兒童而設的電視節目,有許多其實是替玩具做廣告宣傳。據《流行兒科難題》這份刊物所載,這類節目的目的「在於推銷玩具,而非教育兒童或充實他們的生活」。就以「變形忍者龜」為例,這部卡通片已衍生了「超過70種產品、一種穀類早餐食品及一部電影」。
《兒科評論》雜誌指出,「不少研究報告表明,兒童看了廣告之後,就不斷纏著父母,要他們購買廣告推銷的產品。」一間跨國玩具公司的創辦人說:「你只要看見孩子用力拉父母外衣時的樣子,就可以察出他們的心聲:『假如你不買這樣玩具,我就會傷心得要死。』」難怪僅在加拿大一地,購買玩具給兒女、孫兒女和朋友的消費每年多達12億加幣。
戰爭遊戲
描繪戰爭的電視遊戲是其中一類最受歡迎的玩具商品。倡導這種玩意的人聲稱,這類遊戲幫助兒童掌握解決難題的技巧,使眼睛與手指的活動互相協調,鍛鍊肌肉運動技能,以及激發求知慾。《多倫多星報》一篇文章指出,「電子遊戲如果以正當的方式操作是無害的,甚至能夠發揮教育作用。」這份報章卻承認,『但這種遊戲往往使兒童離群獨處,甚至變得好像著了魔似的。』
請考慮一個給電視戰爭遊戲迷住的男孩。他的母親說:「他的表現簡直叫人難以置信——他一定要將所有敵人趕盡殺絕才肯離開電視屏幕。」這個孩子有多大?只有兩歲大!他每天按鈕操作電視遊戲達四五小時之久,結果細小的拇指起了水泡。可是,他的母親對此似乎沒有多大感覺。「我惟一的憂慮是,他凡事都要這樣迅速快捷,」她一邊說,一邊捻著兩隻指頭發出劈啪的聲音。遊戲的「節奏非常明快……現實生活的步調卻不是這麼急速的」。
據《多倫多星報》報導,有些反對電視遊戲的人認為,這些遊戲「不但阻礙兒童學會以想像力、閱讀或其他傳統消遣自娛,而且也誘使他們荒廢學業」。有些兒童教育家甚至指出,『電視遊戲是一種吸引力甚大的禍害,能夠助長兒童熱中於暴力,使他們變得孤僻。』
1991年,波斯灣爆發戰爭,電視新聞報導播映了不少轟炸場面,軍事武器玩具模型的需求因而激增。艾布拉姆斯坦克、飛毛腿導彈和欣德戰鬥直升機等玩具模型的銷路高踞榜首。專家們擔心這些玩具可能助長兒童的侵略行為,甚至使他們對暴力變得麻木。無論如何,這種遊戲與聖經在以賽亞書2:4所提倡的精神背道而馳,這節經文預言上帝的子民「不再學習戰爭」。——《新譯》。
酷似實物的玩具,例如威力強勁的超級噴水手槍,在一些場合確曾觸發真正的暴行。在北美洲一個城市裡,威力強勁的塑膠噴水手槍引起了衝突,這場衝突後來更爆發為真正的槍戰,結果一名15歲少年喪生。在另一宗獨立的事件中,兩個年輕人向一名槍手發射噴水槍,把他淋得全身濕透;槍手勃然大怒,開槍擊傷了這兩個年輕人。噴水槍戰表面看來沒有什麼害處,卻觸發了許多其他暴行。
你所傳達的信息
很少盡責的父母會真正贊成暴力。儘管這樣,仿製軍事武器模型的玩具業依然欣欣向榮。有時父母寧可放棄自己的信念,也不願惹怒孩子。可是,他們這樣做可能對兒童造成嚴重的損害。加拿大心理健康研究人員蘇珊·戈爾德貝格認為:「每逢我們送玩具給兒女,就彷彿向他們表明,父母認同玩具背後所傳達的意識。」誠然,兒童有時表現若干程度的侵略行為是正常的。一位心理學家反駁說:「即使你不買玩具槍,兒童也會設法自製,甚至用手指裝出槍的模樣來。」也許他們會這樣做。但是,父母應該向兒童提供模仿武器的玩具,藉此助長他們的侵略行為嗎?
無疑,很少兒童會由於玩玩具槍而畢生陷於罪惡的淵藪中。但是,如果你送這樣的玩具給兒女,你正向他們傳達什麼信息呢?你想兒女相信發泄暴力是樂趣,殺人和打仗是刺激嗎?你有沒有教導他們尊重上帝的標準?他的話語說:「[上帝]的心恨惡喜愛強暴的人。」——詩篇11:5,《新譯》。
蘇珊·戈爾德貝格進一步指出,『在父母默許之下,兒童越花時間玩暴力遊戲,就越傾向於用暴力解決難題。』聖經在加拉太書6:7指出:「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暴力遊戲有可能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品格特徵嗎?
為了公平起見,我們必須承認孩子各有不同。雖然有些兒童會沉溺於電子遊戲,其他兒童卻不會。至於兒童會否由於玩電視槍戰遊戲,便在現實生活上事事都訴諸暴力,這仍有爭辯餘地。因此,父母必須為兒女設想,挑選玩具時要格外小心謹慎。
[第6頁的圖片]
玩耍能夠幫助兒童學會與別人和睦相處
-
-
父母們——要明智地挑選玩具警醒!1994年 | 9月8日
-
-
父母們——要明智地挑選玩具
聖經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篇127:3)因此,敬畏上帝的父母認識到,自己有責任要以「耶和華的管教和思想調整」養育兒女。(以弗所書6:4,《新世》)他們絕不會任由玩具商隨意模鑄兒女的品格。
對於促進兒童在感情和心智上的成長,玩具的確能夠發揮重大功效。不過,這並不是意味著父母必須購買價值不菲的高科技機械模型。你只需花少量金錢就可以獲得一些有益身心、富激勵作用的玩具。
孩子可以把一個普通薄紙盒改裝為玩具小屋、飛機或富想像力的玩具模型。只要有水桶和鏟子,孩子就可以堆砌沙堡。諸如積木、拼圖遊戲、模型黏土、顏色粉筆等簡單玩具同樣可以提供許多小時的有益消遣。至於年紀較大的兒童,美術用具以及成套的手工藝工具用品能夠提供實用的技能訓練,給他們機會從事增進身心健康的創作,這類玩具所帶來的滿足感無疑會比擊中電腦屏幕上的目標大得多。
有些遊戲活動根本不需要任何特別裝備。在樹林漫步可以是一項令小孩子興奮的經歷,尤其是在愛護和關心自己的父母陪同之下。甚至教導兒女怎樣做家務也可以是有趣的活動。佩內洛普·利奇在《成長中的孩子》一書寫道:「在你看來,烘烤糕餅、烹調一餐美食、在花園挖土、清潔汽車、髹天花板、購物、替嬰孩洗澡等可能是工作,但對小孩子說來,上述一切可能是他最喜愛的玩意。」
七項有用準則
廠商製造的玩具當然有其適當地位。要是家庭預算容許你選購玩具,你不妨首先問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1.玩具真的能夠啟發孩子的求知慾和想像力嗎?如果不能,孩子很快就會對玩具感到厭倦。在電視廣告上,玩具可能顯得富於吸引,但別忘記:兒童演員受雇要裝出對玩具感到興奮的樣子。你的孩子也許有不同的反應。你不妨觀察一下,他嬉戲的時候,或置身在玩具店時,哪一類玩具對他最有吸引力?
有時父母認為,除非玩具「富有教育意義」,否則就毫無價值了。可是,賈妮絲·T·吉布森教授提醒我們:「兒童可以從他們所玩的任何玩具學習。至為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得到樂趣,這樣,他們就會繼續以有益身心的方式嬉戲作樂。」
2.玩具適合孩子的體能和心智嗎?有時孩子實在沒有足夠的體力、耐性和機敏去操作某種玩具。可是,父母卻往往喜歡購買,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玩具有懷舊的吸引力。不過,一個三歲大的男孩真的能夠操縱一副電動火車模型——或揮動球棒嗎?何不等待孩子實際能夠玩賞這些玩具的時候才購買呢?
3.玩具安全嗎?幼兒往往喜歡把東西放進口裡,細小的積木或塑膠玩具很容易令他們窒息。玩具的邊緣若是鋒利或尖銳的,對任何年齡的兒童都會造成危險。此外,你也可以考慮一下,玩具被擲向或用作武器對付兄弟姊妹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美國,有些玩具的標籤列明,該項玩具是供某個年齡組別的兒童玩耍的。如果你按照標籤上的建議購買玩具,就能夠保護你的孩子,使他不致受玩具所傷。你如果對某樣玩具有疑問,可以向售貨員詢問有沒有示範模型供客戶查看。
4.玩具是否結構精良和耐用呢?《父母》雜誌提醒我們說:「幼兒常常把東西掉下、亂扔或放在口裡,因此玩具如果不是耐用的,就會遭受嚴重破壞。」
5.玩具的售價是否物有所值?電視廣告很少談及售價,但玩具通常都是頗為昂貴的。玩具昂貴主要在於牌子的名氣,但材料的實際成本也許很廉宜。此外,廣告往往使兒童對玩具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因此買了玩具之後,兒童可能感到大失所望。
要訓練你的兒女成為精明的顧客。箴言14:15說:「愚蒙人凡話都信;精明的人卻步步謹慎。」(《新譯》)《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有時你可以預先向孩子闡明,某種玩具的質量其實很差或推銷手法使人有受騙之虞。」《紐約時報》補充說:「如果孩子要自己掏腰包,購買玩具時,他們就會格外小心謹慎。」
當然,玩具的真正價值並非僅限於材料或工藝的質素。孩子玩這樣玩具的頻常程度,他可以獲得多大的樂趣,凡此種種都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鞦韆的價錢可能相當昂貴,卻可以在多年的歲月裡為孩子帶來無窮的樂趣。廉價玩具可能很快就扔掉,因此長遠來看,購買這些玩具就不是明智的投資了。
6.玩具向孩子灌輸怎樣的價值標準呢?從事兒童研究的戴維·埃爾金德教授提醒父母,「對於啟發兒童的想像力,玩具應該發揮積極而非消極的影響」。要避免選購一些令人毛骨悚然、渲染暴力或仿效成年人的惡習——諸如賭博——等玩具。
那些以受歡迎的故事人物——不論是童話還是科幻小說——作為題材的玩具又如何?一般說來,這些故事的主題環繞善能勝惡這個觀念。因此,有些父母認為兒女喜愛這些故事並無什麼大問題,故事中的『魔幻成分』只是孩子想像力奔放的表現而已。其他父母則恐怕這類故事會誘使孩子對玄祕術發生興趣。(申命記18:10-13)在這方面,父母必須考慮這些故事——並任何以這類人物作為題材的玩具——對兒女所操有的影響,然後才作出決定,但他們卻不應批評別人的選擇。
此外,切勿忘記哥林多前書10:23的原則:「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你可能覺得某種受歡迎的玩具沒有不妥之處,但買這種玩具真的可說是為孩子的利益著想嗎?這些玩具會不會惹人反感和使人跌倒呢?
父母應該仔細審查一些據稱能夠發揮教育作用的玩具,尤其是那些旨在教導兒童有關性和懷孕知識的玩具。孩子能夠領悟這些資料嗎?假如你與孩子討論這些資料,這豈不是更好的做法?a有些玩具也許能夠傳達有關身體機能的知識,但它們能夠向孩子灌輸正確的道德觀念嗎?
7.我真的想孩子擁有這樣的玩具嗎?你也許覺得孩子擁有的玩具過多,而且又不切實際,或者玩具所發出的噪音是你無法忍受的。倘若你無法摒除這些難題,那麼你除了對孩子說『不』之外,也許已別無他法。這樣行並不容易。但是,如果父母經常向孩子的一時之興或要求屈膝,就不能幫助孩子在身心方面有平衡的發展。請留意箴言29:21的原則:「僕人[或孩子]若從小嬌養慣了,終久必忘恩負義。」(《呂譯》)
這並不是指身為父母,你事事要固執己見和不講道理。你這樣做只會使孩子感到惱怒,兼且忿忿不平。『從上面來的智慧是……合理的。』(雅各書3:17,《新世》)一位兒童保育專家這樣說:「你要撥出時間,向孩子詳細解釋你不想買某些玩具的原因。」
比玩具更重要的事物
雖然玩具可以對兒童有教育作用,同時又能夠為孩子提供娛樂,但玩具畢竟是無生命的物件而已。孩子可能喜愛玩具,但玩具就不能愛護孩子了。兒童所需的仁愛關注,只有父母才能提供。馬格達萊娜·格雷博士說:「基本上說來,父母至今仍然是兒女的最佳玩耍友伴。」父母與兒女戲耍,不但能夠跟兒女締結親密的感情聯繫,而且也幫助他們培養健康的態度和情緒。
不錯,兒童需要有益身心的耍樂。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道德上和屬靈上的指引。聖經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翰福音17:3)父母能夠發揮主導作用,幫助兒女吸收予人生命的知識。耶和華見證人會盡力使聖經研讀成為家庭生活的常規。他們往往與兒女一起研讀例如《我的聖經故事書》、《聆聽偉大的導師》等刊物,以及專為年輕人而寫的《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b這些書刊並非僅是提供閱讀的樂趣,他們同時也幫助了數以萬計的兒童對上帝培養堅固的信心。此外,兒童也十分賞識聖經戲劇以及諸如《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這類書刊的盒式錄音帶。*
因此,真正的基督徒並不會只顧與兒女玩耍,他們會抽空與兒女一同禱告、研讀和傾談。父母若想表現這樣的仁愛關注,就需要撥出時間和作出努力。但長遠來看,與任何遊戲或耀目美觀的玩具相比,這樣做會帶給孩子更持久的快樂!
[腳注]
a 可參閱《儆醒!》1993年12月8日刊一系列有關性教育的文章。
b 由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
[第8,9頁的圖片]
兒童能夠從自製的玩具獲得很大樂趣——洗衣籃可以改裝為汽車;鞋盒可以變成火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