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一體化——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警醒!2002年 | 7月8日
-
-
日益拓寬的壕溝
全球財富的分配從來都是不公平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則使貧富懸殊越發加劇。表面上,確實有一些發展中國家從加入全球經濟體系獲益。專家聲稱,在過去10年間,印度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比例,已經從百分之39下降到百分之26;亞洲的整體狀況也有類似幅度的改善。一個研究表明,到1998年只有百分之15的亞洲人口每日平均生活消費1美元,10年前的數字則是百分之27。然而,從全球來看,情形並非如此美好。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以及其他不發達國家裡,過去30年間的收入事實上有所下降。聯合國祕書長科菲·安南指出:「在一個史無前例、繁榮昌盛的世界裡,國際社會任憑近30億人,接近一半世界人口,每天只靠2美元甚至更少的收入維持生計。」造成這個巨大社會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對一己之利的追求。美國前財政部長拉里·薩默斯說:「在世界各地,民營金融市場都忽略了貧民這個群體。普通銀行不會到貧困地區發展業務,因為沒有賺頭。」
貧富之間的巨大懸殊不僅造成了國家與國家的差異,人與人的生活境況也截然不同。前不久,美國首富的財產超過了他的一億同胞的財富淨值總和。全球一體化也特別有利於資本雄厚的跨國公司的成長,事實上,這些公司已經壟斷了某些產品的國際市場。舉個例子,1998年電訊行業的業務總額為2620億美元,其中百分之86由10家公司掌控。這些跨國公司的經濟勢力常常超過政府。而且,一如國際特赦組織所言,「人權和勞工者的利益不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問題」。
可以理解,人權組織為世界財富集中在少數特權階級手中而深感憂慮。如果社會最富有的兩成人口,收入比最貧困的多74倍,你願意住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嗎?拜電視所賜,這一貧如洗的百分之20對那些富裕同胞的生活瞭如指掌,儘管他們幾乎看不到任何改善自己際遇的機會。這就是我們的地球村,這種極端的不公現象當然叫人憤憤不平、灰心喪氣。
-
-
真正惠澤人群的全球一體化警醒!2002年 | 7月8日
-
-
「全球一體化要取得成功,必須兼顧窮人和富人的利益。它帶給我們的權利應該不亞於財富。在促進經濟繁榮、加強人際溝通的同時,它必須提供一個公義、平等的社會。」——聯合國祕書長科菲·安南
正如科菲·安南所言,真正成功的全球一體化應該改善地球村裡每一位居民的生活。可是,我們近年來的所見所聞距此理想差之千里。相對於技術和物質的進步,人權和社會平等遠遠滯後。
問題的根源在於,全球經濟一體化是由賺取利潤的欲望驅動的。這種利益驅動極少把社會底層的窮人,以及地球的長期需求考慮在內。戴維·科滕博士認為:「一個毫無章法、由金錢至上的企業掌握命脈的全球經濟注定是不穩定的。……它把人性摧殘得面目全非。」
世上的政府有能力規範全球經濟、建立公義的社會嗎?未必。到目前為止,各國政府面對全球問題時常常束手無策,不管是全球犯罪問題、全球氣溫上升,還是全球貧困問題。安南指出,「我們需要一體化的行動來捍衛環球利益。可是,在當今世界,採取全球性行動的機制還未成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