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全人類享有良好健康——何時實現?
    警醒!1987年 | 11月8日
    • 「健康普及全人類將在公元2000年實現」——這句口號自基本健康護理國際會議舉行以來曾多次被人複述。這個會議是在1978年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聯合舉辦的。與會代表來自134個國家,會議的目的是促請國際注意到世界在健康護理方面的確多麼缺乏。

      當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執行董事拉布伊斯(Henry Labouisse)說:「我們今日參加會議的原因之一是,健康護理機會在世界各地之間,甚至在若干國家的國內,是如此可恥地懸殊,以致我們深信已達到忍無可忍的地步。」

      在會議舉行之前,有一項報導論及健康在富裕國家和貧窮國家之間存有巨大的鴻溝。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年報聲稱,在若干較貧窮的國家中,「只有百分之10的人獲得適當的健康護理,」同時「也許只有百分之20的人有清水可喝。」

      會議要求「增加糧食供應和提倡適當營養,供應足夠的安全食水和基本衛生設備;母、嬰健康護理,……提供必需的藥品。」

      這一切都是十分昂貴的東西,在貧窮國家的人看來尤甚。從哪裡可以獲得金錢去滿足這樣的需要呢?會議聲稱,藉著「和平、緩和緊張局勢與裁軍,」就能抽調大量金錢去達成這個目的。例如,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世界衛生》雜誌評論說:「請想像一下這樣的理想世界,把現時用在軍事設備方面的巨量智力、人力、財力、物力改用來促進世界的健康!」

  • 健康普及全人類——一項基本的需要
    警醒!1987年 | 11月8日
    • 可是,健康難題依然危害人類。1978年,在基本健康護理國際會議進行之際,全世界的農村和都市貧民有百分之80仍然沒有獲得任何衛生服務;每31名五歲以下在該年夭折的兒童有30名住在較貧困的地區中。在「高度發展」的國家中,環境衰敗、污染和有害的廢物對生命的威脅正日益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分會預測公元2000年在健康方面不是進步而是危機四伏。1983年,該會出版一本由奧尼爾(Peter O’Neill)所著、題名為《健康危機2000》的書,談及「令人膽寒的現實」,有多種「新的疾病」已滲進文明世界中。什麼疾病?環境導致的癌症、心臟病、濫用麻醉藥、精神病、性傳染病、「吸煙者和縱酒者自我毀滅的衝動,」以及「『交通意外流行症』大量損耗生命和經濟資源。」這些「富裕社會的疾病」也正在蔓延到較貧窮的國家。

      現代難題

      我們且來考慮一下這些現代難題的一部分:

      癌症是美國人的第二號死因。每四個美國人便有一人受癌症侵襲。在世界各地,大約有4,000萬人也許患上了癌症。致癌的物質到處皆是。

      污染。危險的產品和有害的廢物污染了環境。甚至食物中也含有殺蟲劑。河海的水受到污染。在若干地方,甚至從井裡取出的地下水也是污染了的。

      濫用麻醉藥。《健康危機2000》一書把濫用麻醉藥稱為「慢慢滑入陰間」。它說「青年人的頭腦和身體的毀滅過程……是這麼可怕,對病人和協助的人來說,康復的程序既曠日持久,又十分困難,因此應該予以特別留意。」

      性傳染病。由於道德崩潰,性病的蔓延已達到所謂大疫——普遍流行病——的程度。《世界衛生》雜誌說,「今日性病在一般人當中是如此普遍,以致任何在性方面活躍[從事性雜交]的人都有染上的危險。」

      縱酒。在許多地方,婦女、青少年甚至兒童都被列入酒徒當中。據說道路交通意外有百分之40是由醉酒駕車造成的。甚至社交喝酒也能在酒後駕車時將家庭毀去。

      現代旅行。現代旅行的方便使流行病得以在普世蔓延。愛滋病和抗盤尼西林的淋病已由旅行人士傳播到全世界,據說這些疾病「正利用二十世紀居民迅速流動的特色而傳播開來。」

      人口。人口爆炸和鄉村居民迅速遷入擁擠的城市使世界健康難題更加複雜。在1983年,有26個城市的人口至少已達到500萬。到公元2000年,這種人口擠逼的城市也許會有60個之多。《世界衛生》雜誌說,屆時將會有10億人「住在市區,過著極度貧困的生活。」前任世界銀行總裁麥南馬拉(Robert McNamara)警告說:「城市若不以建設性的方式對待貧窮,貧窮將會以破壞性的方式對待城市。」

      儘管有許多勤勞工作和專心致志的人士付出努力,但目前距離「健康普及全人類」的目標尚遠。事實上,這個口號的意思不是可照字面解釋的。它不是說人人都享有良好健康而是所有人至少享有基本的健康護理。世界衛生組織的手冊聲稱,它的目標是「一視同仁,……人人都可獲得基本的健康護理。……人們將會使用比現在較好的方法」去預防和減輕各種疾病和殘障。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