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5 2/15 23-26頁
  • 多米尼加共和國——仍大有發展潛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多米尼加共和國——仍大有發展潛能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5年
  • 小標題
  • 另一種新發現
  • 擴大服務導致豐盛的祝福
  • 年輕人熱烈響應
  • 來自其他地方的「開拓者」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5年
《守》95 2/15 23-26頁

多米尼加共和國——仍大有發展潛能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很年輕就開始他的航海事業。結果,他發現了今日的西印度群島。1492年12月,他的主力艦「聖馬利亞」號在埃斯帕尼奧拉島以北擱淺。今日這個島稱為伊斯帕尼奧拉島,亦即現今的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國所在之處。哥倫布把這個新發現的海島立為歐洲人的第一個殖民地,設立要塞,稱之為「拉納貝達」。這個海島成為他進一步探險的中心。

哥倫布發現島上的泰諾族印第安人容貌俊秀、慷慨好客,而且容易信賴別人。據估計原本島上人口約有10萬。然而,當地的居民卻被那些志在搜求黃金的外來侵略者肆意殘害,結果人數迅速減少。到1570年,據報泰諾人的數目只剩下500人左右。

今日,多米尼加共和國擁有許多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居民。雖然他們的祖先是來自其他地方的移民,他們卻具有泰諾人的不少優良特性——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此外,當地的人虔信上帝、尊重聖經;這一切使耶和華見證人在當地的傳道和教人工作卓有成效。

另一種新發現

倫納特·約翰遜和弗吉尼亞·約翰遜是守望台社派出的第一對海外傳道員,他們在特魯希略的獨裁統治時代來到多米尼加共和國服務。他們很高興發覺當地的人很快就對聖經信息有積極的響應。可是,政府當局和他們的宗教顧問對此大感不滿。反對的浪潮不久就開始了。對多米尼加共和國早期的見證人來說,這的確是一項嚴峻的考驗。難怪時至今日,他們所立下的忠貞不渝、視死如歸的榜樣,仍然時常受人談論。

現在,耶和華見證人在該國的數目已達到1萬6000人,而且他們為人熟知。不久之前,五家全國性的電視台相繼播出《耶和華見證人——這名字背後的組織》這輯錄像帶。a

錄像帶顯然引起了公眾人士的注意;不論在大城、小鎮,甚至鄉村地區,都有越來越多人開始留意見證人的工作。為了進一步激發別人的興趣,傳道員展開了一項特別運動,以求把王國的好消息帶到國內僻遠的地區。

擴大服務導致豐盛的祝福

許多年輕力壯、充滿熱心的見證人自願作出安排,撥出兩個月的時間到僻遠的地區傳道,結果獲得豐盛的獎賞。例如在一個地區,兩位先驅發現當地的人對真理異常感興趣。由於該年的耶穌受難紀念即將舉行,他們於是邀請這些人出席。舉行聚會那天,禮堂擠得水泄不通。散會後,令先驅大感驚訝的是,他們發覺原來聚會所外面還有另一班人等候參加聚會。先驅請他們進入禮堂,為他們舉行另一次聚會。現今這地方已有一群會眾建立起來了。

當地的人慷慨大方、友善爽朗;他們一旦認識聖經真理,就會主動跟自己的家人或其他人分享。例如,一個聖經學生獲悉自己終於有資格參與逐戶傳道而興奮不已。當時他已跟鄰居主持了五個聖經研究,但仍渴望在服事職務上作更大的參與。

由於有很多地區無法經常探訪,王國傳道員便設法向公共汽車的乘客、進城做生意的商人,甚或前來購物的人傳道。這樣的努力往往導致良好的結果,以下的經驗正好表明這點。有一次,分社辦事處收到一封從鄉村寄來的信,有兩名「男子」表示希望研讀聖經。可是,傳道員上門探訪時,發覺這兩名「男子」原來是兩個男孩,一個10歲,一個11歲。他們怎樣知道有聖經研究的安排呢?鄉村裡有一名男子往首都做生意,他在街上遇到見證人,對方送了一份單張給他,並且向他提及免費的聖經研究安排。這人回到鄉村後把單張送給鄰居(一個12歲的女孩),告訴她見證人有與人研究聖經的安排。接著女孩把事情告訴這兩個男孩。他們於是立即寫信請求社方派人與他們討論聖經。一個聖經研究就這樣開始了——兩個男孩、12歲的女孩、遇到見證人的男子和他的兩個兒女都參加討論。

年輕人熱烈響應

事實上,許多年輕人——不論他們是否自幼便認識真理——都把事奉上帝看得很認真。例如,塔馬和凱爾拉兩姊妹受浸時只有10歲,她們在11歲就加入全時服務成為先驅。溫迪·卡羅琳則在12歲受浸。兩年後,即1985年,她開始正規先驅的工作。她現在已是個十分能幹的教師,至今仍喜樂地從事先驅工作。約弗尼在10歲受浸,11歲成為先驅,現正主持四個聖經研究。十歲的雷伊在舊書攤找著一本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冊子,他央求媽媽買下來給他,然後把整本冊子讀過一遍。他渴望獲得更多聖經書刊,於是跟分社辦事處取得聯絡。今日雷伊已投入全時服務,他的媽媽也跟他一起事奉耶和華。

究竟什麼促使這些及其他年輕人體會屬靈的事呢?在很多事例上,父母擔任重大角色,因為他們對兒女提供適當的指導。霍蘇埃便是其中一個例子。他的父母是基督徒,在學校任教。有一次,環務監督提議父母嘗試幫助家中一個孩子參與全時服務,霍蘇埃的父母於是打算幫助他成為先驅。由於霍蘇埃的學業成績優異,他獲得政府獎學金攻讀工程學。經過一年半的大學課程後,他接受社方的邀請,參與多米尼加共和國耶和華見證人分社連棟大樓的建築工程。他的父母表示,能夠把兒子獻出來為耶和華服務,實在感到心滿意足。

來自其他地方的「開拓者」

「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耶穌的這句話正好描述多米尼加共和國的情況。(馬太福音9:37)由於地區內需要殷切,而且反應良好,這吸引了其他國家的見證人遷來尋找現代的珍寶——渴望尋求真理的人。

有多個見證人家庭從鄰近的波多黎各遷到多米尼加共和國。他們前往不同的地區服務,並且從工作獲得真正的滿足。其中一個家庭的家主說:「能夠向願意聆聽的人表達自己的信仰和希望,的確令真理活過來!」塞西莉亞和尼亞分別來自瑞典及美國,她們都是為了協助這個有需要的地區而來的。她們跟幾個年輕的先驅一起在內陸地區服務,那裡地勢較高、氣候溫和。類似地,兩個來自加拿大的家庭,跟一個從美國回到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家庭,結伴往遍布松樹的山區傳道。他們與其他人組成一個小會眾,並且把信息帶到一些差不多在過去十年均沒有耶和華見證人探訪過的地區。

阿爾弗雷多、洛雷迪和他們的五個兒女從紐約市回到多米尼加共和國。他們所隸屬的會眾人數不多,位於海邊一個小鎮上。他們無疑很高興在這個度假勝地尋得心地忠實的人,而且協助會眾擴展。羅朗是個電腦操作員,他跟妻子尤達從奧地利往溫暖、乾燥的南部定居。自從他們遷來以後,他們很高興見到當地有一群新的會眾成立。在附近一個小鎮裡,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三位先驅和一對夫婦發覺,由於有太多人想有聖經研究的安排,他們甚至無暇跟所有感興趣的人討論。他們惟有鼓勵這些人到當地的王國聚會所參加聚會,同時把他們的名字列入聖經研究的候補名單裡。尤達的弟弟斯蒂芬則在東北部景色宜人的薩馬納鎮一個小會眾忠心服務。僅兩年之後,王國傳道員的數目已增加了一倍。

這些以及其他遷來這裡服務的傳道員所表現的愛心和熱心的確值得稱讚。他們要應付不少的挑戰,不但要適應新的文化及風俗習慣,許多時還要學習新的語言,以便在靈性上照料像綿羊般馴良的人。然而,他們的努力並沒有白費,當地的人熱烈響應他們所傳講的信息。

在多米尼加共和國,有些家庭寧願放棄大城市的舒適生活,遷到農村服務。結果,他們獲得豐盛的獎賞,尋得不少真正的珍寶——那些熱切尋求真理的人。

15世紀的尋金者並沒有為當地的泰諾族印第安人帶來任何幸福,反而使他們受到奴役而飽受折磨。甚至連哥倫布本身也未能從新世界的財寶得益。西班牙國王後來派人將他逮捕;他被人用腳鐐鎖住,從自己發現的新大陸解送回國。

今日,一項完全不同的開發工作正在多米尼加共和國進行,參與這項工作的人尋得的珍寶比以往任何人所發現的有價值得多。耶和華的子民正忙碌地把心地忠實、樂意聆聽王國好消息的人發掘出來。結果,有越來越多人得以享受惟獨來自上帝話語的自由。(約翰福音8:32)他們熱切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布滿高山、瀑布、海灘和引人入勝的洞穴的地方,不僅是個樂園般的海島,而且是一個環球的新世界的一部分。——彼得後書3:13。

[腳注]

a 由守望台聖經書社製作。

[第24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多米尼加共和國

[第24,25頁的圖片]

從事全時服務使年輕人看出屬靈的事物深具價值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