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一百五十年地鐵史
    警醒!1997年 | 3月22日
    • 隧道工人對著他們發現的東西目瞪口呆,感到難以置信。時維1912年。在紐約市深邃的地底下,隧道工人正忙著擴建新的地下鐵道,不料發現一個埋在地底的寬敞房間。這個房間裝飾華麗,彷彿皇宮一樣!牆壁上掛了鏡子、枝形吊燈和濕壁畫。壁上的木鑲板經過歲月的摧殘後,現在已十分脆弱。房間的中央還有一個用作裝飾的噴水池,可是,池水久已枯竭。

      房間與一條隧道相連。令工人大感驚訝的是,隧道裡竟然有鐵路,其上還有一個十分雅致、共有22個座位的地鐵車廂。在他們興建紐約地鐵以前,這個城市早已另有地鐵嗎?究竟是誰建造這個地方呢?

  • 一百五十年地鐵史
    警醒!1997年 | 3月22日
    • 紐約第一條地鐵

      在倫敦隔著大西洋的另一邊,多才多藝的發明家比奇也為了紐約的惡劣交通情況大感頭痛。比奇是《科學美國人》雜誌的出版者,他倡議用現代方法解決古老的問題,例如堵車現象。1849年,比奇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在最繁忙的「百老匯大街每個角落興建隧道口和階梯。這些地下通道會有雙線行車,兩邊還設置一條人行道」。

      在隨後的二十年期間,有些交通專家也就紐約的交通問題,建議過不少快速運輸方法。可是,這些建議最後全被否決。貪污瀆職的政界強人博斯·特威德不想打擊路面的運輸公司,因為這些公司是他非法收入的主要來源。可是,足智多謀的比奇先生卻從沒有放棄自己的計劃,他的才智最後勝了博斯的專橫。

      比奇首先獲得合法的特許,在百老匯大街底下興建兩條互相毗連的隧道。每條隧道由於相當狹窄,未足以用來輸送乘客。這些隧道只用來「輸送信件、包裹和貨品」到郵政總局去。後來,比奇向當局申請修改興建計劃,讓他可以單單興建一條較大的隧道,理由據稱是要節省開支。比奇胸有成竹,卻沒有人洞悉他的計謀。結果,當局批准了他的修改建議。比奇迅速動工,工程卻在暗地裡進行。他從一間服裝店的地下室開始挖掘,在晚間把泥土運走,貨車的輪子用布裹住,以減低聲響。在短短58個晚上,一條95米長的隧道終告建成。

      「空氣繩子」

      比奇留意到倫敦地鐵有空氣混濁的問題,這是由於地鐵當局使用煤作為蒸汽發動機的燃料所致。比奇卻使用「空氣繩子」來推進車廂,所謂「空氣繩子」是指巨型風扇所產生的氣壓,風扇則安裝在隧道一端的凹室裡。風力以10公里的時速緩緩推動車廂,然而,這個速度其實還可以增至十倍。當車廂抵達鐵路軌線一端的時候,風扇就會反向轉動,把車廂抽吸回去!為了驅除人們走進地底的恐懼,比奇在寬敞的候車室裡裝上了許多鋯石燈——當時一種十分光亮的照明設備,好讓候車室光線充足。不但這樣,比奇還把候車室布置得美輪美奐,有華麗的椅子、雕像、裝上簾子的假窗,甚至有一個大鋼琴和金魚缸!1870年2月,這條小鐵路開放給公眾參觀,公眾才發覺候車室原來竟布置得這麼堂皇。這次展覽獲致了美好的成果。一年之內,大約有40萬人參觀過這條地下鐵道。

      博斯·特威德忿怒若狂!他接著利用政治手腕,說服州長批准他的計劃,興建路面鐵道,跟比奇抗衡。可是,他這計劃的成本較比奇建議的氣壓推進系統高15倍。不久,特威德被人起訴,最後判處終生監禁。然而,1873年,股票市場出現恐慌,投資者和政府官員不願繼續在地鐵建設上作投資,最後,比奇不得不把隧道關閉。就這樣,這條隧道從此湮沒無聞,直至紐約現時的鐵路在1904年通車後七年多,亦即1912年,才被人無意中發掘出來。比奇的隧道有若干地方後來成了美國曼哈頓市政廳車站的一部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