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史前年代的科學鑑定法
    警醒!1987年 | 4月8日
    • 鈾-鉛時鐘

      我們且以最先設計的放射性時鐘為例,這項設計以從鈾至鉛的衰變為根據。放射性衰變完全以統計學上的或然率為依歸。在一段時間之內,鈾的衰變量與餘下量往往成為比例。結果可從(10頁的)圖中曲線看出,它表明經過一段特定的時間之後所留下的數量。半數的鈾量衰變所需的時間稱為放射性半衰期。餘下的半數之中有一半將在另一半衰期中衰變,於是剩下了原有數量的四分之一。由此類推,經過三個半衰期之後就會剩下八分之一。鈾的半衰期是45億年。

      既然鈾可以變成鉛,鉛的數量遂隨著時間增加。在任何特定時間內所積存的數量可從中斷的曲線看出。鉛曲線是鈾曲線的補足物,因此鉛原子與鈾原子的全數總是相同的,與我們開始計算的數目相等。

      現在,假設我們有一塊岩石,內裡藏有鈾,但沒有鉛;我們把岩石封閉起來,不讓任何東西進入或漏出。然後,過了若干時間之後,我們打開岩石,衡量兩種元素的數量,就可以算出岩石封閉了多久。例如,我們若發現鉛和鈾的數量相等,就知道一段半衰期——45億年——已經過去了。我們若發現只有百分之一的鈾已衰變成為鉛,就可用曲線上的算術公式去算出已經過去的時間是6500萬年。

      值得留意的是,我們不知道岩石在開始時有多少的鈾在裡面,因為我們所量度的只是在一段時間之末鉛與鈾的比例而已——事實上,在實驗開始時,我們誰也沒有在場去衡量任何東西。

      現在你也許想到我們所談論的是悠長的時間,百十億年之久的時間。行得這麼慢的時鐘怎可能有什麼用處呢?原來,我們探知地球本身已存在了數十億年之久,若干地方的岩石看來差不多有這麼古老。因此地質學家發現,這樣的時鐘在研究地球歷史方面頗為有用。

      它們準確到什麼程度?

      我們必須承認,鑑定過程並不像我們所描述的那麼簡單。我們提及岩石必須是在起初不含有任何鉛,但事情通常並非這樣;岩石在起初會有一些鉛存在。這使岩石有一段所謂的固有時期而非從零度開始。同時,我們假設鈾在岩石裡被封閉起來,沒有東西可以滲入或漏出。但有時未必盡然。經過悠長的時間之後,有些鉛或鈾也許會滲進地下水裡。或者有若干鈾或鉛會滲入石內,尤其是以沉積的岩石為然。為了這緣故,鈾-鉛時鐘的效果以用在火成岩上為最佳。

      使情形更加複雜的是,事實上另有一種元素——釷——會混雜在礦物之中;它也具有放射性,且會逐漸分解成為鉛。此外,鈾也有第二種同位素——化學成分相同而質量不同——以相異的比率衰變,但亦同時形成鉛。它們結果形成同位素相異的鉛,因此不但需要化學家使用試管,同時也需要物理學家用特別儀器去分別各種質量不同的鉛同位素。

      雖然沒有詳述這些難題的細節,我們也能明白到地質學家使用鈾-鉛時鐘時若要獲得可靠到合理程度的答案,就必須提防若干易犯的錯誤。他們很高興有另一種放射性測定法去證實他們所作的年代鑑定。他們已發明了其他兩種方法,時常可以用在同一的岩石之上。

  • 史前年代的科學鑑定法
    警醒!1987年 | 4月8日
    • [第10頁的圖表]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鈾的減少與鉛的增加成正比例

      100%

      50%

      25%

      12.5%

      半衰期1 2 3

      鉛(氬)

      (鉀)鈾

      [第9頁的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鈾

      鉛

      這塊岩石原本有多少的鈾(或鉛)存在?

      有多少鈾(或鉛)在後來滲入岩石?

      有多少鉛是從釷衰變而來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